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血清胆汁酸(TBA)水平与病因及肝功能各指标相关性,探讨血清TBA在不同类型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12月龙华医院肝病科肝硬化患者一般资料及生化检测指标,以病因分类,比较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TBA与各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全部肝硬化患者TBA与肝胆酸(CG)高度相关(r=0.72),与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普通负相关(r=-0.45,-0.48,-0.48),与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普通正相关(r=0.48, 0.49)。按病因亚组分类后,各亚组(除酒精性肝硬化)TBA与CG均高度正相关;乙肝肝硬化组TBA与PA中度负相关,与TBil、DBil中度正相关;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TBA与PA、Alb、CHE中度负相关,与ALT、AST、TBil、DBil中度正相关;自身免疫性肝硬化组TBA与PA、Alb、CHE中度负相关;酒精性肝硬化组TBA与Alb中度负相关,与DBil中度正相关;血吸虫性肝硬化组TBA与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中度正相关,与碱性磷酸酶(ALP)、TBil、DBil高度正相关。结论 TBA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硬化患者肝脏合成及胆红素代谢状况,尤其是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反映肝脏合成、损伤及代谢等多项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肠透析联合自拟荡涤汤保留灌肠治疗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黄疸型肝炎患者2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透灌组和透析组,每组100例,透析组患者给予结肠透析治疗,透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荡涤汤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DBil、TBil、AST、ALT、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透灌组患者DBil、TBil、AST、ALT、IL-6、TNF-α明显低于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透析联合自拟荡涤汤保留灌肠治疗黄疸型肝炎可有效降低患者黄疸、改善肝功能及炎症状态,提高疗效,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患者合并急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n=40例)采用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n=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1)等肝功能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炎性指标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等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ALT、AST、TBil等肝功能及CRP、PCT等炎性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肝功能及炎性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NF-α、IL-1、IL-6等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有效改善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患者肝功能,明显减少炎症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4.
王小东  王石 《肝脏》2019,24(11)
目的对比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与经皮经肝胆管造影引流术(PTCD)用于肝门部胆管癌术前减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的120例患者资料,按术前减黄方案分为ENBD组(57例)和PTCD组(63例),对比两组围术期肝功能指标、术中情况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引流前,两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术前,ENBD组TBil、DBil、ALT、AST均明显高于PT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lb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术后,两组TBil、DBil、ALT、AST、Alb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BD组围术期胆系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PT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根治术前行ENBD或PTCD均能够有效减黄,而后者减黄效果更可靠,能够更好地促进肝功能恢复;接受ENBD后胆系感染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5.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Albumin)减少,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胆红素(TBil)异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血清白蛋白低于35g/L,肝功能异常的肝硬化病人20例,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18例,丙型肝炎肝硬化1例,酒精性肝硬化1例.方法rhGH 4~8 IU,皮下注射,1次/d,10d为1个疗程.观察用药前后Alb、ALT、AST、TBil、α-FP、PTA和血糖的变化.结果血清白蛋白由治疗前(28.32士3.86)g/L增加到(30.86±3.91) g/L(P<0.001);ALT由(59.99±28.97)IU降至(43.90士20.43)IU(P<0.05),AST由(77.25士34.37)IU降至(59.32士31.08)IU(P<0.05).其他指标无变化.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可以增加肝硬化病人的白蛋白合成,降低ALT、AST水平,改善肝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Ⅰ号方对重症急性胃肠损伤(AGI)患者肝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符合AGI诊断标准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西药组,疗程7d,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率(INR)、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及28 d生存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中西药组患者TBil、DBil、IBil、AST、PT、INR显著降低,且治疗前后下降的差值显著大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西药组患者Alb较治疗前显著降低,ALP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西药组患者治疗前后Alb下降差值、ALP升高差值显著大于中西药组(P0.05);中西药组患者28 d生存率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中西药组患者28 d生存率的提升,可能与中药Ⅰ号方改善重症AGI患者肝储备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肝纤维化患者Ac-SDKP、Smad7和PPAR-γ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纤维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囊肿患者作为对照。