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冯云 《中国校医》2009,23(6):694
目的探讨对足月妊娠胎膜早破产妇施行临床干预,试图减少产妇的绒毛羊膜炎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病率,为围产期合理的治疗、并发症的预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对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住院足月分娩产妇1 886例中胎膜早破、孕龄37~42周、年龄24~32岁、头先露的156例及时进行临床干预,作为实验组,随机抽取2001年1月~2004年12月1 981例中足月胎膜早破、孕龄≥37周、头先露的未加任何干预的156例作为对照组。所获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2组产妇绒毛羊膜炎发生率,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2组新生儿情况比较,实验组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肺炎发生率降低(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娩方式比较,由于实施计划分娩,实验组剖宫产率降低(P<0.01)。结论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孕妇,尽早进行计划分娩,预防性的应用抗生素等临床干预措施,能有意义的减少产妇绒毛羊膜炎以及新生儿窒息率、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产科护理模式的改变对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不同护理模式对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影响,以便及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在深圳中医院分娩的产妇53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以产妇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传统的产科服务模式。结果观察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4.9%,对照组产后抑郁症发病率为17.9%,两组比较(P<0.01),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极大影响了母婴的身心健康,对家庭对社会也构成了很大威胁,实施以产妇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预防和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臧丽娜 《工企医刊》2002,15(3):58-59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产时护理逐渐转变为以产妇身心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产时对产妇进行积极、正确的健康教育,使其在临产时能够情绪稳定,精力充沛地顺利分娩。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自2001年1月~5月期间,在我院分娩均为单胎头位,无妊娠合并症,无明显头盆不称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81例,采用一对一以助产士  相似文献   

4.
全程陪护服务模式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现代医护模式的改变,产妇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提高产后妇女的身心健康,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笔者对2007年9~10月我院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及护理干预对策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2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观察不同分娩方式以及不同年龄段的产妇在分娩后抑郁症的发生情况。采取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家属配合对患者进行开解劝导等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剖宫产产妇中,抑郁症发生率为81.7%,自然分娩产妇中,抑郁症发生率为51.6%,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51.6%,30-35岁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74.2%,35-41岁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91.3%,不同年龄段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产妇的年龄及分娩方式有关,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影响。方法将202名初产妇分为两组:试验组100名给予导乐陪伴分娩服务模式,对照组102名采用传统分娩服务模式。两组产妇产后6周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测试,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3.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2,P=0.034)。结论导乐陪伴分娩有利于孕产妇的心理健康,可有效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社会因素对产后抑郁症发病率影响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社会因素对产后抑郁症发病率的影响 ,针对孕产妇的心理适应不良或致病因素进行预防性心理干预 ,以减少该病的发生。对 5 0例患产后抑郁症的产妇及 2 0 0例正常产妇进行问卷调查 ,比较其家庭关系 ,文化程度 ,收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对武汉市协和医院妇产科 2 0 0 0年 6月~ 2 0 0 1年 6月所有足月顺产妇产后第 5天在医院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测试 ,筛检出 5 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 ,随机选择 2 0 0例正常产妇作对比研究。要求两组产妇均为身体健康 ,无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 ,既往无精神障碍史 ,足月顺产 ,第一…  相似文献   

