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生儿呼吸衰竭是新生儿时期常见危重症,危及患儿生命.机械通气为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我院新生儿科2008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衰竭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31例患儿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机械通气的主要并发症以及在呼吸管理过程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情重,病死率高,中、重度者可伴有中枢性呼吸衰竭,所以积极治疗呼吸衰竭是抢救新生儿生命的关键所在.我们于2001年12月至2003年12月,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中枢性呼吸衰竭50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呼吸衰竭是NICU常见的危重症,以往常频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主要手段,近年来无创通气备受关注,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呼吸中枢功能不完善,窒息缺氧、感染、吸入、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等因素都可导致新生儿呼吸功能不全,呼吸衰竭是新生儿ICU中最常见的严重影响预后的危急症.以往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主要手段,近年来无创通气被受关注,一年多来我院应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呼吸衰竭是NICU常见的危重症,以往常频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主要手段,近年来无创通气备受关注,在临床广泛应用.一年多来,我科开始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新生儿呼衰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6年5月~2009年4月收入我科并发呼吸衰竭且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68例新生儿临床资料.结果:68例呼吸衰竭新生儿经呼吸机治疗后,显效19例,有效33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6.47%.结论: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足安全有效的,值得基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纳洛酮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在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对52例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患儿应用纳洛酮.并与52例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结果 应用纳洛酮的治疗组,呼吸衰竭的纠正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呼吸衰竭101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维军  陈贻骥 《重庆医学》2008,37(18):2081-2082
目的 总结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年龄分布、原发病、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101例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早期新生儿占91.09%,晚期新生儿占8.91%.早期新生儿原发病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占40.22%.肺炎占36.9%.病死率11.8%,家属放弃治疗30.69%,好转或治愈出院57.43%.结论 新生儿呼吸衰竭主要发生在早期新生儿,其原发病以NRDS及肺炎为主,呼吸机辅助通气为其主要抢救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在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对48例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患儿联合应用氨茶碱和纳洛酮,并与43例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结果 应用氨茶碱联合纳洛酮的治疗组,呼吸衰竭的纠正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肺出血的救治是急性呼吸衰竭临床治疗中一个棘手问题.近年来随着急救医学的兴起,尤其是人工呼吸器在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广泛应用,肺出血的救治成功率很高,死亡率降低.我院于1998年-2008年收治新生儿肺出血19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6年10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新生儿呼吸衰竭,其中45例给予鼻塞式CPAP应用,对照组为37例,家长拒绝使用CPAP,采用头罩吸氧及药物来改善呼吸.结果CPAP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愈率明显增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PAP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呼吸衰竭是新生儿疾病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造成多脏器损伤 ,因此临床上必须采取快速而有效的方法缓解缺氧 ,我们对 2 5例新生儿呼吸衰竭给予经鼻呼吸道持续正压通气 ( CPAP)治疗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5例病人均为住院的危重新生儿 ,新生儿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根据 1 986年 9月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 (杭州 )拟定新生儿呼吸衰竭诊断标准的初步方案[1] ,其中 1 0例经血气分析符合 型呼吸衰竭 ,Pa CO2 <70 mm Hg,且呼吸节律规则 ,呼吸频率在 40~ 80次 /min,除外中枢性呼…  相似文献   

13.
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观察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建明 《华夏医学》2002,15(6):804-805
呼吸衰竭是新生儿常见危重症,亦是新生儿多器官功能衰竭序贯发展的主要原因.呼吸衰竭早期主要表现为缺氧症状,鼻导管或头罩等普通氧疗难以奏效,常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由于机械通气技术要求高,且为创伤性及侵入性操作,费用昂贵,在基层医院难以广泛开展.我科近年采用简易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发现能迅速纠正低氧血症,明显减少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改善预后,减少费用,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35例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护理经验.认为加强NCPAP患儿的呼吸道管理,重视病情及通气情况的观察,以及预防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呼吸衰竭新生儿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机械通气是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科学的护理与机械通气的成功与否密切相关.我院儿科自1998年开始使用美国钮邦E-200型呼吸机机械通气抢救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呼吸衰竭42例,疗效显著.现将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回顾性分析38例呼吸衰竭死亡新生儿病例,取尸解肺组织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部分以SP法行CD34、CD68、CK,TTF-1免疫标记和六胺银特殊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血管发育情况、查找肺血管疾病.在这38例因呼吸衰竭死亡新生儿中,存在肺血管疾病5例,其中高血压性肺血管重塑3例,肺泡毛细血管发育不良2例.认为血管疾病是导致新生儿呼吸衰竭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8年7月-2009年2月我科收治的采用呼吸机治疗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3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32例患儿存活28例占87.5%,死亡2例占6.25%,放弃2例占6.25 %.结论 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是安全有效的,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应及经济效应,值得广大基层医院推广、普及,宜早上机,早脱机,低参数,严格无菌操作.  相似文献   

18.
唐英姿  赖细芬 《广西医学》2011,33(12):1665-1667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护理策略.方法 新生儿呼吸衰竭20例,使用HFOV治疗和规范化护理.结果 20例患儿在施行HFOV治疗48 h后吸入氧体积分数下降,肺部氧合得到改善,氧合指数及振荡压力幅度均下降,治疗过程中心率、血压无明显变化,21例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 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19.
宋亚君  邱向利 《河北医学》1996,2(5):468-469
机械通气在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体会(050031)河北省儿童医院内科宋亚君,邱向利,张中馥,贾系群机械通气疗法是NICU中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主要手段,在降低危重新生儿病死率方面起着很大作用,我院NICU应用人工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何伟  廖霓 《四川医学》2007,28(4):433-434
目的对我院治疗的新生儿呼吸衰竭病例进行病因分析及对策的探讨。方法对我院ICU病区2004年6月至2005年5月治疗的64例新生儿呼吸衰竭进行了病因分析,并对其常用处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导致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占前4位的是:肺部感染(45.31%)、吸入性肺炎(34.38%)、呼吸窘迫综合征(32.8l%)、呼吸暂停(25.00%)。在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进行治疗过程中予以辅助机械通气的占64.06%。结论新生儿呼吸衰竭是新生儿常见的危急重症,其主要的病因仍是呼吸系统疾病,机械辅助通气己是治疗新生儿呼吸功能衰竭主要的手段,且对提高新生儿呼吸功能衰竭患儿生存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