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云南高原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参与血防查病的积极性和依从性。方法选择云南省鹤庆县金墩乡高原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区西甸和磨光2个行政村开展调查,对调查村居民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65岁居民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其参与防治的态度、防治行为的水平和程度,对调查对象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进行检查,了解其血吸虫感染情况。结果共调查412人,认为血吸虫病可以预防、不能预防、不知道能不能预防人数占调查人数的比例分别为80.34%、2.43%、17.23%。开展血吸虫病查病时做到参加检查、不去检查、没有回答人数占调查人数的比例分别为56.31%、25.49%、18.20%。结论云南高原山区血吸虫流行区居民对每年的血吸虫病查病工作产生了厌倦情绪,致使查病依从性降低,影响了防治质量的提高。在今后的防治过程中应该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强化流行区干部群众的血防意识,以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云南高原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血防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 方法  对鹤庆县金墩乡高原峡谷型血吸虫病流行区西甸和磨光2个行政村6~65岁居民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开展问卷调查,了解掌握血防知识、防治态度、防治行为的水平和程度。对调查对象采用IHA进行检查,了解其血吸虫感染情况。 结果  无血吸虫病史居民防治行为正确率高于有血吸虫病史居民,无病史居民做到圈养家畜占调查人数的比例高于有病史居民;知道接触疫水会感染血吸虫病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比例以≤1 500元人群为高,知道牛可以传播血吸虫病人数占调查人数的比例以≥3000元人群为高;能够对家畜进行圈养人数占调查人数的比例以≥3000元人群为高;知道血吸虫病、牛可以传播血吸虫病、血吸虫病对健康有害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比例均以初中及以上人群为高;今年没有放牧过牛羊和今年接触过河流、水沟或田地里的水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比例以初中及以上人群为高,今年曾经在田地里种过菜或割过草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比例以小学文化人群为高;认为血吸虫病可以预防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比例以初中及以上人群为高;曾有血吸虫病病史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比例以不识字人群为高。 结论  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对鹤庆县高原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有一定的影响,今后如何做到防治策略和措施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是血吸虫病流行区在制定策略和措施时必须认真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在云南山区的效果。方法 2006-2014年在鹤庆县金墩乡高原峡谷和高原平坝2类流行区各选择2个行政村作为观察区,实施查治病、查灭螺、健康教育、改水改厕、禁牧、建卫生畜厩、以机代牛等防治措施。以2006年螺情和病情作为基线资料,评价该综合防治措施的效果。结果高原峡谷地区人群血吸虫感染率由2006年的4.94%下降到2014年的0.06%,家畜感染率则由1.11%降至0。高原平坝地区2007年在孝廉村查出1例血吸虫病病例,其余各年均未发现病例;家畜血吸虫感染率由7.38%降至0。2014年高原峡谷和高原平坝地区钉螺面积分别较2006年下降了74.89%和75.30%;两类地区钉螺面积百分比、有螺框出现率、活螺平均密度均下降,2008年以来未再发现感染性钉螺。高原峡谷地区西甸和新庄村于2009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高原平坝地区的孝廉和康福村于2014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结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控制云南高原山区血吸虫病疫情,今后应将控制传染源与消灭钉螺并重,以巩固和扩大血防成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云南高原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接触水体和参加劳动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云南省鹤庆县金墩乡高原峡谷型血吸虫病流行区西甸和磨光2个行政村作为调查试区,对6~65岁居民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居民是否接触水体、接触水体原因、参加劳动情况。问卷后,对调查对象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进行检查,了解其血吸虫感染情况。结果接触过水体和没有接触过水体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88.35%和11.65%,灌溉和游泳玩耍是居民接触水体的主要原因。因游泳玩耍、洗澡、灌溉、洗手和其他原因接触水体的居民中有血吸虫病病史的人数比例分别为1.16%、0、30.8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6,P0.01);因上述原因接触水体的居民中本次IHA阳性的居民比例分别为18.60%、0、37.60%、23.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1,P0.05)。