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0年来 ,我国通过提高基础免疫接种率、开展强化免疫和加强监测工作使得脊髓灰质炎 (简称脊灰 )发病率明显下降 ,自1994年以来未发现本土野毒株脊灰病例。 2 0 0 0年 10月 2 9日(WHO)西太平洋区 (日本京都会议 )正式宣布包括中国在内的(WHO)西太平洋区所有国家和地区无本土脊灰野病毒传播。但是脊灰野病毒在我国部分周边国家仍然存在 ,1995、1999年我国曾发现输入脊灰野病毒病例。另外 ,近年来国内外有从AFP病例中分离到脊灰疫苗衍生株。因此 ,要维持无脊灰状态 ,在落实常规免疫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至关…  相似文献   

2.
巩固实现无脊髓灰质炎目标成果发展我国免疫预防事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20 0 0年 10月 2 9日 ,在日本东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 (WHO)西太平洋区无脊髓灰质炎 (脊灰 )证实会议上 ,WHO西太平洋区办事处主任尾身茂博士 ,根据WHO西太平洋区消灭脊灰证实委员会提交的“WHO西太平洋区消灭脊灰证实委员会成员判定 ,WHO西太平洋区所有国家和地区已经阻断了脊灰野病毒的传播 ,确认本地区实现无脊灰”的结论 ,向出席WHO西太平洋区无脊灰证实会议的近千名代表郑重宣布 ,本区域已经阻断了脊灰野病毒传播 ,实现了无脊灰目标。这是继美洲区之后WHO第二个区域实现该目标 ,这是广大计划免疫人员…  相似文献   

3.
消灭脊灰 (脊髓灰质炎 )是指彻底阻断脊灰野病毒的传播 ,国家或地区达到消灭本土脊灰的目标 ,仅是“无脊灰状态”的概念 ,只有全球维持无脊灰状态 3年后 ,才可宣布消灭 ,并决定停止脊灰疫苗 (OPV)的免疫。脊灰病毒结构简单 ,变异性强 ,疫苗存在返祖现象。随着消灭脊灰的进展 ,美洲区和西太平洋区已实现无脊灰 ,脊灰流行的国家也减少到 10个。但是 ,应对疫苗衍生株病毒(VDPV)的防制措施却跟不上形势。2 0 0 0年 7月~ 2 0 0 1年 10月 ,多米尼加和海地发生了 I型 VDPV引起的脊灰爆发 ,该病具备野病毒的特征 ,地区循环 2年以上。 2 0 0 1…  相似文献   

4.
从 1 98 8年至今 ,世界范围内脊髓灰质炎 (脊灰 )野病毒流行国家减少了 99%以上 ,3个世界卫生组织 (WHO)区 (美洲区、欧洲区和西太平洋区 )已证实为无脊灰区。WHO东地中海区消灭脊灰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目前在 2 2个国家中 ,有 1 8个国家已达到无脊灰 ,只有 3个国家 (阿富汗、埃及、巴基斯坦 )仍有脊灰流行。最近苏丹发现了 1例由输入Ⅰ型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 ,通过基因测序发现该病毒与尼日利亚流行的病毒有关。( 1 )常规免疫 :从 1 994年开始 ,婴儿≥ 3剂口服脊灰疫苗 (OPV)的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保持 >90 %。 2 0 0 3年全国 2 5 0个…  相似文献   

5.
198 8年世界卫生大会决定 ,到 2 0 0 0年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 (脊灰 )。消灭脊灰工作在一些脊灰流行国家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世界卫生组织 (WHO)的 3个区 (美洲区、欧洲区、西太平洋区 )已实现了无本土脊灰野病毒 (WPV)流行的目标。消灭脊灰的一个重策略是通过调查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建立灵敏的监测系统。为保证能对AFP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正确的病毒分离 ,1988年WHO建立了全球脊灰实验室网络。1 实验室网络的成绩 全球脊灰实验室网络分布在WHO 6个区 ,由 12 3个国家实验室、15个地区参考实验室和 7个专门实验室组成 ,为保证实…  相似文献   

6.
世界卫生组织 (WHO)西太平洋区于 2 0 0 0年 10月 2 9日在日本京都宣布无脊髓灰质炎 (脊灰 )。但在东南亚边境地区进行的调查表明 ,脊灰的再次出现和输入老挝的危险性仍然存在 ,其证据是基于过去 4年在老挝和日本政府的双边监督下在边境地区所进行的调查。自 1991年以来 ,老挝的消灭脊灰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自1996年 6月以来该国未报告脊灰病例。虽然自 1997年 3月以来WHO西太平洋区未报告本土脊灰病例 ,但脊灰野病毒仍在WHO东南亚区循环。因为老挝是一个与东南亚区接壤、被山地包围的国家 ,脊灰从该区输入的危险性仍然存在。自 1…  相似文献   

