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血肿扩大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早期降压干预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0例,随机分成2 h降压组、4 h降压组、6 h降压组和12 h降压组4组,分别在不同的时间段对患者采取降颅压药物,比较4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情况。结果 2 h降压组、4 h降压组、6 h降压组和12 h降压组血肿扩大率和血肿扩大体积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早期降压干预可以有效的减少血肿扩大的发生,降低血肿扩大率,而且可以更好的控制血压,有效减少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强化降压治疗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入院时血压﹥180/110 mmHg 的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强化降压纽和标准降压纽,根据强化降压目标值将强化降压组再等分为 A、B、C 3纽。分别给予强化降压和指南推荐的标准降压,目标血压分别维持在120~140/60~90 mmHg、140~160/90~100 mmHg、160~ l80/110 mmHg 和180/110 mmHg。观察各组第3、6、9天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治疗效果和病死率。结果强化降压组 NIHSS 评分低于标准降压组,强化降压 A、B 组总有效率高于标准降压组,病死率低于标准降压组。结论脑出血早期强化降压对神经功能恢复和降低病死率有益。  相似文献   

3.
赵丰 《吉林医学》2013,(34):7211-7212
目的:观察急性期强化降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期强化降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观察脑出血血肿变化及3个月后生活质量。结果:急性期强化降压治疗24 h后脑出血血肿变化统计学有差异,但3个月后两组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强化降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减少血肿增大,但改善预后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姜国林 《重庆医学》2006,35(21):1965-1967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的依从性与预防复发的关系。方法 对3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了解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任意更换降压药物的情况、血压监测的情况以及降压达目标值的情况。结果 随访2个月~9.5年,发现其未复发组在上述4个方面的情况均好于复发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服用降压药物依从性的好坏,直接与脑出血复发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脑出血迅速降压与预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毅  邓绪乐 《四川医学》1998,19(5):404-404
为探讨迅速降压对严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命预后的影响。通过对比方法观察了158例严重高血压脑出血者之预后,结果为降组病死率比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下降,提示严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迅速降低血压防止继续出血,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积极降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情况。方法方便选取并分析该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早期积极降压治疗进行分组,普通治疗组40例和早期积极降压治疗组40例。结果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前血肿体积、NIHSS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普通治疗组和早期积极降压治疗组血肿体积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早期积极降压治疗组治疗后血肿体积(22.6±7.0)、NIHSS评分(15.2±2.8)低于普通治疗组(31.6±8.5)、(20.6±3.1),早期积极降压治疗组复发率2.5%、致残率50%、致死率0和脑卒中发生率2.5%均低于普通治疗组12.5%、80%、7.5%、1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积极降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预后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非外伤性脑出血患者中,高血压是致脑出血的首要原因。其他少见原因有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动脉瘤、血液病等。积极调控好血压是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原则。我院2000-2003年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3例。经系统降压后,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柘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92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降压,治疗组患者行早期强化降压。观察两组预后效果。结果治疗组血肿量、mRS评分、FIM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强化降压,能有效降低血肿增加率,改善预后,不额外增加并发症,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探讨早期强化降压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变化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标准降压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早期强化降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肿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果表明,所有患者治疗后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显著于对照组(P <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肿体积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展开治疗的时候,相对比标准化的降压措施,早期强化降压治疗方法可降低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同时还能够控制患者血肿扩大,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增大的发生率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发病3h内的脑出血患者分别在基线及24h进行CT扫描,并进行评价。血肿增大定义为与基线相比,CT扫描脑实质出血量增加〉33%。结果:强化降压组继续出血比例为7.1%,指南标准血压管理组继续出血比例为18.6%,提示较高血压与继续出血有关。结论:脑出血患者早期强化降压可减少血肿增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降压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治疗组于入院后即接受降压治疗,予以乌拉地尔、贝那普利、硝酸甘油、硝普钠等注射液单用或联用,使血压在入院后24小时内降至收缩压为140mmHg.结果 治疗7天后,两组NIHSS、MRS、Barthel指数评分无差异,治疗后28天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降压可以缓解出血,对于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姜爱钟  张建明  杨光绪 《医学综述》2013,(23):4369-4370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血压调控对血肿扩展的影响.