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致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通过检测血CMVIgM、IgG、肝功能而确定42例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致高胆红素血症,随机分为更昔洛韦组和治疗组,均常规给予补液、退黄、白蛋白处理,更昔洛韦组加用更昔洛韦。结果更昔洛韦组在黄疸消退方面与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致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好,为较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2.
便秘是骨伤科常见并发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伤科临床病人的病情将更复杂,病种更多,创伤更严重.因此对便秘的发病和治疗应该有更新的认识和更完善的治疗.中药是临床骨折便秘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如何在更复杂、要求更高的现代严重创伤和骨科疾病治疗中,发挥中药的优势,并能更高效、更方便、更适合临床使用,是中医伤科现代化的研究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对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分析60例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更昔洛韦治疗前后血清TBIL、ALT、AKP、γ-GT的变化,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用更昔洛韦治疗后血清TBIL、ALT水平下降,肝脾回缩,所有指标的差异均有显着性(P〈0.01)、未发现更昔洛韦的明显副作用,结论:正规应用更昔洛韦诱导、维持治疗,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4.
更昔洛韦与纳洛酮联合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与纳洛酮联合应用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更昔洛韦纳洛酮组(治疗组)和更昔洛韦组(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都采用静脉给药,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更昔洛韦纳洛酮组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头痛、呕吐、抽搐、意识恢复的时间明显较更昔洛韦组缩短,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更昔洛韦与纳洛酮联合应用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作用迅速、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老年性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老年性三又神经带状疱疹患者97例,治疗组50例用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47例用阿昔洛韦治疗。结果治疗组水疱吸收结痂、止痛、眩晕缓解及伴发病毒性结膜炎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无后遗神经痛及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更昔洛韦治疗老年性三叉神经带状疱疹较阿昔洛韦有效,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320例肛肠疾病患者应用结肠水疗机的治疗与护理,包括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的护理.认为应用结肠水疗机治疗肛肠疾患更方便、更安全、更卫生,更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致康胶囊外用治疗宫颈糜烂,并于同期微波治疗40例进行对照观察,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临床观察结果:两种治疗相似,而用药物组副作用更小,患者接受性更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更昔洛韦治疗婴儿黄疸型及胆汁淤积性巨细胞病毒肝炎的疗效,观察其副作用。方法将98例诊断为黄疸型及胆汁淤积性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观察患儿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肝脏肿大程度、荧光定量PCR检测尿CMV-DNA载量的变化,分别将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指标进行比较。同时观察治疗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下降的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更昔洛韦对肝脏回缩、降低ALT、AST、GGT、DBIL、IBIL及尿CMV-DNA载量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副作用方面更昔洛韦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仅有少数患儿出现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减低,且下降幅度小,停药后异常逐渐恢复正常。结论更昔洛韦治疗黄疸型及胆汁淤积性巨细胞病毒肝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联合西米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12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更昔洛韦组、更昔洛韦+西米替丁组和对照组三组。结果:治疗72h总有效率对照组、更昔洛韦组、更昔洛韦+西米替丁组分别为57.5%、87.5%、90.0%,更昔洛韦组、更昔洛韦+西米替丁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更昔洛韦+西米替丁组总有效率与更昔洛韦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显效率明显高于更昔洛韦组(P<0.05)。结论:更昔洛韦与西米替丁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更昔洛韦治疗组和阿昔洛韦对照组,治疗组每日静滴更昔洛韦200mg,对照组每日静滴阿昔洛韦750mg,共7天。用药前和用药后定期观察、记录,计算疗效指数,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在促进结痂、减轻疼痛、完全止痛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 更昔洛韦是治疗带状疱疹的一种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当今的肿瘤治疗正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以循证医学为背景的规范化治疗正极大地影响着肿瘤治疗的模式,改变着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各种外科治疗手段的进步、辅助治疗的发展以及多学科团队(MDT)模式的兴起,从各个方面给传统的肿瘤外科领域带来冲击,使外科手术的决策更合理、操作更微创、患者更安全、预后也更好。本文试从以下3个方面简要论述近年来肿瘤外科的一些进展情况,希望对广大同道能有所启示。1外科治疗手段的进步当前的外科手术正朝着微创方向发展。腹腔镜、胸腔镜、膀胱镜等微创手术的广泛开展使患者的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切口也更美观。近年来,在循证医学背景下,微创手术在肿瘤治疗领域发展迅速,近些年的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5):2804-2805
目的探讨硫酸镁、硝苯地平和酚妥拉明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硫酸镁和硝苯地平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生理指标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疗效更明显,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硫酸镁、硝苯地平和酚妥拉明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妊高症,降压更平稳,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更昔洛韦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干扰素组则给予干扰素雾化治疗,比较2组患儿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总体治疗效果、实验室指标、不良反应与随访结果。结果更昔洛韦组患儿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显著早于干扰素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干扰素组(P 0. 05);治疗后,更昔洛韦组异型淋巴细胞比例(ALY%)、谷丙转氨酶(ALT)与CD8+水平均显著低于干扰素组,CD4+与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干扰素组(P 0. 05);更昔洛韦组治疗后复查白细胞(WBC) 20×109/L与ALY% 10%者占比均显著低于干扰素组(P 0. 05); 2组患儿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相较于干扰素雾化治疗方式,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3%高渗盐水(HS)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择109例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用小剂量肾上腺素溶于HS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用万托林溶于0.9%生理盐水(NS)中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住院天数及治疗前后患儿的肺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平均住院日更短、肺功能改善更优。结论 HS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接受更昔洛韦联合清肝利胆口服液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70例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联合口服清肝利胆口服液治疗。结果: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黄疸症状消退、血清抗CMV-IgM转阴、肝回缩、尿CMV-DNA转阴、脾回缩等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口服清肝利胆口服液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通过采用相应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治疗的临床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工作在^131I治疗Graves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05例采用^131I治疗Graves病的患者,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该病的认识、患者对该病恐惧程度和治疗的信心,以及治疗的配合程度、治愈率和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的发生率。结果实行健康教育后,患者对疾病更了解,较少有恐惧感,对治疗更有信心,更配合,治愈率更高,甲低发生率更低。结论健康教育工作配合医疗护理活动的开展,有助于^131I治疗GraveS病。  相似文献   

17.
李军 《浙江临床医学》2014,(11):1785-1786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带状疱疹患者分为更昔洛韦治疗组50例和阿昔洛韦对照组50例。治疗组予更昔洛韦300mg,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予阿昔洛韦500mg,2次/d。疗程均为1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更昔洛韦组与阿昔洛韦组在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病程方面比较,所需时间明显减少(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优于阿昔洛韦。  相似文献   

18.
更昔洛韦和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更昔洛韦和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差别。方法 小儿病毒脑炎114例随机分成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应用更昔洛韦(GCV)治疗,对照组应用α-干扰素治疗。结果 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观察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症状缓解快,疗效好,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19.
更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带状疤疹患者96例随机分成两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观察组48例采用静滴更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对照组48例单纯采用静滴更昔洛韦治疗。两组均以10~14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止疱、结痂、止痛、痊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静滴更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止痛迅速,缩短病程,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乌精延更胶囊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作用机理。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门诊病人60例,采用单盲法分为乌精延更囊治疗组与更年康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经1个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变化及β—内啡呔、催乳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6.7%。结论乌精延更胶囊通过影响β—内啡呔及催乳素对更年期综合征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