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何杰金淋巴瘤 (NHL)在消化道以侵及空肠和胃多见 ,侵及食管者国内文献报告较少 ,我们遇到 1例报告如下。患者 男 ,5 0岁 ,因吞咽不畅伴胸骨后疼痛 2月余收入院。两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出现吞咽梗阻感 ,伴胸骨后隐痛 ,间断发热、盗汗 ;曾在当地医院钡餐透视拟诊“食管癌”。经治疗 (用药不详 )发热、盗汗症状消失 ,但仍有吞咽不畅及胸骨后隐痛。入院后食欲正常 ,半小时内可食下 3碗米饭。查体 :T 3 6.4℃ ,营养中等 ,双侧腹股沟可触及 12粒 0 .8cm× 1.6cm的淋巴结 ,胸骨后明显压痛 ,肝右肋缘下 1cm触及 ,无压痛。实验室检查 :血常…  相似文献   

2.
患者 女 ,5 8岁。吞咽不畅 4天 ,加重并伴前胸后背痛图 1 食管上段近主动脉结处有一约 3cm充盈缺损 ,边缘毛糙一天就医。患者于 4天前因食鸡肉后突感吞咽不畅 ,此后渐加重并前胸后背痛 ,尤以进干食和团块食物时明显 ,就诊时只能吞咽流质饭食。检查 :双肺呼吸音清晰 ,心律正 ,各瓣膜区无杂音 ,腹软 ,肝脾未及。食管X线钡餐检查示钡剂通过食管主动脉弓时受阻并可见长约 3厘米不规则充盈缺损 ,食管边缘不光整毛糙其内密度不均 ,其上稍扩张。余段食管未见明显异常(图 1)。诊断①食管癌②食管异物并发炎症 ,建议食管镜进一步检查。一  作…  相似文献   

3.
食管憩室为常见病,常为单发。多发性食管憩室较少见,本文报告经手术证实的2例。例1。女,57岁。上腹胀闷感5年,吞咽不畅1年。胸透见左膈上脊柱旁有一密度增高影,其内有一气液平面。钡餐检查见食管下段相当于膈上3~4cm处有两个大小不等向腔外突出的球形影,分别为11×9×8与3×  相似文献   

4.
正男,63岁,因吞咽不畅3个月,加重1周就诊。患者无明显诱因吞咽不畅,进行性加重,入院时仅能进软食。体格检查(-)。胃镜:食管距门齿30~37 cm见突向管腔新生物,活检病理:食管低分化癌。上消化道钡餐:食管胸下段管腔内见较大梭形充盈缺损,长约9 cm,与邻近正常食管分界较清,管壁尚柔软,对比剂通过未见明显梗阻征象,黏膜中断破坏(图1)。MRI:食管胸下段管腔内梭形异常信号影,管壁信号未见明显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食管狭窄和闭锁王俊生,李吉林,王俊杰,焦新英,孟庆学,夏文满,戚加标先天性食管病变罕见,尤其食管下端狭窄易与贲门失弛症混淆,值得重视。现综合报道本病3例。例1女,13岁。吞咽不畅和间歇性呕吐12年。患者生后4个月即开始呕吐,1岁后始进少量流质。...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72岁.因吞咽不畅2个月余来院就诊.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全身皮肤及口腔黏膜未见黑痣及色素斑,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上消化道钡餐检查:食管中下段见多发息肉样充盈缺损,表面不规整并见多个小龛影,黏膜皱襞中断破坏,管壁僵硬,钡剂通过欠通畅(图1).胸部CT增强扫描:支气管分又至贲门水平食管壁不均匀增厚,并见多个软组织肿块突入食管腔内,最大直径达37 mm,表面不规整,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管腔狭窄裂隙状,心左前下方淋巴结肿大(图2、3).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 3例中男性1例、女性2例。男性年龄为72岁,女性年龄分别为53岁和76岁,平均年龄67岁。3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腹胀;其中1例有吞咽不畅、呕吐;1例有柏油样便,伴有贫血外观。3例分别做了血、尿及粪便常规检查,上消化道钡透造影及电子纤维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8.
读片窗     
患者 女 ,2 3岁。颈项部疼痛 3年 ,加重并声嘶、耳鸣、吞咽不畅半年。查体 :声嘶 ,有闭塞性喉音 ,双侧咽反射迟钝 ,悬雍垂向右侧偏斜 ,右侧咽后壁局部隆起 ,表面欠光整。颈部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影像学表现 :鼻咽顶后壁、左侧壁和双侧颈动脉间隙处见分叶状囊性肿块 (图 1) ,边界清楚 ,平扫CT值 13HU ,增强扫描仅囊壁轻度强化 ,囊内无强化 ,肿块向下至口咽 ,向后上破坏枕骨斜坡下份 (图2 )和寰椎前弓 ,肿块侵犯桥前池和双侧桥小脑角池 ,并下至椎管内颈2 水平 ,相应脑干和颈髓明显受压。MRI示肿块呈长T1长T2 信…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12岁.排尿困难、尿流不畅9年,加重5 d.患者9年前从高处坠落,腰骶部受伤,在当地医院行手术治疗(具体情况不详).术后1周出现排尿困难,尿流不畅,呈点滴状,伴尿痛,间断有下腹胀痛,导尿后腹痛缓解.1周前会阴部流出少量淡红色液体,持续2 d,伴下腹胀痛,未予处理.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的早期评估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霞  梁卓燕  杨瑞萍 《武警医学》2008,19(5):436-438
 目的 观察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的发病率、早期标准吞咽功能评估方法 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13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选择其中56例合并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根据评估情况选择综合治疗措施,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治疗时间为4周,以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为52%,治疗组吞咽功能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急性期最常见的问题,对这类患者进行早期标准吞咽功能评估,并及时干预能有效促进吞咽功能恢复,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常可导致吞咽的口期及咽期运动障碍.影像学评估对吞咽障碍检查非常重要,对于吞咽相关结构的运动学分析及并发症的检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介绍了口咽期吞咽障碍的病理生理及影像学特点、吞咽功能的影像学评估方法及吞咽运动的神经影像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患者 男,38岁,鼻腔通气不畅并加重2个月,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延误就诊,感吞咽、呼吸困难伴窒息感急诊入院。体检:张口呼吸,双耳听力下降,右鼻腔血性分泌物流出并见息肉样新生物。5年前鼻腔息肉手术史。影像特征:右侧鼻腔、上颌窦、筛窦稍长T1、混杂长T2信号肿块,散在片絮状、条索状短T2信号,右侧上颌窦壁骨质破坏,肿块突入鼻腔、口咽腔,病灶大小约7.5 cm×5.0 cm, 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图1~6)。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采用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及高压氧治疗,并进行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分别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SS-QQL)评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吞咽功能、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为(21.02±2.76)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35±4.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向力、瞬时记忆和语言能力等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角色、语言和活动能力等日常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针刺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和认知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 ,5 4岁 ,因颈部肿块十余年 ,伴咽下不畅、声音嘶哑 3个月于 1996 - 11- 2 7日入院。查体 :T 36 .8℃ ,P 112·min-1,R 2 2·min-1,Bp 2 2 /14kPa(16 5 /10 5mmHg)。坐位 ,神志清 ,痛苦面容 ,可闻及哮呜音 ,两肺呼吸音粗糙 ,伴干性罗音。心界不大 ,心率 112·min-1,律不齐 ,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专科检查 :颈部增粗 ,颈右侧拳大肿物越过中线 ,伸入胸骨后 ,随吞咽可移动 ,表面光滑 ,中等硬度 ,可推动 ,无血管杂音。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 10 .6× 10 9·L-1,中性 0 .92 ,血沉 5mm·h-1,血糖 10 .7mmol·…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量化食物稠度联合“3S2E”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误吸发生率、吞咽功能及上臂肌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14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常规护理+“3S2E”护理模式)和联合护理组(57例,常规护理+“3S2E”护理模式+量化食物稠度),护理周期为30 d。观察并比较两组误吸发生率、吞咽功能、上臂肌围以及干预有效率。结果 联合护理组误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53%、28.07%)(P<0.05);干预7 d、30 d后,两组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显著降低,且干预30 d后联合护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7 d、30 d后,两组微型营养评价量表(MNA)评分显著升高,且联合护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0 d后,两组上臂肌围均显著降低,且联合护理组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护理组干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7.72%、71.93%)(P<0.05)。结论 量化食物稠度联合“3S2E”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  相似文献   

