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现代医院》2019,(7):944-948
目的对某市12家三级综合医院2017年临床路径管理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了解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为评价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某市12家三级综合医院2017年临床路径管理的相关统计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指标体系各维度的权重,运用Topsis法对临床路径管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H12医院的临床路径管理质量评价最好(C=0. 499748542),H4医院评价最差(C=0. 498139597),且12家医院的C值差距不大,与各医院实际情况相符。结论应用AHP-Topsis法对临床路径管理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真实可信,对评价临床路径管理质量,创新临床路径管理方法、手段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对2013—2016年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上报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简要分析该院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情况以供同行参考。方法:对2013—2016年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发生的科室、场所、原因、级别、处理方式、存在缺陷等方面进行了数据统计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结论:以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上报作为管理抓手,对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和医疗安全的前置预警具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运用秩和比法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临床科室进行风险评估,筛选出医院感染高风险的科室,为制定医院感染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秩和比法,选择7项指标对某院2016年临床部门的医院感染控制进行风险评估,划分出高度、中度、低度风险的界定线。结果 2016年28个临床科室各评价指标完成情况中未出现全优或全差的现象。秩和值与概率单位存在高度相关性(相关系数r=0.944,P0.01,直线回归方程RSR=-0.022+0.106Y)。对各科室的RSR值进行频数分析,结果符合正态分布(K-S检验,P=0.873),大部分科室处于中度风险,只有少数科室处于高度或低度风险。处于高度风险的6个科室及RSR值分别为神经内科(0.7165)、重症医学科(0.6763)、创伤手外科(0.6652)、神经外科(0.6406)、关节外科(0.6317)和呼吸内科(0.6205)。结论运用秩和比法可以真实、客观、科学地评估医院感染风险,明确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点,提高高风险科室的资源配置,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江苏某三级医院2010-2014年医疗服务质量工作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其医疗服务质量情况,为医院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熵权法和改良TOPSIS法结合对医院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江苏某三级医院近5年医疗服务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幅度明显。结论熵权改良TOPSIS法综合评价在医疗服务质量工作中具有灵活性和广泛性,评价结果真实可信,对评价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率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医院管理信息复杂、多变,涉及的评价因子也较多,对其进行绩效管理和定量评价一直是探讨和研究的焦点,目前医院绩效评价研究也已经有了一定理论及实践基础。作者在原有研究已建立三级综合医院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搜集2004年天津市6家三级综合医院数据,运用TOPSIS法进行医院绩效综合评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熵权法对绍兴市7家三级综合医院实施医疗服务阳光用药工程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10项指标组成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权重,计算各家医院实施阳光工程情况年度综合评分。结果按综合评分对7家三级综合医院实施阳光工程进行排名,排名顺序依次为D、C、F、G、B、E、A院。结论运用熵权法得到的评价结果与各家综合性医院实施阳光工程的情况相一致,熵权法可以客观反映各家综合性医院实施阳光工程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三级医院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现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三级医院口腔科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工作落实的情况。方法 2008、2009年对北京地区三级医院口腔科进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现场评价,对各项评价指标分类汇总、分析。结果 2009年相比2008年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评价指标的达标率明显提高,消毒室流程的达标率提高了35.7%,一般类综合医院相比中医医院和专科医院医院达标率高。结论加强行政监督和专业管理,加大专业培训的指导力度会促进感染控制工作的进一步落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TOPSIS法与密切值法对湖南省某医院2006-2010年医院感染监测管理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探索医院感染监测管理的适宜综合评价方法。方法资料来源于2006-2010年湖南省某医院的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数据。以年度为评价对象,评价指标包括医院感染率、漏报率、环境卫生监测情况指标合格率等9个指标,应用TOPSIS法和密切值法对医院感染监测管理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2006-2010年医院感染率和漏报率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2.4%和-11.6%;医院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逐年增加。TOPSIS法、密切值法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在该院2006-2010年度医院感染监测情况中,监测管理质量最好年份为2009年,最差的年份为2006年;TOPSIS法与密切值法的排序结果分析完全一致。结论该医院2006-2010年医院感染感染率和漏报率均低于国家规定的控制标准。医院监测管理质量最好年份为2009年,TOPSIS法、密切值法均可作为评价医院感染监测管理质量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医院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及分析,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实现医疗质量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应用TOPSIS法对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住院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计算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接近程度Ci值,Ci值愈接近1,表明该评价对象医疗质量越高;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探寻综合评价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该院2017年3月份医疗质量最高,Ci值为0.7999;1月份医疗质量最低,Ci值为0.2318,差异较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院人数、床位使用率及院内感染发生率是住院医疗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01);此外,经医疗质量目标管理考核方案质控数据可知,2017年考核成绩较好的月份是11月、10月及12月。结论TOPSIS法在医疗质量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建议将TOPSIS法与医院管理实践相结合,客观、真实地反映医院医疗质量;此外,医院应协调推进工作强度、工作效率以及诊疗水平,注重质量并兼顾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综合评价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均次费用管控的实践过程和管理效果,为提升门诊服务和优化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0年神经内科门诊患者诊疗费用数据,并对费用增长的原因进行分析,其主要原因包括:管理部门职责不清、缺乏科学有效的考核制度、人工审方能力有限、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某三甲医院的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根据某三甲医院2009-2012年的医院统计报表数据,选择了相关的医疗质量指标,采用Topsis法对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4年中,医疗质量指标值最大的是2012年,医疗质量指标值最小的是2010年,基本呈越来越好的趋势。