观察两组肝组织Ac-SDKP、Smad7和PPAR-γ相对表达量,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分析肝纤维化患者Ac-SDKP、Smad7和PPAR-γ表达水平与肝功能和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肝纤维化患者肝组织Ac-SDKP、Smad7和PPAR-γ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t=17.365、11.931、7.819,P0.001);肝纤维化患者ALT、A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39.306、-33.015、-31.717,P0.001);肝纤维化患者TGF-β1、TNF-α和IL-6水平高于对照组(t=-114.895、-76.645、-50.179,P0.001);肝纤维化患者Ac-SDKP、Smad7和PPAR-γ表达量与ALT、AST、TGF-β1、TNF-α和IL-6水平负相关(P0.05)。结论肝纤维化患者Ac-SDKP、Smad7和PPAR-γ表达水平较高,且与肝功能和细胞因子水平负相关,可作为临床监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沉积(HBV-ECPGN)患者的IgG、IgA、IgM、C3d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HBV-ECPGN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单纯肾小球肾炎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血清IgG、IgA、IgM、C3d水平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肝功能指标、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分析HBV-ECPGN患者IgG、IgA、IgM、C3d与肾功能、肝功能指标、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gG、IgA、IgM和C3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52.499、-65.068、-12.995、-35.122,P0.001);观察组患者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高于对照组(t=-8.680、-4.062,P0.001),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低于对照组(t=3.120,P=0.001);观察组患者的ALT、AST和TBil水平高于对照组(t=-14.848、-18.508、-12.209,P0.001);观察组患者的IL-10、IL-6和IL-12水平高于对照组(t=-16.357、-16.782、-24.748,P0.001);HBV-ECPGN患者IgG、IgA、IgM、C3d水平与BUN、sCr、ALT、AST、TBil、IL-10、IL-6和IL-12水平正相关,与GFR水平负相关。结论 HBV-ECPGN患者的IgG、IgA、IgM、C3d水平较高,且与肝肾功能和细胞因子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水平及其与肝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重型组)和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组)以及门诊体检无异常的60名健康者(健康组)为研究资料。分析3组患者血清HMGB1水平差异和肝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白蛋白(Alb)水平差异,再将60例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HMGB1水平与肝生化指标ALT、AST、TBil、PTA及Alb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得出血清HMGB1水平与肝生化指标ALT、AST、TBil、PTA及Alb的相关性。结果健康组血清HMGB1水平低于慢性组,慢性组低于重型组(P0.05)。健康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低于慢性组,慢性组低于重型组(均P0.05)。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HMGB1水平和ALT、AST、TBil水平均为正相关(均P0.05),和PTA、Alb水平均为负相关(均P0.05)。结论肝功能损伤越重,患者血清HMGB1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后使用异甘草酸镁治疗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4月收治的梗阻性黄疸的患者共62例,在PTCD术后配合应用维生素B6、维生素C、复合辅酶静脉点滴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加用异甘草酸镁100 mg;对照组30例,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00 mg。治疗1周后,比较ALT、AST、Alb、GGT、ALP、TBil、DBil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NF-κB的变化情况;观察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TBil、DBil、ALT、AST、ALP、TNFα、NF-κB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TBil、DBil、ALT、AST、ALP、TNFα、NF-κB下降明显(P0.05);但对Alb、GGT的改善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术后经异甘草酸镁治疗肝功能损伤对尽快恢复肝功能,消退黄疸,有促进作用,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肝硬化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肝硬化患者。分别检测患者血清PCT、肌酐(Cr)、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清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经Spearman分析,PCT与Cr、BUN、ALT、AST、Alb、TBil、TP、ALP、GFR均无相关性(P0.05)。在随访期间发生肝肾综合征14例,发生率为23.33%;肝肾综合征患者PCT水平为(3.86±1.23)ng/mL,显著高于非肝肾综合征患者(2.13±0.67)ng/mL(P0.05);肝肾综合征患者Alb、TP表达水平为(21.33±4.02)g/L、(35.84±16.26)g/L,明显低于非肝肾综合征患者(33.69±5.61)g/L、(47.62±18.74)g/L(P0.05),肝肾综合征患者Cr、BUN、ALT、AST、TBil、ALP、GFR表达水平与非肝肾综合征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期间死亡患者7例,死亡率为11.67%;死亡患者PCT水平为(4.02±1.26)ng/mL,显著高于非死亡患者(2.47±1.12)ng/mL(P0.05),死亡患者Cr、BUN、ALT、AST、TBil、ALP、GFR、Alb、TP表达水平与非死亡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硬化发生肝肾综合征以及死亡患者中血清PCT明显升高,与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临床上评价肝硬化病情改善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李翠芬  胡珊珊 《肝脏》2024,(2):170-173
