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总结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于入我院治疗的炎症性肠病病人25例,在治疗的第1周、第2周、第6周、第8周、第16周、第24周,采用5mg/kg的英夫利西单抗进行治疗,每周1次,疗效评价采用简化克罗恩病活动指数和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并针对该药物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健康教育与随访措施。[结果]治疗24周后9例克罗恩病病人和11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有临床反应。5例克罗恩病病人和8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症状缓解。[结论]熟悉药物的使用特点、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治疗后长期随访,是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并发症的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洗剂在克罗恩病肛瘘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5年8月接受栓剂纳肛和/或药物灌肠治疗的38例克罗恩病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9例患者同时接受了中药洗剂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入院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CDAI评分、PDAI评分的变化,并评价总体的疗效(治疗有效及治疗缓解)。结果:治疗第4周、第8周后,2组患者CDAI评分均明显降低,但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洗剂组治疗第4周时的"分泌物"子项分(0.8±0.5 vs.1.4±0.7,P0.01),第8周时的PDAI总分(3.1±1.9 vs.4.2±1.4,P0.05)、"分泌物"子项分(0.1±0.3 vs.0.6±0.8,P0.05)和"疼痛/活动"子项分(0.5±0.7 vs.1.1±0.6,P0.05)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在总体疗效方面,第8周时洗剂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7%vs.63.2%,P0.05)。结论:中药洗剂外用对克罗恩病肛瘘具有良好的疗效,其可以减少肛瘘局部的分泌液及减轻疼痛,促进肛瘘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硫唑嘌呤对克罗恩病肛瘘手术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收治的克罗恩病肛瘘手术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术后给予硫唑嘌呤口服,观察组给予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硫唑嘌呤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瘘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79.17%(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10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2、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硫唑嘌呤有助于克罗恩病肛瘘手术患者瘘口愈合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与抑制患者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硫唑嘌呤(AZA)治疗克罗恩病(CD)患者的长期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收治于的CD患者42例,随访并监测AZA治疗第12、24、48、72、96周的临床疗效,分析经AZA治疗前与治疗后的CD的临床缓解程度及生物学评估,同时监测其不良反应。结果在应用AZA前CD活动指数(CDAI)评分160~470分,平均(289.12±102.57)分,在应用AZA后CDAI平均为(143.29±38.26)分,平均下降(145.83±64.31)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AZA治疗12、24、48、72、96周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2.4%、54.8%、61.9%、59.5%、57.1%;血红蛋白、基础状态血清蛋白、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除少数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外,AZA治疗CD具有长期疗效,可维持较长时间的临床缓解。  相似文献   

5.
正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反复发作性、非特异性炎性肉芽肿性胃肠道疾病,病变多呈节段性分布,可累及全消化道。克罗恩病肛瘘是最常见的克罗恩病肛周病变,文献报道发生率43%,公认的难治性病变,瘘管长期不愈及反复发生,极大的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1]。无症状CD肛瘘无需积极的外科处理,提倡带瘘生存;有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简化磁共振活动指数(MaRIAs)评估克罗恩病(CD)活动性的价值.方法 选取79例CD患者,将回结肠分为回肠末段、右半结肠、横结肠、左半结肠及直肠,记录各肠段及总肠段MaRIAs.以CD简化内镜下评分(SES-CD)为金标准,结合粪钙卫蛋白(FC)、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分析Ma...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改善脾虚湿盛克罗恩病病人腹痛的疗效。[方法]将40例活动指数(Crohn’s Disease Activity Index,CDAI)大于220分的脾虚湿盛克罗恩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所有病人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耳穴埋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连续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腹痛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指数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籽缓解脾虚湿盛克罗恩病病人腹痛效果优于单用耳穴埋籽治疗,中医外治法辅助治疗可增强缓解腹痛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外科手术配合中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9例肛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并配合中药内服及外敷。结果:89例全部治愈,随访2年未见1例复发。疗程最短15d,最长30d。结论:外科手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肛瘘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黎冉冉  徐峰 《临床医学》2010,30(4):51-52
目的英夫利西单抗与硫唑嘌呤治疗难治性克罗恩病的疗效比较。方法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9至2009年26例难治性克罗恩病患者按其治疗方案区别分为两组,除传统治疗外,治疗组(11例)静脉滴注英夫利西单抗(5 mg/kg,0,2,6周),对照组(15例)口服硫唑嘌呤(2 mg/(kg.d),观察分析其治疗8周后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缓解率54.55%(6/11),有效率36.36%(4/11),总有效率90.91%(10/11),对照组临床缓解率为33.33%(5/15),有效率26.67%(4/15),总有效率60.00%(9/15)。结论治疗组与对照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英夫利西单抗总体疗效超过硫唑嘌呤。对于难治性克罗恩病,英夫利西单抗短期疗效优于硫唑嘌呤,有望成为诱导难治性克罗恩病迅速缓解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段双重挂线术治疗远位型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分段双重挂线术治疗远位型高位肛瘘37例。结果:37例远位型肛瘘,均一次性治愈,治愈率100%;疗程21~29d,平均(22±3)d。术后随访1年,37例均无复发,肛周皮肤形态良好,肛门功能正常,未出现肛门变形、肛门控便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分段双重挂线术治疗远位型高位肛瘘,临床疗效满意,愈合时间短,同时其可以尽可能地保留肛门的正常形态及生理功能,是符合微创理念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乌司奴单克隆抗体(UST)治疗克罗恩病(CD)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为UST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证据支持。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2月至2022年10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采用UST治疗的CD患者临床资料。主要分析UST治疗CD第8、16周的短期临床疗效和影响因素,并分析部分患者的内镜缓解率。结果 共纳入91例初次使用UST的CD患者。UST治疗CD第8/16周的临床应答率分别为61.5%、71.4%,临床缓解率分别为45%、54.9%。单因素分析表明瘘(包括肛瘘、肛瘘个人史、肠皮瘘)与CD第8/16周的临床缓解有关。