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实验感染猕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5只新生猕猴实验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系统观察EHFV在猕猴体内的靶器官及分布规律。在所检测的13种主要脏器中,脾、淋巴结、胸腺、肝和肺检测EHFV到抗原及分离到病毒,而在脑、脑垂体、肾、肾上腺、心、甲状腺、肠、胆囊等脏器中EHFV分离阴性。脾、淋巴结和胸腺中的病毒滴度高于肝、肺,且出现早、维持时间长。感染猕猴可产生类似于EHF患病毒血症、发热以及特异性抗体应答。  相似文献   

2.
据Medscape.com10月6日报道(原载Alcohol Clin Exp Res 2006:30:1781-1790),在有规律地饮入酒精的猕猴中酒精毒性的增加使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病进展更快。研究认为这与人类感染HIV病毒的情况相似。  相似文献   

3.
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应用亲动物的台湾品系日本血吸虫免疫猕猴后对致病性的日本品系日本血吸虫具有极强的免疫作用。免疫猴的粪便排出虫卵数较对照猴的少几百倍,而且引起病理变化也较轻微。因此,利用台湾品系日本血吸虫作为疫苗的可能性是存  相似文献   

4.
软枣猕猴桃多糖对小鼠T细胞的作用浙江省丽水卫生学校(323000)孙菊云白求恩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杨晓林,张绍伦化学教研室石,马冰如软枣多糖是从软枣猕猴桃(Actinidiaargutaplach,Aap)茎中提取的一种水溶性多糖成分。软枣猕猴与中华猕猴...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复方黄芪当归合剂对约经猕猴脂质过氧化反应及肾脏结构老化的影响。方法 健康雌性猕猴8只,经常规检疫有正常月经,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制成绝经猕猴老化动物模型,并随机分成两组,未用中药组(对照组)4只,用中药组(治疗组)4只,绝经时间30个月。测定血清及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及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观察肾脏结构变化。结果 中药治疗组狒猴肾脏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核酸疫苗对猕猴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原性。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猕猴分别肌内注射HBcAg核酸疫苗(pJW4303/HBc)和对照质粒(pJW4303)。采用酶联免疫试验检测接种前后猕猴血清中抗-HBc、抗-HBc IgG亚类和猕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中干扰素-γ(IFN-γ)及白介素-4(IL-4)水平。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猕猴PBMC HBcAg特异性增殖反应。结果:实验组猕猴接种该核酸疫苗后均产生了较强的抗-HBc反应。实验组猕猴抗-HBc IgG亚类以IgG2为主,PBMC培养上清中IFN-γ水平显著增高,提示为Th1型免疫应答。实验组猕猴的PBMC抗原特异性增殖反应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HBcAg核酸疫苗对猕猴具有良好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7.
扫描电镜观察猕猴大脑中动脉内皮的年龄变化(摘要)张红旗,邝国璧,丁贞佳,李峰,龙大宏,陈乾生用扫描电镜对9只3个年龄组(A组2~4岁、B组10~13岁、C组18~22岁,每组3只)雄性猕猴的大脑中动脉及其中央支起始部内皮表面形态的年龄变化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股静脉接种细小病毒H-1对猕猴的毒副作用,为今后作为抗肿瘤制剂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3只健康猕猴(简称M1、M2、M3)经股静脉接种PVH-1 1×10~9pfu, M2在第一次给病毒14天后重复给一次,M1和M3只接种一次。动态观察动物一般状况、肝肾功能,并在2个多月时作有关脏器的病理检查。结果表明:动物接种PVH-1后两个月内一般状况如常,未见有明显病毒血症样症状。M1、M2于病毒接种后第57天和65天分别出现消化道出血,其中MI给予抗生素治疗后很快得到了控制,M3在所观察的时间内看上去健康,未见有明显异常症状。解剖动物发现:M1胃肠道粘膜完全正常;M2、M3经病毒接种后消化道粘膜充血糜烂集中分布于胃窦和结肠,而且M2病变重于M3。血清ALT在动物病毒接种后60天时呈上升趋势。光镜下心、肺、肾、脑、小肠、牌和胰腺未见有明显形态上改变,部分肝细胞肿胀,胞浆疏松,少数呈气球样变性。结论:大剂量PVH-1静脉接种后可导致猕猴出血性胃炎、结肠炎。  相似文献   

9.
B病毒感染起初流行于猴群中,在某些猴种,如猕猴B病毒的感染率很高(达 80%~90%)。由于猕猴特别是小猕猴作为宠物被人们饲养和玩乐,人猴接触机会增多,造成B病毒传播。据报告,一次非职业性的暴露事故累及24人和8只猕猴。成年猴B病毒的中和抗体血清感染率为 73%~100%。而且猴B病毒感染是终身感染,在此期间病毒可被激活,经口腔和生殖道分泌物排泄病毒,尤其是动物在紧张压力和免疫抑制状态下。人B病毒感染通常由猕猴咬伤或抓伤引起。潜伏期通常为2~5星期,但也有的短到2天。多数记载的B病毒感染发生与猕猴有工作接触的生物化学人员之中。当然也有发生于试验室工作人员在处理  相似文献   

10.
猕猴肠道致病菌的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用分离培养的方法,对来自5个繁殖群的268只猕猴进行了沙门氏菌、痢疾杆菌、空肠弯曲菌和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检查,并观察了这些病菌对猕猴的致泻率。结果表明,26.5%(71/268)的猕猴带有肠道致病菌,其中36%的带菌动物在一个月内发生胰泻。  相似文献   

