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评价钩藤茶预防正常足月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将142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4例,对照组68例。治疗组常规喂养,并且在生后第2天开始口服钩藤茶5ml,2次/d,共5d。对照组常规喂养,不给予任何黄疸预防措施;每个新生儿出生第2天至出院每日使用经皮胆红素检测仪检测胆红素。结果两组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新生儿生后第2天开始服用钩藤茶口服液对预防黄疸有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抚触是否可以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方法:选择120例足月剖宫产出生的满24小时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抚触组,连续7天进行新生儿抚触,20分钟/次,2R/日,分别测量、记录两组经皮测黄疸指数,并观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抚触组新生几经皮测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抚触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抚触可以明显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何建清 《当代医学》2012,18(25):35-36
目的 分析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因素,从而为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选择2007年1月~2011年12月浠水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35例出生后0~14d和81例出生后14~28d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其中135例出生后0~14d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A组,81例出生后14~28d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B组.两组新生儿给予光照、病因治疗,分析高胆红素血症与围生、感染、溶血等因素相关性.结果 A组135例出生后0~14d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相关性因素分析:围生因素>感染因素>不明原因>溶血因素;B组81例出生后14~28d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相关性因素分析:不明原因>感染因素>溶血因素>围生因素.结论 新生儿早期性和晚发性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因素存在明显差异,临床诊断及治疗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后第一时间干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足月分娩,体重2500~4000g.阿氏评分≥8分的4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25例和对照组21例。干预组在新生儿出生后第一次喂养即服用妈咪爱、吗丁啉行早期干预性用药;对照组正常喂养,不采取任何早期干预方法。两组均在生后72h采静脉血测定血清胆红素,并依据褚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诊断标准来判断是否发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结果干预组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第一时间干预性用药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3年8月~2014年10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26例(高胆红素血症组)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同期我院非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因素,性别、胎龄、平均日龄、出生体重、羊水污染、胎膜早破、头颅血肿、分娩方式、喂养方式、缺氧、产妇妊娠糖尿病、产妇妊娠高血压、高龄初产、产前抗生素应用、母子血型不合、开奶时间、排便排出时间。针对两组研究对象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因素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平均日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胎龄、出生体重、胎膜早破、头颅血肿、喂养方式、缺氧、母子血型不合、开奶时间、胎便排出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胎龄、出生体重、胎膜早破、头颅血肿、喂养方式、缺氧、母子血型不合、开奶时间、胎便排出时间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可以为临床护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为有效地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措施(早期诱导排便、日光浴、口服菌栀黄口服液)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2月产科出生的足月正常新生儿960例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组和非综合干预组。根据惠儿情况,分阶段进行早期诱导排便、日光浴、口服菌栀黄口服液等措施,然后前瞻性的观察患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早期综合千预组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综合干预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干预组较非综合干预组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时间晚(P〈0.01)、持续时间短(P〈0.01)。结论早期诱导排便、日光浴、口服菌栀黄口服液等综合干预措施能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6例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为高胆红素血症组,另选择60例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为对照组(生理性黄疸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分别测定两组总胆红素(TBIL)和1-GT水平并作比较。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组γ-GT高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组(P〈0.05)。结论γ-GT测定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疗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低血糖新生儿150例为病例组,血糖正常新生儿150例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新生儿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日龄、出生体重、早产儿、足月小于胎龄儿、母亲年龄、妊娠期高血压、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新生儿窒息、先天性心脏病、出血性疾病、感染性疾病、高胆红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均是新生儿低血糖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出生体重≤2500 g、早产儿、足月小于胎龄儿、母亲年龄≥35岁、有妊娠期高血压、合并新生儿窒息、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是患低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应加强新生儿低血糖危险因素的监测,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预防低血糖。