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建立急性肺栓塞(APE)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PH)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155例APE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PH组(并发PH,77例)和NPH组(无PH,78例)。对患者相关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并发PH的风险。结果 对两组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Lasso筛选变量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N端脑钠肽前体[OR=1.000 4,95%CI(1.000 1~1.000 7)]、中性粒细胞计数[OR=1.396 4,95%CI(1.108 5~1.801 0)]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OR=3.706 2,95%CI(1.481 5~10.150 8)]是APE患者并发PH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其拟合优度R2为0.372,C指数为0.820。列线图预测模型与各独立影响因素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0、0.778、0.705和0.634,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结论 采用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便捷、早期识别并发PH的APE患者。  相似文献   

2.
卞琴  杨鹏  张秋芳 《天津医药》2021,49(12):1328-1332
目的 探讨创伤后脑积水合并严重意识障碍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预后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 模型,指导早期识别高危患者。方法 以确诊创伤后脑积水合并严重意识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脑 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治疗后3个月时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判断患者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GOS评分>3 分)和预后不良组(GOS评分≤3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危险因素,并在该基础上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 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和Hosmer-Lemeshow检验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共218例患 者纳入分析,其中模型组 153 例,验证组 65 例;模型组预后良好 90 例(58.8%),预后不良 63 例(41.2%)。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OR=1.356,95%CI:1.101~1.639)、中度脑积水(OR=2.859,95%CI:2.325~3.212)、发 病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为 9~12 分(OR=2.421,95%CI:2.056~2.857)和发病至分流术的间隔≥3 个月(OR=1.639, 95%CI:1.325~2.124)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根据上述因素绘制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组和验证组临 床预后的AUC分别为0.896(95%CI:0.842~0.933)和0.875(95%CI:0.825~0.916)。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列线图 模型有较好的拟合度(模型组χ2=0.896,验证组χ2=0.567,均P>0.05)。根据列线图模型进行风险分层后,模型组和验 证组高、中风险患者预后不良比例明显高于低风险患者。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评估创伤后脑积水合 并严重意识障碍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的预后有较好的价值,可指导临床早期识别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3.
袁琛  朱振刚 《天津医药》2021,49(8):833-837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疲劳症状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哮喘患者198例,根据疲劳严重度量 表(FSS)评分将患者分为疲劳组(≥4分,126例)和非疲劳组(<4分,72例)。分析2组临床基本特征、肺功能、呼出气 一氧化氮(FeNO)、呼吸困难分级(mMRC)、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CT)、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6 min 步行测试 (6MWT)、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过去1年急性发作次数等方面的 差异。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哮喘患者疲劳症状的影响因素。根据筛选后的指标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受试 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 疲劳组 ACT 评分低于非疲劳组,mMRC 分级、 HAMD-17评分、PSQI评分及上1年急性发作次数高于非疲劳组(P<0.01),2组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ACT 评分(OR=0.644,95%CI:0.508~0.816)、mMRC 分级(OR=2.313,95%CI:1.349~ 3.966)、HAMD-17评分(OR=1.561,95%CI:1.273~1.913)及PSQI评分(OR=1.932,95%CI:1.506~2.479)是哮喘患者发 生疲劳的影响因素。基于4项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5(95%CI:0.902~ 0.967)。内部验证显示,C-index 为 0.929,校准曲线表明列线图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的观测结果一致性良好。结论 哮喘患者中疲劳的发生率较高,哮喘控制不佳、高mMRC分级、负性情绪和睡眠障碍是发生疲劳的重要影响因素,根 据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恶性胆管梗阻病人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置入支架术后胆管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承德市中心医院行ERCP支架置入的263例恶性胆管梗阻病人临床资料,纳入可能导致胆管炎发生的影响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出相关危险因素,依据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263例病人有49例(18.63%)发生胆管炎。