居民中没有参加劳动、每周劳动5次、每周劳动≥5次、没有回答人数占调查人数的比例分别为39.81%、16.50%、43.20%、0.49%,有血吸虫病病史的人数比例分别为13.41%、19.12%、31.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7,P0.01);IHA阳性的人数比例分别为19.51%、38.24%、35.96%、50.0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14.21,P0.01)。结论生产性劳动是血吸虫感染的主要途径,改变人们的接触水体行为和劳动方式对有效控制血吸虫病传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云南鹤庆县部分高原峡谷血吸虫流行村离村民居住地较远的特殊环境中的钉螺分布及海拔.方法 2010-2011年成立调查组对海拔相对较高的金墩乡磨光、西甸2个行政村可疑有螺环境和特殊环境开展查螺,查到钉螺建好调查卡,捕获框内钉螺,分袋包装,带回室内用压碎法检查其感染性.结果 鹤庆县金墩乡高原峡谷地区山脉较多,有泉眼、小片沼泽地和荒浸地,为高原峡谷型血吸虫病流行村.磨光村查到钉螺分布海拔2 406±11.9m的环境1处,钉螺面积为1 334 m2,调查49框,查出有螺框9框,有螺框出现率为18.37%,查到钉螺107只,全部为活螺,活螺平均密度为2.18只/0.11 m2,活螺最高密度为14只/0.11 m2.西甸村查到钉螺分布海拔较高的环境3处,最高海拔高度为2 371 m,钉螺面积3 651.8 m2,有螺框出现率21.76%,活螺平均密度为1.81只/0.11m2,活螺最高密度为25只/0.11 m2.捕获钉螺用压碎法检查没有发现阳性钉螺.结论 鹤庆县为高原峡谷,地形复杂地区均查出有钉螺分布,开展查螺的范围,不应只是历史有螺的范围,还应包括辖区内可疑有钉螺孳生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鹤庆县西甸行政村血吸虫病人的家庭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农村生产体制变革导致人畜行为改变 ,血吸虫病的家庭分布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1~ 3] 。 2 0 0 2年 9月 ,对云南省鹤庆县高原峡谷型流行区金墩乡西甸行政村血吸虫病人的家庭分布进行了调查。1 方法收集西甸行政村的基本情况 ,对该村 6~ 60岁居民采用尼龙袋集卵孵化法粪检 ( 1送 3检 ) ,受检者和阳性者按户进行统计 ,所得资料以 G统计量进行检验 [4 ] 。2 结果2 .1 西甸行政村的基本情况西甸行政村海拔 2 0 0 0 m,有漾弓河通过 ,居民居住在漾弓河两岸的山腰及山脚。有 9个自然村 ,历史累计病人1 0 64人 ,历史累计钉螺面积 2 3 863 3 …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安庆市居民对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安庆市3个流行县(区),通过Credamo调研平台发放问卷,调查当地居民对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安庆市居民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84.33%,态度正确率为91.54%,行为正确率为76.25%。不同性别、职业人群血防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49、57.459,P均<0.05);不同流行区类型、年龄组、文化程度人群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流行区类型、年龄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等人群的血防态度正确率、行为正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安庆市居民对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的总知晓率较高,对血吸虫病防治态度总体较为积极,但行为正确率有待提高。在今后血防工作中需加强对居民行为上的引导,对经常接触疫水的居民进行针对性教育,同时提高在校学生特别是高校学生的健康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和评估2005~2007年九江市农村改厕对血吸虫病流行区产生的血防效益,为血防改厕的推广和制订血防达标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卫生部公布的全国血吸虫病重流行区(都昌、彭泽、星子、瑞昌等)18个行政村,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收集2005~2007年血防流行区改厕年报资料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年报资料,分析流行区村改厕前后螺情、病情变化,评估改厕后产生的血防效益。结果 改厕后流行村阳性螺平均密度下降55.14%,钉螺感染率下降18.18%;推算居民血吸虫感染率较改厕前下降50%。结论 血防流行区改厕覆盖率达50%以上,可有效减少血吸虫病再感染,节约国家防治经费支出,增加农户经济收入,提高居民健康质量和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9.
1996年11月,我们对云南省鹤庆县高山型血吸虫病流行区(西甸行政村)的钉螺和感染性钉螺的分布进行了系统调查,对反映感染性钉螺分布的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方法11钉螺调查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法。调查面积约为各自然村面积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云南鹤庆县非血吸虫病疫区村的钉螺孳生和分布。方法选择鹤庆县非血吸虫病流行区,近期从外地引进饲养哺乳动物、引进种植土生植物的龙开口镇金河行政村金河自然村和与血吸虫病流行区水路相通、田块相邻、道路相连的金墩乡河底行政村河底自然村开展螺情调查。结果在龙开口镇金河行政村金河自然村和金墩乡河底行政村河底自然村各调查了2个场所。调查条块数160个,调查面积62 787m2,调查1 447框,查到螺类为豆螺175只,小泡螺121只,椎实螺114只,蜗牛349只,没有查到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结论鹤庆县非血吸虫病疫区村目前无钉螺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