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A—ELISA法测定人类粪便特异抗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建立了BA-ELISA法检测人口服痢疾菌苗后粪便特异抗体,对影响测定的因素进行了观察,并确定了最适测试条件。用痢疾菌超声破碎抗原包板,用PBS稀释粪便抗体,生物素标记的羊人IgA(IgG)作为第2抗体,用avidin-HRP为显色系统。其板内、批间变异系数在5%-8%之间。并初步用于粪抗体的检测,测定粪特异抗体的4倍升高率为50%-80%。因此,为口服痢疾双价菌苗免疫原性提供了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了用自制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生物素酯和抗生物素蛋白建立检测豚鼠IgA,IgG的微量BA和ABC技术,其敏感度达0.3~0.5ng/ml,并将BA法用于观测角膜感染痢疾F_(2a)菌后,豚鼠眼泪特异IgA,IgG水平。结果显示,感染后15天患侧眼泪特异IgA、IgG抗体阳性滴度(GMT)分别达400~(-1)和200~(-1)。感染后35天眼泪特异抗体水平明显下降。这些结果,为痢疾局部感染免疫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将家兔分为三组,分别经口服、滴眼或皮下接种活福氏2a 志贺氏菌。用 BA-ELISA 技术测定血、唾液、泪和粪中 IgG、IgM 和 IgA 类特异抗体。结果表明:滴眼组兔血 IgG 抗体迅速上升,口服组兔血以 IgM 抗体增加幅度较大,并出现较早。两组动物的唾液、泪和粪中 IgG 和 IgA 抗体上升幅度大。粪抗体以口服组出现最早。皮下组血 IgM 增加明显,下降迅速。其他体液中,三类抗体都未见增加。各组动物于免疫后约90天,经眼攻击。局部免疫的两组动物呈现有保护作用,皮下组则无。以上结果证实了机体内共同粘膜免疫系统的存在,并提示唾液、泪和粪产生的对志贺氏菌的免疫应答可能反映动物肠道的免疫状态,评价口服疫苗和研究免疫机理。  相似文献   

4.
32人服用福氏2a和宋内氏痢疾菌双价杂交菌苗株,24人服安慰剂(奶粉PBS液)作为对照。每次服苗或服安慰剂后连续3d观察副反应。轻型腹泻:服苗组2人(6.3%),安慰剂组1人(4.2%);腹部不适:服苗组5人(15.6%),安慰剂组5人(20.8%);恶心:服苗组3人(9.4%),安慰剂组1人(4.2%)。上述反应均很轻微,为一过性的。用BA-ELISA法测定了20人的粪抗体应答,抗福氏2a菌的IgA和IgG阳转率分别为60.0%和55.0%;抗宋内氏菌的IgA和IgG阳转率均为75.0%。菌苗株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平均为2.2d。该菌苗株经人体肠道后未发现毒力回复突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腹泻病粪便标本常见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筛选7种常见腹泻病致病菌的特异基因作为检测目的 基因,分别为志贺菌ipaH基因、沙门菌hilA基因、副溶血弧菌tdh基因、空肠弯曲菌FlaA基因、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stxA2基因、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st基因、霍乱弧菌ctxA2基因.设计相应的引物及探针,制备寡核苷酸芯片.对多重PCR扩增条件进行优化,将PCR扩增产物与带有7种特异探针的基因芯片杂交.检测标准菌株25株,模拟粪标本及临床腹泻病粪便标本64份.结果 经优化多重PCR扩增出7种腹泻病致病菌特异的致病基因片段,与基因芯片特异的探针杂交后.全部产生特异性杂交信号.标准菌株及模拟粪标本检测的阳性和阴性对照符合率均为100%.单一菌株最低检测量为10~100cfu/ml.64份腹泻病粪便标本检测出45份致病菌,其中33份志贺菌、12份副溶血弧菌,检出率为70.3%(45/64).粪培养检出 16份志贺菌,6份副溶血弧菌.检出率为34.4%(22/64),基因芯片法明显优于粪培养方法(P<0.01).结论 该基因芯片直接检测腹泻病致病菌,检出率高,达到了高效的检测目的 ,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同一菌株表达多种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定居因子时的免疫效果,为构建多价疫苗提供依据。方法:以同等剂量分别口服免疫BALB/c小鼠,比较并评价共表达肠毒素大肠杆菌定居因子CFMI、CS6的减毒弗氏痢疾菌苗株FWL01(pZCF16)与单独表达CFA/Ⅰ的FWL/01(pZHY21)和表达CS6的FWL01(pZLG6)免疫效果。结果:免疫BALB/c小鼠全部产生了抗CFA/Ⅰ和(或)CS6的特异性血清抗体IgG和分泌性抗体sIgA。共表达CFMI、CS6的减毒弗氏痢疾菌苗株FWL01(pZCF16)免疫动物后,血清和黏膜抗体滴度与单独表达CFA/Ⅰ 的FWL01(pZHY21)和表达CS6的FWL01(pZLG6)的免疫效果相似。结论:共表达ETEC CFA/Ⅰ和CS6的减毒弗氏痢疾菌苗株FWL01(pZCF16)能够像单独表达相应抗原的菌苗株一样有效激发机体抗CFA/Ⅰ和CS6的体液及肠道黏膜免疫应答,为构建ETEC多价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此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引起的一类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它严重危害人类与家畜的健康,并对畜牧业造成危害与阻碍。了解终末宿主犬科动物粪样中细粒棘球绦虫虫体蛋白组成,寻找特异性的靶抗原能对包虫病的预防和提高双抗夹心ELISA检测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缓冲溶液的筛选,多克隆血清与粪抗原结合条件的筛选,确定抗体与抗原结合最佳配比浓度,用亲和层析与凝胶层析对抗原抗体结合物纯化分离,并检测纯化后样品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终确定PBST和柠檬酸缓冲液都能用于溶解犬粪中细粒棘球绦虫可溶性抗原,且抗原抗体最佳结合浓度选用溶液体积不变情况下,多克隆血清占比20%与粪抗原结合。抗原抗体结合物通过凝胶层析柱在A峰(45.5~50.5 min附近)接收的样品中含有纯化的抗原抗体结合物。本研究的结果与方法可以为以后筛选鉴定靶抗原,提高粪抗原ELISA检测试剂盒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给恒河猴灌服福氏和宋内氏痢疾菌双价菌苗候选株Fs-18后无任何不良反应.用粪便中分离的该株培养物进行豚鼠Sereny试验,未见有毒力回复突变.Fs-18株经口免疫的恒河猴,对宋内氏毒株和福氏2a(F2a)毒株经口感染具有明显的双重保护效果.用Fs-18株经耳静脉免疫的家兔产生高滴度的抗宋内氏菌和F2a菌的二价血清抗体.DNA探针杂交试验表明,Fs-18株与宋内氏菌侵入质粒的4.1kb Hind Ⅲ片段无同源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痢疾菌群、菌型的分布、药物敏感试验和治疗效果,对菌痢传染源的追索、治疗的选药以及菌苗的制备,都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特对我院于1962~1963年与1979~1980年从患者粪便中所分离出的且做过血清分型的B群痢菌(福氏痢疾杆菌)1,470例株,加以比较分析,为菌痢防治提供一些理论与实践根据。  相似文献   

