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肠道菌群与健康、疾病和药物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内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在维持人体微生态的稳态中,肠道菌群在维持宿主生理功能具有上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对许多代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以及肿瘤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且对于药物治疗合理安全有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正视存在人体的细菌的有益性和有害性、肠道菌群与健康和寿命、肠道菌群与疾病以及药物作用的影响等4方面分析和讨论。肠道菌群与不同类型药物的关系已经成为近些年的热点研究领域,本文分别讨论免疫治疗、化学药物、抗生素和中药的相关问题,希望为认识药物治疗过程、科学合理用药、认识药物作用机制、新药研究开发等研究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昌振  楼建军  孔培中  韩伟 《安徽医药》2023,27(8):1485-1488
肠道菌群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在近几年受到广泛关注,包括化疗及免疫治疗在内的抗肿瘤治疗疗效均受到肠道菌群的调节。放疗是抗肿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近期研究表明,肠道菌群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影响放疗敏感性以及放射性黏膜炎的严重程度。该文系统地回顾了描述肠道菌群调节放疗疗效及其黏膜毒性的研究,希望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以提高放疗疗效并减轻放疗副反应。  相似文献   

3.
肿瘤耐药是临床肿瘤治疗面临的重要难题。除一些传统机制外,最新研究发现不同肿瘤内存在不同瘤内菌群,而这些细菌也可能通过不同机制介导肿瘤耐药。此外,瘤内菌群也可对目前的一些新兴疗法如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及中医药治疗产生影响。本综述简要介绍瘤内菌群的种类及特点,探讨瘤内菌群导致肿瘤耐药的机制,总结现有耐药药物,概述瘤内菌群与抗肿瘤药疗效的关联度,并展望通过影响瘤内菌群提高抗肿瘤药疗效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肠道菌群与肠道肿瘤有着密切关系,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在结直肠腺瘤(CRA)和结直肠癌(CRC)的癌变早期阶段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检测肠道菌群结构变化以及定期筛查CRA高危人群,对CRC的预防、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综述CRA的危险因素、肠道菌群与CRA的关系以及肠道微生物与CRA、CRC的联系机制,为预防肠道肿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肝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第六和第三。近年来,微生物组这一概念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尤其是肠道微生物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有研究表明,肝癌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本文就肝癌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肠道内庞大的菌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协同参与机体生理代谢和营养物质的消化。肠道菌群与心血管健康相关研究已成为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肠道菌群组成的改变、肠道菌群产生的代谢产物和毒素都能引发心血管系统的病变。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因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成为一个主要的健康问题,CVD的发生、发展中肠道特定菌群的改变已被确定为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然而,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如何产生及影响CVD的潜在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就肠道菌群通过肠心轴调节CVD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总结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CVD发生发展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以及肠道菌群失调的改变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探讨肠道菌群与CVD发病机制之间的因果联系。  相似文献   

