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目的研究突发事件成批伤员院前急救特点,推进城乡"120"急救体系建设和完善紧急医疗救援工作规范。方法对十堰市2009年春运期间紧急救援三起重大车祸76名伤员案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76名伤员急救成功,其中12名重伤员经治疗康复。结论建立城乡"120"急救体系,加强急救站标准化建设,完善紧急救援工作规范,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治,是突发事件成批伤员的急救保障。  相似文献   

2.
重大交通事故成批伤员的紧急救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大交通事故成批伤员院前急救特点,推进城乡120急救体系建设和完善紧急医疗救援工作规范.方法:对十堰市2009年春运期间紧急救援三起重大交通事故76名伤员案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76名伤员急救成功,其中12名重伤员经治疗康复.结论:建立城乡120急救体系,加强急救站标准化建设,完善紧急救援工作规范,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治,是突发事件成批伤员急救保障.  相似文献   

3.
任突发事件中伤员需要紧急救治和后送.伤员后送分陆、海、空3个途径。空运后送具有快速、安全、机动灵活等优点。为适应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的需要,我院承担各种条件下的应急医疗保障和突发事件的紧急救治后送任务,需要加强医院空运后送保障力最的建设.提高应急空运救援能力。本义对直升机急救转运伤员的流程设计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急救现场伤员合理分类是提高医疗救援质量的关键。通过实践,作者认为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建立分类组织、明确分类人员职责、选择合理分类场所和佩带分类标志等措施是及时、合理救治的前提。现场将伤员分为3类:一类是紧急救治组,二类是延期治疗组,三类是期待治疗组,采取收容分类、救治分类和后送分类3种基本形式,可避免因伤员多而导致工作忙乱、救治效率低等问题,提高伤员医疗救援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制一种可携带重症急救设备的便携式前出急救背囊,以方便在无依托的环境下快速高效实施紧急医疗救援和卫勤保障。方法:在囊体外部设有携带重症急救设备的专用组合式囊袋,其内设备可通过管线出入口与外部有效连接,将重症急救设备集成于单个急救背囊。结果:可满足院前急救、突发紧急医疗救援、野战救护中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快速医疗救治需求。结论:该新型急救背囊具有结构精巧合理、携带使用方便、功能强大广泛的特点,为重症伤员的一线救治提供了可靠的途径,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王昊 《现代保健》2010,(25):163-164
目的探索火车车祸后医院内的紧急救援模式,提高救治效率。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6月30日~7月15日收治的44例车祸伤患者的医疗急救进行总结。结果44例伤员分诊准确、分流快速、抢救治疗及时有效,无差错事故发生。结论全院统一组织、高效协调配合、规范的救援实施行为是大量急诊伤员得到及时有效救治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演练是提高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对2014年河南省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应急演练的组织及实施过程中的信息接报核实、应急响应、调派增援、现场救援、新闻发布、演练总结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制订科学合理的预案,展开贴近实战的演练,建立固定的应急队伍,加强基本急救技能培训等几点体会,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群体伤员的预防、救治及善后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我国建筑施工及住房建筑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民房垮塌事件偶有发生,导致人员伤亡。通过分析2021年湖南省某县发生的一起民房坍塌事件的紧急医学救援过程,指出事件中政府、公安、应急与医疗等多方三级联动,快速处置,形成快速、高效、优质的救援过程,以及医疗机构对伤者科学的现场急救、快速转运、集中管理,稳定后再分流等合理措施,是本次事故中伤员救治成功的关键;同时也分析了房屋建筑垮塌事故的原因、房屋建筑垮塌事故患者受困环境和受伤特征,指出了此次现场紧急医学救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期为类似事件的紧急医学救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直升机高原应急医疗救护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一种高原搜救直升机的应急医疗救护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平战时搜救直升机对高原危重伤员的医疗急救。方法:根据M17B-7直升机的特点.研制了直升机高原应急医疗救护系统.系统由呼吸复苏与监护设备箱、急救背囊、保温袭和转运担架等组成。结果:研制的复苏与监护设备符合人体工效要求,高原急救背囊和保温袋的功能可满足对重症伤员综合急救复苏处置和复温、保温的要求。该系统能独立完成复合伤、多发伤的包扎、止血、固定等紧急处置,能保持呼吸道畅通以及有效的呼吸支持,可维持重症伤员生命体征检测和进行冻伤复温救治。结论:直升机高原应急医疗救护系统能独立开展对重症伤员的急救监护,具备良好的救治能力、野战生存能力.能够按勤务要求和部队建制体制编配.将为高原遇险人员的搜索和紧急救治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0.
院前急救是医疗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紧急医疗救援体系是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其他灾害事故、意外事件时,医疗卫生部门所采取的紧急医疗救治行动和卫生处置措施。由实施紧急医疗救援任务的部门、组织和机构构成网络系统,分为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成批伤病员救治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成批伤病员救治效率的信息管理方法。方法:采用单独的掌上计算机对成批伤病员的救治信息进行采集,采集的数据可根据预案自动进行统计、分析、汇总,并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实时传输到上级救治机构服务器。结果:上级机构可获得即时现场信息作为决策依据,下达指令、提供援助,随时反馈到救治现场。结论:该系统将医学救援与现代计算机信息系统相结合,实现了成批伤病员救治指挥管理模式的信息化、数字化和自动化,大大提高了批量伤病员的救治效率。  相似文献   

