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护士岗位管理的实施效果,为岗位管理的进一步推行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选取陕西区域护士岗位管理试点与非试点共6所三级医院,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对照组采用原管理方法,采用已构建的护理质量、患者评价、护士评价、医生评价、住院服务利用5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护士岗位管理实施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1年干预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倍差法从医生、护士、护理质量及住院服务利用4个方面总体评价,结果显示护士岗位管理实施效果显著。结论 :实施护士岗位管理,有利于提高医生、护士对护理岗位的认可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和住院服务利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士专职夜班岗位设置与管理的实践效果及体会。方法:于2012年6月起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和骨科4个病区试点护士专职夜班岗位,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护士对工作满意度、夜班护理质量的变化。结果:实施护士专职夜班岗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均明显提升(P<0.05),夜班护理质量提升。结论:建立在岗位管理基础上的护士夜班岗位管理,能够提高护理管理效能和护理服务满意度,促进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护理服务模式的转变,对护理岗位分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岗位设置科学、岗位职责明确、岗位培训细化、岗位考核量化,使护理人员付出与薪酬待遇相匹配,通过岗位管理更好地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因此,卫生部于2011年10月发布“关于确定22家岗位管理试点医院及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我院作为护理岗位管理试点医院之一,结合我院已开展的绩效考评工作,基于护理岗位分级,进一步完善了绩效分配体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护理管理》2012,(4):4-M0004
为进一步落实公立医院改革关于实施岗位管理的要求,加强医院护士队伍科学管理,建立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健康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2月23日,中国医院协会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护士岗位管理试点工作研讨会。这是自去年9月卫生部在优质护理重点联系医院中确定23所护士岗位管理试点医院以来,召开的首次专题研讨会。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详细内容请见本期5~6页),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洪山、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耿庆山致辞,卫生部医政司司长王羽主持开幕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岗位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6月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将岗位管理应用于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调查并比较实施岗位管理前后患者、医生和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岗位管理后,医生、护士及患者满意度都较实施前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手术室护理岗位管理的实施能够为患者及医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减少护理缺陷和差错,有利于激励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护理岗位垂直管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相应建议,为实行护理岗位管理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5所岗位管理试点医院的护理管理者、临床护士、科主任和绩效处处长等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护理岗位垂直管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包括4个主题:影响科室内部管理与合作、绩效分配方案的科学性和公开度不够、高年资护士绩效分配和岗位设置问题突出、临时调配护士存在胜任力和归属感问题;总结护理岗位垂直管理工作的建议,包括4个主题:提高科室对护士管理的参与度、公开绩效分配制度并征求多方意见、为高年资护士提供职业发展空间、设置规范化培训和储备护士库,避免随意调配。结论护理岗位垂直管理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包括科室内部管理与合作、绩效分配方案的科学性和公开度不够、高年资护士绩效分配和岗位设置问题等。建议从提高科室对护士管理的参与度、公开分配制度并征求多方意见、为高年资护士提供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着手,促进护理岗位垂直管理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
《中国护理管理》2012,(12):4-M0004
2012年10月29日,山西省卫生厅在平遥县召开全省护理岗位管理试点工作会议暨县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现场会。山西省卫生厅王峻副厅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山西省卫生厅医政(医管)处、妇社处、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各市卫生局分管局长、医政科长,山西省卫生厅直属三级医院、全省48所护士岗位管理试点医院和58所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医院院长、  相似文献   

8.