7.
自 198 8年卫生部提出了全国 1995年消灭脊髓灰质炎 (以下简称脊灰 )的目标并下发消灭脊髓灰质炎行动计划以来 ,通过采取在脊灰疫苗 (OPV)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实施强化免疫、广泛开展病毒学监测、加强消灭脊灰工作的管理等策略 ,1994年 9月以来全国未发现本地脊灰野病毒病例。 2 0 0 0年 10月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宣布达到了无脊灰证实的要求 ,消灭脊灰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功。但随着工作发展 ,新问题不断出现 ,需要制定相应策略以便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工作质量。1 充分认识消灭脊灰工作的长期性消灭脊灰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达到无脊…  相似文献   

8.
世界卫生组织 (WHO)东地中海区消灭脊髓灰质炎 (脊灰 )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在 2 3个国家中只有 4个国家流行脊灰 (阿富汗、埃及、巴基斯坦和索马里 )。尽管埃及消灭脊灰的工作已开展了很多年 ,但在 2 0 0 2年仍有几个独立的脊灰Ⅰ型野病毒的循环链。这说明监测质量和接种率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但也强调了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 ,以最终阻断脊灰野病毒的流行。1 常规免疫接种率 从 1994年开始 ,婴儿≥ 3剂口服脊灰疫苗(OPV)的报告接种率保持 >90 %。 2 0 0 2年全国报告接种率 >95 % ,在 2 47个区中只有 2个区报告接种率 <90 %。2 强化免疫活…  相似文献   

9.
自 1998年世界卫生大会决议在全球范围内消灭脊髓灰质炎 (脊灰 )以来 ,世界卫生组织 (WHO)所有区域的相关工作已取得很大进展 ,WHO美洲区、欧洲区、西太平洋区已成为无脊灰区。非洲区仍有 4个流行地区 (中部、东部、南部和西部 )。南部非洲有 14个国家 ,其中 10个在非洲大陆 ,4个在印度洋 ,估计 2 0 0 2年人口约有 1 2亿。现总结了 2 0 0 1~ 2 0 0 3年 3月南部非洲消灭脊灰的进展 ,表明南部非洲可能已阻断了脊灰野病毒 (WPV)的传播 ,并强调有必要继续维持各项消灭脊灰的措施。1 常规免疫  2 0 0 1年 ,毛里求斯和塞舌尔 3剂口服脊灰疫…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2006年-2008年脊髓灰质炎免疫成功率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的要求,江苏省自1991年起已连续多年进行了全省范围内的脊灰疫苗强化免疫,1993年以后就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引起的麻痹病例。当前全球消灭脊灰行动计划已取得巨大成就。世界卫生组织(WHO)已证实3个区(美洲区、西太平洋区、欧洲区)为无脊灰区。  相似文献   

11.
通过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 ,建立并加强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 ,开展 7轮 14次强化免疫 (NIDS)活动 ,我市消灭脊灰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已连续 10年无脊灰野病毒出现。针对 1999年青海省循化县 1例脊灰野病毒的输入 ,按浙江省统一部署 ,全市于 2 0 0 0年 3月 2 0~ 2 5日和 4月 2 0~ 2 5日开展了消灭脊灰二轮“扫荡”式免疫接种与查漏补种活动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资料来源 各县 (市、区 )上报的二轮“扫荡”式免疫接种和查漏补种工作报表 ,二轮“扫荡”式免疫活动结束后进行接种率快速评价结果。2 实施方…  相似文献   

12.
目前 ,世界卫生组织 (WHO)美洲区和西太平洋区已证实无脊髓灰质炎 (脊灰 ) ,欧洲区自报告最后 1例脊灰也已 3年 ,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显示 :全球已阻断了脊灰Ⅱ型野病毒的循环。AFP病例监测系统是消灭脊灰的 4个主要措施之一 ,其余 3个是 :口服脊灰疫苗 (OPV)的常规接种率达到并保持一个高水平 ;开展国家免疫日活动 (NIDs)以迅速降低脊灰病毒的循环 ;开展“扫荡”式免疫活动以消除脊灰病毒的宿主。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指标有两个 :①非脊灰AFP病例的报告发病率 ( 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13.
1前言1994年我国报告最后1例本土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病例,2000年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区(WPRO)实现了无脊灰目标,2001年10月卫生部召开了消灭脊灰总结大会,标志着我国消灭工作告一段落,我国从此进入了维持无脊灰时期。中国从1978年开始实施儿童计划免疫的20多年间,共减少麻疹、百日咳、白喉、脊灰、结核、破伤风6种传染病的发病3亿多人次,减少死亡400多万人,减少住院费用400多亿元。麻疹、百日咳、白喉、脊灰4种传染病的总发病率由实施计划免疫前的年均1 336/10万,下降到目前的11/10万,婴幼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  相似文献   