[结论]医疗质量综合效益受多因素、多指标的影响,Topsis法对样本资料无特殊要求,使用灵活简单,适用性较强,在质量管理工作中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基于医院感染监测数据的医院感染管理指标,评价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为评估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TOPSIS法、秩和比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3种综合评价方法对2014-2020年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指标进行分析,利用模糊Borda法对单一综合评价结果进行组合评价,获得模糊Borda数Bi值进行排序,Bi值越高管理质量越好。结果 评价结果显示,2014-2017年医院感染质量管理较差,2016年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水平最低,2017年下半年实施精细化管理后,2018-2020年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明显改善,2020年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最好,2018年和2019年分别位列第2、3位。结论 完善专业的医院感染监测信息化系统是医院感染管理的基础,可为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及发现管理薄弱点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及病原菌变化趋势,评价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的效果,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个案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某三甲综合医院2010-2016年每年7、8月中某一天的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2010-2016年共调查患者8 434例,发现医院感染419例、476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例次现患率分别为4.97%、5.64%,各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77%~6.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8,P>0.05),其中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现患率为50.91%,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51.47%)。引起医院感染居前5位的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14.62%)、铜绿假单胞菌(14.62%)、肺炎克雷伯菌(13.08%)、大肠埃希菌(10.38%)、金黄色葡萄球菌(7.31%)。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3.09%,抗菌药物使用率、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从 2010 年的47.92%、49.19%,下降至2016年的26.62%、18.26%,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细菌培养送检率从 2010 年的 5.16% 上升至 2016 年的 5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 279.44、265.21、246.26,均P<0.001)。结论该院近7年的医院感染现患率无显著变化,抗菌药物使用逐年规范,但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对2012—2015年某基层三甲医院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4 725例,2012—2015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6.00%、4.77%、3.93%、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0.56%,33.82%,32.84%,34.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43.00%),其次为手术部位(16.43%);年龄≥65岁、慢性全身性疾病(包括糖尿病,肝硬化,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肺部疾病),免疫缺陷(白细胞<1.5×109/L)、昏迷、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可促进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应加强手术部位感染监测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评估。  相似文献   

15.
分析某院眼科专业各病区的DRGs相关指标,发现优势与不足,为该专业的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和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结合CN-DRGs分组方式,利用MDCC的DRGs组数、病例组合指数(CMI)、费用消耗指数等DRGs指标,以及药占比、耗材比、抗菌药物使用率等管理指标,利用加权Topsis法对2018年上半年眼科5个病区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进行评价。结果加权Topsis法评价结果显示,眼科A病区服务能力最强,服务效率最优,综合排名第1,但其在目标管理上仅居第3位;B病区在服务能力、服务效率及综合排名中均位列第3,但目标管理居最后;C病区发展较为均衡,在各维度排名中均位列第2,其综合排名也位居第2;D病区在服务能力和综合排名中位列第4,在服务效率排名中位列第5,但在目标管理上排名第1;E病区在服务能力和综合排名中位列第5,在服务效率和目标管理排名中位列第4。结论利用DRGs和Topsis法对眼科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客观评价医疗服务能力、服务效率及目标管理情况,为该专业加强学科建设、绩效考核和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某三级医院医院感染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某三级医院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控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轨迹分析模型对该院各临床科室2010-2012年医院感染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率发展趋势,分为3个亚组: 第1组占科室总数的80.7%,此组科室医院感染率较低,呈下降的发展趋势(slope=-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第2亚组占科室总数的16.0%,医院感染率较第1亚组高,总体也呈下降趋势(slope=-0.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第3亚组只含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率远高于其他科室,发展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结论轨迹分析模型可以较好地对临床科室进行分组,方便了解全院各科室的医院感染发展趋势,针对不同组科室医院感染特点,采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成本,为医院感染管理的成本效果及效益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为医院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该院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为成本对象,采用微观成本法,收集该部门直接成本的各项目的数量和单价。结果2013年该院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上的投入约为87万元,其中人力成本约79万元,固定资产折旧后34 501元,低值易耗品3 800元,宣传培训33 600元,办公耗材5 208元;折算患者人均成本为12.16元,每床位成本为529.69元。结论该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投入的成本主要为人力成本。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1998 - 2017年河南省儿童保健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河南省儿童保健工作质量的发展情况和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TOPSIS法、秩和比法和线性插值法综合评价河南省1998 - 2017年儿童保健工作质量,然后用平均数法对3种评价方法的结果进行整合。结果 TOPSIS法前3名分别为2017年、2015年和2016年,Ci值分别为0.9045,0.8901和0.8843。秩和比法前3名分别为2017年、2016年、2015年,RSR值分别为0.9333、0.8889、0.8778。线性插值法前3名分别为2017年、2016年、2015年,P值分别为0.9733、0.9716、0.9553。3种方法的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pearman相关系数大于0.8,3种方法的两两之间均呈高度正相关性。平均值法前3名分别为2017年、2016年、2015年。结论 3个评价结果不尽相同,但总体趋势相对一致,即河南省儿童保健工作质量越来越好,说明河南省儿童保健工作质量日渐向好。利用平均值法整合多个单一的评价结果可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儿童保障工作质量,为我省相关部门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