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藏药水母雪莲(SMM)的体内外抗肿瘤免疫功能。方法:C57BL/6野生小鼠接种3LL细胞建立Lewis肺癌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SMM1低剂量组、SMM2中剂量组、SMM3高剂量组和环磷酰胺(CTX)组,体内连续治疗21 d。检测Lewis肺癌荷瘤小鼠实体瘤体积、质量和体质量;计算胸腺、脾脏指数;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浸润组织淋巴细胞(TIL)的CD4+T、CD8+T百分比和CD4+T/CD8+T比例。体内MTT法检测80、100μg/ml SMM乙醇提取物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脾CTL杀伤活性的影响;El ISA法检测CTL分泌IFN-γ的水平。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SMM乙醇提取物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并维持荷瘤小鼠体质量增长;胸腺和脾脏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TIL中CD4+T和CD4+T/CD8+T水平显著升高(P<0.05),SMM1和SMM3组CD8+T显著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山仙颗粒对Lewis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抗肿瘤免疫力及免疫微环境的影响,以探究山仙颗粒抑瘤及提高机体抗肿瘤免疫力的分子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深层次的理论依据。方法:腋下皮肤移植Lewis肺癌细胞建立小鼠荷瘤模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化疗组和山仙颗粒组;通过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肿瘤组织称重并计算抑瘤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脾脏组织中淋巴细胞CD、CD8表达情况,采用CCK-8法检测淋巴细胞对Lewis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IFN-γ、TNF-β与IL-10的变化。结果:(1)山仙颗粒组对Lewis肺癌的抑瘤率为45.99%,显著高于化疗组(P0.05);(2)小鼠淋巴细胞可抑制Lewis肺癌细胞的增殖,并与淋巴细胞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且脾脏组织中CD4~+T细胞、CD4~+/CD8~+比值及淋巴细胞对Lewis肺癌细胞的抑制率,模型组和化疗组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山仙颗粒组显著高于模型组和化疗组(P0.05),而山仙颗粒组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模型组和化疗组小鼠外周血中的IFN-γ和TNF-β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而IL-10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山仙颗粒组小鼠外周血中的IFN-γ、TNF-β显著高于模型组和化疗组(P0.05),而IL-10显著低于模型组与化疗组(P0.05);山仙颗粒组小鼠外周血中的IFN-γ、TNF-β、IL-10与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山仙颗粒能明显抑制Lewis肺癌荷瘤小鼠肿瘤组织的生长,并具有提高小鼠脾脏指数、增强T淋巴细胞活性、使外周血中的IFN-γ、TNF-β上调而IL-10下调,提示山仙颗粒的抗肿瘤作用可能通过调节CD4~+T淋巴细胞含量、CD4~+/CD8~+、Th1/Th2比值,恢复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稳态,提高机体免疫力、加强免疫监视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小鼠Lewis肺癌为肿瘤模型探讨人参皂甙Rg3抗肿瘤机制。方法以肺癌细胞系LLC荷瘤C57/BL小鼠建立小鼠肺癌模型,随机分为人参皂甙Rg3组、阳性药顺铂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人参皂甙Rg3、顺铂和生理盐水;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以肿瘤质量、抑瘤率观察人参皂甙Rg3的抗肿瘤效果;以流式细胞术测定脾脏CD4+T细胞、CD8+T细胞数量及比值;以Elispot技术检测机体肿瘤抗原特异性CTL的诱生情况;以肝脏指数、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判定人参皂甙Rg3的毒副作用。结果人参皂甙Rg3组抑瘤率高于顺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小鼠脾脏CD4+T细胞、CD8+T细胞百分率比正常小鼠低,而人参皂甙Rg3组和顺铂组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参皂甙Rg3组肿瘤特异性IFN-γ斑点数明显增多,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顺铂组脾脏无肿瘤特异性IFN-γ斑点出现。和模型组相比较,人参皂甙Rg3组小鼠肝脏、脾脏、胸腺指数无明显差异,而顺铂组的肝脏、脾脏、胸腺指数低于人参皂甙Rg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LC细胞荷瘤小鼠具有明显的免疫抑制现象,人参皂甙Rg3可显著增加脾脏CD4+T细胞、CD8+T细胞阳性率并促进肿瘤特异性CTL细胞诱生,人参皂甙Rg3无肝脏、胸腺、脾脏毒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模拟失重对小鼠T淋巴细胞抗肿瘤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小鼠右后肢皮下注射B16细胞建立移植性恶性黑素瘤模型,采用头低位-15°~20°尾吊小鼠模拟失重模型.