12.
军队药学勤务再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军队药学勤务尚无明确定义,一般来说是指军队药学业务工作,其首要任务是策划、贮存、供应军队为完成战伤救治、疾病防治、防疫保健等任务所需要的药品、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军队药材供应管理学就是我军研究药材供应的学科。本文通过对美军平战时药学勤务改革的分析,提出我军药学勤务定义是为完成军队战伤救治、疾病防治、防疫保健等任务所提供的药学服务,并明确了药学勤务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设计一种可控性野战输液装置,以满足在火线抢送伤员时尽早建立静脉通路的需要。方法:该装置由上板、底板、轴心杆、压缩弹簧、控制滑块+控制横杆、卡槽侧板等6个部件构成,对各个部件进行优化,使之满足野战输液的需要。结果:该装置具有便携式、输液速度可控性、无气栓风险、野战实用性等特点。结论:该装置使战伤伤员早期输液成为可能,对提高战伤休克的救治成功率有重要价值,值得在军队卫勤训练和野战救治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基于北斗和ZigBee技术的海上伤病员定位系统.方法:对信息化条件下海上伤病员定位技术的现状进行研究,并分析海上伤病员定位系统的技术基础以及海上落水人员搜救定位需求.结果:初步构建了海上伤病员定位系统,拟制了海上伤病员定位流程.结论: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ZigBee技术为基础构建的海上伤员定位系统,可以解决海上伤病员定位搜救的相关问题,提高海上落水人员的救治水平和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5.
叙述了便携式野战智能输液机在"演习"中的应用体会,指出了便携式野战智能输液机无论是在救护车上、船上、舰艇上,还是在环境狭小的机舱上都能顺利输液,改善了以往传统输液一定要有高度差才能输入液体的情况,给战地救护、野外现场转运途中输液带来便捷,对野战机动医疗机构实施抗休克、抢救危重伤员、节省野战现场救治人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寓于旅、团救护所的快速机动救治单元,并简述了旅、团救护所携行装具的配备、性能、人员编成和工作方法特点。快速机动救治单元便于部队在山地进攻作战或执行特殊任务时,能够迅速承担旅、团救护所的任务,完成对危重伤病员的紧急救命手术和抗休克治疗,达到快速有效、机动灵活、生存率高、实效性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野战便携式急救单元构想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解决战时前阶段一线伤员量多与救护所无法适时展开之间的矛盾,围绕“跟得上、展得开、救得下”的原则,研制了一套野战便携式急救卫生装备,提高了野战条件下一线伤员救治率。  相似文献   

18.
Levine MM 《Vaccine》2011,29(Z4):D116-D125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mmunization delivery would be more efficient, safer and economical if all vaccines could elicit long-term protection following needle-free administration of just a single dose and without need for a cold chain, and if immunization left an indelible (e.g., serologic) marker that would identify immunized persons. A few existing vaccines (e.g., yellow fever, measles) confer long-term protection following a single dose. To accomplish the same with less immunogenic live vaccines and with non-living antigens, potent (parenteral and mucosal) adjuvants are required. Emerging knowledge of how the innate immune system modulates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s is guiding development of modern adjuvants that can markedly enhance immune responses to vaccines by selective stimulation of components of the innate immune system. Needle-free immunization can be accomplished by administering vaccines via mucosal (oral or nasal) or transcutaneous routes or by parenteral injection using needle-free injection devices. Technologies such as vitrification (treatment with trehalose followed by drying) render vaccines resistant to temperature extremes. Ideally, immunization would lead to a biomarker such as a specific vaccine-derived antibody that allows differentiation of successfully immunized persons from susceptibles.  相似文献   

19.
“5·12”地震伤员损伤特点及震后初期急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5·12”大地震伤员的损伤特点,探讨震后初期地震伤员的急救方法。方法以地震后1周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救治的地震伤员为对象,分析伤员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损伤严重程度以及急救方法等信息。结果震后1周内共收治伤员2637例,前5d收治的伤员占93.9%,男和女分别占50.3%和49.7%;死亡伤员和存活伤员中多发伤分别占94.92%和69.94%;挤压/掩埋致伤占51.84%、钝器致伤占24.16%、跌倒/坠落致伤占12.36%;死亡伤员受伤部位以头部为第1位、其他依次是胸部和颈部,存活伤员受伤部位以下肢为第1位、上肢和头部分列第2、3位;所有伤员均现场急救,在保证伤员的生命体征平稳后积极后送至震后相对安全地区医院。结论地震伤员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挤压/掩埋和钝器致伤是主要的致伤原因,头部、颈和胸部受伤是地震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对地震伤员震后初期的治疗以维持生命、分诊和后送为主。  相似文献   

20.
研发和应用新型野战手术器械盒,探索海上伤病员救治手术中手术器械的使用和管理经验,提高海上手术救治能力。该套器械盒结构新颖,配置合理,其硬质包装和消毒灭菌通道,有利于清洗消毒、长期无菌保存器械和迅速展开手术;盒内器械固定装置可有效防止海上手术时器械滑落,且方便清点和整理器械。新型野战手术器械盒能较好适应于海上伤病员救治手术,使用、消毒、贮存和携行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