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探讨持续冲洗并负压引流在糖尿病足感染创面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将78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换药处理创面,实验组应用持续冲洗并负压封闭引流处理创面。比较2组患者的创面局部状况(疼痛、肿胀、气味)、创面清洁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同常规换药组相比,经持续冲洗并负压封闭引流,5d后创面局部疼痛、肿胀、气味等状况明显改善,创面清洁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持续冲洗并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疗效明显,给予监测与控制血糖、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等有效护理措施、维持有效冲洗和持续负压引流的观察和护理、引流管护理,是取得满意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严重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严重软组织损伤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100例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成负压封闭引流组50例和常规换药组50例。结果 负压封闭引流组中有8例患者获得Ⅱ期缝合愈合,而常规换药组中无1例患者获得Ⅱ期愈合,负压封闭引流组的愈合率明显高于常规换药组(P<0.01),负压封闭引流组患者创面平均清洁时间比常规换药组明显快(P<0.01)。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严重软组织损伤创面愈合明显优于常规换药,加强负压封闭引流的管理和创面护理才能保证有效的引流和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应用过氧化氢配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慢性感染性伤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90例慢性感染性伤口并行VSD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9例,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流引流管;观察组41例,应用3%的过氧化氢稀释后冲洗引流管。比较2组患者的创面局部状况(疼痛、肿胀、气味)、创面清洁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堵管率。结果观察组创面局部疼痛、肿胀、气味等状况明显改善,创面清洁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对照组患者的堵管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的过氧化氢配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提高患者的伤口愈合率,降低感染率,同时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是治疗慢性伤口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慢性创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采用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装置治疗创面后期由于局部创面的血污、组织分泌物或细菌滋生原因会出现堵管,而堵管区域下方的软组织修复往往不能获得满意效果. 目的:观察采用间隙冲洗式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慢性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36例慢性创面患者采取自愿选择治疗的方式,分为间隙冲洗式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合成敷料封闭负压引流、常规换药处理治疗. 结果与结论:与合成敷料封闭负压引流组及常规换药处理组比较,间隙冲洗式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组创面细菌检出率明显降低(P〈0.05),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间隙冲洗式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组治疗期间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换药组(P 〈0.05),与合成敷料封闭负压引流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提示采用间隙冲洗式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能有效促进慢性创面愈合,降低创面感染率,减轻患者治疗时的痛苦,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后冲洗对治疗皮肤缺损愈合的影响。方法:在我科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进行创面处理的94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在行封闭负压引流术后即进行持续冲洗,B组在行封闭负压引流术后行间断冲洗,C组行封闭负压引流术后不做常规冲洗。对三组患者在创面清洁时间、引流通路堵塞情况、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在创面清洁时间上,A组比B组、C组明显缩短;引流通路堵塞情况,A组比B组、C组明显降低;在睡眠质量方面,A组较B组、C组有明显提高;在疼痛程度方面,A组较B组、C组降低。结论: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皮肤缺损行持续冲洗,可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缩短创面清洁时间,降低患者的伤口疼痛程度,防止引流通路堵塞。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和传统换药技术在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疗效,判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换药技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cGill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换药技术,可减少换药次数,降低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的疼痛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骨创伤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陈林 《临床医学》2010,30(8):27-28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并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作用。方法将42例患者分为VSD组24例,常规换药组18例;两组患者均行骨折复位固定,清创术后在创面覆盖VSD系统,待肉芽组织生长新鲜后二期行创面修复,比较两组的创面清洁时间、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等指标,评估疗效。结果 VSD组与常规换药组在创面清洁时间、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并皮肤软组织缺损中较传统换药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深Ⅱ度烧伤创面早期磨痂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疗效.方法 将6例深Ⅱ度创面患者,依照部位相对称,深度基本相同,面积相近的同体对照原则,分为早期磨痂+负压封闭引流与对照组.磨痂+VSD治疗 组采用普通钢丝球,部分配合应用台式牙钻以钢刺磨头打磨,磨去创面坏死层,以基底泛红,有针尖状出血点为止,然后在创面覆盖VSD敷料,并持续负压吸引,6~10 d去除VSD敷料;对照组应用纳米银纱布换药.创面愈合后3个月内随访.比较2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质量,并注意观察创面的肿胀程度、疼痛程度、感染情况.结果 磨痂+VSD可改善创面局部微循环,加速创面愈合;伤后1、3、7 d创面疼痛、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伤后3个月创面愈合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深Ⅱ度烧伤创面早期磨痂+VSD治疗,创面愈合时间缩短,且愈合局部平整,瘢痕轻,提高了愈合质量,换药减少,患者疼痛减轻,使烧伤治疗简单化,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况世荣  吴海燕  李惠 《护理研究》2012,26(14):1307-1308
[目的]探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严重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按住院时间顺序将61例严重软组织损伤病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观察组运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比较两组病人引流管堵管、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及创面感染率、创面平均清洁时间、肉芽组织生长时间.[结果]观察组负压封闭引流管堵管、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创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创面平均清洁时间及肉芽组织生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改良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既可预防创面感染,又可减少引流管堵管及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提高引流效果,加快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0.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外伤的护理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外伤时两种不同的吸引方式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08年5月~2009年12月在我科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创面处理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行负压封闭引流术后即在0.017~0.060 MPa负压下进行持续吸引;观察组在行负压封闭引流术后48 h内在0.017~0.060 MPa负压下行持续吸引,48 h后改为在相同的负压下行吸2 m in停5 m in的间断吸引。对两组病人在创面清洁时间、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方面进行护理效果评价。结果:两组疼痛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创面清洁时间、睡眠质量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外伤时行间断负压吸引,可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和缩短创面清洁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椎手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5例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采用VSD负压冲洗引流治疗,行彻底清创,根据创面大小和形状剪裁VSD敷料,将无菌负压封闭引流管及冲洗连接管插入泡沫敷料内置引流管内,用生物半透贴膜封闭整个创面,形成负压封闭引流状态,冲洗连接管一端连接输液装置,引流管连接中心负压引流器行负压引流,维持负压60~80 kPa,持续引流7~10 d。结果15例患者中7例经1次引流术后,创面清洁肉芽生长满意,予一期缝合;4例行2次引流后直接缝合伤口;2例行3次引流后缝合伤口;1例行4次引流后死腔方消灭,创面明显缩小,停用VSD,通过常规换药1周后创面即愈合。结论 VSD负压冲洗引流不仅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利于控制椎间隙的感染,同时增加椎间隙局部血流量,促进创面肉芽生长,创面愈合快,缩短了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老年烧伤患者皮肤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诊治的100例老年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方法,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两组患者的创面面积均呈逐渐缩小的趋势(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P<0.05),治疗第1d、3d、7d,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创面缩小率以及肉芽面积增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植皮时间、住院时间、植皮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老年烧伤患者皮肤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换药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创面面积,降低疼痛程度,加速恢复。  相似文献   

13.