观察模拟失重对荷瘤小鼠肿瘤体积和生存时间的影响;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模拟失重条件下荷瘤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的变化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采用ELISA法和LDH释放法分别检测模拟失重对肿瘤细胞诱导T淋巴细胞产生IL-2、TNF-α、IFN-γ的水平和肿瘤特异性CTL对肿瘤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拟失重组荷瘤小鼠肿瘤生长速度加快,生存期缩短,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降低,淋巴细胞比例降低,CD3+、CD4 +/CD3+、CD8+/CD3+T淋巴细胞所占比例降低,丝裂原诱导的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降低(P<0.05或P<0.01).模拟失重条件下,肿瘤细胞诱导产生的细胞因子IL-2、IFN-γ和TNF-α水平降低,肿瘤特异性CTL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降低(P<0.05或P<0.01).结论 模拟失重抑制小鼠T淋巴细胞抗肿瘤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组E.coli LLO/OVA对小鼠CD4+CD25+Treg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E.coli LLO/OVA和E.coli OVA分别免疫小鼠后,磁珠分离脾脏CD11c、CD4+CD25+Treg和CD4+CD25-T细胞,比较两组CD11c细胞对CD4+CD25+Treg细胞分泌IL-10的影响,以及CD4+CD25+Treg细胞抑制CD4+CD25-T细胞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荷瘤小鼠OVA特异性CD8+T细胞比率,观察去除CD4+CD25+Treg细胞前后两组黑色素瘤B16-OVA荷瘤小鼠肺转移情况.结果:E.coli LLO/OVA免疫组小鼠脾脏CD4+CD25+Treg细胞产生IL-10水平明显低于E.coli OVA免疫组小鼠(P<0.05),CD4+CD25+Treg细胞对CD4+CD25-T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P<0.05),且OVA特异性CD8+T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在去除CD4+CD25+Treg细胞前后,E.coli LLO/OVA免疫的荷瘤小鼠肺转移结节数无明显减少(P>0.05).结论:重组E.coli LLO/OVA可通过下调小鼠CD4+CD25+Treg细胞数量、抑制其功能而促进机体特异性抗肿瘤免疫.  相似文献   

6.
实验旨在研究CD4+CD25+T细胞在CD8+T细胞抗肿瘤免疫中的调节作用。将小鼠脾脏中分离的单个核细胞分为两组,即去除CD4+CD25+T细胞组和未去除CD4+CD25+T细胞组,测定树突状细胞提呈的肿瘤抗原多肽刺激不同T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因子IFN-γ分泌,以及多肽特异性CD8+T细胞对同源性胃癌细胞株MFC的杀伤活性。结果显示预先去除未致敏T细胞中的CD4+CD25+T细胞,所诱导的特异性CD8+CTL对肿瘤细胞免疫应答增强,表现为反应性T细胞对树突状细胞提呈的肿瘤抗原多肽增殖反应增强,IFN-γ分泌量提高及CD8+T细胞对MFC杀伤活性增强。这些结果表明,预先去除未致敏T细胞中的CD4+CD25+T细胞,肿瘤抗原多肽修饰的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效能可明显增加。CD4+CD25+T细胞在CD8+T细胞抗肿瘤免疫中起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阐明冬凌草甲素(ORI)抗小鼠H22肝癌中的T细胞免疫应答机制,本研究利用C57/BL6小鼠H22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PBS组)、ORI高、中、低剂量处理组(75、50、25mg·kg~(-1)·d~(-1))、阳性对照组(5-Fu组)和空白组(NC组),连续腹腔注射给药12d后处死。以瘤重、抑瘤率观察ORI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对小鼠H22细胞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细胞中CD4~+T细胞分泌IL-17、IL-2、TNF-α、IFN-γ等细胞因子能力,并检测CD8~+T和CD4~+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结果显示:低、中、高剂量ORI处理组和荷瘤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缩小(P0.05);ORI能明显提高荷瘤小鼠脾脏细胞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P0.05);抑制CD4~+T细胞中细胞因子的分泌,尤其对IL-17和IL-2的抑制最为明显,对TNF-α和IFN-γ抑制在ORI高浓度情况下发挥作用;同时,ORI处理组中CD8~+T细胞的PD-1表达降低,而CD4~+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呈现一定程度的上调。上述结果表明ORI对小鼠H22肿瘤具有明显的体内抑瘤作用,除了直接的杀伤作用外,ORI还可以通过提高CD8~+T的杀伤作用,降低CD4~+T细胞的炎症特性发挥抗肿瘤免疫应答功效,其中的可能机制是影响两种细胞表面PD-1的表达。