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卢幻真  刘秋华  关莹  唐阳  李桢丞  程涛 《广西医学》2011,33(11):1506-1507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射波刀治疗脑肿瘤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20例射波刀治疗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6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一般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实验组6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两组于干预前后采用Karofsky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SF-36生存质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射波刀治疗脑肿瘤患者,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疗法能使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2.
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娥娥 《吉林医学》2009,30(12):1098-109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9例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仅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有计划地实施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于术前1d、术后1、3、5d进行调查,统计SAS、SDS评分。结果:实验组术后1、3、5d SAS、SDS评分及阳性率分别与术前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及护理干预对妇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将72例妇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前实施访视,讲解麻醉和手术相关知识非干预组常规护理,用SAS焦虑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量表评分。结果实验组术前焦虑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术前出室访视并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对减轻妇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4.
心理干预对骨折病人术前焦虑及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楚芝 《当代医学》2009,15(15):102-10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创伤骨折患者的焦虑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骨科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后(术前)用SAS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分比较,干预前后观察记录疼痛情况。结果实验组干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心理行为干预可减低显著焦虑和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吸毒致假性股动脉瘤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将56例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为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价,总体衡量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结果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常模,差异有显著性(P〈0.01);干预后实验组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干预前后两组患者NOSIE各因子评分比较,实验组经过心理干预后,总积极因素和病情估计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NOSIE-30评分总消极因素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强其治疗信心,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血液透析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认知行为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后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简明健康调查问卷,评定两组患者人体学测量体重指数(BMI),免疫比浊法测定前白蛋白(PA)。结果干预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除RP外,其它SF-36各项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BMI和P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明显缓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颅脑MR增强扫描的有效性及患者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21例颅脑增强扫描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与实验组65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颅脑MR增强扫描中的不良后果例数及检查前后的SAS评估值。结果实验组发生不良后果2例(3.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MR增强扫描患者的焦虑心理状态,提高MR检查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普外科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100例普外科老年患者根据术前是否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术前准备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术前1h老年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均有显著改善:干预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X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患者出现的焦虑和抑郁状态的SDS、SAS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SDS、SAS评分分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普外科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以最佳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去接受手术,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实施心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接受常规神经科治疗和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干预前后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和比较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对两组患者的肌力进行评价比较。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SAS、SDS评分均有所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肢体功能有所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针对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行微血管减压术的患者,调查并简要分析了其手术前后的心理状态,评价了患者术前、术后3d以及术后10d的焦虑状况与术后心理护理干预的相关性。方法于术前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针对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护理。而干预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包括正确有效地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术前宣教,加强药物治疗指导,寻求亲情支持。在此基础上分别于入组时,术后3d以及术后10d通过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焦虑状况进行调查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二组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入组时,二组的SA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组在术后3d以及术后10d的SA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是干预组术后3d的SAS评分仍然低于对照组的评分;同时二组各自入组时与术后10d的SA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术后10d的SAS分数仍高于手术前,而干预组患者术后10d的分数已经明显低于手术前的分数(P〈0.01)。入组时,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焦虑发生率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后3d以及手术后10d的调查结果则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加强对患者术前、术后3d乃至10d以内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行微血管减压术后焦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况及满意度。方法:选择68例痰湿型 PCOS 合并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于干预前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干预后再次填写上述量表,并调查患者满意度,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变化及满意度。结果:经个性化心理护理后干预组 SAS 及 SDS 评分明显下降,满意度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痰湿型 PCOS 合并不孕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60例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对比2组患者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其心功能和心率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的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有助于其心理状态的改善,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心脏介入治疗前后结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变,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减轻患者焦虑情绪,预防术后并发症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心脏介入(PCI)合并焦虑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并评估两组手术前后焦虑(S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心脏介入患者合并焦虑的比例为44.2%,其中焦虑评分与学历、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成正相关(P<0.05),与年龄成负相关(P<0.01);观察组术后梗死率、心绞痛发作频率、心律失常发生率也明显减少(P <0.01);观察组手术前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01)。结论围手术期开展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缓解PCI手术前后患者焦虑情绪,减轻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门诊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将80例门诊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DLQI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况改变情况以及患者对银屑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结果 (1)观察组干预前后DLQI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DLQI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两组干预后SAS及SDS得分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对银屑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观察组干预后银屑病知识认知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可显著提高门诊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朱琏针法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南宁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实施朱琏针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身体质量指数(BMI)、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生活质量(SF-36)及相关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睾酮(T)水平的变化,进而分析朱琏针法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后,2组BMI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DS、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LH、E2及T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朱琏针法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可明显改善患者抑郁与焦虑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朱琏针法可有效改善LH、E2及T等性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200例入住心血管内科的绝经后冠心病合并焦虑症状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对于预组患者实施了包括心理支持、认知干预和社会支持等一系列的心理干预,对对照组的患者只给予一般的心理支持与常规的护理。结果:按照焦虑自我评定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患者进行评分评价并比较,干预前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焦赢程度较实验组高。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水平,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认知能力水平,促进了患者的疾病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及工作水平。同时也融洽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7.
李静  孙雪芹  马杰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11):1561-1564, 1568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对在校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方法在蚌埠医学院一至三年级的本科护生中进行招募,经过筛选,选取在校护生66名,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n=32)和对照组(n=34)。干预组进行6周团体积极心理干预,对照组只参加常规心理活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在基线、6周干预结束后、干预后第1个月、干预后第3个月对2组进行调查。结果2组护生在T0时间点生活满意度得分、幸福感指数、抑郁得分、焦虑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2、T3时间点,干预组生活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幸福感指数得分、抑郁、焦虑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干预组各时点生活满意度得分、幸福感指数、抑郁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T1、T2、T3得分均高于T0(P < 0.05~P < 0.01)。结论积极心理干预能够提升护生的生活满意度及幸福感,减缓抑郁、焦虑负性情绪,有利于护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2):165-167
目的 对妇科肿瘤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护的100例妇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以常规护理方式施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两组的依从率、妇科肿瘤知识掌握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总体满意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依从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依从率(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妇科肿瘤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体满意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总体满意率(7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肿瘤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使患者对妇科肿瘤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对治护工作的满意度提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顺铂联合吉西他滨化疗后出现味觉改变的肺癌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74例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化疗后出现味觉改变的肺癌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测试。实验组在对照组一般心理护理基础上,采用较全面的心理、药物干预,比较两组的SAS、SDS评分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细致地做好肺癌患者的心理、药物干预,可有效地降低化疗后致味觉改变对心理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延续精准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对先兆流产患者心理情绪与保胎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共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方案3个月,试验组患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实施延续精准护理结合心理干预方案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评分及保胎成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SAS、SDS、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干预前,GSES评分、幸福感得分均显著高于本组干预前(P<0.05),试验组患者的SAS、SDS、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幸福感得分、保胎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精准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可改善先兆流产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自我效能感、保胎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