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防治肠粘膜损伤作用机理研究近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艳芬  陈蔚文 《中医杂志》2002,43(7):550-552
肠粘膜是机体一道十分重要的防御屏障,其损伤后可引发多种病变,作为机体的高代谢组织之一,其损伤后的修复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因此如何防治肠粘膜损伤,维持肠屏障功能的完整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为中药防治肠粘膜损伤的研究提供了新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学认为,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病因作用下,发生损伤和抗损伤相互斗争的过程。表现有机能、代谢和形态的变化,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从而影响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降低或丧失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劳动能力。比如说,当机体感染痢疾杆菌时,一方面发生一系列损伤性变化,如毒血症、肠粘膜溃疡形成及脱水、酸中毒等;同时也产生相应的抗损伤性反应,如血液中的白细胞数目增加,中性白细胞的比例升高,以增强细胞对致病菌的吞噬能力,肠粘膜有中性白细胞浸润及特异性抗体形成等;临床出现发热、腹泻、腹痛、里急后…  相似文献   

3.
胆汁反流性胃炎宜治本顾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仲海 《中医杂志》2004,45(12):892-893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胃排空延迟,胃肠道运动障碍,胃、十二指肠、胆囊的运动协调失常,幽门松弛所致过多的胆汁反流,破坏胃粘膜表面的粘液屏障,损伤粘膜上皮,引起粘膜充血、水肿等炎症性改变.  相似文献   

4.
山茶花(Camellia japonica)用于止血和治疗烫伤。本次从现代医学角度探讨了山茶花提取物的药理作用。 实验方法:①制备新鲜山茶花(产于日本伊豆岛)的甲醇提取物,以乙酸乙酯、水及丁醇分配,得各组分。②胃粘膜损伤:对SD系雄性大鼠(约250g)分别给予各种剂量的提取物或组分。1h后经口给予酒精,再过1h摘出胃,以粘膜损伤部位的长度作为损伤系数。③血小板聚集活性:用兔的全  相似文献   

5.
口腔粘膜损伤是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们应用银菊四联液含嗽治疗 80例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临床资料  (1)口腔粘膜损伤分级标准 :按RTOG粘膜损伤诊断标准分为 5级。 0级 :无反应。Ⅰ级 :轻度口腔、咽粘膜轻度充血水肿、咽干、下咽轻痛。Ⅱ级 :口腔、咽粘膜明显充血水肿 ,有白色斑点 ,中度疼痛。Ⅲ级 :口腔、咽粘膜呈片状粘膜炎、疼痛加剧影响进食。Ⅳ级 :口咽粘膜呈大面积溃疡 ,并有白色粘液样夹膜 ,剧痛 ,不能进水、进食。 (2 )资料 :2 0 0 0年 1月~5月 ,接收化疗 16 0例患者分为两组 ,研究组 80例 ,男 48例 ,女32…  相似文献   

6.
胃镜检查术直观简捷,诊断率高,但有时会引起一些临床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有咽喉粘膜损伤、胃粘膜渗血、食欲不振等。针对不同并发症,临床可采用相应的食疗法治愈。1 咽喉粘膜损伤1.1 食疗方(银花麦冬桔甘茶):银花10g,麦冬10g,桔梗6g,生甘草2g。1.2 服用法:将银花、?..  相似文献   

7.
血竭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敏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6):488-488,490
<正>1血竭治疗UC理论来源 现代医学认为,溃疡性结肠炎(以下简称UC)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但与以下因素有关: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氧自由基、N0、粘液素变异等在uc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近年研究表明:血小板凝聚与血管损伤在uc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uc患者Tx如含量较正常人明显升高,它既可引起肠粘膜血管收缩,又可使血小板聚集阻碍肠粘膜微循环,导致肠粘膜缺氧、损伤。血小板活化后还可使血小板聚集反应亢进、粘附率显著升高,导致高凝状态和肠粘膜微循环障碍,加重炎症反应和便血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前,放射治疗是有些恶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手段之一。急性粘膜反应是头颈部及锁骨上区肿瘤放疗中最常见的放射反应,表现为鼻咽、口咽、喉咽、食管及气管等受压部位粘膜充血、水肿。在此基础上,往往会诱发细菌及病毒感染,加重粘膜损伤,出现粘膜白斑或溃疡,引起局部疼痛,严重时影响进食,影响放疗的顺利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是治疗急性放射性粘膜反应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其发生是胃、十二指肠粘膜自身的防卫力和损伤粘膜的侵袭力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对损伤胃粘膜保护作用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灵霞 《国医论坛》2006,21(1):54-56
中药抗胃粘膜损伤的现代药理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增强胃粘液-碳酸氢盐屏障(胃粘膜保护作用)、改善胃粘膜血流和微循环、抗自由基损伤等.中医中药对消化道粘膜损伤的治疗主要着重于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剂型主要以汤剂为主,其对加强胃粘膜防御机制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我国学者在此领域作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进展.现将近年来有关实验研究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温通针法预防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温通针法预防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的作用.方法选健康Wistar大鼠80只,分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热补针法组、捻转补法组.以血清及胃粘膜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及胃粘膜组织丙二醛(MDA)的含量、粘膜损伤指数为效应指标.结果针刺可明显地提高血清及胃粘膜组织SOD的含量,降低血浆及胃粘膜组织MDA的含量,减轻胃粘膜损伤程度;且温通针法优于捻补针法,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对肠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肠道粘膜时常受到各种刺激性物质和损伤性因素的攻击和侵蚀,但在正常情况下肠粘膜仍能有效地发挥分泌、吸收等生理功能,并保持其结构的完整性.肠道构成了人体的一道屏障,这是由其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决定的.肠粘膜屏障包括机械性屏障、免疫性屏障和菌群屏障.肖氏等总结前人经验,提出具有高度抵御性能的肠粘膜屏障必须符合三个基本解剖和生理条件:即:①连续完整和健康的肠粘膜上皮构成的机械屏障;②不断更新和维持的肠道粘液层,并由此提供的健全免疫系统;③正常大量的肠道厌氧菌群存在,防止致病微生物在肠道粘膜的定植[1].  相似文献   