因此,ORI还可通过协同T细胞抗肿瘤免疫应答机制促进对肿瘤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型辅助T(Th1)细胞的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及多功能T细胞在感染结核分枝杆菌H37Ra的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2基因敲除(NOD2~(-/-))小鼠中的作用。方法 NOD2~(-/-)小鼠与野生型C57BL/6小鼠气管分别滴入MTB减毒株H37Ra建立肺部感染模型并设立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0只。4周后,取肺组织进行HE染色及病理评分;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中TNF-α和IFN-γ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中多功能CD4~+ T/CD8~+ T细胞的比例。结果 NOD2~(-/-)小鼠感染H37Ra后肺组织炎症加重,肺组织TNF-α和IFN-γ含量增加。与生理盐水组相比,两种小鼠感染后, CD4~+/CD8~+T细胞中TNF-α~+、 IFN-γ~+单阳性细胞及TNF-α~+IFN-γ~+细胞均显著增加;与C57BL/6小鼠感染组相比, NOD2~(-/-)小鼠感染组体内TNF-α~+ CD4~+ T细胞、 IFN-γ~+ CD4~+T细胞及IFN-γ~+ CD8~+ T细胞显著增加。结论 H37Ra可诱导NOD2~(-/-)小鼠的Th1细胞型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高表达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的小鼠乳腺癌细胞系4T1对正常小鼠脾细胞的免疫激活效应,明确Decorin对抗肿瘤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携带Decorin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DCN感染小鼠乳腺癌细胞系4T1。与小鼠脾细胞共培养3d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细胞的CD4~+T细胞、CD8~+T细胞、T记忆细胞(Tm)和T调节细胞(Treg)的百分比;利用实时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Th1类细胞因子IL-2、IL-12、TNF-α和IFN-γ的表达,Th2类细胞因子IL-4、IL-6、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以及与杀伤相关基因穿孔素与颗粒酶B的表达。结果与小鼠乳腺癌细胞系4T1共培养后,小鼠脾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Treg细胞比例无明显改变,但Tm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同时,细胞因子、穿孔素和颗粒酶B表达下调。但是,病毒感染的4T1细胞,特别是Ad.DCN感染的4T1细胞可显著抑制Treg细胞,并部分逆转细胞因子表达的下调。结论 Decorin高表达可增强正常小鼠脾脏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系4T1的免疫响应性,从而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共刺激分子B7-H4在人子宫颈癌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内浸润的FOXP3+、CD4+T、CD8+T细胞数量和分泌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7-H4在30例正常人宫颈组织、30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Ⅱ-Ⅲ,CINⅡ-Ⅲ)和67例子宫颈癌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双标(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double-staining)观察肿瘤内浸润的FOXP3+、CD4+T、CD8+T细胞数量及其TGF-β1和IFN-γ分泌情况。结果:B7-H4不表达于正常人宫颈上皮,仅在部分瘤变宫颈上皮微弱表达;子宫颈癌B7-H4的阳性表达率为46%(31/67),显著高于正常人宫颈上皮和瘤变宫颈上皮(P<0.01,P<0.05);子宫颈癌B7-H4阳性组病灶内浸润的CD8+T细胞以及分泌IFN-γ的CD8+T数量显著低于B7-H4阴性组(P<0.001,P<0.035);B7-H4的表达与肿瘤内浸润的FOXP3+细胞、CD4+T细胞以及分泌TGF-β1的CD4+T细胞数量无关(P>0.05,P>0.05)。结论:B7-H4在人子宫颈癌细胞异常高表达,并与肿瘤内浸润的CD8+T细胞数量减少以及分泌IFN-γ减少有关,提示B7-H4在抑制肿瘤微环境的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肿瘤引流淋巴结(TDLNs)内调节性T细胞(Tregs)对局部免疫效应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肝癌TDLNs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TDLNs内Foxp3+Tregs和CD4+及CD8+T细胞的数量。实时定量PCR测定Foxp3mRNA表达水平。应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TDLNs内CD8+T细胞分泌IFN-γ的功能。结果:TDLNs内Tregs和效应性T细胞均明显扩增,Tregs弥散分布于CD8+T细胞聚居区。TDLNs内Foxp3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同一接种肿瘤小鼠腹股沟淋巴结(P0.01)和脾脏(P0.01)。Tregs趋向于在TDLNs内聚集,而非其它外周淋巴结位点。荷瘤小鼠的脾脏Foxp3mRNA表达明显高于注射LPS小鼠脾脏。Tregs抑制TDLNs内已初始化的CD8+T细胞分泌IFN-γ的功能,经anti-CD3刺激激活后,CD8+T细胞分泌IFN-γ的功能可恢复。