11.
据Medscape.com6月12日报道(原载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7;5l:1608-1615),在猕猴的阴道和直肠反复试验用一种称为UC781的研究性的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凝胶,未证明有全身性的吸收。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Dr.D.L.Patton及其同事给予猪尾猕猴使用两种不同浓度的UC781,1.0%和0.1%直肠及阴道用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单独口服硝硫氰胺和合并红霉素治疗卷尾猴Cebus apella和猕猴macaca mulatta的曼氏血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和埃及血吸虫病的效果,并观察该药对两种猴的初步毒性反应。实验共用26只卷尾猴和20只猕猴。硝硫氰胺的药物颗粒平均大小为2μm,灌胃给药。每头动物经皮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100条,埃及血吸虫尾蚴300条或曼氏血吸虫尾蚴300条。6只卷尾猴和7只猕猴感染波多黎各株曼氏血吸虫,4只卷尾猴和7只猕猴感染菲律宾株日本血吸虫及4只卷尾猴感染  相似文献   

13.
PCR方法检测猕猴奇异变形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PCR检测猕猴奇异变形杆菌,为该病菌的鉴定、临床诊断、治疗及流行病学调查等提供参考。方法 从猕猴粪便中分离奇异变形杆菌并进行鉴定,纯培养后提取基因组DNA,经PCR扩增、凝胶电泳检测、基因序列测序后,序列提交BLAST比对分析。用该菌株检验PCR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利用PCR方法和传统分离培养法同时对80只猕猴进行检测。结果 在分离得到的猕猴奇异变形杆菌中扩增出225 bp的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JQ040548,其与GenBank中奇异变形杆菌AM942759的同源性为98.2%),而其它5株非奇异变形杆菌的PCR扩增结果为阴性,表现出极好的特异性。纯化培养的奇异变形杆菌利用PCR方法检测灵敏性,其敏感度达80 cfu/mL。在80只猕猴中,共检测出了2份阳性样品,阳性率为2.5%,检测结果与传统培养方法一致。结论 该PCR方法能迅速、准确地检测猕猴奇异变形杆菌,在临床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复方黄芪当归合剂对绝经猕猴脂质过氧化反应及肾脏结构老化的影响。方法 健康雌性猕猴8 只,经常规检疫有正常月经,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制成绝经猕猴老化动物模型,并随机分成两组,未用中药组(对照组)4 只,用中药组(治疗组)4 只,绝经时间30 个月。测定血清及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及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观察肾脏结构变化。结果 中药治疗组猕猴肾脏结构老化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中药治疗组猕猴血清及肾组织中MDA 和OX-LDL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复方黄芪当归合剂能提高绝经猕猴SOD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及OX-LDL的产生,延缓肾脏结构老化。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讨了细胞免疫在保护猕猴Macaca iris免受丝虫感染的作用。实验动物为6只已证明对马来丝虫反复感染具有免疫力的健康猕猴。给免疫制剂5周后,每猴皮  相似文献   

16.
<正> 为了调查动物园内猕猴寄生虫的感染情况,最近我们对多年来在猕猴的体表或体内所采集到的各类寄生虫标本作了初步鉴定,计有吸虫两种,绦虫1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胱天蛋白酶-3在正常衰老的灵长类动物(猕猴)脑中的表达和分布状况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健康的4岁及20岁雌性猕猴各4只,经全身麻醉后取脑,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法观察额叶皮质、海马和小脑胱天蛋白酶-3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额叶皮质胱天蛋白酶3的免疫反应性很低,而海马的CA1、CA3和CA4区可见低至中度阳性染色的锥体细胞,小脑皮质的少数浦肯野细胞呈强阳性染色。在20岁猴上述3个脑部位中,除运动区第V层偶见强阳性染色的大锥体细胞外,其余与成年组无差别。免疫印迹显示,3个脑区胱天蛋白酶-3含量无明显的脑区或年龄差异。结论 胱天蛋白酶-3在发育成熟后的猕猴脑内持续表达,但表达量及阳性细胞的分布与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18.
脆弱疟原虫(Plasmodium fragile)是一种猴疟原虫,但具有恶性疟原虫的几个常见特点,如出现堆积和深部血管的裂体增殖等。自从印度南部的一种猕猴Macaca radiata和斯里兰卡的一种猕猴M.sinica分别分离出这种原虫以来,其在不同猴宿主出现的特点很少加以研究。除去两个自然宿主外,仅有Collins等先后用猕猴和两只新大陆的夜猴  相似文献   

19.
世界华人肝病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张定凤,周卫平世界华人肝病学术研讨会1994年9月16日~18日在安徽黄山市召开。会议主要就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癌诸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一、病毒性肝炎1.流行病学台北宋瑞楼报告台湾年龄在12个月以内者抗-HBc阳性率为...  相似文献   

20.
猕猴做为实验者被感染上了一种野生的麻疹病毒(MV)株。实验方法,在猕猴的气管内接种不同的感染量,然后分别在感染后3、5、7、9、11、14和18天,从其外周血单核细胞、肺灌洗细胞和咽部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特异性IgM和IgG抗体。结果显示,在所有感染的猕猴中,细胞特异性病毒血症的动力学是相似的;它们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