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PACS)患者的危险因素、冠脉病变特点和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术确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132例,根据年龄分为两组,男性年龄≤55岁、女性年龄≤65岁者60例作为PACS组,而男性年龄>55岁、女性年龄>65岁者72例为对照组。统计两组人群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其冠脉病变特点和预后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ACS的危险因素。结果(1)PACS组有较明确的发病诱因,其男性比例、吸烟率、早发冠心病(PCHD)家族史、肥胖比例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比例明显高于PACS组(P<0.05);(2)PACS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罪犯血管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G术还发现PACS组以冠脉单支病变和局限性病变为主(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吸烟、PCHD家族史比例以及LDL-C水平是PACS的独立危险因素;(4)院外随访6个月,PACS组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男性、吸烟、PCHD家族史及LDL-C是PACS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对PACS的发病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丽  王林  刘寅  陈倩  刘婷  孙根义 《天津医药》2011,39(8):704-70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将299例拟诊冠心病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32例)和对照组(67例),冠心病患者再根据临床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114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72例)并计算冠脉Gensini积分,检测其血浆Lp-PLA2水平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a[Lp(a)]、纤维蛋白原(FIB)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Lp-PLA2与冠心病及Gensini积分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血浆Lp-PLA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和UAP组患者Lp-PLA2水平高于SAP组(P<0.05),AMI组和UA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p-PLA2水平与LDL-C、CRP、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Lp-PLA2、高血压、LDL-C和Lp(a)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为保护因素,Gensini积分受年龄、Lp-PLA2、HDL-C和LDL-C的影响。结论:血Lp-PLA2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Lp-PLA2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相关。  相似文献   

3.
杨丽 《天津医药》2011,39(8):70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将299例拟诊冠心病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32例)和对照组(67例),冠心病患者再根据临床类型分为AMI组(46例)、UAP组(114例)、SAP组(72例)并计算冠脉Gensini积分, 检测其血浆Lp-PLA2水平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a[Lp(a)]、纤维蛋白原(FIB)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LP-PLA2与冠心病及Gensini积分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血浆Lp-PLA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和UAP组患者Lp-PLA2水平高于SAP组(P<0.05),AMI组和UA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p-PLA2水平与LDL-C、CRP、 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Lp-PLA2、高血压、LDL-C和Lp-a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为保护因素,Gensini积分受年龄、Lp-PLA2、HDL-C和LDL-C的影响。结论:血Lp-PLA2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Lp-PLA2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特点及不同独立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入选120例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老年组88例(≥60岁,男/女,55/33)和青年组32例(〈45岁,男/女,31/1),比较组间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患者心血管疾病易患危险因素及有关生化检查,检测ABI、颈总动脉IMT,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所有数据用SPSS13.0处理。结果:老年组女性、高血压、糖尿病比例明显高于青年组,TG、Gensini总积分、冠脉病变程度、颈总动脉IMT水平明显高于青年组;而青年组男性、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ABI、CRP水平高于老年组。多因素分析发现,踝臂指数、颈总动脉IMT是老年组冠脉病变程度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颈总动脉IMT是青年心肌梗死组冠脉病变程度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糖尿病、TG异常、ABI、颈总动脉IMT为老年心肌梗死突出危险因素;而踝臂指数、颈总动脉IMT为冠脉病变程度独立相关危险因素。男性、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CRP水平为青年心肌梗死突出危险因素;而颈总动脉IMT为冠脉病变程度独立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早发冠心病患者、非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指导治疗。方法检索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于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行冠状动脉造影且病历资料完备的病例,分为两组:早发冠心病组93例,非早发冠心病组98例。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计算总积分以总积分表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早发冠心病的冠脉造影特点: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59.1%),血管病变累及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较少(P<0.05);非早发冠心病组患者冠脉病变程度较早发冠心病组患者严重(P<0.05)。结论早发冠心病患者病变血管以单支为主,且病变累及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所占比例较少,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6.