单因素分析显示,γ-谷氨酰转移酶(GGT)、白蛋白、困难插管、梗阻部位、吸烟与恶性胆管梗阻病人ERCP置入支架术后胆管炎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GGT[OR=1.001,95%CI:(1.000,1.001)]、白蛋白[OR=6.199,95%CI:(1.625,23.641)]、困难插管[OR=19.734,95%CI:(2.900,134.267)]、梗阻部位[OR=6.865,95%CI:(2.911,16.190)]、吸烟[OR=3.877,95%CI:(1.722,8.727)]是胆管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模型区分度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9...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药物诱导睡眠后气道梗阻的危险因素研究。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2月~2023年3月100例择期手术患者,入室后,于药物诱导睡眠成功后采用睡眠内镜观察患者气道梗阻情况,根据其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气道梗阻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及术中相关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气道梗阻的因素,绘制ROC曲线并计算AUC。结果 气道梗阻发生58例,未发生4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92,95%CI:1.011~1.180)、呼吸暂停次数(OR=7.584,95%CI:1.629~35.312)、低通气次数(OR=1.922,95%CI:1.257~2.940)、咪达唑仑用量(OR=1.284,95%CI:1.019~1.618)为气道梗阻发生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AUC=0.764,95%CI:0.668~0.843);咪达唑仑用量(AUC=0.593,95%CI:0.491~0.691);低通气次数(AUC=0.880,95%CI:0.799~0.936);呼吸暂停次数(AUC=0.890,95%...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13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135)和预后不良组(n=78)。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R软件“rms”包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32(IL-3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SR(β=0.048,OR=1.049,95%CI:1.019~1.080)、IL-6(β=0.339,OR=1.404,95%CI:1.219~1.617)、IL-32(β=0.042,OR=1.042,95%CI:1.018~1.068)、TNF-α(β=0.046,OR=1.047,95%CI:1.027~1.067)是类风湿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透析并发不宁腿综合征(RLS)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外部验证。 方法收集透析患者524例为建模组,构建透析并发RLS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另收集透析患者101例作为验证组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2组均根据是否并发RLS分为并发组和未并发组。 结果建模组透析患者RLS并发率为11.64%。与未并发组相比,并发组糖尿病史、脑梗死史比例,透析龄、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较高(P<0.05),血红蛋白(Hb)、血清铁较低(P<0.05)。建模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脑梗死史、透析龄≥48个月、PTH≥500 ng/L及Hb<100 g/L是透析并发RLS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透析并发RLS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Bootstrap内部验证,H-L检验示χ2=7.541(P=0.563),Calibration 校准曲线拟合良好,ROC 曲线下面积(AUC)及 C-index 指数均为 0.842(95%CI:0.787~0.896)。外部验证结果显示Calibration校准曲线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接近,有良好的一致性,AUC为0.854(95%CI:0.738~0.969)。 结论构建的透析并发RLS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和区分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脉管侵犯(LVI)的术前预测因素,建立对应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方法 选取经胃肠外科手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246例。根据术后病理诊断将患者分为LVI阳性组(95例)和LVI阴性组(151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肿瘤大小、肿瘤部位、Borrmann分型、Lauren分型、cT分期、cN分期、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并比较2组间上述基线及临床特征的差异,将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并进一步建立可视化列线图预测模型,运用Bootstrap法对模型预测效能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2组间肿瘤大小、Borrmann分型、肿瘤分化、Lauren分型、cT分期、cN分期及SI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OR=2.184,95%CI:1.224~3.898)、Borrmann分型(OR=2.517,95%CI:1.294~4.896)、cT分期(OR=1.860,95%CI:1.045~3.308)、cN分期(OR=1.816,95%CI:1.004~3.285)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老年肿瘤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情况,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阜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老年肿瘤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2019版Beers标准判断患者是否发生PIM分为PIM组和非PIM组。筛选老年肿瘤住院患者PIM发生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拟合优度检验。结果 共纳入536例老年肿瘤住院患者,有72例发生PIM,发生率为13.43%,其中抗肿瘤药物的发生率最高,为44.44%(32例),激素药物次之,为11.11%(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OR=2.281,95%CI:1.311~3.969,P=0.004)、住院时间>30 d(OR=2.579,95%CI:1.446~4.599,P=0.001)、CFS评分>40分(OR=2.455,95%CI:1.407~4.284,P=0.002)、罹患疾病种数>5种(OR=2.347,95%CI:1.366~4.031,P=0.002)、日均用药种类数>10种(OR=2.474,95%CI:1.3...  相似文献   

10.
