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子宫颈癌的MRI诊断分期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子宫颈癌患者130例,将MRI影像学分期诊断结果与临床分期和术后病理切片结果进行对比,对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MRI分期诊断Ⅰ期33例,Ⅱa期9例,Ⅱb期37例,Ⅲ期47例,Ⅳ期4例。经术后病理切片证实侵犯宫颈旁有4例。MRI诊断准确率为100%,分期准确率为95.38%。结论利用MRI诊断子宫颈癌分期准确性高,与预后密切相关,可为治疗计划制定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RI检查对于子宫颈癌临床诊断分期的价值。方法选取228例新发子宫颈癌患者进行盆腔MRI扫描,将MRI影像学分期结果与临床分期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MRI诊断Ⅰ期65例,Ⅱa期18例,Ⅱb期67例,Ⅲ期73例,Ⅳ期5例;临床分期Ⅰ期68例,Ⅱa期20例,Ⅱb期62例,Ⅲ期73例,Ⅳ期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宫旁有侵犯者5例。MRI诊断准确率为100%,分期准确率为95.61%。结论利用MRI对子宫颈癌进行分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为制定治疗计划及评估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病理危险因素,为其临床防治提供指导.方法:收集360例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盆腔淋巴结转移例数,分析各临床病理参数与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本组360例子宫颈癌患者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68例,转移率为18.89%;子宫颈癌合并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其临床分期为Ⅱ期所占比例、脉管侵犯所占比例、肌层浸润深度≥1/2所占比例、分化程度为1级所占比例均高于未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组(P<0.05);临床分期、脉管侵犯、肌层浸润深度及肿瘤分化程度为子宫颈癌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分期靠后、肌层浸润深度≥1/2、肿瘤分化程度较低、合并脉管侵犯的子宫颈癌患者其盆腔淋巴结转移风险较高,积极筛查相关危险因素,予以个体化治疗是改善子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在子宫颈癌诊断和病理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4月期间经病理确诊的76例子宫颈癌患者,按照肿瘤位置的大小状况、信号以及盆壁受累等状况,以磁共振成像对其实行影像学分期,并和病理分期进行对比。结果:磁共振成像对子宫颈癌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其分期诊断率为94.74%。结论:磁共振成像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解剖分辨率,可以为子宫颈癌的的诊断与分期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雪云  张永凤 《中外医疗》2010,29(14):79-80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根治手术的疗效及预后,对手术的若干注意要点进行临床总结分析。结果本文72例均进行了规范化手术操作及综合治疗,疗效好。结论严格依据子宫颈癌的规范化诊断与分期指定治疗方案,按临床分期标准选择不同范围的术式需要,以提高子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为根本目标,使手术治疗与综合治疗更加合理、完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子宫颈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980年1月~1998年12月诊治的老年子宫颈癌243例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用Log-Rank法比较各因素不同水平生存分布的差异,进一步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全组子宫颈癌术后5、10、1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7%、81%、75%,Log-Rank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临床分期、不同组织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不同治疗方法患者生存差异存在明显差异(x2=23.172,P<0.05;x2=32.766,P<0.05;x2 =25.086,P<0.05;x2 =28.906,P<0.05).年龄、不同生长方式、肿瘤直径、有无辅助治疗水平间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1).结论: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是影响老年子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早发现和合理降低临床分期是治疗老年子宫颈癌以及提高预后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子宫颈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子宫颈癌144例,按年龄段分为3组,分析不同年龄患者的临床分期、临床症状、治疗方式、术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结果:年轻宫颈癌患者(≤35岁)占全组患者的16.0%,青年组初次性交年龄小于中老年组;老年组的产次多于其余两组;3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临床分期、病理结果及治疗方法各有特点。结论:子宫颈癌妇女发病年龄出现年轻化趋势。