实施护士岗位管理是护理管理发展的方向.我院从2012年起积极探索护理岗位管理的科学实践,做出了一系列的尝试,实行了岗位准入、以岗定薪、人岗相适、同岗同酬、绩效管理,为我国护理岗位的科学管理和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实施护理人员岗位管理在护理质量和满意度中的效果。方法介绍我院实施护士岗位管理的方法,对实施前(2011年)、实施第3年(2014年)的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护理人员岗位管理3年后,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及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人员岗位管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在持续推动优质护理服务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护士岗位管理架构下护士双向选岗的效果,推进医院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并科学地实施护理岗位管理。方法:在岗位管理基础上实施护士双向选岗,通过梳理岗位、公示、护士自选、护士长选择护士、护理部对落岗人员进行协调等运作实施护士双向选岗。结果 :通过双向选岗,护士工作满意度有所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患者满意度从91.0%上升到97.5%。结论 :实施护士双向选岗是科学实施护理岗位管理的关键举措,是激发护理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团队合作;是人事制度改革的科学探索,有利于促进公立医院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试点外聘日班责任护士在临床护士岗位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关节外科在人员流失严重状况下,经协商决定对外科各专科外聘日班责任护士,制定外聘日班护士岗位条件、外聘日班责任护士职责以及岗位管理细则,于2013年5月—9月实施。[结果]启动外聘日班护士岗位管理后,缓解了专科人力紧缺,提高了病人满意度、护理质量指标,能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结论]外聘日班护士的岗位管理试点是可行的,可缓解短暂护理人力资源紧张,不失为护士岗位管理的一项新举措。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岗位管理下的护士培训方法。方法在岗位管理试点片区改进护士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及考核方式。收集按照岗位管理要求实施培训前后6个月护士岗位胜任力、患者满意度、护士对培训满意度指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按照岗位管理要求培训后,护士的护理岗位胜任力、患者满意度以及护士对培训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基于岗位管理的护士培训,能提高护士主动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提升个人实践能力和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岗位管理对专科医院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制订医院护士岗位管理实施方案和细则,于2012年10月开始实施,我院利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在实施前和实施5个月后对随机抽取的各300例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并比较。结果:实施岗位管理后,各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实施岗位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促进优质护理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岗位评价,也称工作评价、岗位价值评估或职位评价(job evaluation),是根据职位分析的结果,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工作的性质、强度、责任、复杂性及所需的任职资格等因素的差异程度进行综合评估的活动。这一岗位管理手段在西方发达国家医疗机构得到广泛应用。我国自2000年开始推行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对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确认护理岗位价值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我国医疗机构护理岗位管理和研究现状,介绍了岗位评价过程和常用方法,描述了护理岗位评价在医院管理中运用的可行性,总结了相关的影响因素和对策,旨在为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士岗位管理的实施成效.方法 按照护士岗位管理要求分层设置护理岗位,制订与之相匹配的培训、考核及绩效分配方案并实施.收集实施岗位管理前后1年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满意度和护理人员离职率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实施后特一级护理、基础护理、病房管理、重点环节、急救药品器材管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满意度较实施前提高(P<0.01),预报压疮发生率、跌倒发生率、护理投诉较实施前降低(P<0.05).结论 建立在临床护理岗位分级、岗位培训和绩效分配基础上的护士岗位管理,能够提高护理管理效能,促进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6.
朱秀琴  刘于  汪晖 《护理研究》2015,(2):242-244
[目的]探讨科学的护士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方法。[方法]通过实行对护理岗位类别和级别的设置、岗位梳理、修订岗位说明书、护士岗位分层培训、岗位选聘与实施、绩效考核和岗位晋级等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实施。[结果]实施岗位管理前后病人、医生及护士自评满意度均提高,护士的工作、学习积极性高涨。[结论]基于护士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实施促进了护士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保证了正向的激励机制,提升了护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工作中助理岗位护士的设置和管理模式。方法 通过工作量跟踪记时,了解病区基础护理耗时数并根据工作量配置助理岗位护士,确定助理岗位护士职责和管理方法,从2010年起在内外科各病区使用助理岗位护士60名,由助理岗位护士取代护工和陪护者完成患者的基础生活护理,比较使用助理岗位护士前后基础护理落实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对基础护理满意度的变化,并通过工作量跟踪记时,比较设置助理岗位护士前后病区直接护理时间的变化。结果 使用助理岗位护士后基础护理落实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对基础护理满意度均有提高,病区直接护理时间增加。结论 使用助理岗位护士并规范助理岗位护士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也有利于护士岗位管理的实施,稳定护士队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责任制弹性排班在内分泌科护士岗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3-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某部队总医院内分泌科病房作为试点病区,采用责任制弹性排班模式进行排班。采用病区分组、分层管理、竞聘上岗、责任制护理、弹性排班等方式对内分泌科护士进行岗位管理,比较实施责任制弹性排班前后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行责任制弹性护理排班后,护理计划实施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健康宣教知晓率、患者病情掌握率等护理质量管理指标,以及患者满意度得到明显改善,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责任制弹性护理排班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在内分泌科护士岗位管理中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建立优质护理服务长效机制的措施。方法通过对本院护士岗位设置和岗位测算,确定职数和晋级标准,做到多劳多得、同工同酬。结果自2012年9月实施护士岗位管理以来,住院患者和责任护士满意度均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有效地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及方法,为全面履行护理人员职责和实现优质护理服务提供可以借鉴的依据。【方法12010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本院2个科室作为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在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中改变传统排班模式,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切实落实基础护理职责;改革绩效分配,实行激励机制及岗位管理;提供人性化服务。试点6个月后评价患者满意率及护理质量,试点病房逐步推广,2010年年底在全院39个护理单元全部展开。【结果】试点病房的病房管理、基础护理质量与试点前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进了基础护理的落实;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活动的初步实践使护理人员主动工作意识增强,促进基础护理工作落实,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