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为了探讨经内镜放置胆道金属支架治疗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回顾分析我院接受胆道金属支架治疗的67例肝门部恶性梗阻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行B超、CT、MRCP或ERCP检查.常规ERCP检查,置入导丝越过狭窄段,经胆道扩张管扩张后,在X线监视下置入胆道金属支架,支架近端超过狭窄1.5 cm.67例患者中置入支架62例,成功率91.9%,术后出现胆道感染15例,全部经抗感染治疗后控制.放置支架1周后血清胆红素由术前(349.32±62.39)μmol/L降至(67.43±12.56)μmol/L,平均通畅时间145 d.对其中支架堵塞后的26例患者,再次行内镜检查及治疗,分别置入塑料支架8例,放置鼻胆引流管11例,治疗失败7例.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胆道金属支架置入对难以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有较明显治疗效果,是一种操作简单、经济有效、并发症少的方法,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恶性高位胆道梗阻患者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方式对术后近远期疗效影响,为临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8例恶性高位胆道梗阻患者,比较单侧引流(68例)和双侧引流(40例),左右肝管是否相通,引流材料对近期胆红素下降值和生存情况的影响。结果:三组术后3—5天胆红素的下降值明显,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36个月,单侧组和双侧组、单枚引流管与单枚支架生存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恶性高位胆道梗阻以右侧入路单侧引流为主,生存期预计大于3个月,放置胆道支架,否则置入胆道引流管。  相似文献   

3.
恶性胆道梗阻内镜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恶性胆道梗阻采用内镜介入治疗方法 的有效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78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进行内镜下介入治疗,置入单根塑料支架42例,双根塑料支架10例,金属支架26例,15例于金属支架内置入125I粒子行腔内近距离照射治疗.结果 77例患者一次性支架置入成功,1例经皮经肝胆道造影(PTC)联合ERCP支架置入成功,术后2周塑料支架组平均总胆红素降至68.92 μmol/L,金属支架组降至64.15 μmol/L,125I粒子组降至61.13 μmol/L.术后随访,1年后125I粒子置入患者86.7%引流有效,内镜与超声复查,肿瘤病灶无扩大,未见周围淋巴结转移;另外两组引流通畅率分别为1.9%、27.3%.结论 内镜介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方法 有效,疗效满意,合并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淋巴清扫对甲状腺癌患者骨密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行甲状腺癌根治术与淋巴清扫患者76例,并按手术范围分为A、B、C 3组;检测患者血钙、血PTH,比较术前与术后变化;术后6个月随访,检测患者骨密度。结果术后3天A组与B组或C组比较,血钙和血PTH均下降,差异显著(P<0.05);B组与C组比较,血钙和血PTH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6个月,3组患者血钙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A组与B组、C组或者B组与C组比较,血PTH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3组骨密度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淋巴清扫可影响患者血PTH水平,对血钙及骨密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伴胆管梗阻的介入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43例原发性肝癌伴胆管梗阻患者,13例行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检查,30例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24例行胆管内支架置入术,39例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结果]所有原发性肝癌伴胆管梗阻患者均经PTC或ERCP等影像学检查获得正确诊断。24例患者分别置入了8枚塑料内支架和16枚金属支架,技术成功率为100%。患者术后1周的血清胆红素水平由术前(287±42)μmol/L降(101±50)μmol/L(P〈0.05)。39例患者成功地进行了TACE治疗。[结论]PTC和ERCP检查对原发性肝癌伴胆管梗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胆道内支架置入术与TACE等介入治疗是其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金属支架与塑料支架(内涵管)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成本-效果比。 方法 调查广东省三家医院95例实施经皮穿肝胆总管支架置入术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其中61例置入自膨式金属支架(支架 组),34例置入10F塑料内涵管(内涵管组)。所有患者均回访至死亡或至少术后1年。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 生存及支架开通率,并计算两组的成本-效果比(Cost-effective rations,CER),即CER中位生存期=总成本/中位生存期,CER中位开通期=总 成本/中位开能期。 结果 两组总成本无差异,分别为53177±3139元和43564±4950(P<0.05)。支架组的CER中位生存期=237.4元/d、CER中位开通期= 231.2元/d,低于内涵管组(分别为CE中位生存期=452.6元/d、CER中位开通期=472.9元/d。 结论 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成本效果比优于内涵管。  相似文献   

7.
