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汪雷  邱冰  甄东  田晓滨 《贵州医药》2009,33(5):423-426
交叉韧带损伤是膝关节常见的损伤,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l ligament,ACL)损伤较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l ligament,PCL)损伤多见,前者多见于运动伤,后者多见于车祸伤。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特别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近年来膝关节镜外科中发展最为迅速和最受重视的手术方式之一。自2005年8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共收治28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均在关节镜下运用带袢钢板及单隧道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2年4月对13例前、后叉韧带损伤行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实施系统的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结果1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神经损伤及感染的发生,术后3-10个月随访,按照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评估标准,其中本组优6例,良5例,欠佳2例,术后3个月基本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结论通过很好地对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对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恢复膝关节功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四股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重建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9月-2011年12月,对27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进行关节镜下四股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重建术.手术注意股骨隧道和胫骨隧道的开口选择,隧道开口处软组织的清除.重建韧带固定股骨侧22例应用羟基磷灰石挤压螺钉固定,5例应用小钢板进行股骨皮质外固定.结果 2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48个月.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提高,术前膝关节评分为(54.0±1.7)分,术后为(87.0±2.0)分.结论 采用四股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重建交叉韧带,具有创伤小、重建韧带强度大、血管化时间短等特点,为交叉韧带损伤重建的一种有效临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前后护理计划及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间,本科收治的26例前交叉韧带断裂采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护理及指导康复练习。结果本组16例患者术后经过积极的康复锻炼,疗效按Hohl评分标准,有16例,良7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88.46%。结论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练习十分关键,不仅仅能够改善术后关节功能,而且对于增强肌力,增加关节稳定性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的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将36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例。将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围术期护理及康复训练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将两组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遵医行为、膝关节Lysholm评分、膝关节伸屈活动度以及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遵医行为、膝关节伸屈活动度数据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对比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是观察组数据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行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并进行康复训练,对于其遵医行为的提高以及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7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采用全关节镜下重建术,选择长度及粗细合适的同种异体肌腱编制后作为移植物,于膝关节屈曲900行后抽屉试验下拉紧固定。同时处理关节内的合并伤。结果本组27例,采用来院复诊、电话联系或电子邮件方式获得随访,随访时间最长3年、最短8个月。优18例,良6例,可2例,差1例,其优良率为88.9%。结论该手术损伤小,定位准确,固定牢靠,重建的肌腱抗张强度较为理想,关节功能恢复快,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徐丹  王建红  王乐 《北方药学》2013,(11):188-188
目的:通过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配合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以及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更好服务于患者。方法:总结分析关节镜下重建手术治疗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的护理方法。结果:50例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率。结论: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创口小,术后疼痛轻,关节功能恢复快,已为广大骨科医生及关节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8.
<正>后交叉韧带损伤是严重的膝关节损伤,致膝关节生物力学异常。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手术目的是使膝关节运动学恢复正常并阻止进行性退行性关节病。早期行韧带重建可防止关节软骨、半月板及其他关节结构的继发性损伤。全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技术难度较高,我科自2006年10月至2008年12月在关节镜下采用4股腘绳肌肌腱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5例,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肖勍  李清  顾晓军 《中国当代医药》2014,(16):171-172,17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胭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关节镜下异体肌腱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观察组给予关节镜下自体胭绳肌腱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后追踪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患肢X线检查、Lysholm评分以及Tegner功能评分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Lachman征和旋转移位试验均为阴性.术后X线检查无退行性改变,术后Lysholm评分和Tegner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0.05)。结论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胴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确切,与异体肌腱疗效相当。可有效恢复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性价比更高,适合基层医院应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微创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2007年2月~2011年8月,利用关节镜微创技术对163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伤患者进行双束重建手术。手术采用常规关节镜髌下前内侧(AM)和前外侧(AL)入路,镜下证实前交叉韧带撕裂伤并处理合并伤后在胫骨结节内侧做斜形手术切口,取出半腱肌及股薄肌腱,修整编织,分别对折成3~4股,备用。在胫骨及股骨分别钻制2骨道(共4骨道),引入编织好的半腱肌及股薄肌。股骨端采用Endobutton翻转固定,胫骨端采用界面可吸收螺钉固定。结果 163例患者中3例失访,其余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2~30个月。术前、术后采用Lysholm评分,手术前Lysholm评分平均为50(43~71)分,12个月后随访时Lysholm评分平均为93(78~99)分。优良率为95%。结论关节镜微创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术仿造正常前交叉韧带的解剖结构,有效地重建了维持膝关节前后直向及轴向旋转稳定装置,术后患者膝关节稳定性得到了全面的恢复,疗效较单束重建术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