16.
我院在4000例纤维胃镜检查中确诊胃癌100例,检出率2.5%;早期癌5例,男女之比4.2∶1;年龄高峰50~67岁。症状以上腹不适、疼痛、吞咽不畅、反酸、烧心及消化不良为多。胃癌部位:胃体46例,胃底及贲门部29例,胃窦部22例,残胃3例。胃镜所见:溃疡型及溃疡浸润型共53例,隆起型仅8例,余为弥漫及混合型,早期癌Ⅰ型1例,Ⅱ_a、Ⅱ_b各2例。病理  相似文献   

17.
胡丽燕  马雪柏 《武警医学》2009,20(3):264-265
脑外伤昏迷患者意识恢复后的康复治疗中,经常会遇到吞咽困难,患者易因此引起脱水及营养不良,常合并吸入性肺炎[1],严重者甚至致死(食管钡透[2]可诊断吞咽困难和误吸).对此类患者,我们采用吞咽训练,以尽早纠正脑外伤恢复意识后的吞咽困难.其特点简便,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可改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 ,4 3岁 ,因右鼻息肉摘除术后 4a,鼻阻呼吸不畅 1年余 ,于 2 0 0 2年 10月 2 1日入院。患者曾于 4年前因鼻阻 ,右侧鼻道通气差 ,行息肉摘除术 ,术后通气良好。但 2年后鼻阻渐加重 ,进而双侧鼻孔通气不畅 ,张口呼吸 ,进食咽部有异物感 ,鼻涕少 ,无血涕。经门  相似文献   

19.
张少炎  蔡晓棠 《人民军医》1999,42(5):259-260
食管癌术后致食管胃吻合口狭窄,影响后续治疗和生存质量。1979~1997年,我们采用经胃壁或食管壁纵向小切口,直视下楔形部分切除狭窄环的方法,治疗胸内或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狭窄5例,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3例,女2例;年龄48~70岁,平均63岁。食管癌切除后,在颈部和胸膜顶行食管胃吻合各1例,弓上吻合3例。吞咽不畅始于首次术后2~12个月,经钡餐透视检查吻合口直径0.2~0.5cm。行扩张刀治疗3例,累计10例次,效果不佳。1.2 手术方法 胸内吻合口狭窄,经原切口入胸,显露吻合口下端胃壁,距吻合口约3cm,将胃壁切口向两侧牵开,以…  相似文献   

20.
患者 女,64岁.患者感左侧颈部不适1周来诊.患者1个月前进食鱼肉后忽感吞咽疼痛,遂急诊喉镜检查,发现食道充血水肿,余无特殊发现,后经治疗仍觉进食后吞咽有刺痛感1个月,最近1周吞咽刺痛好转,左侧颈部不适加重来诊.查体:患者一般情况可,吞咽无困难及明显刺痛,无发热,双侧颈部未触及明显异常肿块,左侧颈部有压痛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