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向大气中释放出大量的放射性核素,造成了大面积的环境污染。为了解此事故对石家庄地区的影响,我所对沉降灰中90Sr、137Cs、131I总β日和雨水中总日进行了放射性监测,对鲜牛奶中的131I进行了分析测定。分析结果说明,此次事故对石家庄市有一定程度污染。  相似文献   

2.
我们从5月10日~6月29日对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进行了监测。监测的项目:沉降灰、白菜、湖水中总口和131I活度,空气气溶胶总夕和牛奶中131I活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对我省环境污染的情况,我院于5月2日8时开始对武汉地区环境放射性进行监测。着重监测沉降灰、雨水、气溶胶、东湖水、牛奶、蔬菜等样品的总口和131I放射性活度,同时进行了羊甲状腺中131I和沉降灰中131I、89Sr、90Sr、137Cs等核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1986年4月26日凌晨,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后,我们于5月1日开始进行了放射性监测工作。5月6日大气沉降物和5月7日的大气气溶胶、青菜、牛奶、玄武湖水等监测项目中均发现有放射性碘的存在。6月14日大气沉降物中131I消失,持续了38天。这次污染的量虽然不算大,但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5.
我所于5月3日起,对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泄漏物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监测工作。测定了大气沉降物、雨水、蔬菜、露天水源、近地面空气气溶胶总日活度及地面γ照射量率,分析了大气沉降物、雨水、蔬菜、牛奶和露天水源中131I含量;估算了环境样品中131I对居民甲状腺所致剂量当量和全身待积有效剂量当量,对沈阳地区受到的污染水平做了卫生学评价。  相似文献   

6.
为了监测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对上海地区的污染,于5月7日收集了大面积沉降灰样品。经γ谱测试歹测出放射性裂变产物131I、137Cs,表明核事故造成的大气层污染已扩散到本市。5月8日以后,用高纯锗γ谱仪定量分析各种样品中的γ核素放射性浓度,尤其侧重于大气气溶胶。这些工作为评价这次核电站事故对本市人群的影响提供了有用数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接触131I放射性核素放射工作人员内照射剂量估算方法。方法 选择某131I放射性药物生产企业和某开展131I甲亢和甲状腺癌治疗的医院核医学科放射工作人员,使用便携式高纯锗(HPGe)γ谱仪,以7 d为周期,连续4次测量甲状腺部位131I活度,结合人员接触131I的轮岗方式,估算内照射剂量。结果 以监测月份为典型月份估算人员内照射剂量时,调查企业从事131I放射性药物分装的生产人员年待积有效剂量为0.09~1.93 mSv,调查医院核医学科工作人员内照射年待积有效剂量为0.06~0.58 mSv。对监测结果进行校正和结合轮岗方式后估算的工作人员内照射年待积有效剂量,放射性药物生产工作人员和核医学科工作人员分别为0.06~1.22 mSv和0.03~0.16 mSv。结论 在进行接触131I放射性核素工作人员内照射剂量估算时,仅以单次测量的结果估算全年受照剂量会带来较大的误差。在连续监测时,应根据前续监测周期的结果对后续监测周期结果进行校正。为准确估算人员内照射剂量,应充分考虑工作人员接触131I的方式、接触的时间、接触的频率、内污染的途径等因素。对于接触131I内照射剂量可能>1 mSv/年的工作人员,以14 d作为常规监测周期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我们从5月3日开始在北京地区收集了高空飞机表面尘埃,空气、蔬菜、牛奶、的主要核素为1311地面水和雨水等样品,并用Ge(Li)γ谱仪作了放射性核素组成的定量分析。地面发现131I、132I、134Cs、137Cs等,但其浓度并不太高。这意味着北京地区的环境介质被轻微污染。根据监测结果估计了这次核事故对北京地区居民所致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9.
