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例高压电击伤合并破伤风感染的护理周敏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烧伤科破伤风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急性特异性感染,其死亡率约20%~40%,任何开放性创伤均可能发生感染。本文就一例高压电击伤合并严重破伤风感染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5岁,...  相似文献   

2.
治疗破伤风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疗破伤风的几点体会广东省开平市龙胜镇卫生院(529346)余荫富本院自1985年7月~1994年6月共收治破伤风16例,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男11例,女5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56岁,3~15岁10例,其中农村居民14例,流...  相似文献   

3.
《新医学》1978,(1)
我科从1971~1976年,收治破伤风病人52例,其中用桑沥治疗或配合破伤风抗毒血消治疗23例,单用破伤风抗毒血清治疗29例。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男17例,女6例。新生儿5例,儿童6例,成年人13例。年龄7天~58岁。潜伏期:7天  相似文献   

4.
破伤风患者抽搐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自伤口侵入人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外科感染 ,临床上以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为特征 ,是外科感染中的严重并发症。据国内资料统计 ,破伤风死亡率为 10 %~ 2 0 % [1] 。重型破伤风死亡率达 30 %以上 ,死亡原因主要为咽喉肌肉痉挛窒息和频繁剧  相似文献   

5.
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etanus immunoglobulin,TIG)是预防和治疗破伤风感染的新制剂。我院急诊科于2005年10月至2007年9月应用TIG治疗破伤风患者,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29~72岁,均有外伤史,潜伏期为4~17d。入院时发病时间为  相似文献   

6.
破伤风并不少见一重型破伤风病死率较高。现对1995年1月~1998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型破伤风患者21例进行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1例中男15例。女6例;年龄5~70岁,14岁以下2例;17~40岁15例;50~70岁4例。均为农村患者.均未进行免疫预防注射。1.2病因手、足刺割伤15例,化脓性中耳炎3例(2例耳道流脓史达10年);上肢电击伤坏死感染1例;开放性骨折1例和甲沟炎敷中草药1例。1.3潜伏期和症状潜伏期4天1例,5~9天14例,10~12天5例,35天1例。发病时表现有严重全身抽搐,不易控制。4例心肌损伤,9例并发肺部感染。1.4治疗彻底…  相似文献   

7.
世界卫生组织新生儿破伤风专题小组在非洲和亚洲一些地区通过家访进行了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调查。在苏丹民主共和国北部和南部调查的9,632名活产儿中。新生儿死亡率为29‰,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为9‰;在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埃及和印度的城区,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5‰;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20‰;非洲地区为10~20‰。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2004/2008年我科开展医用臭氧治疗破伤风患者6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45例,女17例,年龄14~67岁。病因为外伤(其中烧烫伤8例)后感染,其中8例伤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后发病,潜伏期2~40d,平均6d。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破伤风病情重,变化快,死亡率高。我院从1995年到1996年共收治新生儿破伤风42例,由于加强了呼吸道管理及一般护理,死亡率从1995年的61.11%下降到1996年的20.83%,成活率大大提高,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我院从1995—1996年共收新生儿破伤风42例中,男性28例,女性14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破伤风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据Bytchenko估计:在每年1百万破伤风死亡病例中,至少有90万例为新生儿破伤风。我国在解放后推广新法接生及经中西医结合治疗,使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下降。但以往只注意临床治疗,降低死亡率,而对预后缺乏远期随访。作者最近随访了1962~1974年住我院治愈的新生儿破伤风22例,结果发现,22例中有19例(占86%)有不同程度的智能不全后遗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痛苦和负担。现将随访结果报告于下,供同道参考。随访对象 (均系1962~1974年经我科治愈病例)。新生儿组:22例。其中21例为旧法接生;1例新法接生。  相似文献   

11.
198 9- 0 1~ 1999- 0 7我院共收治外伤性破伤风患者 32 7例 ,其中 6 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 6 7例 (治疗组 ) ,占同期破伤风患者的 2 0 .4%。为探讨老年破伤风的临床特点 ,我们与同期 12 4例青壮年患者 (为对照组 ,占 37.9% )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比较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治疗组 6 7例 ,其中男 46例 ,女 31例 ,发病年龄 6 0~ 79岁 ,平均年龄 6 7.1岁 ,潜伏期 3~ 17d,平均 7.13d;对照组12 4例中 ,男 75例 ,女 49例 ,年龄 16~ 5 9岁 ,平均 31.5岁 ,潜伏期 3~ 15 d,平均 6 .98d,发病至入院时间 1~ 5 d,平均为 3.0 1d。以上资…  相似文献   