结论:TDLNs内Tregs通过调控CD8+T细胞功能而发挥重要作用,清除Tregs是发挥特异性肿瘤免疫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香烟烟雾提取物(CSE)暴露及抑制CD40-CD40L路径对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BMDC)诱导CD4~+T细胞分化为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方法使用40 ng/m L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 GM-CSF)和10 ng/m L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4(rm IL-4)联合诱导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雄性BALB/c小鼠骨髓来源的单个核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C),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BMDC表面CD40分子的表达,再采用免疫磁珠分选的方法从BALB/c小鼠脾脏细胞分离出CD4~+T细胞。将所培养出的小鼠BMDC与正常对照组小鼠脾脏细胞分选的CD4~+T细胞共培养,加入CSE及拮抗性CD40抗体,作用24 h;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细胞CD4~+CD25~+Foxp3~+Treg的变化,液相芯片技术检测细胞上清液白细胞介素10(IL-10)、IL-6的水平。结果 BMDC与CD4~+T淋巴细胞共培养可以促进CD4~+CD25~+Foxp3~+Treg分化,经CSE刺激后,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小鼠BMDC与CD4~+T细胞共培养后分化的CD4~+CD25~+Foxp3~+Treg数量降低,细胞上清液IL-10降低、IL-6的水平升高;而加入拮抗性CD40抗体细胞共培养组CD4~+CD25~+Foxp3~+Treg增加,液相芯片检测细胞上清液IL-10上升、IL-6的水平下降。结论 CSE减少CD4~+CD25~+Foxp3~+Treg数量,体外使用拮抗性抗CD40抗体阻断CD40-CD40L通路可以促进CD4~+T细胞分化为CD4~+CD25~+Foxp3~+Treg。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是否能够恢复化疗药物对肿瘤患者和小鼠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分离顺铂化疗前后肿瘤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抗CD3抗体和抗CD28抗体共刺激条件下,加或不加IL-12。培养后,ELISA检测上清中γ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亚群T细胞IFN-γ的水平。建立顺铂毒性小鼠模型,采用以上方法检测IFN-γ、TNF-α水平。结果肿瘤患者产生的IFN-γ和TNF-α显著低于正常人;与化疗前患者相比,化疗后患者IFN-γ和TNF-α的产生明显减少,IL-12可以显著增强IFN-γ和TNF-α的产生;T细胞亚群分析的结果表明,IL-12可以恢复化疗后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中IFN-γ的水平。小鼠体内实验证明,化疗药物抑制小鼠T细胞的免疫功能,IL-12能完全恢复T细胞免疫功能。结论化疗药物抑制肿瘤患者和小鼠细胞的免疫应答,而IL-12能够恢复化疗药物对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从而对肿瘤化疗患者重建免疫功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顺铂联合DC疫苗对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方法:用终浓度20μg/ml的顺铂处理体外培养的小鼠黑色素瘤B16或B16-hsp70L1细胞,24小时后,Western blot方法观察HMGB1、hsp70蛋白表达;用顺铂处理的B16或B16-hsp70L1细胞裂解液负载DC,LPS诱导成熟,流式细胞仪分析DCs表面MHCⅠ、ICAM-1、CD86的表达。制备荷瘤小鼠模型,给荷瘤小鼠经腹腔注射顺铂(100μg/只),瘤内注射DC疫苗(3×106/只),观察肿瘤生长曲线、荷瘤小鼠脾脏中肿瘤抗原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IFN-γ的分泌及CTL活性。结果:顺铂显著促进B16或B16-hsp70L1细胞HMGB1的表达,对hsp70蛋白表达影响不明显;顺铂处理的B16或B16-hsp70L1细胞裂解液负载DC后,MHCⅠ、ICAM-1及CD86表达率分别为41%、39%、42%和47%、41%、42%;顺铂联合DC疫苗不仅显著抑制荷瘤小鼠肿瘤增殖(P0.05),对荷瘤小鼠脾脏CD8+T淋巴细胞IFN-γ的分泌及CTL活性也有明显的提高。结论:顺铂处理的B16细胞裂解液可诱导DC活化;联合DC疫苗后不仅显著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对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鼠辐射损伤后T细胞亚群免疫重建特点及山茱萸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X射线2.6 Gy单次全身照射建立小鼠辐射损伤模型及山茱萸实验模型,分别在辐射前后,检测小鼠血常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和CD8+T细胞及其Th1、Tc1、Th2、Th17和Treg亚群的比例。结果:辐射后第3天,外周血和脾脏中淋巴细胞总数及T细胞(包括CD4+、CD8+)比例显著降低(P0.05);T细胞在辐射后第5天开始重建,其中以CD8+T细胞为主,CD4+T细胞在第8天恢复重建。但T细胞分泌IFN-γ能力(Th1/Tc1)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相反,Th2、Th17、Treg亚群比例显著增高(P0.05)。