自5月1日起,我站开始监测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泄漏物。除增加了大气沉降灰总β和气溶胶的监测频度外,还对大气沉降灰、羊甲状腺、菠菜、白菜、牛奶、牧草、土壤和松花江水中131I做了测定。部分样品测定了137Cs和90Sr浓度。各类样品中均发现有131I的污染。大地生长的菠菜和牧草中137Cs浓度略高于本地区本底水平。各类样品中未发现90Sr浓度的增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了完善放射性核素14C的监测方法,估算14C对人体造成的内照射剂量,保护14C暴露行业职工和公众的身体健康。方法 用湿法氧化法对尿样进行前处理。分析时用过硫酸钾作为氧化剂把尿素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并用1 mol/L氢氧化钠吸收后,使吸收液转化为碳酸钙沉淀,碳酸钙粉末悬浮法制样,低本底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计数并计算分析结果。结果 用尿素作为载体优化后的反应时间为1 h,对于80 ml尿样,过硫酸钾的使用量为10 g,方法回收率可达到97.15%~102.09%,测量时间300 min时,方法检测下限为0.22 Bq/L。实际检测的4个尿样中,14C活度浓度分别为0.32、0.60、0.86和0.74 Bq/L。结论 优化后的方法稳定性好,准确度高,能够满足放射卫生工作中14C日常检测的需求。尿样中14C定量方法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14C监测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1.
比对是质量控制的好方法.本文介绍了卫生部环境放射性监测系统第二次比对的目的,实验设计和结果。比对于1977年进行,有44个实验室参加。比对样品为北京面粉,测定项目有面粉中加入90Sr的比度、总β,稳定性ca和90Sr本底值。通过比对,发现本系统过去存在使90Sr结果明显偏高的系统误差,但是刻度技术改进后,90Sr数据质量明显提高。这次比对取得了比第一次比对更好的测定精密度。误差分析证实,放射性测量是环境放射性监测中随机误差的主要来源。另外,还估算了样品预处理过程中90Sr的损失率,其均值及95%置信限约为3.5%和2.1%。  相似文献   

12.
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之后,卫生部系统环境放射性监测站于5月1日至20日监测了该事故产生的放射性对我国的影响。在飞行于九条国内航线上的飞机表面附着物中都测到了放射性。说明此次事故释放的裂变产物已进入我国上空,但污染程度比欧洲上空轻二个数量级。在5月2日~15日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在近地面空气及其它环境样品中都测到了131I、132I、137Cs、134Cs、132Te等核素,说明了污染地域的广泛。我国北方比南方污染重。虽然如此,但环境样品中的放射性核素均远低于国家标准,公众不必采取防护措施。唯牛奶中的放射性碘略高,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3.
我们对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物质进行了连续的监测。主要监测内容有:大气沉降灰、地面空气气溶胶、牛奶、蔬菜、露天水源。测定了这些样品中的总月放射性活度和131I活度。通过一个多月的紧张的监测工作,基本上搞清了郑州地区的污染情况,并估算了当地居民受到的内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拉萨市天然石材进行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了解其放射性核素比活度范围及使用限制。方法 对拉萨市各天然石材矿区进行辐射监测和调查取样,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放射性核素含量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计算内、外照射指数,并根据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进行分类。结果 拉萨市天然石材样品中40K、226Ra、232Th和238U比活度均值分别为912、59.0、77.1和64.4 Bq/kg,样品内、外照射指数均<1。结论 本次调查的拉萨市产天然石材放射性核素含量水平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作为建筑主体材料及A类装饰装修材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碘治疗工作场所空气中131I气溶胶的活度浓度,估算核医学科医务人员吸入131I所致内照射剂量。方法 使用CF-1001BRL型便携式大容量空气采样器,采用碘盒收集山东省6家医院核医学科碘治疗工作场所空气中的131I气溶胶,利用HPGe-γ能谱仪对样品进行测量,得到6家医院碘治疗工作场所中131I的活度浓度值,并估算医务人员的内照射剂量。