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妇女子宫颈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治疗方法的不同特点,有利于临床工作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RI检查方案对于子宫颈癌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颈癌患者108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全部患者在术前应用MRI检查方案诊断,通过MRI图像显示的肿瘤情况对患者进行分期,同时对比手术病理分析结果。结果行MRI检查方案进行诊断的准确率、分期情况和手术病理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子宫颈癌患者在术前应用MRI检查方案进行诊断对于肿瘤分期情况的明确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为后期治疗提供有效指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唐郢  周琦  叶学正  黄海萍  张代奎 《重庆医学》2007,36(14):1400-1402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与子宫颈癌发生及预后的关系.研究survivin与子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1993~2002年间收治的83例子宫颈鳞癌及1994~2004年间随机抽取的子宫颈CIN-Ⅰ25例、CIN-Ⅱ32例、CIN-Ⅲ48例,正常子宫颈30例作为对照.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其survivin基因表达进行检测.比较survivin在正常子宫颈、宫颈CIN及子宫颈癌中表达的差异,分析survivin与子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用Cox回归分析方法判定子宫颈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survivin与子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正常子宫颈survivin基因表达均为阴性.survivin基因表达随子宫颈病变的发展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子宫颈癌患者的淋巴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子宫颈癌患者的年龄、分期、病理分级无显著关系.结论 survivin基因在从宫颈癌前病变向子宫颈癌演变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与子宫颈癌患者的淋巴转移显著相关;而子宫颈癌的分期及survivin基因表达为独立预后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吕传国 《中外医疗》2013,32(10):176-177
目的探讨磁共振(MR)成像检查在宫颈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评价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将该院收治的21例宫颈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进行MR检查,对患者肿瘤的大小、位置、信号特征、宫旁浸润范围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观察并据此进行影像学分期,将MRI影像分期与患者临床分期、手术病理分期进行分析及对比,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评价MR临床使用价值。结果 21例患者中2例Ⅰa期宫颈癌患者进行MR检查未见病灶,其余19例均显示病灶,MR诊断敏感性为90.4%;其中17例MRI影像学分期与临床病理分期相一致,诊断特异性为89.5%;判断宫旁浸润情况准确性为84.2%;MR诊断分期总准确性为84.2%。结论 MR对宫颈癌分期在Ⅰb以上病灶均可高分辨率显示其病变部位、大小、宫旁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较之临床,MRI对宫颈癌诊断及分期准确性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且对宫颈癌治疗有较高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子宫颈癌126例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不刊年龄阶段妇女患子宫颈癌的临床、病理及治疗方法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7年7月126例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不同年龄组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的比较均有不同。结论不同年龄阶段妇女子宫颈癌的临床、病理发治疗方法上有不同的特点,详细掌握其诊断和治疗方法,有利于临床工作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291例子宫颈癌的临床病例资料,以探讨近期子宫颈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5月诊断子宫颈癌291例,分析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分期、治疗方式、术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患者平均年龄38.88±8.20岁,中位数年龄为38岁。年轻宫颈癌(≤35岁)的构成比37.5%。随着患者临床分期增加,患者的平均年龄也增加,Ⅰ期、Ⅲ期患者的平均年龄有显著性差异(P=0.003)。275例患者中,仅2例患者未行手术,其余患者均经手术治疗。52例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患者,目前随访至今无一例患者复发。结论子宫颈癌妇女发病年龄的年轻化趋势。对年轻的早期浸润性子宫颈癌患者采取保留生育功能的的手术治疗方法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3.