目的 探讨维生素B12(VitB12)、叶酸(FA)、生长激素(GH)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安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48例作为肝硬化组,同期纳入正常体检患者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抽取两组空腹静脉血,检测并对比两组血清VitB12、FA、GH及肝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根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将其分为Child-PughA级、B级和C级,对比三组血清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ALT、AST、TBil与VitB12、FA、GH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肝硬化组血清VitB12、GH、ALT、AST、TBil为(321.81±37.81)ng/L、(7.21±1.23)μg/L、(91.78±10.28)U/L、(99.01±15.78)U/L、(66.21±14.91)μ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FA水平为(5.21±1.90)μg/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功能按Child-Pugh分级,其中A、B、...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TIPS)术后的肝功能及炎症介质的变化并探讨二者间的相互关系。方法纳入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华西医院消化内科72例行TIPS术肝硬化患者术前及术后一周、一月、三月和半年肝功能及血炎症介质水平,分析二者间的关系。结果72例肝硬化患者TIPS术后肝功能指标较术前发生一过性恶化(P<0.05),但术后半年肝功能逐渐恢复到术前水平。此外,血炎症介质与肝功能变化呈显著线性相关性,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呈直线正相关(P<0.05);可溶性白介素受体-2(slL-2R)与TB、DB和AST呈直线正相关(P<0.05);白介素-6(IL-6)与TB和DB呈直线正相关(P<0.05);白介素-8(IL-8)与TB、DB和AST呈直线正相关(P<0.05);而TNF-α、slL-2R、IL-6、IL-8与白蛋白呈直线负相关(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TIPS术后短期内出现一过性肝功能受损,中远期肝功能逐渐恢复,炎性介质与肝功能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影响阿帕替尼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HC)复发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6月到2020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PHC术后肿瘤复发患者,采用阿帕替尼联合TACE进行治疗,对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术前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甲胎蛋白(AFP)水平等进行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主要包括肝炎史、肝硬化、有无酗酒、门静脉癌栓、肿瘤大小和数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和BCLC分期。通过门诊、邮件和电话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对肿瘤转移和复发以及患者死亡时间进行记录。结果:患者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48.84%、29.07%、9.30%,3年肿瘤转移复发率为8.14%。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BCLC分期、门静脉癌栓、Alb、TBil、AST、ALT、AFP、肝硬化病史、性别是影响患者3年生存期的因素(P<0.05),肿瘤直径、BCLC分期、门静脉癌栓、Alb、TBil、AST、AFP、肝硬化病史和性别均是影响肿瘤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利水方联合逐水膏腧穴贴敷治疗气虚血瘀型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99例气虚血瘀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综合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中药益气活血利水方汤剂并用逐水膏腧穴贴敷,疗程1月,随访3月。观察患者腹水量(超声检测)、中医证候、症状积分、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白蛋白(Alb)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在消退腹水、减小腹围、中医证候积分及总体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低ALT、AST、TBil及升高Alb水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活血利水方联合逐水膏腧穴贴敷可提高气虚血瘀型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疗效,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二术解毒汤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伴高甲胎蛋白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7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伴高甲胎蛋白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予以二术解毒汤颗粒剂治疗,对照组患者只予二术解毒汤安慰剂治疗。治疗4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氡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白蛋白(Alb)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有效率81.3%;对照组患者显效3例,有效9例,无效18例,有效率40.0%,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AFP、AFP-L3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AST、GGT、TBil水平明显降低,Alb水平升高,患者肝功能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术解毒汤对乙型肝炎肝硬化伴高甲胎蛋白血症的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不同临床状态的HBV感染相关肝病患者的T细胞免疫功能状态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分别收集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 C)、慢性乙型肝炎(CHB)及CHB肝硬化患者的血清,检测患者的T淋巴细胞水平和主要细胞因子表达情况。