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脑钠肽在心血管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7例,设置为心力衰竭组;随机抽取本院同期治疗的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置为心肌梗死组;另抽取本院健康医护人员自愿者30例,设置为参考组;重点分析各组间脑钠肽指标变化。结果心力衰竭组患者血浆脑钠肽指标为(621.57±173.45)pg/m L;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浆脑钠肽指标为(413.78±121.74)pg/m L;而健康参考组人员血浆脑钠肽指标为(16.37±6.37)pg/m L;各组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心力衰竭组患者脑钠肽指标最高。心力衰竭组NYHA心功能Ⅱ级患者血浆脑钠肽指标为(321.78±67.38)pg/m L;Ⅲ级患者血浆脑钠指标度为(501.54±135.47)pg/m L;Ⅳ级患者血浆脑钠肽指标为(743.15±174.56)pg/m L;经统计分析,NYHA心功能越高其血浆脑钠肽指标也随之升高,各级心功能差异性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钠肽作为心血管疾病重要指标之一,及时检出脑钠肽指标变化,有利于及时地做好心血管疾病的诊疗。  相似文献   

2.
脑钠肽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钠肽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153例急性冠脉综合症、心力衰竭患者与12例健康体检者间的BNP水平、心功能等指标差异。结果血浆BNP浓度高低依序为CHF组、AMI组和健康对照组高,心力衰竭时BNP浓度随心功能恶化显著增高,并与NYHA分级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01)。结论血浆BNP浓度升高是预示慢性心力衰竭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与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指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快速测定BNP浓度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及时诊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对临床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脑钠肽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观察,将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研究组,将54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将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观察对象进行脑钠肽检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分析脑钠肽与心功能分级关系。结果观察组脑钠肽浓度>研究组>对照组,各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Ⅱ级患者的脑钠肽浓度<心功能Ⅲ级<心功能Ⅳ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钠肽浓度检测可以诊断患者是否存在心功能损伤,对心功能损伤程度进行分级,是临床诊断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50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Ⅳ级组3组患者在稳定期和失代偿期的脑钠肽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脑钠肽的升高和NYHA分级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3组患者在稳定期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失代偿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钠肽的升高和NYHA分级、LVEF和稳定期NYHA分级有关,而和失代偿期NYHA分级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重度心力衰竭(下称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心功能分级(NYHA)Ⅳ级的重度心力衰竭患者67例,随机分为rhBNP,治疗组和硝普钠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1小时及治疗后48小时生命体征、尿量、心功能分级及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的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浆NT—proBNP浓度变化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rhBNP能改善重度心衰患者的心功能,血浆NT—proBNP浓度明显下降,治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血清脑钠肽和氮端脑钠肽与心力衰竭发病程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莉 《医药论坛杂志》2011,(19):125-126
目的探讨脑钠肽及氮端脑钠肽与心力衰竭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为心力衰竭的诊断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心力衰竭患者120例(观察组,Ⅰ级组20例,Ⅱ级组60例,Ⅲ级组30例,Ⅳ级组10例)与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分别采集血清检测脑钠肽及氮端脑钠肽值。结果心力衰竭血清脑钠肽及氮端脑钠肽含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观察组患者中,心功能(NYHA)I级组血清脑钠肽及氮端脑钠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Ⅱ级组、Ⅲ级组、IV组的脑钠肽及氮端脑钠肽水平都比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各组间随NYHA分级的增高,血清脑钠肽及氮端脑钠肽水平有明显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脑钠肽和氮端脑钠肽水平变化有助于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与NYHA心功能相结合,更能准确评价其治疗效果和评估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脑钠肽对急性左心衰竭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38例,设置为心力衰竭组,同时抽取本院同期治疗非心力衰竭病症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均通过免疫荧光法进行血浆脑钠肽检测,结合超声心动图观察患者左室射血分数,通过分组研究方式分析探讨二者间差异性。结果心力衰竭组患者脑钠肽指标与左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分析统计,当心力衰竭组患者心功能越差,其脑钠肽指标将明显增高,同时机体左室射血分数也在不断衰减,不同心功能评级患者间血浆脑钠肽指标与左室射血分数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左心衰竭诊断中可结合患者自身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情况评估患者心功能以及心力衰竭症状,可作为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脑钠肽与心力衰竭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南静  董玉华  邱明生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1):2008-2008
目的观察脑钠肽(BNP)在心力衰竭(HF)程度不同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并评价其意义。方法选取有明确心力衰竭的NYHAⅡ级、Ⅲ级、Ⅳ级患者56例为观察组,32例心功能正常者为对照组,采取酶联免疫标记法(ELISA)测定各组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结果心功能Ⅱ级组、Ⅲ级组和Ⅳ级组血浆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BNP水平也相应增加,不同心功能分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水平显著增高,且随着NYHA分级增加而增加,可作为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9.
