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美、日等先进国家已根据国家有关动物、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法律法规制定了基因改变动物的管理规章制度.我国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已有十几年的历史,而且发展很快.应尽快对其加强管理.现将日本国立大学动物实验设施协议会编写的"大学基因工程动物使用管理指南"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1 构建SPF级动物实验设施的意义现代生命科学及生物医学的发展,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是重要支撑条件和实验手段。国际上发表科学论文及有关新医药产品开发的报告,若缺乏SPF级动物的动物实验资料,则被一票否决。按我国科技部《关于“九五”期间实验动物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科研条件发展“九五”计划和2 0 10年远景目标纲要》规定在“九五”期间及以后将推广使用清洁级动物,发展SPF级动物。国家从研究,制定法规、标准和实验指南方面出台了很多条文。在欧美、日本,这方面的条件设施远远走在世界前列。实验动物设施是指与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3.
应日本实验动物学会的邀请,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组织国内实验动物专家组成中国实验动物学赴日学术代表团。中国实验这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方喜业教授为团长,代表团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贺争鸣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秦川教授、朱华助理研究员、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魏泓教授、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李华教授、军事医学科学院孙岩松、杨晓研究员等8人组成。代表团参加了于2002年5月22~25日在日本名古屋召开的“第49届日本实验动物学会年会”。会后组织考察了名古屋大学医学部动物实验设施、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所、日本国立遗传学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央研究所、横滨市立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设施以及动物管理公司,现将此行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的收获汇报于下。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的组织下,作者于2007年5月22~30日赴日本东京,参加了在那里举办的日本第54届实验动物年会。通过听取学术报告、参观设施设备展览和观摩实验动物设施,对日本的实验动物管理工作有了直观的了解。主要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1993年8月24日,应江西省引进外国智力办公室和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的邀请,日本实验动物技术者协会顾问田中富藏先生和顺天堂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室主任近藤惺吾先生来到我省,进行了为期12天的考察、讲学和实验技术操作表演等活动。 25日,两位专家重点考察了江西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罗厚良主任向日本客人介绍了该中心的历史沿革、机构规模、人员结构、设施设备条件、工作任务及现状,并通过幻灯片介绍了近年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在实验动物标准化方面取得的成果和进展。就野生动物的实验动  相似文献   

6.
应中国生物工程开发中心的邀请,日本大学教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藤原公策和夫人藤原敦子在8月29日至9月9日到我国参观访问,考察实验动物设施,进行学术交流。期间在沪逗留一天,由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负责接待。虅原教授是日本知名的实验动物学专家,在国际  相似文献   

7.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美国心肺和血液研究所(NHLBI)召集有关专家重新修订了《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提出了全球哮喘防治领域的最新指导意见。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参照GINA文件重新修订了我国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相似文献   

8.
2009年5月13—21日,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组织国内实验动物专家及相关人员22人参加了在日本崎玉县大宫召开的“日本实验动物科学技术2009”学术年会,并参观考察了日本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实验动物管理中心等2家实验动物科研、教学单位。  相似文献   

9.
发展历史日本实验动物科学工作的现代化是1951年10月组成了“实验动物研究会”(相当于学会组织)和1952年创建了“实验动物中央研究所”(民间组织)后才开始的.虽然,日本迄今还未成立国家的实验动物科学中心,但这二个民间团体却对日本实验动物科学工作的现代化起了很大促进作用.目前,日本实验动物中央研究所,无论在设施规模上,技术水平上,均是第一流的,了解日本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历史及其组织和研究规模,也许对推动我国实验动物学的发展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根据《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GB14925-2001国家标准[1],在新疆医科大学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了对屏障设施自检的基础上,邀请了具有国家级实验动物环境条件检测[2]资质的专家进行了达标验收,完全达到了国家有关标准。  相似文献   

