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陈慧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2):1476-1477
目的:观察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对不同病因所致妊娠期黄疸的疗效。方法:分析近5年于我院就诊的妊娠高胆红素血症23例。结果: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可改善妊娠期黄疸患者的症状和生化指标。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高胆红素血症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防治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所致肝功能损伤的效果。方法肺腺癌患者40例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化疗,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用多烯磷脂酰胆碱、B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防治肝损伤,观察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变化。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18/20)、85.0%(17/2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降低胆红素有更好疗效(P〈0.05)。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所致的肝功能损害均有显著疗效,但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降低胆红素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联合茵栀黄注射液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64例乙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甘草酸二胺注射液和枯黄注射液静滴,治疗组(33例)在同量甘草酸二胺注射液保肝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注射液和茵栀黄注射液静滴,疗程4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和肝功能变化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对照组总有效率71.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肝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ALT、TBIL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联合茵栀黄注射液能有效改善乙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4.
王瑞  赵研  钱静  王会清  段毅力 《吉林医学》2012,(10):2065-2066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腺苷蛋氨酸1 000 mg/d,输液2周后改为口服制剂1 000 mg/d,应用2周。对照组应用丹参酮丁二磺酸钠注射液40 mg/d,应用4周。观察各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临床症状和肝功能生化指标,并对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和肝功能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腺苷蛋氨酸及丹参酮丁二磺酸钠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高疸红素血症均有效,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肝功能生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前后TBIL、DBIL、TBA、ALT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LB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BIL、DBIL、TBA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LT、ALB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化疗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方法:将60例血液病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试验组化疗期间应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对照组则应用其他常规保肝药物进行预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胆红素变化。结果:试验组转氨酶和胆红素的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93.33%,对照组转氨酶和胆红素的有效率分别为66.67%和60.00%,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在治疗化疗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中效果优于其他常规保肝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腺苷蛋氨酸对非嗜肝病毒所致急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总胆红素﹥85.5μmol/L的非嗜肝病毒所致的急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患者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基本治疗治疗组加用腺苷蛋氨酸1000mg静滴,qd;对照组予以苦黄注射液30ml,静滴,qd,治疗4周,比较两组疗效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腹胀、乏力、纳差症状的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肝功能复常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复常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未观察到腺苷蛋氨酸相关的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腺苷蛋氨酸治疗非嗜肝病毒所致急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可缓解患者皮肤瘙痒、乏力、纳差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淤胆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腺苷蛋氨酸在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淤胆的治疗作用。方法4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淤胆患者随机分为腺苷蛋氨酸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即用维生素C、门冬氨酸钾镁、硫普罗宁及葡萄糖静滴,治疗组在以上综合治疗基础上,将1g腺苷蛋氨酸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静滴,每日1次,疗程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检测血清转氨酶、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腺苷蛋氨酸谷氨酸转肽酶、胛活动度等指标。结果腺苷蛋氨酸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检测血清转氨酶、胆红素、碱性磷酸酶下降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腺苷蛋氨酸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60%),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淤胆在肝功能改善、黄疸消退上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与更昔洛韦联合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CMV)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诊断为婴儿巨细胞性肝炎的66例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清热利胆、保肝退黄、补充维生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与更昔洛韦,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在肝脏缩小、血清胆红素及CMV转阴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在肝脏缩小、降低血清转氨酶、血清胆红素、CMV转阴等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前列地尔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1日—2018年2月1日我院感染内科收治的54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7例)与对照组(n=27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静脉滴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皆为4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的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氨酶(γ-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TL)水平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皆未发生发热、头晕、头痛、皮疹等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腺苷蛋氨酸可以显著提升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能够更大程度地降低总胆红素水平,改善肝功能指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舒肝宁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难治性黄疸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难治性黄疸患者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观察组采用舒肝宁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肝功能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0%(41/45),无效4例、有效12例、显效29例;对照组仅为73.3%(33/45),无效12例、有效16例、显效17例,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观察组肝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难治性黄疸时,采取舒肝宁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可以获得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陈瑞领 《中国热带医学》2009,9(9):1686-1687