13.
川芎嗪对烧伤后肠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川芎嗪对烧伤后家兔肠粘 膜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川芎嗪5、10mg/kg iv,能减轻烧伤所致家兔肠粘膜损伤水肿程度,并降低LPO,增强SOD活性,提示川芎嗪能够减轻肠粘膜应激性损伤。  相似文献   

14.
孟娜 《国医论坛》2004,19(5):18-18
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粘膜溃疡性、损伤性疾病,以口颊、上鄂、齿龈等处发生溃疡为特点,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笔者自2000年5月以来采用内外结合治疗的方法治疗小儿口疮2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舒肝冲剂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和胃粘膜损伤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舒肝冲剂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和胃粘膜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①幽门结扎及醋酸浸渍造成大鼠胃溃疡模型 ;②束缚应激法及乙醇灌胃造成大鼠胃粘膜损伤模型 ,观察该药的治疗和保护作用。结果 :舒肝冲剂高、中剂量组对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及大鼠束缚应激法引起的胃粘膜损伤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高剂量组对醋酸浸渍造成的胃溃疡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小剂量组对灌服乙醇引起的胃粘膜损伤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结论 :舒肝冲剂对大鼠胃溃疡及急性胃粘膜损伤具有预防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生肌敛疡法治疗消化性溃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时德廷 《河南中医》2000,20(3):29-29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疾病 ,临床以长期反复发生的周期性、节律性慢性上腹部疼痛为特征 ,常伴反酸、嘈杂、腹胀、嗳气、恶心 ,呕吐、黑便等症状。它的发生 ,主要是由于致溃疡的攻击因子与粘膜的保护因子失去平衡 ,攻击因子过强所致。其攻击因子主要有 :①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过多 ,即“无胃酸就无溃疡”。②幽门螺杆菌感染。③其他因素 :包括胃动力学异常、烟酒刺激、药物及机械性损伤等。保护因子包括 :粘液、粘膜屏障、粘膜血液、细胞更新、细胞保护等。消化性溃疡属中医“胃脘痛”、“嘈杂”、“吞酸”等范畴。多数学者认为 ,脾…  相似文献   

17.
胆汁返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是由于幽门松弛,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胃引起胃粘膜的炎症。其确切机制和引起粘膜损伤的因素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胆汁、胆盐、溶血性卵磷脂、胰酶等十二指肠内容物可溶解来自胃粘膜的胆固醇和磷脂,并干扰胃粘膜的屏障,促使H+及胃蛋白酶反弥散入粘膜,进一步引起损伤,导致炎症发生。其症状有持续性上腹烧灼性疼痛、恶心、可经常呕吐胆汁(特别是清晨),并且体重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补肺益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为探索补益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分别采用冰乙酸和兔抗血清建立大鼠创伤性及免疫性溃疡结肠炎两种模型,观察该方(党参、黄芪、桑白皮、紫菀、乌梅、五味子、血竭)对模型大鼠结肠粘膜组织病理学、结肠损伤分数,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肠粘膜过氧化脂质(LPO)和大便乳酸含量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大鼠结肠粘膜光镜下组织学有明显改善,结肠损伤分数、大便乳酸含量降果:治疗组大鼠粘膜光镜下组织学有明  相似文献   

19.
梁光铁 《国医论坛》1989,4(4):45-46
正常的胃粘膜通过自身防御机构将H~+的反弥散控制在最小限度,不使引起粘膜障碍。若乙醇、阿司匹林或胆汁酸破坏了胃粘膜屏障,致H~+的反弥散异常增加,就可以导致出血、糜烂、溃疡等病变。所谓胃粘膜屏障是指粘膜有控制酸即H~+从胃内腔向胃粘膜弥散、Na~+从胃粘膜间质腔向胃内腔弥散的能力。对胃粘膜来说,粘膜侧带负电,浆膜侧带正电,两者之间约有30mv的胃粘膜电位差(PD),该电位差在胃粘膜损伤时可因H~+的反弥散而降低。在实验性溃疡模型中,一般都把肉眼观察溃疡、出血性变化作为形态学上的指标,因此,在评估胃粘膜损伤的程度时有较大的偏差,不适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泄泻幼鼠肠粘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黄泄下法制造脾虚泄泻大鼠模型,以不同剂量的参苓白术散进行干预,观察大鼠小肠粘膜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检测其血浆D-乳酸、二胺氧化酶的水平变化。结果:参苓白术散有显著的止泻作用,能明显改善脾虚泄泻大鼠的一般状态,降低血浆D-乳酸、二胺氧化酶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光镜下模型组大鼠小肠粘膜部分萎缩,可见绒毛脱落,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粘膜内散在淋巴细胞浸润,参苓白术散各剂量组均有一定的改善。结论:参苓白术散能减轻模型大鼠肠粘膜损伤、降低肠粘膜通透性,对脾虚泄泻幼鼠肠粘膜屏障有一定的修复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