11.
作者由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作为中国政府派遣研究员从1999年10月至2000年10月在日本熊本大学动物资源开发研究中心工作学习了一年。期间参观访问了熊本大学、鹿儿岛大学、广岛大学和冈山大学等4所大学的实验动物设施,并对日本国立大学动物实验设施的功能、运营和管理作了深入了解,深感日本的有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上海地区应用动物进行实验可以追溯到本世纪三十年代,但所用的动物品种极少,用量也有限。到了五十年代,实验动物的应用开始引起科技工作者的重视,不少医学院校、科研单位以及规模较大的制药厂,都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和配有较好设施条件的实验动物机构。按当时水平与日本相比,无论在设施条件和动物质量方面,都与日本情况不相上下。十年动乱中,上海的实验动物工作遭到了很大损害。直到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以后,由于科研、生产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1986年第33届日本实验动物学会年会上,日本著名的实验动物环境学专家山内忠平先生发表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一实验动物饲育室空调系统(AnimalBreeding Room Air Conditioning System,简称ANICON),引起了与会者浓厚的兴趣和热烈的讨论。 ANICON的特点:通过对建筑构造和笼架等空间布局的综合改造,消除了原先难以克服的进入动物室的气流循环乱流状态,而是导引气流朝笼架笼具单向流动。一般动物室的结构和布局,由于气流受阻而形成滞留、逆流和涡流,造成粉尘、细菌、臭气等积聚而不易散发,降低了室内环境的洁净度,对工作人员也  相似文献   

14.
为临床诊疗指南制订/修订提供相关的核心方法与基本流程,促进我国临床诊疗指南制订/修订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透明化和制度化,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负责组织专家,通过检索和梳理当前国内外相关的指南制订/修订方法学文献,以及两次面对面专家座谈会,更新2016版《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  相似文献   

15.
日本实验动物学会第52届学术年会将于2005年5月1820日在日本东京召开。大会主题包括“动物福利问题”、“3R原则”、“环境改善”、“实验动物及动物实验的重要性”等。同时举办“实验器材、商品展示会”及其他实验动物专题研讨会。为加强我国实验动物科技工作者与国际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了解国外实验动物科学的最新动态,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和技术。应日本实验动物学会和2005年日本实验动物年会及日本实验动物学会国际交流委员会的邀请,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将组织学术考察团参加日本2005年实验动物年会并参观考察相关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同…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5月15日—19日,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代表团一行16人参加了第65届日本实验动物学年会。本次会议汇集了来自日本、中国、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实验动物领域相关的科研、技术和管理专家。本次会议共发表报告和论文240余篇,涉及实验动物使用管理、实验动物育种、动物疾病模型构建、比较医学分析等  相似文献   

17.
(一)、日本实验动物学会的历史日本实验动物学会(以下称学会)的前身是实验动物研究会,创立于1951年10月,其目的是为了改善当时日本的有关实验动物的各种恶劣条件(遗传学品质,微生物学品质,饲养技术,器具,设施,饲料,实验技术,教育研究等)。从此,研究会在各个领域里,  相似文献   

18.
本市金山县工业局在上海市畜牧兽医学会实验动物科学学组,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等部门的帮助和指导下,已着手开展实验动物科技设备设施和垫料等的研制和生产工作。目前已生产了二百多台套实验动物的设备、器具,为发展我国的实验动物科技工作开始作出了贡献,受到了专家们的好评。为了进一步把实验动物器材和设备的研制和供应工作搞上去,使  相似文献   

19.
应日本实验动物学会等部门的邀请,中国实验动物访日考察团于去年12月赴日本,对大阪市的盐野义制药研究所等有关专业设施进行考察和技术交流,达到预期目的后归国。以吴林荣先生(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副主任、工程师)任团长,偕同汪建先生(同中心助理研究员),曹征操先生(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主管技师)及刘志峰先生(安徽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工程师)一行5人,于去年12月7日在大阪空港抵达日本,直赴野义制药研究所进行考察和交流。翌日,与学会理事长川俣顺一恳谈后,先后对大阪大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参观、交流,并访问了上京、东大医学部动物实验设施、筑波预防医学研究所灵长类中心、国立公害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更科学更符合实际的实验动物设施检测指标参数。方法按照国家标准GB14925-2001,检测相关环境技术指标。结果换气次数、气流速度、落下菌落数、温度、相对湿度基本符合国家标准,但部分设施内不同区域个别技术指标差异有显著;对于屏障系统,空气洁净度、梯度压差是影响设施达标的关键。结论建议尽快研究建立我国实验动物设施设计施工规范,统一施工标准,尽可能缩小各设施之间及同一设施内各局部环境之间的差异,并在以后国标技术参数修订时考虑采用目标值、最适值和允许偏差范围的概念,促进我国实验动物设施环境标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