顾大伟  韩靖 《中国药师》2021,(8):516-521
摘要:目的:了解肿瘤患者化疗的用药依从性现状,探讨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模型。方法:以2019年6~8月在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住院化疗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化疗知识-态度-行为(KAP)调查问卷及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等对患者的基本信息、患者对抗肿瘤药合理使用的KAP、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素,然后将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性及准确度进行验证。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化疗次数>2[OR=2.540,95%CI(1.423,4.531)]、尚不能完全承受药费[OR=1.613,95%CI(1.125,2.313)]、用药种数>2[OR=1.836,95%CI(1.089,3.095)]、每日用药次数>3[OR=1.810,95%CI(1.169,2.804)]、KAP知识得分≤10[OR=2.090,95%CI(1.204,3.629)]、KAP态度得分≤16[OR=1.937,95%CI(1.151,3.261)]及KAP行为得分≤5[OR=1.785,95%CI(1.059,3.007)]为化疗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ootstrap法验证化疗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760 [95%CI(0.733,0.787)],且校正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说明本研究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准度和区分度。结论:对肿瘤患者及时考虑化疗次数、能否承受药费、用药种数、每日用药次数、KAP知识、KAP态度、KAP行为等因素综合评估化疗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发生率,能够提高对化疗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诊断效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术前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对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NMIBC)患者肿瘤复发的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例NMIBC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和病理结果等临床资料, 根据术前1周的血常规结果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SII值。利用受 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3种指标预测NMIBC患者肿瘤复发的准确性。根据SII的最佳分界值,将患者分 成高SII组和低SII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检验绘制高SII和 低SII组患者的复发曲线。使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NMIBC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然后将独 立危险因素纳入并构建预测NMIBC患者1、2、3年无复发率的列线图。通过一致性指数(C指数)和校准曲线来确定 列线图的预测精度和一致性。 结果NLR、PLR、SII预测NMIBC 患者肿瘤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4、 0.656、0.729。SII预测NMIBC患者肿瘤复发的准确性高于NLR和PLR(Z分别为2.398、2.454,均P<0.05)。SII的最 佳分界值为385,以此将201例患者分为低SII组(SII<385,130例)和高SII组(SII≥385,71例)。与低SII组相比,高 SII组肿瘤>3 cm比例、病理T1分期比例和肿瘤复发率更高(均P<0.05)。所有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62(33~84)个 月,随访期间共45例(22.4%)出现复发。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SII (HR=2.829,95%CI:1.416~5.654),肿瘤 T1 分期(HR=3.091,95%CI:1.660~5.757)、肿瘤>3 cm(HR=2.339,95%CI:1.152~4.751)、多发肿瘤(HR=2.083, 95%CI:1.033~4.202)是影响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列线图内部验证的C 指数为0.768 (95%CI:0.699~0.837)。校准曲线表明列线图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的观测结果一致性良好。 结论SII可作为预测 NMIBC患者肿瘤复发的指标,并且预测准确度高于NLR和PLR。根据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具有较高的预测 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儿童耐多药结核病(MDR-TB)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0年3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病病儿,统计MDR-TB发生情况,比较MDR-TB病儿与非MDR-TB病儿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儿童MDR-TB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R语言构建儿童MDR-TB发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共纳入850例结核病病儿,其中初治MDR-TB病儿占5.65%,复治MDR-TB病儿占24.88%,总MDR-TB病儿占10.47%;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治疗情况、感染播散性、与结核病病人接触、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儿童MDR-T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规范用药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根据影响因素构建儿童MDR-TB发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Bootstrap自抽样法验证显示该预测模型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基本一致,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960,具有良好的区分度;预测模型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  相似文献   

13.
