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尿激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并测定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为81.82%,对照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为6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I-1、t-PA、hs-CRP、IL-6及MCP-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s-CRP、IL-6及MCP-1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hs-CRP、IL-6及MCP-1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I-1明显降低,而t-PA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PAI-1显著低于对照组,而t-PA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为6例(10.91%),对照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为17例(3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尿激酶能够显著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血管再通率、降低炎症反应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瑞替普酶治疗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34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瑞替普酶剂量治疗,观察组给予半剂量瑞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血管再通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74.6%,对照组血管再通率为61.1%,观察组血管再通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并发发生率和对照组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半剂量瑞替普酶能够提高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率,且并不增加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1EMI)患者早期静脉应用替罗非班对机体纤溶系统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58例急诊入院,胸痛发作时间在12小时内的急性STE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2例,给予标准抗血小板、抗凝治疗;试验组26例,除予同对照组治疗外,入院即予替罗非班10μg/kg 3min内静脉推注,而后以0.15μg·kg-1·min-1,微量泵应用36h.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h、36h及治疗第7d抽取静脉血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浓度.比较2组间以上各时间点静脉t-PA、PAI-1活性、FDP浓度的差异.结果 2组间治疗前血浆t-PA、PAI-1活性及FDP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h、36h血浆t-PA活性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AI-1活性明显降低,FDP浓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第7d2组血浆t-PA、PAI-1活性及FDP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STEMI患者中早期静脉应用替罗非班可致机体纤溶系统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4.
卡托普利和氯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纤溶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和氯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血浆活性及组织表达的影响。方法:SHR分为卡托普利组、氯沙坦组和对照组,用发色底物法测血浆PAI-1和t-PA活性,RT-PCR半定量法测组织表达。结果:SHR主动脉组织PAI-1表达增加,卡托普利(P<0.01)和氯沙坦(P<0.05)使PAI-1表达显著降低。结论: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1拮抗剂氯沙坦可减少早期SHR主动脉PAI-1表达,改善局部的纤溶平衡和血管重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那曲肝素三联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1月收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7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拜阿司匹林、那曲肝素治疗,实验组7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自发性ST段回落情况,血管再通率及再闭塞率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自发性ST段完全回落及自发性ST段部分回落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血管再通率及血管再闭塞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那曲肝素三联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的变化和丹参酮Ⅱ A磺酸钠注射液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64例.2组均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加用丹参酮Ⅱ 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2组均14d为1个疗程.2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d测定血浆PAI-1浓度,并观察其严重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力衰竭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PAI-1水平均下降(P<0.05),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严重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酮Ⅱ A磺酸钠注射液辅治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疗效确切,并能降低其严重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力衰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刘晓健  顾顺忠 《安徽医药》2017,38(10):1324-1327
目的 研究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STEMI患者13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尿激酶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24、48小时的纤溶酶、纤溶酶原、纤维蛋白原水平,同时比较冠脉再开通和ST段回落情况、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和出血程度。结果 治疗2、24 h后,观察组纤溶酶、纤溶酶原、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ST段完全回落率75.36%,高于对照组的50.72%(P<0.05),无回落率5.80%低于对照组的23.19%(P<0.05);冠脉再通率82.61%高于对照组的62.32%(P<0.05);MACE发生率2.90%低于对照组的20.29%(P<0.05);出血率17.39%和轻中度出血率17.39%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组人尿激酶原对STEMI患者凝血和纤溶系统影响较小,有效促进冠脉再通,加快ST段回落,并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高彩云  王敏  张光 《河北医药》2012,34(12):1793-1795
目的 通过观察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非溶血性非感染性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正常足月新生儿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的含量,比较三者间t-PA、PAI-1和t-PA/PAI-1的区别,为临床上早期发现溶血病患儿的凝血功能障碍,早期干预治疗,防止病情进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检测34例新生儿溶血病(HDN)患儿、30例非溶血性非感染性高胆红素血症患儿、30例同龄健康新生儿血浆t-PA、PAI-1,同时检测血清总胆红素及外周血血小板数量(PLT).结果 HDN组与非溶血性非感染性高胆红素血症组及正常新生儿组比较,t-PA 、PAI-1均明显升高,其中以t-PA增高更为明显,t-PA/PAI-1显著升高(P<0.01);重度溶血病组与轻度溶血病组比较,t-PA、PAI-1明显升高,t-PA/PAI-1显著升高(P<0.05);非溶血性非感染性高胆红素血症组与正常新生儿组比较,t-PA、PAI-1、t-PA/PAI-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溶血病组与轻度溶血病组比较,PLT降低(P<0.01).结论 HDN患儿存在纤溶与抗纤溶作用的平衡失调,且与溶血的程度密切相关,溶血程度越重越明显;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存在血管内皮系统的损伤;血小板在新生儿溶血病凝血功能检测方面敏感性较t-PA、PAI-1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50 mg/次,先将20 mg加入到生理盐水10 m L,3 min内静脉推注完毕,然后30 mg加入到生理盐水90 m L,30 min内静脉滴注完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丸/次,3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5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管再通率和左心功能。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6%、9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管再通率为83.33%;治疗组血管再通率为93.33%,两组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左心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左心功能,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许鸽屏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8):1116-1118