8.
产前宣教干预产后抑郁症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兆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4):3373-3374
目的:探讨产前宣教干预产后抑郁症效果。方法:观察2005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生产的产妇2863例,其中受过系统产前宣教2428例作为干预组,同期未接受过产前宣教43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及对照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分别为10.21%(248/2428)、14.25%(62/435),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宣教能有效地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手扩宫颈处理分娩活跃期宫口扩张缓慢10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娩活动中 ,活跃期宫口扩张缓慢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产程异常。如果能及时正确的处理 ,能使可能进行剖宫产的产妇情况改变而获得阴道分娩。现将我院 1995年 1月~ 1997年 12月 3年间采取手扩宫颈加静滴催产素处理分娩活跃期宫口扩张缓慢 10 5例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在我院 1995年 1月~ 1997年 12月分娩的产妇中 ,选择单胎、头位、初产、妊娠足月、产程进入活跃期发生宫口扩张缓慢的病人 159例 ,分为手扩宫颈加静滴催产素 10 5例 (手扩组 ) ,单纯静滴催产素 54例 (催产组 )。两组年龄分别为 :( 2 4 3± 0 3)岁、(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产程、分娩控制感、妊娠结局以及产妇心理的影响。方法根据陪伴分娩方式不同将2017年1—6月收治的484例产妇分为A组(243例)和B组(241例)。A组采用一对一责任制助产,B组在A组的基础上给予导乐陪伴分娩。观察两组分娩方式、各产程时间、分娩结局、产妇分娩控制量表(LAS)评分和产后抑郁焦虑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B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时间、会阴侧切率、新生儿窘迫发生率、产后出血量、会阴Ⅱ度裂伤发生率、会阴水肿发生率、产后抑郁发生率、产后焦虑发生率均低于A组(均P0.05),B组LAS评分、顺产率、产妇满意率均高于A组(均P0.05)。结论导乐陪伴分娩可提高产妇分娩控制感,缩短产程,改善妊娠结局,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提高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足月分娩的结局。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分娩的4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足月产妇为观察组,选择我院同期分娩的48例无子宫肌瘤产妇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分娩情况作比较。结果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娩方式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新生儿结局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足月对分娩对妊娠期及分娩期的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们于第3产程早期向产妇阴道内置入卡前列甲酯栓,预防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5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中,随机抽取近期未用过前列腺素抑制剂、无前列腺素禁忌证、无妊娠并发症及妊娠合并症的单胎头位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共465例,分为卡前列甲酯栓组265例和对照组200例,对照组又分为肌注缩宫素组100例和静注缩宫素组100例。按产房4个班进行分组,2个班实施卡前列甲酯栓265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对产后抑郁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某医院定期产前检查、接受孕期教育、自愿选择拉玛泽减痛分娩法的198例初产孕妇为观察组,同期不选择拉玛泽减痛分娩法的206例初产孕妇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采用产后抑郁量表(EPDS)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能显著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产后抑郁症发病因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对我院1999年1月~2001年12月分娩的2 576例产妇分娩后3~42 d随访,进行回顾性调查,计算相对危险度.结果: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0.60%,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包括家属中有精神病史,孕前情绪异常者,对分娩及产生生活感到焦虑担心,产时采取手术及产后睡眠差.结论:产后抑郁症在我国的发病情况应引起重视.及早筛查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现代产科医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铎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9):2443-2444
目的:探讨现代产科医学模式。方法:取2003年12月~2004年10月该院足月、单胎、头位行导乐陪伴分娩产妇1 592例为观察组,并取2003年2~12月间临产前无剖宫产指征且非导乐分娩足月、单胎、头位的产妇1 38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剖宫产率、经阴道助产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室息率、产妇满意度。同时将观察组中参加孕妇学校732例产妇与未参加孕妇学校的860例产妇进行对比,比较其剖宫产率及经阴道助产率。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经阴道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产后出血量显著减少(P<0.01)。产妇满意度显著提高。参加孕妇学校的产妇比未参加孕妇学校的剖宫产率、经阴道助产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孕妇学校、陪伴导乐分娩能降低分娩手术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符合以产妇为中心的现代产科医学模式,能保护、促进、支持自然分娩,有利于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全程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调查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探讨全程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产前检查并自愿要求全程导乐陪伴分娩的产妇856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同数量定期产检,但未行全程导乐陪伴分娩的产妇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进行孕期医院焦虑-抑郁情绪自评量表(HAD)测试(≥11分为焦虑-抑郁情绪)和产后艾迪产后抑郁量表(EPDS)测试(≥13分为产后抑郁症),部分病例采用艾森克个性量表(EPQ)做个性因素分析(N量表为情绪性,P量表为变态心理倾向或神经质)。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变化。结果:①HAD≥11分者观察组为96例(11·2%),其中产后抑郁症发病17例,发生率为17·7%;对照组为95例(11·1%),其中产后抑郁症发病47例,发生率为49·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21·68,P<0·01)。②EPDS≥13分者观察组为15例,其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75%;对照组73例,其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8·5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45·57,P<0·01)。③产后抑郁症患者EPQ中的N量表评分和P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无产后抑郁症的正常孕妇,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8·67、9·66,P<0·01)。结论:全程导乐陪伴分娩能有效阻断产前焦虑-抑郁情绪、不良个性因素、产后心理及生理变化等高危发病因素;提高孕产妇的心理健康,显著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方萍  陈国英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5):5845-5846
目的:了解足月阴道分娩产妇会阴裂伤状况。方法:选择足月阴道分娩的产妇2 200例,按年龄将产妇分为20~30岁组和31~42岁组;按产妇居住地不同分为县城、农村;按会阴裂伤的程度分为Ⅰ度、Ⅱ度、Ⅲ度。结果:2 200例足月阴道分娩产妇会阴分裂者1 250例,占56.8%。其中20~30岁足月阴道分娩产妇会阴分裂率低于31~42岁(P<0.05)。县城20~30岁、31~42岁足月阴道分娩产妇会阴分裂率高于农村(P<0.05)。结论:足月阴道分娩产妇会阴裂伤以I度为主,会阴裂伤率31~42岁组高于20~30岁组;会阴裂伤率县城最高。  相似文献   

18.
孙玉娟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2):5887-5888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和自愿剖宫产对不同年龄段产妇产后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产期心理保健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某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两年间妇产科产妇2810名,大龄产妇(大于30岁)1050人,其中自愿剖宫产780人,自然分娩270人。适龄产妇1760人(22~30岁间),自愿剖宫产890人,自然分娩890人。利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两组产妇产后42d进行抑郁评估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产后1个月内自然分娩组抑郁症发生率为20.7%,剖宫产组抑郁症发生率为20.6%,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龄产妇抑郁症发病率为24.8%,适龄产妇为18.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龄产妇更易于产生忧郁情绪,在围生期应该加强心理疏通及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产后抑郁症患者外周血雌激素水平的改变情况,并探讨其与炎症及神经递质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依据产妇是否患有产后抑郁症将产妇分为观察组(有产后抑郁症)及对照组(无产后抑郁症)。检测并对比两组产妇雌激素、神经递质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此次研究共纳入观察组产妇43例,对照组产妇40例。观察组雌激素水平、多巴胺(DA)及5-羟色胺(5-H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周血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雌激素水平与DA及5-HT水平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IL-6水平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产后抑郁症患者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且与系统性炎症反应及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降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孕妇在无痛分娩干预下采用不同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90例于产后2个月到院复查的足月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依据产妇的分娩方式分为A组(阴道分娩,50例)和B组(剖宫产分娩,40例),在分娩过程中,两组产妇均给予无痛分娩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个月复查显示,A组产妇盆底疾病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盆底肌力4级以上恢复效果、分娩后2个月盆底肌电压水平、阴道压力正常比例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孕妇在无痛分娩期间选择阴道分娩方式可改善妊娠结局,促进其盆底功能恢复,预后效果理想,可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