14.
龙岩市2001~200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0年 10月 2 9日 ,世界卫生组织在日本京都宣布我国所属的西太区实现无脊髓灰质炎 (脊灰 )目标。实现无脊灰目标后 ,要维持无脊灰状态 ,要保持高水平的口服脊灰疫苗免疫接种率 ,有效运转及时、敏感的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 ,及时发现、识别与报告脊灰野病毒病例  相似文献   

15.
2002年泸州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泸州市自1992年以后未发现本土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病例,2 0 0 0实现了无脊灰目标。今后消灭脊灰工作的任务就是维持无脊灰状态直到全球消灭脊灰。而维持无脊灰状态的两大策略除保持高水平脊灰疫苗(OPV)免疫接种率外,敏感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是另一重要手段。泸州市1997- 2 0 0 2年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卫生部的要求,但从中也发现不少问题,现对2 0 0 2年泸州市AFP病例监测系统现状做分析。1 材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7个县区报告的AFP病例个案调查表、含“零”病例报告表。及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脊灰实验室检验报告。1…  相似文献   

16.
自1988年第41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全球2000年消灭脊髓灰质炎(Polio,简称脊灰)决议以来,消灭脊灰活动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世界卫生组织(WHO)6个区中有3个区已成为无脊灰区,美洲区在1994年、西太平洋区在2000年、欧洲区在2002年分别宣布为无脊灰区,有脊灰流行的国家从1988年的125个降至2003年的6个,有效遏制了脊灰野病毒的传播。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flaccidparalysis,AFP)病例监测作为消灭脊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受到重视,1991年在全国建立了AFP病例监测系统,对AFP病例监测系统工作质量进行评价是巩固脊灰消灭成果、保证监测系统能有效运转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7.
(数据由世界卫生组织收集 ,截至 2 0 0 4年 10月 2 6日 )地区2 0 0 4年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AFP病例报告数[1 ]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 (/10万 ) [2 ]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 (% ) [3]脊灰病例数2 0 0 4年确诊病例数 (括号内为其中的野病毒病例 ) [4 ]2 0 0 3年确诊病例数 (括号内为其中的野病毒病例 ) [4 ]非洲区 72 3 2 3 0 0 90 741(741) 44 6(4 4 6)美洲区 12 40 0 94810 (0 ) 0 (0 )东地中海区 45 62 2 5 490 5 7 (5 7) 113 (113 )欧洲区 12 13 1 13 83 0 (0 ) 0 (0 )东南亚区 12 64 82 15 8474(74) 2 2 5 (2 2 5 )西太平洋区 …  相似文献   

18.
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和今后的主要技术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2000年10月29日,在日本东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区无脊髓灰质炎(脊灰)证实会议上,郑重宣布我国所在的西太平洋区已经阻断了脊灰野病毒传播,实现了无脊灰目标。广大计划免疫工作者通过不懈努力,向即将到来的新世纪献上了一份厚礼。但我们必需清楚的认识到,西太平洋区实现无脊灰的成就还很脆弱,目前面临的挑战也很  相似文献   

19.
张玉华 《中国公共卫生》2003,19(8):1020-1020
在消灭脊髓灰质炎 (脊灰 )工作中 ,口服脊灰疫苗 (OPV)发挥了巨大作用。濮阳市自 1992年以来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病例 ,但脊灰疫苗相关病例 (VAPP)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实现无脊灰后 ,VAPP越来越受到关注 ,其对消灭脊灰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现对濮阳市 1992~ 2 0 0 1年发生的VAPP病例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VAPP资料来自全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病例监测系统有关资料 ;人口资料来自市统计局历年人口统计资料 ;OPV实际接种人数来自 1992~ 2 0 0 1年全市每年常规免疫接种、强化免疫等活动统计汇总数据。1 2 病毒…  相似文献   

20.
无脊髓灰质炎状态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活动取得了巨大进展,世界卫生组织6个区中有两个区已宣布为无脊灰区.但在实现无脊灰目标后,将面临许多问题脊灰野病毒的输入,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的流行,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病例的发生,以及免疫、监测、实验室脊灰野病毒封存与销毁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保持高水平的免疫接种率和高质量的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工作,开展VDPV的监测,做好实验室脊灰野病毒封存与销毁工作,可根据国家的财力调整更改疫苗品种的免疫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