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李平 《中国实用医药》2009,4(12):126-127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病原学分布及危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COPD患者机械通气后并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临床表现均无特异性,肺部真菌感染中以念珠菌属为主,氟康唑治疗有效率98.1%。结论COPD急性加重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率高,念珠菌属是主要致病菌,氟康唑治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胡斌 《中国实用医药》2009,4(9):105-10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性、危险因素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治愈35例,显效8例,进步3例,死亡2例。结论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临床无特异性,合理使用抗菌素及糖皮质激素,减少侵袭性操作,及早期诊断和抗真菌治疗是防止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加重病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李多  陈思宇  邓述恺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2):1239-124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老年病人和合并糖尿病、肺结核等慢性基础疾病病人多见。结论 合理使用抗茵药物及糖皮质激素、及时早期诊断和抗真菌治疗,是降低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选择COPD合并真菌感染32例,采用唑类(伊曲康唑)和棘白菌素类(醋酸卡泊芬净)联合用药,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疗效观察。结果 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低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和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有关;运用唑类和棘白菌素类联合用药安全、有效。结论减少致病因素及控制基础疾病是降低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临床医生应提高警惕性,做到及早发现、早确诊和早治疗,。  相似文献   

5.
邵璐  王恩举  夏申宏 《淮海医药》2013,31(2):133-13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3月呼吸科64例住院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与患者年龄、基础病、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使用、侵袭性操作密切相关。结论肺部真菌感染是COPD严重的并发症,减少或避免可能导致真菌感染的各种因素,早期诊断、及时抗真菌治疗可增加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肺部是真菌感染的好发部位,占所有深部真菌感染的50%以上.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以及激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广泛应用,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呈上升趋势[1-4],加大了治疗难度,影响患者的预后.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8例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收治的4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易患因素、病原学检查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联合应用是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给予患者综合治疗、合理用药是控制真菌感染的有效方法。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及时诊断和抗真菌治疗是预防医源性感染,提高其治愈率,降低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研究致使本院的呼吸内科病房病人肺部易患真菌感染发病的因素、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采取随机抽取78例内科经微生物检查和证实的患有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在呼吸内科病房之中,呼吸内科病房病人肺部易患真菌感染发病率为4.60%。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具有无特异性,确诊需要组织病理学、结合痰培养以及临床具体表现特征来进行确定,病原菌主要以白色的假丝酵母菌为(60.53%),氟康唑治疗的有效率达91.63%。以46例(60.5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为常见,其次是72例(94.74%)长时间使用广谱抗生素和48例(63.16%)合并低蛋白血症,28例(36.84%)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结论:呼吸系统疾病继发感染的重要病原体是病房肺部真菌,除使用有效的抗真菌进行治疗外,积极乐观的综合治疗也有利于提升真菌感染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采用病例对比分析方法,收集COPD继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42例,随机抽取同时期无真菌感染的COPD患者40例作为对照,对比分析2组临床资料。结果住院时间〉3周、长期使用抗生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低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机械通气及侵入性留置管道是COPD继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诱因,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例真菌感染患者中,白色念珠菌感染22例(52.4%),氟康唑是最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抗真菌治疗有效率为54.8%。真菌感染者合并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MOF)及院内死亡均明显高于无真菌感染者(P〈0.05)。结论住院时间延长、长期使用抗生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低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机械通气及侵入性留置管道是COPD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白色念殊菌是最常见的致病性真菌,真菌感染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痰热清联合氟康唑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痰热清联合氟康唑治疗;对照组则单纯用氟康唑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与氟康唑联用能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免疫状态.方法 选择COPD合并真菌感染55例,COPD无合并真菌感染67例,健康人54例作为对照,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TLS)水平并进行比较.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结果 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COPD合并真菌感染组和COPD无合并真菌感染组CD3、CD4和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COPD合并真菌感染组CD3、CD4明显低于COPD无合并真菌感染组(P<0.05).结论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抗真菌、机械通气治疗,有效提高机体免疫水平,治疗糖尿病、呼吸衰竭等基础病是降低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部真菌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肺部真菌感染的风险因素及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83例COPD急性加重期肺部真菌感染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COPD真菌感染组),按照时间顺序逐月随机抽取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无继发真菌感染的住院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导致真菌感染的风险因素.