多因素COX分析提示,有肛瘘手术史相比于无瘘者是影响UST治疗CD第8周(HR=0.04,95%CI:0.00~0.38;P <0.01)和16周(HR=0.04,95%CI:0.01~0.34;P <0.01)临床缓解的独立保护性因素;狭窄型病变相较于非狭窄非穿透性病变,是CD患者16周临床缓解的独立危险因素(HR=1.75,95%CI:1.08~2.84;P <0.05)。56例于我院复查内镜,16周的内镜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硫唑嘌呤治疗克罗恩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98例克罗恩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硫唑嘌呤治疗,观察组采用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硫唑嘌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0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克罗恩活动指数(CDAI)评分、炎症介质水平、免疫功能、其他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A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蛋白(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硫唑嘌呤治疗克罗恩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疾病活动指数,降低炎症介质水平,促进免疫功能恢复,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归因训练结合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的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丁螺环酮治疗,开始为10mg/d,视病情变化酌情递增至20~30mg/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自第1周起开始进行归因训练。以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疗效。患者出院1年后随访其焦虑症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治疗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8周,HAMA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患者出院1年后焦虑症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因训练结合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可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克罗恩病(Crohn′s,CD)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儿童CD的诊断、治疗水平,减少急重型病例的误漏诊。方法:回顾我院2007年经内镜、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例儿童重症CD,并结合近期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例儿童重症CD均并发肠道多发穿孔,行外科病变肠段切除。并经儿内科治疗后缓解出院,目前仍在随访。结论:儿童CD早期诊断极为困难,易误漏诊。内镜加组织学是诊断CD的金标准,胃肠道直接显影对于明确儿童肠道炎症的部位、范围和类型极为重要。除皮质类固醇、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治疗外,可选用免疫调节制剂治疗。肠穿孔是炎症性肠病最主要的并发症和儿童CD主要的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出院后体力活动状况、限制、需求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6-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出院后的219例C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国际体力活动短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CD患者出院后体力活动高、中、低水平分别占比10.1%、47.5%、42.5%。体力活动总量中位数及四分位差为693(297,1386) MET-min/周,每天静坐时间中位数及四分位差为290(240,660)min。步行(83.6%)是CD患者最常见的运动方式。61.6%的患者报告CD限制了他们参与体力活动。有运动意愿者占90.9%。有序Logistic模型显示,性别、肠道手术次数、运动意愿是患者体力活动水平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CD患者出院后体力活动水平低,CD不同程度限制了患者体力活动,但大部分患者运动意愿强烈;护理人员应根据影响因素及患者需求给予健康指导并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干预方案,提高患者体力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肛肠外科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肛肠外科疾病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总结回顾分析法,将患者的病历资料、临床治疗资料等搜集整理,并与经治医生、责任护士共同探讨肛肠外科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对策.结果 109例患者中,有1例混合痔患者术后痔核脱落期并发大出血,1例肛瘘患者因合并肛周克罗恩病而愈合缓慢,其余107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8 d.术后随访,患者创面愈合良好,未诉明显不适.结论 护理人员应有针对性的开展人性化护理,让患者感受到关爱与关心,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沙利度胺治疗克罗恩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对克罗恩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邵阳市中心医院2004年1月至2007年8月份住院的46例轻中度克罗恩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3例,服用沙利度胺100mg/d,对照组23例,服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4g/d,疗程8周,比较沙利度胺与SASP的疗效。【结果】采用沙利度胺治疗的临床缓解率26.08%(6/23),有效率65.22%(15/23),总有效率91.3%;对照组临床缓解率为21.74%(5/23),有效率56.52%(13/23),总有效率为78.26%。沙利度胺的总体疗效高于SASP,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沙利度胺对轻中度克罗恩病有效,其疗效优于传统的SASP,可望成为一种治疗克罗恩病的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清热法联合手术治疗肛瘘的疗效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8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按肛瘘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从术后第2d开始口服自拟双花黄芪汤,对照组无口服给药。疗程4周,治疗前后从术后疼痛、创面分泌物、创面愈合等方面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5%(P0.05)。且在改善术后疼痛、创面分泌物、创面愈合等方面,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清热法联合手术治疗肛瘘能明显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减少疼痛、水肿、渗出等术后并发症,是促进肛瘘术后愈合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在英夫利昔(IFX)治疗克罗恩病(C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采用IFX治疗的22例CD患者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在患者加入微信平台的第1天、第6周、14周和30周进行焦虑和抑郁测评。结果:本组患者首次SAS标准分为(58.64±10.21)分、焦虑检出率为90.91%;SDS标准分为(64.12±9.27)分、抑郁检出率为77.27%。与首次比较,第6、14、30周SAS及SDS评分、焦虑和抑郁检出率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对采用IFX治疗CD的患者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缓解其焦虑及抑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小肠CT成像(CTE)与克罗恩病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60例克罗恩病患者CTE数据,并对患者的临床参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CTE参数包括:肠壁增厚和强化,肠系膜脂肪增生,血管增多和并发症(瘘管、狭窄、脓肿)。克罗恩病疾病活动性评估采用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和临床生化标记物(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血红蛋白)。利用回归参数分析CTE参数、临床活动指数及实验室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DAI增加与脂肪密度增加(P=0.03)、肠道狭窄(P=0.04)、梳状症(P=0.01)有关。ESR升高与肠系膜淋巴结增大(P=0.04)和黏膜强化(P=0.01)相关。结论CTE显示肠周炎症(脂肪密度增加)表现和梳状症的克罗恩病患者,临床疾病处于活动,需要更积极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