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于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108例足月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按住院时间分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患儿基础上加用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干预2d后血清胆红素浓度、黄疸消退时间及经皮黄疸指数测定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远高于对照组的82.14%,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2 d后血清胆红素浓度、黄疸消退时间分别为(108.34±18.11)μmmol/L、(24.98±1.92) h,明显低(短)于对照组的(158.13±19.32)μmmol/L、(74.85±16.72)h,组间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日龄2 d、3 d、4 d、5 d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的临床疗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缩短黄疸消退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延迟断脐对足月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新生儿黄疸及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将163例足月自然分娩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延迟至胎盘娩出后断脐)和对照组(常规断脐),试验组新生儿在出生后等待脐带搏动自然消失后,不断脐直接与母亲进行皮肤接触,待胎盘剥离后常规断脐。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清理呼吸道后即刻断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新生儿生后第1、2、3、7天经皮胆红素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脐带脱落时间比对照组早(P<0.05),2组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延迟至胎盘娩出后断脐相对于常规断脐,不增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早,延迟至胎盘娩出后断脐对新生儿是安全的,未发现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早期足月儿的孕期因素和并发症。方法 选取2010 年1 月-2015 年12 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出生的2 733 例足月活产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966 例早期足月新生儿、1 506 例完全足月新生儿和261 例晚期足月新生儿。对比3 组孕产妇的基本情况,分析早期足月分娩的危险因素;对比3 组新生儿的基本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3 组新生儿常见并发症类型。结果 多胎妊娠、瘢痕子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异常、胎膜早破、子宫肌瘤、羊水异常、胎位异常、妊娠期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分娩次数>1 次、年龄>35 岁、自发宫缩为早期足月儿的危险因素(P <0.05)。早期足月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与完全足月新生儿和晚期足月新生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早期足月新生儿高于完全足月新生儿和晚期足月新生儿。早期足月新生儿常见并发症为肺炎、贫血、高胆红素血症和感染性疾病,所有新生儿并发症经相应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多胎妊娠、瘢痕子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异常、胎膜早破、子宫肌瘤、羊水异常、胎位异常、妊娠期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分娩次数>1 次、年龄>35 岁及自发宫缩是早期足月儿的危险因素,且早期足月儿存在贫血、高胆红素血症和感染性疾病等常见并发症,应当积极采取措施降低早期足月分娩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的56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临床危险因素。结果 56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病因主要为母乳性黄疸(37.7%)、ABO血型不合溶血(16.4%)、感染相关因素(15.2%)、围产期相关因素(12.1%)、胆汁排泄障碍(6.3%)、红细胞增多症(5.0%)和先天性因素(4.5%)。母乳性黄疸、ABO血型不合溶血、感染相关因素、围生期相关因素、胆汁排泄障碍、红细胞增多症、先天性因素和其他不明原因为危险因素(P〈0.05),而与性别无关(P〉0.05)。围生期的危险因素有孕母年龄、胎龄、出生体质量、1 min Apgar评分、产式、宫内窘迫、催产素、出血、开奶时间、胎粪排出时间和喂养方式(P〈0.05),而性别和胎次则不是危险因素(P〉0.05)。结论母乳性黄疸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母乳性黄疸和ABO血型不合溶血等;围生期危险因素为孕母年龄、胎龄和出生体质量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母亲新生儿及健康巨大儿微量血糖、血清胰岛素、皮质醇水平的改变。方法 采用微量法、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31例妊娠糖尿病母亲新生儿(GDM组)、33例同期出生的健康足月巨大儿(巨大儿组)和35例同期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对照组)微量血糖及血清胰岛素、皮质醇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GDM组、巨大儿组微量血糖明显降低,血清胰岛素、皮质醇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巨大儿组相比,GDM组中巨大儿微量血糖明显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血清皮质醇水平虽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糖尿病母亲新生儿、健康巨大儿均存在微量血糖、胰岛素、皮质醇的异常,因此加强对孕妇孕前及孕期的健康指导有利于减少妊娠糖尿病及巨大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宫体应用缩宫素后的断脐方法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剖宫产产妇共4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进行晚断脐(即等待脐带搏动自然停止后断脐);试验组在胎儿娩出后,宫体立即注射缩宫素,并按摩子宫,等待出现宫缩时,于近胎盘端断脐.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胎盘残余血量、新生儿脐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新生儿出生5d后外周静脉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新生儿最高1次胆红素值、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及是否需要蓝光治疗、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率以及10 min复苏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胎盘残余血量、新生儿脐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出生后5d足跟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生后最高1次胆红素值、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及是否需要蓝光治疗、新生儿 Apgar评分和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10 