目的:探讨强化降脂治疗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测定76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随机分成常规剂量组(常规治疗 阿托伐他汀10 mg/d)和强化降脂组(常规治疗 阿托伐他汀40 mg/d)。治疗4周后复查血脂水平、t-PA活性和PAI-1活性。结果:常规剂量组治疗后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1),纤溶参数明显改善,表现为t-PA活性上升,PAI-1活性下降(P<0.01);强化降脂组治疗后TC、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1),且较常规剂量组下降更低(P<0.05),纤溶参数改善较常规剂量组更有效(P<0.05)。结论:强化降脂治疗能更好地改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研究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通立)与尿激酶对基层医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入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抽取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瑞通立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尿激酶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5d死亡率、左室射血分数及住院时间数据相近,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使用瑞通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相比尿激酶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增强临床再通率,降低严重心律失常发生及出血并发症,同时减少死亡率,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王海燕  戴振华 《江苏医药》1996,22(4):224-225
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分析56例心肌梗塞(MI)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和纤港功能。结果显示;MI组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27mg/L与136mg/L,P<0.001),多因素分析控制年龄、体重指数、腰臀比、血压、烟酒史、血脂质、纤维蛋白原、血糖和胰岛素后,MI组Lp(a)仍呈非常显著意义(P=0.0037。MI组纤溶酶原活化物的抑制物(PAI-1)为11.23AU/ml,高于对照组(9.57AU/ml,P<0.05),同样用多因素分析控制上述因素后,MI组PAI-1仍有显著意义。Lp(a)与PAI-1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胰岛素与Lp(a)有关,体重指数和年龄与PAI-1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价值。方法根据心电图aVR导联ST段变化,将78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抬高组41例和无抬高组37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①左主干病变9例,ST段抬高组8例(19.51%)、ST段无抬高组1例(2.7%),两组统计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44例,ST段抬高组28例(68.29%)、ST段无抬高组16例(43.24%),两组统计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2例,ST段抬高组8例(19.51%)、ST段无抬高组4例(10.8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VR导联ST段抬高对预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纤溶系统的关系。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80例,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135例,稳定性心绞痛45例,另设正常对照组30例。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时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分析各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两组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同型半胱氨酸、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P<0.05)。在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呈正相关(r=0.439,P<0.01),而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呈负相关(r=-0.398,P<0.01)。结论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且高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可以引起纤溶、凝血功能紊乱,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丁广贵 《安徽医药》2014,(5):949-951
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收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32例,按是否符合溶栓条件分两组,溶栓组50例,对照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溶栓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结果溶栓组在冠状动脉再通率、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病死率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胸痛缓解迅速、明显,但出血并发症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疗效确切、安全,溶栓治疗效果与溶栓开始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TS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TSEM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110例老年NTSEMI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5例。2组均阿司匹林,入院后立即嚼服300mg,以后改为口服,300mg/d,3天减量至100mg/d;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2次/d;氯吡格雷,首剂顿服300mg,以后改为75 mg/次,3次/d;硝酸异山梨醇酯,20 m/次,口服,3次/d。观察组同时使用替罗非班,首次按每分钟5ug/kg剂量于3分钟静脉推注,再每分钟0.1ug/kg的维持量持续给药48小时。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80.00%,对照组为67.27%;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73%,对照组为85.45%。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段ST段恢复情况较对照组理想,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恢复正常率观察组为87.27%,对照组为67.2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TS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可使病变的ST段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肝素抗凝治疗,对比两组冠脉再通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冠脉再通率、出血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瑞替普酶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确切,在并发症方面与普通肝素对比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PCI治疗中依替巴肽与替罗非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7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病例起止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70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依替巴肽,观察组采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种药物的效果。结果:比较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评估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对照组患者术后评估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组间对比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PCI治疗中采用替罗非班有助于血管再通,对血小板聚集产生抑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冠状动脉给药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7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以不同剂量给予替罗非班.观察组术前先经静脉给予20μg/kg替罗非班,再以0谮.225μg·kg-1·min-1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对照组术前先经静脉给予10μg/kg替罗非班,再以0.150μg·kg-1·min-1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对比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TIMI 3级占87.50%高于对照组治疗后TIMI 3级占6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6/40),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为5.00%(2/40),对照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为27.27%(9/33),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高剂量的替罗非班可显著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血流灌注情况,明显降低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