细胞免疫(CD3、CD4、CD8、NK)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因子(IL-2、IL-6、IL-8、IL-10、IFN)采用ELISA方法检测。结果:不同临床类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肝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水平均具有一定差异,CHB肝硬化患者的TBil、ALP、γ-GT水平最高,并长期处于轻度升高状态;As C的肝功能均正常,CHB活动期患者的ALT、AST水平最高。肝硬化患者的各种细胞因子水平均高于As C和CHB活动期患者,尤其以IL-1、IL-2、SIL-2R、IL-6、IL-8、IL-10最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类型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不同ALT水平的患者,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细胞因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不同临床类型慢性HBV感染者,其肝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水平等均表现为不同状态,CHB肝硬化患者的TBil、ALP、γ-GT水平最高,并长期处于轻度升高状态;肝硬化患者的各种细胞因子水平均高于病毒携带者和CHB活动期患者,而ALT水平对HBV感染者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肝脏》2017,(12)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对抗病毒有效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分泌、肝功能及肝硬化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有效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3例,将其分为扶正化瘀组(FZHY组)30例,均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对照组33例,均单用恩替卡韦治疗;另选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治疗1年后分别观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程度(肝硬度扫描,FibroScan),肝功能(ALT、AST、Alb、TBil)。比较3组外周血细胞因子(IL-1α、IL-1β、IL-4、IL-6、IL-8、IL-10、IL-13、MCP-1、INF-γ、TNF-α、TGF-β1)表达。结果较治疗前FZHY组患者ALT(36.00±19.74 vs 22.82±9.32)IU/L、AST(48.08±26.38 vs 34.47±17.14)IU/L显著下降(P0.05,P0.01)。FZHY组肝硬度有所下降(22.53±20.80 vs 14.28±10.40)kPa(P0.05)。治疗后,FZHY组患者TGF-β1(1107.12±414.36 vs 512.24±219.36)pg/mL,IL-13(33.23±17.95 vs 13.58±17.93)pg/mL显著下降(P0.01)。结论扶正化瘀胶囊可以减少炎性因子的分泌,从而抑制抗病毒有效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mononuclearcells,PBMC)中miR-155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1(suppressorofcytokine signaling1,SOCS1)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肝功能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就诊的95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CHB组),根据患者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轻度CHB组(31例)、中度CHB组(38例)和重度CHB组(26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检测受试者外周血PBMC中miR-155和SOCS1 mRNA相对表达量,ELISA法检测CHB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分析外周血miR-155和SOCS1mRNA相对表达量与CHB严重程度及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HB组患者miR-155相对表达量(0.64±0.15)显著低于对照组(0.86±0.27),SOCS1 mRNA相对表达量(1.25±0.37)显著高于对照组(0.69±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14,P 0.001;t=10.081,P 0.001)。重度CHB组miR-155相对表达量为0.52±0.13,显著低于中度CHB组(0.65±0.16)和轻度CHB组(0.73±0.20);SOCS1 mRNA相对表达量为1.50±0.25,显著高于中度CHB组(1.21±0.33)和轻度CHB组(1.09±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HB患者mi R-155和SOCS1 mRNA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695,P 0.01)。重度CHB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分别为(95.97±11.98)U/L、(75.93±10.27)U/L、(22.21±4.09)μmol/L,均显著高于轻度CHB组[(79.73±10.86)U/L、(61.57±9.16)U/L、(18.06±3.14)μmol/L]和中度CHB组[(86.05±12.14)、(66.66±9.38)U/L、(19.73±3.5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度CHB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与轻度CH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CHB患者mi R-155相对表达水平与ALT、AST、TBil水平呈负相关(r=-0.457、-0.531、-0.389,P均0.05),SOCS1 mRNA与ALT、AST、TBil水平呈正相关(r=0.419、0.520、0.371,P均0.05)。结论 CHB患者PBMC中mi R-155和SOCS1 mRNA的异常表达与肝功能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寇曦曦 《肝脏》2020,(2):181-183
目的研究血清mRNA-122(miR-122)对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早期药物肝毒性评价的价值。方法纳入我院84例DILI患者为观察组及同期9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测定血清miR-122表达。对比两组miR-122表达及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酸(AST)水平,并分析miR-122表达与上述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miR-122表达及ALT、TBil、ALP、AS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DILI患者血清miR-122表达与ALT、AST水平呈线性正相关(r=0.662、0.698,P=0.000、0.000),与TBil、ALP水平呈线性正相关(r=0.732、0.624,P=0.000、0.000)。结论DILI患者血清miR-12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ALT、TBil、ALP、AST水平密切相关,提示其在DILI患者早期药物肝毒性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