胆管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5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经皮肝穿刺肝胆管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3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置入胆管支架治疗,术前及术后1周复查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22例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结果 共置入55枚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内支架,其中2例各置入2枚胆道支架,技术操作成功率100%。术前及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有显著差异(P=0.021,P=0.018),支架置入后行TACE者中位生存期(39.2周)明显高于未行TACE组(17.3周),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后均能缓解。结论 对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支架治疗对解除胆道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行肝动脉栓塞化疗者能明显延长患者生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及经验。[方法]在DSA下对31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先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了解狭窄部位和长度。如导丝不能越过狭窄段,则行外引流术;如能越过狭窄段,则行支架置入术。[结果]31例患者中4例单纯外引流,25例单支架置入,2例双支架置入。术前血清总胆红素249.6±89.1μmol/L,术后2周与1个月血清总胆红素分别下降到108.7±36.2μmol/L与55.6±16.5μmol/L(P〈0.01),碱性磷酸酶与丙氨酸转氨酶下降明显(P均〈0.01)。4例单纯外引流中3例于术后1个月内死亡。出现并发症9例(29%)。生存6个月21例,生存12个月13例,生存18个月4例。[结论]经皮胆道引流及支架置入术是姑息性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周鸿鲲  秦运升  张杰 《肿瘤学杂志》2021,27(12):1050-1054
摘 要:[目的] 比较分析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引导下胆道金属裸支架联合腔内射频消融和单纯胆道覆膜金属支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研究纳入自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因恶性胆道梗阻在嘉兴市第一医院肝胆外科住院治疗的患者6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金属裸支架联合腔内射频消融组)28例和对照组(金属覆膜支架组)35例,比较两组间手术前后胆管狭窄处内径大小变化,术后第7 d总胆红素变化,术后3个月、6个月肿瘤大小、肿瘤增大幅度、术后生存时间、并发症等。[结果] 术后两组胆管最狭窄处内径均较术前明显增宽,术后第7 d总胆红素明显下降,术后3个月、6个月肿瘤均较术前增大,术后6个月肿瘤增大幅度、术后并发症等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肿瘤增大幅度分别为(4.67±1.94) mm和(6.05±1.35) mm,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03 d(95%CI:125~372 d)和244 d(95%CI:119~347 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恶性胆道梗阻致黄疸患者,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引导下腔内射频消融联合支架置入可改善患者黄疸情况,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同时安全性与单纯支架置入术相当,可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置入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狭窄及食管瘘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QLQ—C30量表,评价96例食管贲门狭窄和食管瘘患者内镜置入食管支架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食管贲门狭窄及食管瘘患者内镜置入食管支架治疗后,体力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总生活质量维度显著改善(P〈0.05),认知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吞咽困难明显改善(P〈0.05),按Stooler分级法由食管支架置入前的Ⅰ级2例,Ⅱ级12例,Ⅲ级47例,Ⅳ级21例,改变为0级59例,Ⅰ级20例,Ⅱ级3例;狭窄段直径由置入前的1—6mm(平均4.1mm)增至11—17mm(平均14.7mm)。食管瘘患者瘘口全部闭合。支架置入后,患者吞咽困难、疲劳显著改善(P〈0.05),恶心、呕吐、疼痛情况变化不明显(P〉0.05),胃食管反流加重(P〈0.05)。结论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贲门狭窄及食管瘘,解除梗阻、封瘘效果显著,患者能维持饮食的正常生理通道,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分析经皮经肝胆道金属支架内引流和导管外引流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肝门部胆管癌患者46 例.按照不同引流方法分为金属支架内引流组27 例和导管外引流组19 例.术后7 天复查两组患者肝功能,记录患者术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AST?GGT?ALP?TBiL和DBiL 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比于导管外引流组,金属支架内引流组患者ALT?AST?GGT?ALP?TBiL 和DBiL 各指标水平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金属支架内引流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2.5 个月,略高于导管外引流组患者的(10.6 个月),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2.531,P =0.112).导管外引流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6%,显著高于金属支架内引流组的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途径金属支架置入姑息性治疗肝门胆管癌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优于于经皮经肝胆道导管外引流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胆道双支架植入联合胆道外引流治疗高位恶性胆道梗阻(malignant high biliary obstruction,MHBO)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MHBO患者96例,胆道双支架植入联合胆道外引流77例、胆道单支架植入并对侧引流11例、单纯胆道外引流8例;观察术后近、远期疗效。结果 胆道双支架植入联合胆道外引流77例,成功率为80.21%。96例MHBO患者术前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与术后第7、14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1天胆道双支架植入患者总胆红素下降率(92.56%)明显高于胆道单支架植入并对侧引流和单纯胆道外引流患者(6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7例胆道双支架植入患者3、6、9、12、15、18、21月生存率分别为98.70%、88.31%、76.62%、46.75%、18.18%、2.6%、1.3%。结论 胆道双支架植入联合胆道外引流治疗MHBO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不仅能够迅速退黄并恢复肝功能,为肿瘤的进一步治疗赢取了时间,而且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The proportion of mortalities from biliary tract cancer, which includes gallbladder and extrahepatic bile duct cancers, is only 5% of all deaths from malignant neoplasms in Japan. Epidemiologists, however,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cancer due to its peculiar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In addition, they have also noted the recent decreasing trends in mortality rates, especially among females. The most probable explanation is either a change in the effects of risk factors or the development of abdominal ultrasound sonography and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or both. Further research should be directed towards an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is decreasing trend.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缓慢进展性的自身免疫性肝病,好发于女性。高发年龄50岁左右,25岁以下很少发病。PBC的病理学改变是以门静脉炎症和肝内胆管免疫介导性的破坏为特征。这些变化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因不同的病人而不同。胆管的缺失导致胆汁分泌的减少和肝内毒性物质的滞留,引起进一步肝损害、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最终引起肝衰竭。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不同胆道引流方式对高位恶性胆道梗阻(malignant high biliary obstruction, MHBO)疗效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随访MHBO患者164例,其中行胆道完全外引流18例(A组)、胆道单支架植入并对侧外引流48例(B组)、胆道优势侧引流34例(C组)、胆道双支架植入64例(D组),观察术后近、远期疗效。结果 4组患者术前ALT、AST、TBIL、DBIL与术后第3、7、14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组间比较,A、B、D三组下降程度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患者术后第14天的组间比较,D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A、B、C三组,B组高于A、C两组,A组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患者术后第21天TBIL均值与术前比较,D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A、B、C三组,B组高于A、C两组,A组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患者术后生存期比较,D组中位生存期为(355.00±22.21)天,远高于A、B、C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胆道双支架植入实现了胆汁的充分内引流,对迅速消除黄疸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明显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延长了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