12.
重症破伤风8例救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 1993年 3月~ 1998年 3月共收治破伤风 2 9例 ,其中重症破伤风 8例。现就救治中的一些体会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8例中男性 6例 ,女 2例 ,年龄 2 2~ 6 7岁 ,平均 36 8岁。发病原因 :铁钉等刺伤 3例 ,吸毒者不洁注射 3例 ,车祸致手、足等处外伤 2例。潜伏期 2天~半月 ,平均 5 6天。并发症 :肺部感染 7例 ,窒息 2例 ,心脏损害 2例 ,脑病 1例。1 2 治疗措施 均用安定镇静 ,大剂量青霉素预防感染 ,适量TAT注射 ,另外气管切开 5例 ,完全胃肠外营养 3例。2 结果治愈 5例 ,死亡 3例。3 讨论重症破伤风的…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破伤风的体会关荔枝(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医院,赤峰024400)我院于1991~1995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破伤风3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28例,女8例,年龄10~62岁。重型18例,中型10例,轻型8例。治疗: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破伤风感染的救治经验,探索降低破伤风患者死亡率的有效方法。方法收集2004年~2013年收治的破伤风病例24例,分析其临床特点、救治经过,总结救治破伤风感染的经验。结果24例破伤风病例中,Ablett分级Ⅰ级9例,Ⅱ级7例,Ⅲ级8例,发病平均潜伏期为11 d,平均住院时间26 d,存活率100%。结论创面彻底反复处理;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 TAT);对于重症破伤风患者强调早期气管切开及镇静、肌松是破伤风救治的最主要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症破伤风的救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02年收治的44例重症破伤风患者的病史资料。结果 完全治愈33例,治愈率75%,死亡8例,死亡率18%。并发症:肺部感染、肺不张16例,窒息4例,心脏损害4例,脑病2例。结论 重症破伤风的院前救治主要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镇静解痉。治疗以早期营养支持、抗毒血清的应用及镇静解痉等综合治疗为主,针对主要的并发症肺部感染、肺不张和窒息,采用早期气管切开及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临床资料:小儿破伤风52例,男41例,女11例;10~29天12例,1~10岁20例,11~14岁20例。感染途径为手足外伤及旧法接生脐部感染等。潜伏期2~50天。发病至入院时间1~12天。按《小儿外科学》分  相似文献   

17.
《新医学》1972,(9)
破伤风是一种对劳动人民生命威胁较大的传染病,过去文献报告病死率为70%,27.3~90%;20~40%。本院自1958~1968年收治20例,仅治愈6例。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自1969年以来,我们采用灸烤疗法、五虎追风散并用破伤风抗毒血清等收治7例,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 病例资料:7例中20岁以下1例;21~40  相似文献   

18.
万可松-英诺佛合剂联合治疗吸毒者破伤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注射毒品者 (injectingdrugusers ,IDUs)感染破伤风已非罕见 ,痉挛控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 1996年1月至 2 0 0 0年 6月我院共收治破伤风病人 2 0例 ,其中IDUs严重破伤风 15例 ,对 11例采用常规镇静、解痉治疗控制痉挛仍达不到良好效果的病人 ,我们联合应用万可松加英诺佛合剂持续静脉泵入 ,配合综合治疗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6月共收治 15例IDUs严重破伤风病人。接受万可松—英诺佛合剂联合治疗11例 ,其中男 8例 ,女 3例 ;年龄 2 3岁~ 4…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破伤风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明显下降。然而随着部分城市吸毒者的增多,其发生率有升高的趋势。现将我科1993年1月至1998年3月急救吸毒者自行不洁注射海洛因致破伤风8例病人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18~29岁。8例均为无业人员,文化程度初中。12 感染方式与部位 8例患者均无外伤史。5例吸毒为2~3年以上,为静脉注射不洁海洛因,可见左前臂桡侧有多处针眼发红,但无肿结及波动感。3例吸毒为1年以上,从静脉注射不洁海洛因半年左右,在左上臂桡侧见3cm×4cm於斑,有拳头大小的化脓感染。13 临床表现 8例…  相似文献   

20.
张广丽 《护理研究》2003,17(18):1093-1093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经伤口侵入人体生长繁殖 ,产生外毒素引起局部及全身肌群发生阵发性痉挛及紧张性肌肉收缩为特征的特异性感染。该病住院时间长 ,并发症多 ,病死率高 ,治疗护理困难。我科自 2 0 0 2年 6月— 2 0 0 3年 5月收治了 13例破伤风病人 ,取得了一定的治疗和护理经验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13例破伤风病人 ,均来自农村。其中男 9例 ,女 4例。年龄 8岁~ 70岁。其中四肢裂伤 6例 ,右手爆炸伤 4例 ,左手手指猪咬伤 1例 ,面部跌伤 2例。伤口深 2cm~ 6cm。受伤后进行简单清创的有 5例 ,自行草药外敷 3例 ,未做任何处理者 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