10.
琼脂单、双扩散法测定牛初乳LgG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琼脂单、双扩散法在牛初乳IgG测定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建立的单扩散标准曲线为y=17.193x 8.005,γ=0.9913,板间变异系数2.8%~5.5%,板内变异系数2.63%~5.33%,回收率87.0%~127.0%,双扩散中标准牛IgG标记为效价1:2222.2,批内变异指数0%~22.2%,批间变异指数18.8%,回收率87.5%。统计分析表明两种方法测定值无显著差异(α=0.05),相比而言,单扩散法精密度好,双扩散方法更简便,抗体试剂用量为单扩散法的2%~5%,检测成本低,生产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癌-睾丸抗原NY-ESO-1自身抗体在乳腺癌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NY-ESO-1自身抗体在125例乳腺癌患者、33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11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水平。结果 乳腺癌患者组血清NY-ESO-1自身抗体的水平高于乳腺良性肿瘤和健康体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以0.226为诊断临界值时,NY-ESO-1自身抗体对乳腺癌的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575(95%置信区间:0.695~0.816),敏感度为31.2%,特异度为96.6%。更重要的是,检测NY-ESO-1自身抗体能够区分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其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629(95%置信区间:0.531~0.728),敏感度为31.2%,特异度为87.9%。结论血清NY-ESO-1自身抗体对乳腺癌具有诊断价值,是一种潜在的乳腺癌诊断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Ⅰ型鼠脑疫苗及纯化疫苗人体接种后抗体产生率及持续性。 方法 共检测 6批肾综合征出血热特异抗体IgG ,其中 3批次用ELISA夹心法检测 ;3批次用肾综合征出血热检测试剂盒检测。 结果 平均阳性率2 1 0 % ,弱阳性率 30 0 % ,阴性率 4 9 0 %。 结论 免疫接种后肾综合征出血热特异性抗体IgG阳性率产生偏低 ,且持续水平不稳定 ,但人群保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制一种能够定量检测狂犬病血清中和抗体的直接竞争ELISA试剂盒,以满足我国动物狂犬病免疫监测的需要。方法以表达狂犬病病毒糖蛋白的真核细胞培养物为包被抗原,捕获抗体为具有病毒中和活性的酶标单克隆抗体,标准血清为经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FAVN)准确定量的犬血清。结果本试剂盒的最低检测限为0.25U/ml,线性检测范围为0.25~8U/ml,标准曲线的平均板内变异系数为2.8%,板间平均变异系数为4.9%,在4℃下至少可以存放6个月。结论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操作安全、定量准确的动物狂犬病中和抗体检测试剂盒,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在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乡对所辖10群羊(9983只)进行驱虫前2d和驱虫后7d每群随机采集粪样各20份,使用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研制的动物粪便虫卵诊断盒对粪便中寄生虫虫卵种类、数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未驱虫前羊体内寄生虫种类有细颈线虫、马歇尔线虫、毛首线虫和羊球虫,感染率分别为91.2%、25.1%、4.12%、19%。驱虫后检测,驱虫率达80%~100%。通过试验,证明动物粪便虫卵诊断盒适合基层兽医临床使用,可以做到实时、准确、方便,为科学驱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建立了一种生物素-亲和素原位免疫酶测定法,以检测细菌的菌体抗原.通过对福氏痢疾菌、宋内氏菌以及表达宋内氏I相抗原的重组菌株的测定,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程序具有简便、快速、特异和可重复的特点.它为大量样品的检测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广东地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通过调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血清中特异IgG、IgM抗体,找出冠状病毒与SARS之间可能存在的病因关糸;比较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寻求该病毒特有的血清学反应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新分离SARS病毒作为抗原,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广州4所医院SARS病人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检测临床诊断SARS病人130例,其中117例出现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率达90%,病人血清IgG抗体滴度10天后明显上升,15天后抗体达到高峰,IgM抗体滴度20~30天达到高峰。检测119例健康接触者和同一流行区100例健康人,结果全部为阴性。结论 SARS病人血清与新分离SARS病毒抗原有高水平的特异反应,证实病人急性感染了这种新的病毒;病人恢复期血清IgG抗体在体内滴度高、持续时间长,提示可能是人群保护性抗体。  相似文献   