方法 选择入院时血压>180/100 mm Hg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强化降压组(强化降压组)48例,指南标准降压组(指南降压组)48例,分别予以相应降压治疗.观察24 h后两组血肿体积变化,以及入院时和入院后21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情况.结果 强化降压组血肿扩大5例(10.42%),指南降压组血肿扩大11例(22.92%),强化降压组血肿扩大率显著低于指南降压组(P<0.05).两组入院后第21日NIHSS评分分别为(17.2±8.25)分和(20.8±9.1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强化降压能有效预防血肿扩大,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超早期目标降压、止血对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模式,对预后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超早期目标降压、止血对脑出血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转归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超早期目标降压、止血可减轻脑出盘后早期斑肿扩人,减轻继发脑援伤,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强化降压治疗联合健康管理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90例脑出血患者按简单随机方法分为强化降压联合健康管理组(A组)、标准降压联合健康管理组(B组)和标准降压组(C组),分别采用强化降压联合健康管理、标准降压联合健康管理和标准降压治疗和护理,比较3组患者住院期间的疗效、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并对6个月之内存活的患者进行第3、6、9、14天,第3、6个月的神经功能NIHSS评分。结果A、B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较C组低,A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较B组低;A、B组护理满意度较C组高,A组护理满意度较B组高;A组疗效优于B、C组,B组疗效优于C组;A、B组神经功能NIHSS评分较C组低,A组神经功能NIHSS评分较B组低(P<0.05或P<0.01)。结论强化降压联合健康管理应用于脑出血患者中,对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近期生存率有益,保证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和工作效率,并可减少无效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降压对血肿扩大的影响及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降压对血肿扩大的影响及护理措施。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68例,依据入院后2h内能否将收缩压降至170mmHg,分为早期降压良好组98例和早期降压差组70例,观察2组血肿扩大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病例与入院24h或病情变化明显时进行CT检查,早期降压良好组98例血肿扩大78例,血肿扩大率79.59%,早期降压差组70例,血肿扩大21例,血肿扩大率30.00%,经统计学分析2组血肿扩大率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降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防止再次出血,防止血肿扩大,防止病情加重,护理应积极配合治疗,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是对血压的监测和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脑出血与神经降压素变化的相关性,以利于判断急性颅脑损伤的预后和进行营养护理。方法 动态观察以脑出血动物模型脑出血不同时期以及进食前后血浆和胃液神经降压素(NT)含量的变化。结果 发现在动物急性员伤初期,血浆中NT浓度增高,表稳定后;NT含量改渐恢复正常,进食后血浆和胃液中NT明显升高(与空腹时相比有生差异)。结论 神经降压素变化与颅脑损伤有密切相关性。神经降压素的释放受进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降压对血肿扩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凤霞  曾丽敏 《中外医疗》2011,30(21):96-96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得到早期降压治疗对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除采用常规治疗外,并服用乌拉地尔控制血压在130~160/90~100mmHg,并维持到入院后24h;对照组拟采用常规治疗;并观察比较2组患者入院后24h内血肿扩大情况。结果治疗组血肿扩大发生率为4.0%,对照组血肿扩大发生率为26.0%,2组患者血肿扩大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积极的降压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肿扩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比较脑出血急性期积极降压治疗与对照组控制血压对早期血肿增长的影响。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12年10月到2014年5月于永康市中医院连续入院的脑出血患者共64例,分为积极降压组(n=33)和对照组(n=31),分别予以早期积极降压治疗(入组后立即降压,目标收缩压≤140 mmHg)和普通降压治疗(收缩压≥180mmHg才开始降压治疗),24 h后复查头颅CT测量血肿体积。 结果:两组24h内收缩压下降的百分比分别为22.4%,10.2%,24 h血肿扩大比例积极降压组为16.1%,对照组为42.5%。24 h平均血肿扩大体积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3mL,7.9mL,P=0.037) 结论:脑出血早期进行积极降压可以减缓早期血肿扩大。  相似文献   

19.
钟国富  张喆  陈琳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7):1178-1180
目的 探讨早期强化降压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炎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1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84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降压,给予静滴硝酸甘油,维持收缩压在160~180 mm Hg。观察组给予早期强化降压,静脉泵入硝酸甘油,维持收缩压在130~140 mm Hg。通过CT结果统计2组血肿量,用Elisa法测定2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2组患者神经功能。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而探讨早期强化降压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肿块、炎症、神经功能的影响。 结果 治疗1 d时,观察组血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肿扩大比例为8.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8%(P<0.05)。治疗14 d时,2组TNF-α、IL-1β、IL-6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TNF-α、IL-1β、IL-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时,2组NIHSS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NIHS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早期强化降压可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血肿、炎症和神经功能,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脑出血与神经降压素变化的相关性,以利于判断急性颅脑损伤的预后和进行营养护理。方法动态观察以脑出血动物模型脑出血不同时期以及进食前后血浆和胃液神经降压素(NT)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在动物急性脑损伤初期,血浆中NT浓度增高,病情稳定后,NT含量逐渐恢复正常:进食后血浆和胃液中NT明显升高(与空腹时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神经降压素变化与颅脑损伤有密切相关性。神经降压素的释放受进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