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邓爱莲 《大家健康》2013,(24):18-19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数目、剔除肌瘤直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剔除肌瘤数目及剔除肌瘤直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迅速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侯顺玉 《中外医疗》2014,(24):93-94
目的探究经阴道、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并总结最佳手术治疗方式。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12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40例经阴道组,40例腹腔镜组和40例开腹组,经阴道组患者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选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开腹组患者予以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分析3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等方面的情况。结果经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经阴道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均少于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在手术出血量比较中,经阴道组患者出血量为(95.5±0.5)mL,腹腔镜组患者的为(100.5±0.5)mL,开腹组患者为(130.0±0.5)mL,经阴道组和腹腔镜组比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经阴道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尤以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方式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阴道手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住院的199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观察,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95例)和经阴道组(104例),腹腔镜组患者予以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经阴道组患者予以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并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情况,患者胃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阴道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腹腔镜组(P<0.05);两组患者胃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疼痛程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可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詹玮玲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2):127-128
目的 探讨经阴道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经阴道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数目及直径、术后病率、住院时间等.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数目、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两组手术时间、剔除肌瘤最大直径以及术后病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经阴道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小,安全可靠;临床医生也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适应证选择恰当的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5.
唐金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6):519-5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5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行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美观、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冯淑群  黄勇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0):1164-1165,1170
目的探讨经阴道非脱垂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经阴道非脱垂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58例(观察组)及同期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9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比较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的数目及重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体温、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住院费用及下床活动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阴道非脱垂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且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腹壁无瘢痕等优点,可作为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微创术式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长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患者接受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69%比25.00%),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23%比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经阴道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85例和同期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96例的术中、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无统计学差异,经阴道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医疗费用均少于腹腔镜组(P〈0.05),但术后病率高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经阴道及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种微创术式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经阴道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解放军91中心医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瘤剔除个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优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30例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点、安全性及临床疗效。②方法对30例子宫肌瘤患者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同期30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比较术中、术后及随访情况。③结果平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④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肛门排气早、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腹部无瘢痕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30例患者设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情况及两组患者术前术后IgA、IgG、IgM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92.12±21.75)min明显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快、并发症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的IgA、IgG、IgM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上述指标术前术后未见明显变化(P>0.05),且对照组术后3 d的IgA、IgG、IgM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相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考虑可能与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抑制少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盛友芬 《微创医学》2014,(3):305-30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加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12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加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单纯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复发情况及性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FSH、LH、E2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术加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复发率,且不影响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小切口开腹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将2009年10月~2011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8)患者采用小切口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n=38)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及复发率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复发率情况均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不仅能够减少患者的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同时可以减少术后复发率,其疗效显著,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段承志 《基层医学论坛》2014,(25):3326-3328
目的比较分析悬吊式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行悬吊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行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情况、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式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但住院费用相对较高,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攀枝花市第六人民医院术前诊断子宫肌瘤及有保留子宫要求的患者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7例。二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术中于子宫肌瘤周围肌层注入垂体后叶素,对照组术中于子宫肌瘤周围肌层注入缩宫素。比较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用药前后血压波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二组用药前后血压波动无明显差异。结论垂体后叶素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可以显著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缩短术后排气时间,减低手术难度、操作简单,方便经济,有十分肯定的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金云霞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9):141-142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的治疗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1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以及开腹组,腹腔镜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开腹组患者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其术中失血量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而腹腔镜组患者肌瘤剔除个数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肌瘤最大直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数以及住院天数均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对于满足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条件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失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提高患者的治疗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李馨雅 《中外医疗》2014,(28):26-27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两种缝合方法对于腹腔镜下核除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该择该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14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在摘除肌瘤之后采用间断缝合术,观察组患者采取连续缝合子宫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恢复时间、出院时间以及排气时间情况的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疼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出血时间、排气时间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下核除子宫肌瘤后采取连续缝合子宫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马剑霞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125-1126
目的:探讨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及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并对此三种手术治疗方法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经阴道、免气腹腹腔镜下及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资料,其中经阴道组45例,免气腹腹腔镜组40例,开腹组40例.记录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应用抗生素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开腹组手术时间短于免气腹组和经阴道组,但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明显长于免气腹组及经阴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早、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而免气腹腹腔镜手术,具有安全、经济、操作简便、手术适应证宽等优点.此两种新兴的手术治疗方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腹腔镜联合阴式手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并为子宫肌瘤的最优化治疗提供理论性指导.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9年12月~2012年5月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40例.其中A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B组采取阴式手术治疗,C组采取腹腔镜联合阴式手术进行治疗.结果 C组手术时间、失血量、HGB手术前后差值、复发率、术后病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 阴式手术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腹式手术,而腹腔镜联合阴式手术兼有腹腔镜和阴式手术的双重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