徐丽娜  唐桂波 《青海医药杂志》2011,41(10):78-79,F0004
影像学检查是肝内病灶的检出以及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可以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重要依据。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肝内病灶的定位、定性及分期有了新的进展,大大提高了治疗前诊断准确率,但是小病灶的定性目前仍是影像学及临床致力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就磁共振LAVA和DWI两种技术相结合,对其在肝脏常见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大肠癌卵巢转移初期影像学表现多不典型,本文报道了2例大肠癌卵巢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特征及大肠癌卵巢转移发生的高危因素、鉴别诊断和预后.患者的年龄、月经状态、术后病理分型分期、肿瘤标志物是大肠癌患者出现卵巢转移的高危因素,可为临床医生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大肠癌卵巢转移总体预后不佳,但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子宫颈早期浸润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1990年1月至2000年1月收治的106例Ⅰb-Ⅱa期子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临床分期及病理状态对1年、2年和5年生存率的影响,用SPSS 9.0软件分析统计结果.结果子宫颈腺癌较子宫颈鳞癌预后差,盆腔淋巴结阳性者较阴性者预后差(P<0.05).结论提高早期子宫颈癌尤其是子宫颈腺癌的检出率,改进现有治疗方法对改善子宫颈癌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四跨膜蛋白CD151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0例子宫颈癌组织中四跨膜蛋白CD151的表达,分析其与子宫颈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CD15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3%(63/100),其表达程度与癌组织分化、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分化程度越差、临床分期高及有淋巴结转移者CD151表达越高(P<0.05)。结论:子宫颈癌CD151表达与其恶性表型相关,可能参与子宫颈癌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肿瘤治疗前的影像学分期诊断越来越被重视。掌握食管癌术前分期情况。可深入了解肿瘤的范围及邻近结构的侵犯情况,对临床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刘美莲  陈煌基 《华夏医学》2000,13(6):769-770
子宫颈癌的手术治疗指征一般为 b、 a期。 b期子宫颈癌患者原则上多采用放射治疗 [1 ] 。随着综合治疗的应用 ,发现通过术前后装治疗可使 b期子宫颈癌瘤体缩小、甚至消失 ,且为手术切除创造有利条件 [2 ] 。本院放疗科采用综合治疗法治疗 5 0例 b的子宫颈癌患者 ,近期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 1996年 1月至 1997年月 10月住本院妇科且经病理活检确诊的 b宫颈癌患者 5 0例。年龄 2 5~ 6 2岁 ,中位年龄 45岁。所有病例的临床分期均按 FIGO (1995年 )的宫颈癌的分期标准[3] 。其中鳞癌 47例 ,腺癌 2例 …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的调查中晚期子宫颈癌组织标本中,C-fos蛋白及P16蛋白的表达情况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预后之间的关系。试图寻找一种新的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分子生物学标记物。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0例放射治疗前中晚期子宫颈癌组织标本和2例正常宫颈组织和2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作为对照。检测了C-fos蛋白及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fos蛋白在非肿瘤宫颈组织中不表达,在子宫颈癌中阳性表达率为70%,在3年死亡组中阳性表达强度及蛋白相对含量显著高于3年生存组(P<0.05);P16蛋白在非肿瘤宫颈组织中呈弱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100%,在宫颈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2%,其与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预后无统计学差异;C-fos及P16在宫颈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强度及蛋白相对含量无显著相关性(r均小于r1-0.05)。结论:C-fos在子宫颈肿瘤组织中存在高表达,C-fos高表达与子宫颈肿瘤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无关,而与预后相关,提示C-fos蛋白有可能成为判断子宫颈癌预后的指标之一;P16在子宫颈癌中存在高表达,P16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预后无关;C-fos与P16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完成子宫颈癌患者后装放疗所致阴道放射性损伤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并验证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于2021年4月—2023年6月收治的行后装放疗的子宫颈癌患者360例,按照7∶3的分配比例分为建模组252例和验证组108例。收集建模组患者治疗前临床基线资料,行因素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以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通过验证组资料收集配合完成预测模型的验证与价值分析。结果:肿瘤病理分期晚、肿瘤大小大与后装放疗剂量高为影响子宫颈癌患者后装放疗所致阴道放射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测模型验证结果提示,校准图显示预测模型性能良好;建模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的线下面积(AUC)为0.753;验证组ROC的AUC为0.754。结论:子宫颈癌患者肿瘤病理分期晚、肿瘤大小大与后装放疗剂量高均影响子宫颈癌患者预后质量,以此为基础建立预测模型对患者后装放疗是否发生放射性损伤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