与照射组相比,山茱萸处理小鼠Th1亚群比例明显上调(P0.05),Th2、Th17、Treg亚群的比例或数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X射线单次照射后,CD8+T细胞免疫重建早于CD4+T细胞,但IFN-γ分泌能力较弱。山茱萸可显著上调Th1比例,抑制Th2、Th17、Treg增殖,改善辐射诱导T细胞亚群失衡,增强辐射损伤后Th1类细胞亚群的免疫重建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痰热清注射液对Lewis肺癌化疗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该药对肺癌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构建小鼠Lewis肺癌模型,分为模型对照组、单独痰热清治疗组、单独化疗组、联合痰热清化疗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取各组小鼠外周血后,引颈处死小鼠,取瘤组织、股骨、脾脏和胸腺用于后续实验。观察各组小鼠瘤组织质量、体积,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瘤细胞凋亡水平及瘤组织CD3+T细胞、CD3-NK1.1+细胞浸润情况,HE染色观察胸腺组织结构,计算胸腺指数,并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股骨有核细胞总数、MTT法检测脾细胞毒性T细胞(CTL)杀伤活性。反转录PCR技术检测小鼠瘤组织表达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水平。结果化疗后,联合痰热清化疗组小鼠胸腺指数、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股骨细胞总数均明显高于单独化疗组。化疗后,联合痰热清组小鼠瘤组织CD3+T细胞及CD3-NK1.1+细胞浸润程度均明显强于单独化疗组。化疗后,联合痰热清组小鼠瘤组织表达IFN-γ及TNF-αmRNA水平明显高于单独化疗组,脾CTL杀伤活性明显高于单独化疗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对肺癌化疗造成的机体的免疫功能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并对机体抗肿瘤免疫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了进一步增强HIV DNA疫苗的免疫反应,本研究将IL-17作为HIV DNA疫苗的分子佐剂免疫小鼠,旨在探讨IL-17对HIVDNA疫苗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IL-17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与HW-1膜蛋白DNA疫苗pGX-Env联合免疫BALB/c小鼠;分别在第0、2周进行免疫,在第4周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指数、抗-Env IgG、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和体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杀伤作用(CTL)等免疫学指标.结果 IL-17能够增强HIV DNA疫苗的特定免疫反应.与单注射疫苗组相比,IL-17作为佐剂组的T细胞增殖、抗体水平和CD4~+T细胞分泌IFN-γ、IL-4和IL-17的表达均无明显增强,但对CD8~+T细胞分泌IFN-γ的表达和体内CTL的效果影响明显(P<0.05).结论 IL-17作为分子佐剂不足以影响Th细胞分化,然而却能够增强特异性CD8~+T细胞中IFN-γ的表达,尤其是增强体内CTL反应.此结果为增强艾滋病DNA疫苗CD8~+T细胞活性和用于艾滋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OX40L对哮喘细胞免疫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哮喘患者和健康受试者血清OX40L、IL-4、IL-17、IFN-γ和TGF-β的浓度。~3H-TdR渗入法测定T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Th1、Th2、Th17和Treg细胞数量。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质表达和磷酸化。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评价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稳定期哮喘患者或健康对照受试者相比,急性期哮喘患者的OX40L、IL-4和IL-17水平明显增加,而IFN-γ和TGF-β水平明显降低。用OX40L-Ig融合蛋白处理时,CD4~+T细胞的增殖进一步增加。OVA诱导的CD4~+T细胞中Akt的磷酸化水平升高,而OX40L-Ig融合蛋白处理的细胞中Akt的磷酸化水平进一步升高。PI3K/Akt抑制剂LY294002处理明显降低了OVA诱导的CD4~+T细胞的增殖。LY294002处理后,OVA诱导的CD4~+T细胞中IL-4、IL-17以及Th2和Th17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相反,LY294002显著升高了IFN-γ和TGF-β的表达以及Th1和Treg细胞的数量。用抗小鼠OX40L单抗处理时,与OX40L-Ig融合蛋白处理组相比,IL-4和IL-17水平以及Th2和Th17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而IFN-γ和TGF-β水平以及Th1和Treg的数量明显增加。HE染色显示,用抗小鼠OX40L单抗处理可抑制哮喘小鼠肺组织病变。结论:OX40L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了Th2和Th17细胞的分化,用抗小鼠OX40L单抗阻断OX40L可以诱导哮喘中的Th1和Treg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9.