结果 两组年龄、住ICU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激素使用时间、白蛋白水平、机械通气人次、合并糖尿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性的Logstic多因素分析,患者年龄、住ICU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激素使用时间、白蛋白水平等因素是COPD急性加重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P<0.01);真菌感染患者加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治愈69例(83.13%),好转12例(14.46%),无变化l例(1.20%),死亡1例(1.20%).结论 患者高龄、住ICU时间长、长时间抗生素及激素及白蛋白水平低下是COPD急性加重期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及时确诊并且抗真菌治疗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真菌感染。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302例,均为本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COPD患者,继发真菌感染40例,回顾相关资料。结果本组共302例COPD患者中,继发真菌感染40例,占13.2%(40/302),真菌感染的40例患者中,死亡者占15%(6/40):非真菌感染262例患者中,死亡者占4.6%(12/262),真菌感染组死亡率显著高于非真菌感染组(P〈0.05)。痰标本均取自气管深部,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共26例,占65%(26/40);其次为克柔念珠菌占12.5%(5/40);曲霉菌占5%(2/40);光滑念珠菌占2.5%(1/40);热带念珠菌占2.5%(1/40);其他5例。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真菌感染受危险因素的影响,临床需采取有效措施明确诊断,避免医源性危险因素产生的影响,积极给予抗真菌药物.以缓解病情,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重症监护室COPD急性加重期发生真菌感染36例(真菌感染组),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未发生真菌感染(非真菌感染组)56例,对真菌感染组进行感染部位、感染真菌种类进行统计并计算构成。观察真菌感染组与非真菌感染组高危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并发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为年龄、营养状况、糖尿病、使用有创呼吸机、抗生素应用、糖皮质激素应用等因素。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减少不必要的侵袭性检查治疗,加强营养支持.改善胃肠道微生物环境,严密监测以预防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卡泊芬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卡泊芬净治疗COPD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29例,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29例患者疗程为(17.6±4.7)d,总有效率为82.76%(24/29);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卡泊芬净治疗COPD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可取得满意临床疗效,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合并COPD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VATS治疗继发于COPD的自发性气胸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操作要点及部分并发症的处理方法。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5.6 min,平均出血量为67.3 ml,术后前3 d胸液引流总量为650~1 700 ml,术后胸管留置平均时间为7.8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2.7 d。临床治愈78例(98.73%),术后肺持续漏气23例(29.11%),肺部感染42例(53.16%),死亡1例(1.60%)。术后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持续性肺漏气和肺部感染是COPD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VATS治疗合并COPD的自发性气胸安全有效,适当的运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李萍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42(11):2230-2233
目的 探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应用小剂量氟康唑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COPD继发肺部感染患者共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及解痉平喘、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氟康唑胶囊,100 mg/次,1次/d。两组治疗时间为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真菌清除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真菌清除率分别为96.55%和62.07%,观察组真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出现1例胃肠道反应,而对照组中出现1例肝功能损害,1例皮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 小剂量氟康唑对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老年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应用回顾性的方法对21例老年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均有基础疾病,尤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脑血管疾病卧床、低蛋白血症、糖尿病患者多见。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为咳嗽无痰,X线表现无特异性,病原菌主要以酵母菌属为主(占90.47%),存在曲霉菌感染。结论肺部真菌感染在老年患者中发生率呈增高趋势,临床特异性少易于漏诊,及早行气管镜检查进行病原学测定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及时抗真菌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老年COPD患者应用卡泊芬净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老年临床医学部呼吸内科诊断为IFI并接受卡泊芬净治疗的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9年10月~2010年12月共36例COPD患者接受了卡泊芬净治疗,确诊4例,包括念珠菌菌血症2例(光滑念珠菌1例,热带念珠菌l例),肺IFI 2例,为曲霉菌;临床诊断20例,其中曲霉菌15例,白念珠菌5例;拟诊12例,包括白念珠菌6例,光滑念珠菌2例,近平滑念珠菌2例,曲霉菌2例.卡泊芬净的疗程(16.5±6.5)d,痊愈+显效的总有效率72.2%,进步22.2%,无效5.6%.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与卡泊芬净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卡泊芬净治疗老年COPD患者合并IFI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部真菌感染发病原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85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4%(80/85)的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其中以COPD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为多见60%(51/85),2型糖尿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也占有重要位置。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57.6%(49/85),糖皮质激素12.9%(11/85),免疫抑制剂8.2%(7/85),化疗12.9%(11/85),气管切开或插管5.9%(5/85),其他2.4%(2/85)均为继发性肺部真菌感染常见诱发因素。感染的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61.2%(52/85)、光滑念珠菌21.2%(18/85)、热带假丝念珠菌9.4%(8/85)、曲霉菌5.9%(5/85)、毛霉菌2.4%(2/85)为主。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X线表现以支气管肺炎多见,肺部真菌感染病死率较高24.7%(21/85)。结论合并多种疾病易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临床表现特异性少,病死率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