目的评价腺苷蛋氨酸联合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甘利欣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腺苷蛋氨酸联合谷胱甘肽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00%,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48.00%,具有显著差异(X2=4.1596,P〈0.05);观察组治疗后T—BiL为(98.4±15.5)μmol/L、ALT为(86.2±11.6)U/L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154.2±11.6)μmol/L、ALT(123.4±16.5)U/L,具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腺苷蛋氨酸联合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佳,而且也安全,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短期激素冲击配合血浆置换(PE)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4例乙型病毒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PE治疗同时加用地塞米松10mg×5d。分别在PE结束时、PE后第4及7天观察疗效,并与对照组比较;同时观察激素的副作用。结果PE结束时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均较PE前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TB在PE后短时间内有所反弹,以PE后第4天明显(P<0.05);治疗组TB在PE后继续下降,PE后7d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TB明显降低(P<0.05)。2组均无激素副作用发生。结论短期激素冲击配合PE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能防止PE后胆红素的近期反弹,经济有效,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腺苷蛋氨酸与威佳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治疗慢性乙肝合并重度黄疸的疗效。方法 16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54例(思美泰加PHGF),B组53例(苦黄注射液加PHGF),C组53例(门冬氨酸钾镁加PHGF),每日1次,治疗30天。结果 观察各组症状体征的改善,A组明显优于B组与C组,血清生化、TBIL、ACT、AST、ALP、γ—GT等项目A组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P〈0.01)。结论 提示思美泰与威佳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治疗能明显地加速黄疸消退,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1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排列表法分成单纯组和合并组,各70例,单纯组为单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合并组为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两组均给予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治疗24周后将两组的生物化学应答、病毒学应答和血清学应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单纯组氨基转移酶复常率72.86%、HBVDNA阴转率67.14%以及HBeAg阴转率57.14%,分别优于合并组的55.71%、51.43%、38.57%,且两组获得病毒学应答患者中,单纯组氨基转移酶复常率(93.62%)优于合并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获得病毒学应答患者中,单纯组、合并组的HBeAg阴转率分别为78.72%、7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脂肪样病变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对乙肝合并脂肪肝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时,还要注意对脂肪肝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5.
大剂量联苯双酯抗乙型肝炎病毒疗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Cui S  Wang M  Fan G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8):538-540
目的:探讨联苯双酯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抗病毒作用。方法:11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5例患者服用大剂量联苯双酯滴丸(≤12岁者剂量为30-45mg/d,>12岁者剂量为45-67.5mg/d,持续用药时间至少12个月,同时选择使用复合氨基酸、维生素、熊去氧胆酸等护肝药物。 对照组54例患者,不用联苯双酯及含联苯双酯成份的制剂,其余药物与治疗组相同。治疗期间定期检测肝脏功能、血清HBeAg、HBeAb和HBV DNA。结果:治疗组的HBeAg、HBeAb和HBV DNA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24个月后HBeAg和HBV DNA阴转率分别达到44.4%(24/54)和38.5%(25/65),HBeAb阳转率达29.3%(17/58)。未见明显副反应。结论:大剂量长期服用联苯双酯具有明显的抗HBV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照如  朱立雨  陈红 《安徽医学》2008,29(3):286-287
目的应用亮菌甲素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以评价其疗效。方法将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甘草酸二铵及一般护肝时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另予亮菌甲素,疗程为15~30天。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黄疸开始下降及黄疸消退的天数均明屁快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肝功能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亮菌甲素可以缩短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程及黄疸持续的时间,使肝功能明显改善,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苦黄颗粒剂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试验组用苦黄颗粒6g,每天3次;对照组用苦黄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500ml,静滴,每天1次。疗程3周。结果:两组血清总胆红素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总胆红素复常率分别为74.72%和79.79%(P>0.05)。试验组临床痊愈率32.97%,显效率41.75%,有效率19.78%。对照组临床痊愈率40.43%,显效率39.36%,有效率10.64%。两组间痊愈和显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苦黄颗粒和苦黄注射液在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退黄降酶方面疗效相似,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干扰素α~2b联合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干扰素α-2b,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苦参素,连续给药3个月,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及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CD3+、CD4+细胞数和CD47CD8+比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2b联合苦参素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状态,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楚轶龙  唐玉 《四川医学》2012,33(5):808-810
目的探讨应用腺苷蛋氨酸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重症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重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保肝、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和痰热清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指标。结果疗程结束后,AST、ALT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BI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LB和PT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治疗组总有效率73.3%(22/30),对照组总有效率43.3%(13/3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和痰热清注射液联用能有效治疗重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