孙丽娜  范新俊 《安徽医药》2018,22(4):692-694
目的 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入选该院2014年6月-2016年4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103例,根据年龄(男≤55岁,女≤65岁)分为早发组(49例)和对照组(54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吸烟饮酒史、早发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吸烟史及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方面,早发组高于对照组,而早发组高血压患者比例小于对照组(P<0.05);早发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纤维蛋白原及同型半胱氨酸明显高于对照组;早发组单支病变明显多于对照组,而三支病变、回旋支及右冠脉病变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高血压是早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早发家族史、吸烟、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尿酸、纤维蛋白原及同型半胱氨酸是早发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早发冠心病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早期干预对减少早发冠心病发病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血浆胎盘生长因子(PLGF)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5例早发(男<55岁,女<60岁)冠心病中急性心肌梗死(AMI)15例(A组)、非AMI 50例(B组);另84例非冠心病者为对照(C组).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IASA法测定血浆PLGF水平,对比分析临床资料、血脂、PLGF水平等其它变量.结果 与B、C组相比,A组中男性、吸烟、糖尿病和冠心病家族史的比率、血糖、PLGF水平均显著升高,而载脂蛋白(Apo)A1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A、B组脂蛋白a均显著高于C组(P<0.05).早发冠心病患者血浆PLGF水平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po B及冠脉病变支数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检测血浆PLGF水平有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病变程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8.
梁丰  王爱玲 《安徽医药》2018,22(7):1282-128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其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45例确诊为AMI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尿酸水平把患者分为血尿酸正常组(188例)和血尿酸增高组(57例),根据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和冠脉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评价其冠脉病变的范围及程度,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其冠脉病变的范围及程度的相关性,并使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A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血尿酸增高组与血尿酸正常组在高血压患病率、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增高组PCI术后慢血流的发生率(29.8%)大于正常组(10.1%)(P<0.05),冠脉病变三支组血尿酸水平三支组的血尿酸水平(364.18-±71.58) μmol·L-1高于双支组(337.62±89.60) μmol·L-及单支组(311.02±79.65)μmol·L-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于冠脉病变双支组及单支组,冠脉病变双支组血尿酸水平高于单支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糖尿病、TC、LDL-C、血尿酸水平与Gensini积分有关(r分别为0.401、0.275、0.416、0.396、0.450,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LDL-C、血尿酸水平为冠脉狭窄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所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Gensini积分)=16.9 +0.14×高血压+0.12×LDL-C(mmol·L-1)+0.42×血尿酸(μmol·L-1).结论 AMI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因此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的监测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评估及冠心病的防治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罗春苗  高潮  陈振飞 《安徽医药》2013,17(5):787-78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复杂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40例冠脉造影患者,按照冠脉造影下冠脉病变复杂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n=36)、双支病变组(n=41)、多支病变组(n=28)及对照组(n=35)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患者血清的hs-CPR水平,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行Gensini评分。结果血清hs-CRP和Gensini积分在不同冠脉病变组间差异有显著性,且随着病变血管支数增加而增高(P0.01)。血脂、hsCRP与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314,P0.001),hsCRP是Gensini积分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血清hs-CRP浓度与冠脉病变程度及危险因素有相关性,对冠心病患者的病变预测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潘婷婷  徐春明  陈弹 《安徽医药》2017,21(12):2262-2265
目的 研究单核细胞计数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关系,并探讨MHR预测冠脉病变程度的价值.方法 将冠心病患者分为A组(Gensini< 30分,55例)、B组(Gensini≥30分,55例),探讨MHR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并预测高Gensini评分的价值.结果 B组MHR明显高于A组(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MHR与冠脉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495,P<0.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糖尿病、MHR皆为高Gensini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直接胆红素(DBil)则为保护性因素.ROC曲线显示MHR下的面积为0.767(95%CI:0.681 ~0.854),当MHR诊断临界值取9.45时,其诊断效率最高,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60%.结论 患者冠脉病变程度越重,其MHR水平越高,且MHR可作为临床预测冠脉病变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