结果 6家医院碘治疗工作场所空气中131I的活度浓度范围为3.64~2.94×103Bq/m3,控制区(病房、患者通道、分装间、远程操作给药室)131I的浓度水平明显高于监督区,监督区131I的浓度最高的是医护通道,为2.62×102Bq/m3。核医学科医务人员两种职业待积有效剂量估算值为0.07~5.68 mSv,均未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结论 医院核医学科碘治疗工作场所仍存在不可忽视的131I气溶胶污染现象,应面向全国各地区核医学科开展内照射监测,探索更加合理的防护标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某公司职工医院引进一台山东新华医疗器械厂生产的新型钻-60治疗机、放射源系俄罗斯产品(有效活度1.29×1014Bq)。作者对其主要的放射防护性能指标进行了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工作测定了服碘-131治疗的甲癌患者在呼出气、唾液,汗中的碘-131的最大排出率,并监测了患者的内衣、筷子、牙刷等物品的表面污染。患者呼出气中碘-13l的最大排出牢为1.0×10-6/小时,服用剂量;汗为3.O×10-5/小时,服用少量唾液为2.3×10-4毫升,服用剂量。本文对碘-131治疗甲癌和甲亢患者的医学防护和管理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规范我国放射性卫生技术机构的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更好地开展全国γ能谱考核工作,提升各γ能谱实验室的测量和分析能力,从而提高测量环境样品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汇总2015-2017年全国放射卫生技术机构土壤考核样品中232Th、40K和137Cs活度浓度的测量结果,对我国γ能谱实验室的考核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 截至2017,来自全国25个省份的放射卫生技术机构参加了本次考核,涉及的领域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研院所、大学和检测公司等。参加机构数从40增加到48,年合格率均超过90%,优秀率≥ 11%。2017年考核中,232Th、40K和137Cs测量结果与参考值的相对偏差<10%所占的份额均超过80%,整体结果的准确性越来越好。而U值和Z值同时<1的机构数从11家增加到25家,其精确度也得到了较大提高。结论 我国放射卫生技术机构γ能谱实验室有较好的测量和分析能力,测量结果准确可靠,能满足在核辐射应急情况下环境样品测量及食品中放射性核素风险监测的需求。但个别机构的结果与参考值的相对偏差较大,其测量和分析能力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9.
我们用Ge(Li)γ谱于5月5日首先监测到新鲜裂变产物,并连续采样分析了气溶胶、沉降灰、雨水中放射性核素同时还直接分折了松叶、法桐什和羊甲状腺中的放射性核素,发现了131I、134Cs、137Cs、103Ru、140Ba、140La、7Be、141Ce、144Ce等二十多种核素,共中大部分核素作了定量分析。除羊甲状腺和法桐叶超过或达到国家限制标准外,其他均在限制标准以下。不会明显影响居民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医疗机构131I治疗工作场所空气中131I核素的活度浓度水平,探讨通过空气采样方法估算工作人员内照射剂量的方法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郑州市10家开展131I核素治疗的工作场所,采用空气采样方法采集131I治疗工作场所中放射性气溶胶,用高纯锗γ能谱仪进行γ放射性核素测定并推算工作场所空气中131I核素的活度浓度水平,根据测量结果和现场调查结果估算放射工作人员因131I核素吸入导致的内照射剂量。结果 19个分装间空气样品的131I活度浓度为0.087~570 Bq/m3,平均为(51.04±128.58)Bq/m3;11个病房空气样品的131I活度浓度为0.162~54.6 Bq/m3,平均为(7.97±15.89)Bq/m3。根据GBZ 129-2016《职业性内照射个人监测规范》推荐的典型工作时间估算,放射工作人员由于吸入131I核素导致的年待积有效剂量范围为2 μSv~10 mSv,平均为(0.61±1.80)mSv,年有效剂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剂量限值。结论 郑州市10家医疗机构核医学工作场所中131I核素活度浓度较高的样品多分布在甲状腺癌住院患者较多、核素操作量较大的三甲医院,由此导致的工作人员内照射剂量不容忽视。根据空气样品的测量结果估算内照射剂量带有很大不确定度,但空气采样方法可及时发现异常或事故情况下的放射性污染,为工作人员开展体外直接测量和内照射评价提供预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