min复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试验组较对照组产后出血较少、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高;试验组同样能增加胎盘输血,防治新生儿贫血的发生,并不增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曹凤娥  曾华  刘姿  魏榕  农棉外  凌力  吴曙粤 《吉林医学》2013,(20):3983-3985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与足月新生儿早期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近半年出生的资料详实的足月新生儿共204例,分为剖宫产组69例和顺产组135例,比较两组间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脐血血常规、肝功能全套各项指标,对不同分娩方式导致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组与顺产组两组间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偏低;24 h内、24~48 h剖宫产组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偏低(P<0.05),48~72 h剖宫产组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较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患儿中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组DBIL较高、PAI较低(P<0.05);顺产患儿中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组DBIL、ALT较高、TP、GLD、AKP、PLT较低(P<0.05)。结论:顺产组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的时间较早,要加强早期监测的力度并及早干预,剖宫产儿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的时间较晚,但往往程度更高,最终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更高,要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ABO溶血病与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致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入住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104例足月新生儿ABO溶血病(ABO组)与51例G6PD缺乏症(G6PD组)所致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结果 72 h内ABO组97例(93.27%),G6PD组47例(92.16%)出现黄疸并达峰值;ABO组黄疸出现时间为(1.28±0.78)d,明显短于G6PD组的(1.83±1.0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O组与G6PD组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分别为(326.54±91.05)μmol/L和(360.23±128.34)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O组与G6PD组黄疸平均消退时间分别为(5.58±1.24)d和(5.94±1.65)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3例存在急性胆红素脑病表现,其中ABO组2例,G6PD组1例.结论 ABO溶血病与G6PD缺乏症是足月新生儿早期高胆的常见原因;新生儿ABO溶血病较G6PD缺乏症所致新生儿黄疸发生时间早,黄疸程度及消退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儿科医师进驻产科查房,规范实施新生儿黄疸管理指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转归的临床影响。 方法 研究对象为出生健康的足月儿和晚期早产儿,分为管理组(3 785例)和对照组(4 131例),2组新生儿性别、出生体重、胎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监测经皮胆红素和血清总胆红素值。回顾性观察2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门诊高胆红素血症再入院率、入院时血清总胆红素值、符合换血标准比率、高胆红素血症门诊随访率等指标。 结果 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管理组16.2%,对照组15.6%,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1,P=0.446);②门诊高胆红素血症再入院率:管理组35.5%,高于对照组的29.3%(χ2=5.534,P=0.024);③血清总胆红素值:管理组为(299.0±27.6)μmol/L,对照组为(303.0±31.9)μmol/L,管理组血清总胆红素值低于对照组(t=2.380,P=0.022);④符合换血标准比率:管理组为2.1%,对照组为4.0%,管理组低于对照组(χ2=3.891,P=0.047);⑤新生儿黄疸的门诊随访率:管理组(82.7%)显著高于对照组(54.6%);⑥新生儿黄疸相关因素:围产期因素38.4%、早发母乳性黄疸23.6%、感染10.6%、溶血9.1%、头皮血肿4.5%。 结论 儿科医师进驻产科查房,通过对产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全程、规范管理并进行适时干预,有效随访,可减少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喂养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12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混合喂养的方式达到早期足量喂养,对照组单纯母乳喂养,比较两组新生儿胎粪排出时间、大便转黄时间、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以及胆红素水平,并观察产妇首次泌乳时间。结果观察组在胎粪排出时间、大便转黄时间上均较对照组短,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妇泌乳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喂养尽早达到足量喂养能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并不影响产妇泌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70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妊娠期糖尿病(GDM)31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39例,比较GDM、GIGT与血糖正常孕妇的高危因素和母婴结局。结果 GDM组、GIGT组与对照组年龄〉30岁、体重指数≥24、不良孕产史、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和GIGT组的新生儿窒息、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GIGT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DM有3例胎死宫内,而GIGT组与对照组无胎死宫内病例。结论 对GDM和GIGT应同样重视,做到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引起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高危因素,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76例ARDS足月新生儿病历资料,以1∶1比例随机抽取产科分娩足月正常新生儿病历资料,分析引起新生儿ARDS的相关因素。结果足月新生儿ARDS的发生与分娩方式、社会因素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吸入有关(P〈0.05或P〈0.01),与新生儿性别、分娩孕周、胎位、脐绕颈无关(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因素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吸入是引起足月新生儿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引起足月新生儿ARDS的高危因素主要为社会因素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吸入,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