杨诚  黄娟  张伟强 《中国医药科学》2024,(3):165-168+190
目的 分析肺结核(PTB)患者中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的发生率以及其临床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梅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12月诊断为PTB且接受支气管镜检查患者。计算TBTB的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BTB的临床预测因素。结果 168例患者确诊为PTB,其中有62例(36.9%)合并TBTB,病程≥4周(OR=2.573,95%CI:1.159~5.709)、女性患者(OR=2.395,95%CI:1.007~5.696)以及有咳嗽症状(OR=3.167,95%CI:1.024~9.798)是PTB患者合并TBTB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有36.9%PTB患者合并TBTB,病程≥4周、女性、有咳嗽症状是PTB患者合并TBTB的主要临床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改良Gensini评分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T2DM合并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2个月随访结果分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组(80例)和非MACE组(20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T2DM合并AMI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模型,应用ROC曲线分析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非MACE组相比,MACE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比例较低(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心率预测T2DM合并AMI患者发生MACE的效能最佳(AUC=0.656)。基于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血糖和B型脑钠肽等参数构建的改良Gensini评分预测效能(AUC=0.874)优于心率(P<0.05)。结论 基于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改良Gensini评分对T2DM合并AMI患者MACE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列线图预测重症患者使用亚胺培南发生血药浓度不达标的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价该模型的准确性。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的真实世界数据,回顾性收集南京鼓楼医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2019年1月至2022年09月开展亚胺培南血药浓度监测的住院患者病例信息。对纳入的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亚胺培南血药浓度不达标的预测因素,构建列线图。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衡量区分度;绘制校准曲线以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校准度;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 DCA)用于呈现各种阈值概率下的净收益。结果:共纳入406例患者,发生血药浓度不达标者181例,发生率为44.6%。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患者的年龄(OR=1.852,P=0.007)、剂量频次1 g q12h及0.5 g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障碍(SAD)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0例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疾病相关情况、肺功能检测结果、依从性评价、哮喘控制状况。比较2组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支气管哮喘SAD的危险因素;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200例入选患者根据肺功能检查结果分为SAD组(128例)和非SAD组(72例)。影响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SAD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史(OR=4.758,95%CI:2.043~11.081)、超重(OR=2.952,95%CI:1.428~6.105)、哮喘无临床缓解期(OR=6.140,95%CI:2.289~12.870)、近1年出现哮喘急性发作(OR=3.406,95%CI:1.430~8.117)、变应性鼻炎(OR=2.289,95%CI:1.121~4.673)。ROC曲线分析显示上述危险因素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12、0.610、0.716、0.614和0.600,以上指标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26(95%CI:0...  相似文献   

17.
姚江  周娟  李忠建  成琪 《安徽医药》2023,27(11):2265-2268
目的 建立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骨质疏松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眉山市中医医院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4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可能引起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根据病人骨量情况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病人基本资料及生化指标,并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以此建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服药年限、联合使用精神病药物、血钙、骨折史及血清泌乳素为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骨质疏松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以上述指标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的区分度[ROC曲线下面积为0.70,95%CI:(0.65,0.75)]及预测准确度(平均绝对误差为0.02,预测曲线与标准曲线基本拟合)。结论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骨质疏松主要受病人性别、年龄、服药年限等7个因素的影响,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及预测准确度。  相似文献   

18.