7.
肠道菌群是定植在人体内复杂而庞大的微生物群落,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短链脂肪酸在参与人体代谢、抵御外来致病菌以及调节免疫机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不少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骨骼代谢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可通过营养吸收、短链脂肪酸生成、调节机体免疫、影响机体代谢等多种途径调控骨代谢,影响骨量变化。本文综述了肠道菌群影响骨代谢中骨量变化的潜在途径及作用机制,以及中药干预肠道菌群调控骨代谢的相关进展,以期为骨代谢相关疾病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肠道菌群是人体胃肠道内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它们在 人类生命的最初几个月至几年内经历了快速的动态变化, 这种进化驱动过程有助于肠道内环境稳态形成及肠道免疫 系统发育,并与神经系统相互影响。肠道菌群的定植与神 经系统发育的“时间窗”基本一致,早期的菌群失调可能会 影响大脑的发育,造成远期神经精神疾病患病风险升高。 本文主要回顾肠道菌群早期的发展及影响因素及讨论肠道 菌群与神经发育的关系,包括生物模型的意义以及肠道菌 群影响神经发育的途径,总结肠道菌群与儿童神经发育障 碍性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临床肿瘤治疗新策略——化学治疗和免疫治疗联合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加以综述。方法:借助于Pubmed、Highwire等数据库对2000年后化学治疗和免疫治疗相结合的治疗策略和方法进行搜索,并对联合治疗原则、方法、机制和优势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化疗药物按一定原则可以与免疫治疗联合使用,作用机制主要为通过对T细胞免疫系统和肿瘤内细胞因子网络的调控,达到比单独进行化疗或免疫治疗更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化疗药物可以与免疫治疗联合使用,具有减少毒副作用,抑制癌症复发和转移,降低耐药性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癌(CRC)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与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环境因素中,高脂饮食导致的胆汁酸代谢异常以及肠道菌群失调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胆汁酸的合成、转运、代谢以及胆汁酸受体(如法尼醇 X 受体等)的功能,重点探讨了胆汁酸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 CRC 发生发展的影响。靶向胆汁酸肠道微生物轴可能为今后 CRC 的防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正常动物和人的胃肠道中栖居着大量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宿主在组织、细胞、分子水平上保持着和谐统一,对宿主的营养、免疫至关重要.例如,肠道微生物可以合成Vk及VB复合体,同时这些微生物构成了肠内重要的防御屏障,即具有生物拮抗作用[1].胃肠道内占优势的菌群为厌氧菌群,占肠道微生物的95%以上,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类杆菌等.需氧菌群数量较少,如大肠杆菌、肠球菌.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比例为1:1000左右[2].尽管需氧菌量比较少,但在正常情况下,它们仍为肠道中的功能菌群和拮抗菌.盐酸林可霉素为专性拮抗厌氧菌群的药物.本实验试图以Wistar大鼠为模型,探讨因盐酸林可霉素的作用,导致厌氧菌群减少的同时,对肠球菌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2.
肠道微生物在大肠肿瘤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而作为肠道共生菌群的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与肠癌发生关系密切,可促进肠癌的发展并影响预后。Fn 与大肠肿瘤发生的临床流行病学以及分子机制研究可为肿瘤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近年来对Fn 影响大肠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进行汇总,并对未来研究展望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肠道菌群紊乱与机体多种免疫失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和代谢综合征等。正是由于肠道菌群的稳定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因此肠道微生态药物已经成为了现在研究与发展的热门产业。本研究挖掘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发现可用于治疗Treg缺失免疫缺陷病的益生菌和天然产物。方法利用16S r DNA测序技术对Treg缺失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模型小鼠的肠道菌群进行检测;用代谢组学技术检测模型小鼠肠道菌群代谢组谱的变化;用分子生物学、基因敲除小鼠等研究益生菌和代谢物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在Treg缺失介导的免疫缺陷病模型小鼠上,肠道菌群发生了严重的紊乱。根据肠道菌群和代谢组谱的变化,选择罗伊氏乳酸杆菌(L. reuteri)和代谢产物肌苷处理Treg缺失小鼠,L. reuteri和肌苷通过激活腺苷受体A2AR抑制了Treg缺失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结论肠道菌群含有大量的微生物以及产生的许多独特代谢产物,可以作为新型天然药物的重要源泉,用于发现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疾病的新型益生菌和活性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14.
肠道微生物在人体健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肠道微生态环境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随着对肠道微生物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人们发现益生菌在肠道菌群和宿主健康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大量的研究发现乳酸菌作为益生菌在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疾病防治和保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综述肠道菌群影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作用机制,总结肠道菌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证据。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归纳了肠道菌群在NASH中的作用和基于肠道菌群治疗NASH的方法。结果肠道菌群能调节宿主能量代谢,增加机体内毒素和内源性乙醇,影响胆汁酸和胆碱代谢。通过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抗生素、中药治疗、调节饮食、运动及粪菌移植等方式能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影响NASH的发展。结论肠道菌群的改变在NASH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NASH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益生菌制剂的临床应用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肠道是一个复杂的菌群微生态环境,包容80%以上寄生于人体的微生物。根据肠道菌群对宿主健康的影响可将其分为有益菌群和有害菌群。微生态学认为,当人体肠道内栖息的有益菌群在数量上占优势时,有利于人体保持健康。通常情况下,健康人肠道菌群的组成相对稳定,但也随着季节、年龄、饮食、疾病、用药和个体差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机体正常微生物群之间及组成正常微生物群的微生物之间的平衡被破坏所引起的病理状态称为微生态失衡,包括菌群失调和细菌易位。  相似文献   

17.
徐嘉琦  林以宁 《药学研究》2023,42(7):489-494
肥胖是全球性健康问题,与多种代谢疾病相关。肠道菌群的特定改变是肥胖和肥胖相关的代谢疾病的重要特征之一。近年来,肠道菌群在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中的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被认为是肥胖潜在的治疗靶点。肠道菌群的组成丰富,其参与宿主脂质代谢机制复杂。本文介绍了肥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代表性菌种,概述了肠道微生物调控宿主脂质代谢的潜在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基于肠道菌群为靶点的治疗手段和药物研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向莉  王爱荣  江高峰 《肿瘤药学》2021,11(4):420-425
随着肿瘤研究的进展,在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免疫治疗逐渐开始发挥重要作用。肿瘤免疫循环概念的提出对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具有非常大的帮助。研究证明,在肿瘤患者体内,肿瘤免疫循环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存在缺陷,效果明确的抗PD-1/PD-L1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对肿瘤免疫循环的最终环节起作用,即恢复抗肿瘤T细胞功能,除此之外,肿瘤免疫循环的其他关键环节亦存在缺陷。肿瘤免疫循环的每一步都需要促进因子及抑制因子的调节,因此,针对多步骤影响因子的联合治疗将使肿瘤免疫治疗前景越发光明。  相似文献   

19.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退行性病变,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肠道菌群作为寄居在人消化道内的大量微生物,是人体健康和疾病转换过程中的重要环境因素。脑-肠轴是联系大脑和胃肠功能的双向信息调节系统,肠道微生物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均能参与脑-肠轴活动,影响大脑功能和某些关联行为。最新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与AD关系密切,两者通过免疫、神经内分泌以及迷走神经途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复杂的关系网。许多文献报道,通过益生菌或中药能够调节肠道微生物的状态,改善AD症状。因此,深入研究肠道微生物、中药与AD的相互作用,开发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个性化中药制剂,能够为AD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survivin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的新成员。研究表明,survivin蛋白除抑制细胞凋亡外,还在肿瘤细胞的放化疗耐受及免疫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肿瘤的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四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survivin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