王仁忠 《河北医药》2010,32(17):2333-2334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轻度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轻度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为Ⅰ~Ⅱ级)72例为观察组,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替米沙坦组,每组36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和血浆脑钠肽(BNP)浓度,并应用心脏彩声超声测定心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血清PⅢNP和血浆BNP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替米沙坦组血PⅢNP和BNP均明显下降(P〈0.01);且较常规治疗组亦明显下降(P〈0.05)。结论替米沙坦治疗轻度心力衰竭患者可以起到抗心肌纤维化、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脑钠肽水平与慢性收缩性心功能不全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血浆脑钠肽水平与慢性收缩性心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将60例慢性收缩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标准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20例。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浆脑钠肽浓度,心脏彩超检测心脏结构和心功能。结果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脑钠肽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着心力衰竭的加重而显著增加(P〈0.01)。结论血浆脑钠肽能敏感地反映和评估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陈利群  于健  于红芳 《河北医药》2010,32(14):1890-1891
目的观察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与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探讨BNP与cTnI能否作为DHF诊断及其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临床判断指标。方法筛选DHF患者78例,按NYHA心功能进行分级,对心力衰竭进行规范治疗1个月,再次测定DHF、cTnI浓度。对照组30例,测定血浆BNP、cTnI浓度。结果DHF患者血浆BNP与cTnI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P〈0.01),治疗后BNP与cTnI均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BNP与cTnI可作为DHF患者的诊断以及其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两者随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并可作为观察药物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波时限与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5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组(80例)和舒张性心力衰竭组(70例),另选取150例正常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心电图QRS波时限与血浆脑钠肽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收缩性心力衰竭组的心电图QRS波时限和血浆脑钠肽水平分别为(137.13±38.26)ms、(80.53±24.65)ng/L,明显高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P〈0.05);收缩性心力衰竭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38.84±5.87)%,明显低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电图QRS波时限与患者心功能分级和血浆脑钠肽水平相关,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呈负相关。心电图QRS波时限与血浆脑钠肽水平可用于心力衰竭分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浆脑钠肽(BNP)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接诊的20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20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测量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浆中BNP浓度,分析血浆BNP水平与患者的心功能状态的相关性。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浓度为(575.7±176.5)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68.2±17.9)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浓度随分级从Ⅰ~Ⅳ级逐渐升高,各分级组间BN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BNP浓度是诊断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血浆BNP水平随心衰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在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中有着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药科学》2019,(18):202-205
目的分析血浆脑钠肽在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ICU和心内科重症心力衰竭患者40例为观察组;同时期内选取40例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都进行血浆脑钠肽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所表达的血浆脑钠肽水平整体上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患者心功能分级不同,血浆脑钠肽的水平就不同,心功能情况也不同,患者的心功能分级程度越高,患者血浆脑钠肽表达水平就越高,呈正相关,同时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就越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对照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都要明显优于观察组(P 0.05)。结论内科医生可以根据患者血浆脑钠肽的表达水平来对患有重症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来判断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可以让患者尽早确诊疾病,尽早接受治疗,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这也成为诊断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王琪  王小明  李洪生 《河北医药》2009,31(18):2428-2429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对患者左室功能和左室重塑的影响。方法选择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组(A组)和单纯缬沙坦治疗组(B组),每组30例,随访12个月,观察心功能指标和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结果2组随访期无死亡,2例分别因心力衰竭加重和心绞痛发作再次住院。治疗组于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D)缩短(P〈0.05),血浆脑钠肽浓度降低(P〈0.05)。结论长期应用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可明显改善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防止心肌重塑,其作用优于单纯使用缬沙坦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C型利钠肤(CNP)与脑钠肤(BNP)在心力衰竭不同分级时浓度的变化,并探讨二者与不同心力衰竭分级间的关系.方法 各种病因导致心力衰竭患者30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和心功能Ⅳ级组,并设体检正常对照组10例,用竞争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中CNP和BNP浓度.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随心功能级别变化,BNP水平增高,纽间差异均显著(P<0.01).心力衰竭患者血浆CNP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升高(P>0.05),各组间血浆CNP浓度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 血浆BNP水平是判断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及其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而测定血浆CNP水平对判断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及其严重程度可能没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慢性COPD老年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心力衰竭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浆中NT-proBNP的含量,并比较观察组心功能不同分级间NT-proBNP浓度。结果观察组血浆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给予适当的治疗后,各组NT-proBNP 浓度均下降。心功能分级越高血浆NT-proBNP 浓度越高。结论血浆NT-proBNP 水平有助于诊断老年慢性COPD患者是否合并心力衰竭,对心功能分级也有一定预测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N端脑钠肽与心力衰竭患者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N端脑钠肽与心力衰竭患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收治的150例心力衰竭患者,按美国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N端脑钠肽水平。结果 心力衰竭的患者血液中的N端脑钠肽含量明显增高,经治疗后N端脑钠肽水平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分级越高的患者,血液中N端脑钠肽含量越高,组间差距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端脑钠肽与心力衰竭患者严重程度的有着明显的相关性,且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疾病严重程度与血清和肽素( CPP )及脑钠肽( BNP )含量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将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CPP及BNP含量。同时按照纽约心功能分级( NYHA)将观察组患者分为心功能Ⅱ级组44例、心功能Ⅲ级组42例及心功能Ⅳ级组34例,分析心功能分级与CPP及BNP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CPP及BNP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CPP及BNP含量与心功能分级间有显著的正向直线相关性(P<0.05)。结论 CPP及BNP含量与心力衰竭病情严重程度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科学》2017,(7):204-20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与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规律。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7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就诊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尿酸与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随着患者心脏功能级别的增大,患者血尿酸和血浆脑钠肽水平也会随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脑钠肽水平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表现为正相关(r1=0.75,r2=0.80),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7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脑钠肽水平升高,且会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逐渐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