朱曙光  张爱雄 《安徽医药》2021,25(6):1185-1189
目的 建立预测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病人1年内再入院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指导临床早期干预.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马鞍山十七冶医院住院治疗的301例HFpEF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在1年内再入院分为再入院组(61例)和非再入院组(240例),分析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药物服用史、N型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与1年内再入院可能相关的因素,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HFpEF病人1年内再入院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语言软件(R 3.6.3)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经过1年随访,301例病人中有61例(20.27%)在1年内再入院.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房颤、慢性肾功能不全、贫血、肺动脉高压,入院时心率,体质量指数(BMI),LVEF,NT-proBNP,LVEDd等均与1年内再入院有关(均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房颤(OR=3.378,95%CI:1.565~7.290)、慢性肾功能不全(OR=10.496,95%CI:4.727~23.307)、贫血(OR=6.387,95%CI:2.981~13.685)、肺动脉高压(OR=5.516,95%CI:2.720~11.187)等是HFpEF病人1年内再入院独立危险因素.利用上述指标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经Bootstrap内部验证法验证发现预测值同实测值基本一致,提示预测模型一致性良好;计算出C-index为0.842(95%CI:0.789~0.894),具有良好的区分度.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842,预测效能高.结论 合并房颤、慢性肾功能不全、贫血以及肺动脉高压的HFpEF病人1年内再入院风险显著升高,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有助于评估HFpEF病人1年内再入院的风险,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权莉  张子晚  李莉 《安徽医药》2024,28(6):1203-1207
目的建立预测 Ⅰ~Ⅲ期结直肠癌病人神经 /脉管浸润( perineural or lymphovascular invasion,PNI/LVI)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验证和预测其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7年 1月至 2022年 9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结直肠癌病人 684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利用 R软件采用随机数种子的方式将上述资料按 7∶3分成训练组( 479例)和验证组( 205例)。通过单因素相关分析,把 P<0.1的参数纳入到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结直肠恶性肿瘤 PNI/LVI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ROC曲线)评估风险模型的预测价值,然后通过一致性指数、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预测模型识别、校准和临床实用性方面的有效性。结果糖尿病、肿瘤长径、组织学分级、癌结节、 T分期、 N分期、血小板计数 /淋巴细胞计数( PLR)、血小板计数 ×中性粒细胞计数 /淋巴细胞( SII)、纤维蛋白原( g/L)/前白蛋白( g/L)(FPR)、癌胚抗原( CEA)、糖类抗原( CA)199在单因素分析中 P<0.1。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CA199、T分期和 N分期与 Ⅰ~Ⅲ期结直肠癌病人 PNI/LVI的发生独立相关因素。训练组和验证组的一致性指数分别为 0.88[95%CI:(0.85,0.91)]和 0.84[95%CI:(0.78,0.89)]同样校准曲线和 DCA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临床实用性。结论以 CA199、T分期和 N分期为基础建立的列线图模型,有助于预测 Ⅰ~Ⅲ期结直肠癌病人的 PNI/LVI风险,该风险评价模型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豫南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氯氮平高血药浓度的风险因素,建立氯氮平高血药浓度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纳入接受氯氮平治疗的631名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氯氮平血药浓度监测值分为超标组(≥ 600 ng·mL-1)140例和对照组(<600 ng·mL-1)491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氯氮平高血药浓度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氯氮平高血药浓度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性别(OR=4.127,P<0.001)、BMI (OR=1.074,P=0.01)、日剂量(OR=1.013,P<0.001)、发热(OR=19.266,P<0.001)、氯氮平服药史(OR=2.505,P<0.001)、联用美托洛尔(OR=2.446,P=0.007)、联用普萘洛尔(OR=2.493,P=0.003)是发生氯氮平高血药浓度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AUC达到0.870,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之间具有最佳一致性。结论:性别、BMI、剂量、发热、服药史、联用美托洛尔、联用普萘洛尔是豫南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氯氮平高血药浓度的独立危险因素,该研究构建的列线图具有最佳辨别力和出色的校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