高祥  郭涛  黄婧  刘钊  骆晨  罗诗樵 《免疫学杂志》2015,(4):308-312,317
目的研究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对NK细胞肿瘤杀伤力的影响及Treg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抑制的机制;初步探讨过继输注NK细胞逆转Treg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抑制的作用。方法免疫磁珠分离法(MACS)分离得小鼠脾脏Treg细胞及NK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纯度。以CD3/CD28单克隆抗体磁珠和重组小鼠白介素2(rm IL-2)联合刺激体外扩增Treg细胞,重组小鼠白介素15(rm IL-15)、rm IL-2以及氢化可的松联合刺激体外扩增NK细胞。将扩增后Treg细胞及NK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TT比色法检测NK细胞的杀伤活性。将B16-F10小鼠黑色瘤细胞输注至Balb/c小鼠体内建立肺移植瘤模型[1],将荷瘤小鼠分为4组:A组单独接种B16-F10小鼠黑色瘤细胞;B组接种Treg细胞+B16-F10黑色素瘤细胞;C组接种B16-F10黑色素瘤细胞+NK细胞;D组接种Treg细胞+B16-F10黑色素瘤细胞+NK细胞。MTT比色法测定各实验组小鼠脾脏NK细胞的杀伤活性,并比较不同处理组小鼠肺部肿瘤结节数目。结果体外扩增后的Treg细胞对新鲜分选及扩增后的NK细胞活性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且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A组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低于正常小鼠,且B组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较A组进一步降低(P0.05);D组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高于A组和B组荷瘤小鼠,但仍低于正常小鼠组(P0.05)。B组荷瘤小鼠肺部移植瘤数目(105.33±10.97)较A组明显增多(17±4.58)(P0.01);C组荷瘤小鼠肺部移植瘤数目(2.00±1.00)较A组(17±4.58)明显减少(P=0.037);D组荷瘤小鼠肺移植瘤数目(79.00±8.54)较B组明显降低(105.33±10.97)(P=0.030),但仍高于A组荷瘤小鼠(17±4.58)(P0.001)。结论体内种植肿瘤会抑制机体NK细胞活性;输注体外扩增Treg细胞能够通过抑制NK细胞发挥抗肿瘤免疫抑制;过继输注体外扩增NK细胞能够部分逆转Treg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表达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和HPV E2融合蛋白的肿瘤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方法:转染重组质粒得到高表达CRT、E2和CRT-E2融合蛋白的肿瘤细胞,作为肿瘤疫苗隔周两次腹腔注射免疫小鼠,17天后观察成瘤率,检测NK细胞杀伤活性、特异性T细胞增殖能力、CIL活性以及睥淋巴细胞分泌IFN-γ水平,并观察荷瘤小鼠生存期.结果:高表达CRT-E2融合蛋白肿瘤疫苗免疫小鼠后,其成瘤率明显低于其他实验组,NK细胞杀伤活性、特异性T细胞增殖能力、CTL活性和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其它实验组(P<0.01),生存期也明显延长(P<0.01).结论:小鼠体内实验显示,表达CRT-E2融合蛋白肿瘤疫苗能够诱导特异性CD8+T细胞免疫应答和NK细胞活性,显著抑制了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