17.
肺炎支原体(MP)在呼吸道感染中越来越受到重视,MP肺炎占各年龄组发病的10~20%[1],而且是成人慢阻肺急性发作的重要病原之一[2]。由于本病缺乏特异临床表现,确诊依靠病原或抗体的检测。病原分离培养固然可靠,但无助于早期诊断[3]。抗体测定,仅能证明血清中有无MP抗体,恢复期抗体滴度升高四倍,虽有诊断意义,但已失去早期诊断价值。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MP,此法快速,可靠、特异性高,成为MP感染早期特异诊断的有力武器[4,5]。PCR技术检测成人肺炎研究尚少,我们在1993年8月~12月对住院50例肺…  相似文献   

18.
酶标抗体染色法是将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的特异性与酶催化反应的高度敏感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检测方法。通过实验建立了应用本法检测痢疾杆菌的程序,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及可行性进行了实验验证。 一、具体步骤 (1)取痢疾多价血清1滴(1:20稀释),含少量醛化红细胞,涂成φ5mm的抗体斑于玻片上,自然晾干,甲醇-H_2O_2固定5分钟,pH7.4,0.02M PBs冲洗,晾干。(2)每个抗体斑加入培养4~6小  相似文献   

19.
非竞争性ELISA法测定人源抗HBaAg Fab功能性亲和常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完全人源化基因工程抗体HBsAg Fab的亲和常数。方法 采用非竞争性ELISA同相法,经确定最佳抗原包板浓度、最佳抗原包板时间及最佳抗原与抗体结合反应时间后,得到了HBsAg与抗体片段抗HBsAg Fab及完整抗体抗HBsAg IgG的抗原抗体结合反应曲线,计算出抗HBsAg Fab及抗HBsAg IgG的亲和常数。结果 人源基因工程抗体抗HBsAg Fab的功能性亲和常数在10^7~10^8M^-1水平,比完整抗HBsAg IgG仅仅小约1个数量级(10^8~10^9M^-1)。结论 该基因工程抗体与抗原结合能力较强,为今后开发府用Fab进行牛物导向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1922年Davies报道,菌痢患者粪便内有而血流中不存在的抗痢疾杆菌的特异抗体,称为粪抗体。1965年Thomas发现外分泌液中存在一种特殊型IgA,它与血清中IgA无论在理化性质或免疫学性质上均不相同,称这种免疫球蛋白A为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其后经Thomas、Brandtzaeg(1970年)深入研究证明该外分泌液中的SIgA是抗原刺激局部免疫淋巴组织、由存在于粘膜下的浆细胞合成并选择性分泌的,这种免疫反应是独立于全身免疫系统而发生的,自此建立了局部免疫系统概念。肠粘膜上皮细胞及粘膜固有层和其所属淋巴结构成特有的肠道免疫系是肠道免疫系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