张秀清 《全科护理》2014,12(8):710-711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皮肤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使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对32例皮肤软组织损伤病人进行治疗,同时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手术保持有效的负压,从引流管、体位、疼痛、饮食等方面给予精心的护理。[结果]19例经1次治疗、13例经2次~4次治疗后创面有新鲜的肉芽组织生长,经再次植皮后创面均愈合良好。[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是治疗皮肤软组织损伤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加强持续负压引流的护理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烧伤整形病人的应用意义.方法:研究资料来自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烧伤整形病人6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VSD组和换药组.换药组应用传统换药方法;VSD组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就两组患者创面清洁时间、愈合时间、疼痛评分、住院日和植皮失败率、感染率、抗生素使用率进行比较.结果:VSD组植皮失败率、感染率、抗生素使用率低于换药组,X2检验显示P<0.05.VSD组患者创面清洁时间、愈合时间、疼痛评分、住院日均少于换药组,t检验显示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烧伤整形病人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加速创面清洁和愈合,提高植皮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感染发生和抗生素的应用,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对烧伤患者疼痛症状、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传统换药治疗组(n=40)和负压封闭引流术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负压封闭引流术组患者的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传统换药治疗组,植皮时间、创面清洁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换药治疗组,局部用药费用明显高于传统换药治疗组,抗菌药物应用率、术后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0.0%、7.5%,均明显低于传统换药治疗组的47.5%、1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较传统换药治疗能更有效改善烧伤患者的疼痛症状,缩短其创面愈合时间,降低其术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度压疮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烧伤整形科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52例Ⅲ度、Ⅳ度带入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70~-120 mm Hg间歇性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予以传统的常规换药治疗。比较两组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评分、换药次数。结果: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评分、换药次数等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够明显缩短压疮创面的愈合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持续冲洗在深Ⅱ度烧伤病人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科室收治的60例深Ⅱ度需负压引流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后,按照负压引流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和持续生理盐水+庆大霉素8×10~4 U~16×10~4 U,每分钟8滴~10滴,每天500mL~1 000mL,于治疗后10d除去引流材料,对比两组病人治疗结果、创面愈合时间及清洁时间,并对两组病人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相关不良事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病人创面清洁时间和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和持续生理盐水+庆大霉素8×10~4 U~16×10~4 U持续冲洗可有效清除深Ⅱ度烧伤创面分泌物及坏死组织,促进创面愈合,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治疗效果优于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和持续生理盐水冲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两种负压维持方式对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两组对象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软组织缺损部位进行处理。在封闭负压引流期间,A组采用恒定高负压维持引流,B组则根据创伤愈合过程分期调节吸引负压而维持引流;观察并比较两组平均早期每日引流量、创周红肿消退时间、创缘皮温、换引流物次数、创面清洁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平均早期每日引流量、创周红肿消退时间、创缘皮温、换引流物次数、创面清洁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A组的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分期调节吸引负压维持引流有利于降低封闭负压技术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时的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小儿四肢严重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对应用VSD治疗的48例患儿在病情平稳后清创,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者及时彻底地切开减压;合并开放性骨折的行骨折复位和固定;修复需要重建的血管、神经、肌腱,修剪VSD材料,行持续负压吸引,根据创面情况更换VSD敷料、二期缝合、换药、植皮或皮瓣转移治疗。结果:经过负压封闭引流,19例创面二期缝合或自行愈合,24例行游离植皮,5例行皮瓣转移后创面全部愈合。结论:VSD用于小儿四肢软组织损伤,不仅可以促进创面愈合,减少致残率,减少因反复换药带给患儿的痛苦,而且对耐药菌感染的患儿可有效地预防交叉感染,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节约了有限的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20.
肖梅  苏云艳  刘海花 《全科护理》2012,10(8):689-690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促进低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将56例低位肛瘘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照组采用凡士林油纱条换药,观察两组肛瘘术后病人创面疼痛程度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后第3天、第7天创面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P〈0.01)。[结论]创面负压封闭引流能减轻低位肛瘘术后病人创面疼痛,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