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 mg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胺150 mg静脉滴注,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2%,显效率为63.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2%、46.2%(均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与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4例)和对照组(84例),观察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ALT、AST、TBIL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较之复方甘草酸苷能更显著地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且无不良反应发生,是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理、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3.
陈蓉 《医药导报》2012,31(3):337-338
摘要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并发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妊娠并发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腺苷蛋氨酸2 000 mg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对照组采用甘草酸二铵3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总胆汁酸( TBA) 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75.0%(P<0.05),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并发慢性乙型肝炎起效快,疗效佳,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邵寿祺 《医药导报》2006,25(6):521-521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代偿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护肝降酶作用.方法 代偿性乙肝肝硬化患者63例,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每天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 mL,对照组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50 mg、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20 mL,均静脉滴注,qd,用药4周后观察两组的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下降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有明显护肝、降酶、退黄作用.  相似文献   

5.
江山  尤世刚 《医药导报》2008,27(4):403-404
目的 观察岩黄连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 方法 将64例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1例. 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每日静脉滴注岩黄连注射液50 mg,复方甘草酸苷60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 对照组31例,静脉滴注门冬氨酸钾镁30 mL,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50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 疗程均4周. 治疗前后检测相关生化指标. 结果 治疗2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指标下降也较对照组明显,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4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及T-BiL、ALT、AST下降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 结论 岩黄连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具有显著的退黄、降酶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基础磷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何清  周祖模 《医药导报》2006,25(7):669-670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基础磷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qd,共治疗4周,随后改用复方甘草酸苷口服片,每次50mg,tid,连续进行8周。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qd,共治疗4周,后予门冬氨酸钾铗片,po,每次2片,tid,治疗8周。两组均同时给予基础磷脂1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qd,共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为75.56%。两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血清总胆红素(T-BiL)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HBeAg、HBV-DNA一直未转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治疗前后电解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基础磷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抗炎保肝作用.方法 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商品名天晴甘美)治疗.治疗两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恢复速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副反应.结论 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改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方面速度快,优于甘利欣.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甲硫氨酸维B1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治疗组给予甲硫氨酸维B1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稀释后静脉滴注,均每天1次,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症状恢复情况及肝功能.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纳差、乏力、肝区不适、腹胀、尿黄等临床症状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硫氨酸维B1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利于肝细胞恢复正常生理功能,能促进黄疸消退和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硫氨酸维B1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治疗组给予甲硫氨酸维B1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稀释后静脉滴注,均每天1次,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症状恢复情况及肝功能。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纳差、乏力、肝区不适、腹胀、尿黄等临床症状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硫氨酸维B1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利于肝细胞恢复正常生理功能,能促进黄疸消退和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治疗4周。观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的复常率和复常时间,同时观察2组治疗前后 ALT、AST 和 TBIL 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 ALT 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 ALT、AST、TBIL 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 AST、TBIL 复常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ALT、AST 和 TBIL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第1、2、3、4周 ALT、AST 和TBIL 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第2周 ALT 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与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 mg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ivd qd;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20 mg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ivd qd。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症状、体征、肝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63%、83.33%,差异同样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与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临床疗效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静  高仲阳 《天津药学》2008,20(3):39-41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抗炎保肝作用.方法:治疗组60例采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天晴甘美)150mg加入到5%~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50例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美能)60ml加入到10%葡萄糖注射液250m1中静脉滴注,两组均1次/d,连续使用4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均明显恢复,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血清胆红素(SB)在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复常率分别为93.3%和88.3%;对照组为92%和86%,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ALT、SB平均复常日数分别为16.8 d和17.3 d,对照组为22.4 d和28.2 d(P<0.05).在本研究中,治疗组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有2例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翟爱荣  文晓飞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6):2451-2453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复方甘草酸苷60 mL和丹参20 mL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对照组:甘草酸单铵100 mg和门冬氨酸钾镁20 mL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治疗组在患者症状、体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可明显缓解CHB患者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损害,是治疗CHB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孙芳 《海峡药学》2011,23(6):160-161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日。对照组给予甘利欣注射液15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日。共四周。详细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每2周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ALT、AST、TBIL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有效率90%)且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异甘草酸镁可以明显改善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吴李贤  罗东风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3757-3757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使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 mg,1次/d;对照组使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50 mg,1次/d.治疗14 d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清胆红素水平在治疗结束后复常率分别为92.5%、90%,对照组为75%、7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肝比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更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药物性肝病6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瑞芹 《医药导报》2011,30(5):618-619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药物性肝病患者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两组均采用卧床休息、低脂饮食、保肝、降酶、利胆等综合治疗,同时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200 mL+葡醛内酯注射液0.4 g+肌苷注射液0.4 g+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30 mL+维生素K1注射液10 mg,静脉滴注,qd,共30 d;10%葡萄糖注射液200 mL+还原型谷胱甘肽针1.2 g+血塞通注射液250 mg,静脉滴注,qd,30 d;熊去氧胆酸片100 mg口服,tid,30 d。治疗组加用10%葡萄糖注射液200 mL+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 mg,静脉滴注,qd,30 d。结果治疗组炎症坏死型与混合型肝病总有效例数25,17例均高于对照组17,11例。治疗组胆汁淤滞型肝病总有效10例高于对照组9例。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炎症坏死型和混合型药物性肝病,不仅能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还能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7.
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100mg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4周为1个疗程。结果异甘草酸镁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异甘草酸镁是治疗CHB有效药物,无明显不良反应,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郑临  杨益大  林志强  盛吉芳 《医药导报》2005,24(10):913-914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膦甲酸钠治疗YMDD变异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YMDD变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00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qd,同时联用膦甲酸钠注射液250 mL,bid,疗程为4周。疗程结束后继续服用复方甘草酸苷片2片,tid,至16周。对照组在使用膦甲酸钠注射液基础上给予甘草酸二铵30 mL,静脉滴注,qd,共4周,继用甘草酸二铵胶囊3粒,tid,至16周。结果治疗组肝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4,16周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36.7%和53.3%,对照组分别为16.7%和2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显著提高辅助性T细胞(CD+4)和CD+4/CD+8比例。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膦甲酸钠治疗YMDD变异慢性乙型肝炎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何学敏 《医药导报》2012,31(4):433-435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 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给予常规保肝、支持治疗4周,同时给予异甘草酸镁2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熊去氧胆酸胶囊13~15 mg.kg-1,分2次服用;对照组在常规基础治疗同时仅用熊去氧胆酸 4周. 两组均不用其他退黄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治疗前及治疗4周分别查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清蛋白(ALB),γ-谷氨酰转肽酶(γ-GT). 结果治疗组显效9例(30.0%),有效15例(50.0%),无效6例(20.0%),总有效率80.0%;对照组显效6例(20.0%),有效10例(33.3%),无效14例(46.7%),总有效率53.3%.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P<0.05). 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生化学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生化学指标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结论 异甘草酸镁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可提高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刘纯钢  许丰  熊莉娟 《医药导报》2011,30(11):1451-1453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6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10 μg+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qd;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等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4.7%)优于对照组(53.1%,P<0.05),肝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肝肾综合征发生率(14.7%)明显低于对照组(34.4%,P<0.05)。结论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辅助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可缓解病情,改善凝血功能,降低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促进肝脏功能好转,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