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众所周知,高血压患者需要限盐饮食,降低钠的摄入量,殊不知还需要补钾。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人群普遍存在低钾的问题。研究发现钠/钾比小于1.0的人群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降低,因此在降低饮食中钠的同时需要提高饮食中钾的摄人量。本期我们就向广大糖尿病患者介绍几款高钾低钠的食谱,您可以和您的家人共享,对您和家人的血压肯定是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宋新 《糖尿病之友》2011,(11):I0008-I0009
控制高血压有利于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风险,平衡饮食和适量运动是控制血压的重要措施。膳食中脂肪摄入量和高血压发病风险相关,应限制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每天进食足量的蔬菜水果(400~500克/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天,也可以选择部分钾盐替代低钠盐,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福建沿海地区钠盐及钾盐摄入量情况,分析钠盐及钾盐摄入量和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对随机整群抽样所得的福建沿海地区的2456人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对象均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检测尿钠、尿钾、尿肌酐、血脂,由尿钠/肌酐及尿钾/肌酐估算钠盐与钾盐摄入量。按是否患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n=951)和非高血压组(n=1505);按钠、钾摄入量的四分位数分为4组,采用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偏相关和Logistic回归分析钠盐、钾盐摄入量和血压的相关性。结果调查地区平均钠盐摄入量(11.0±2.7)g/d,钾盐摄入量(3.0±0.7)g/d。高血压人群的钠盐摄入量高于非高血压人群[(11.6±3.0)比(10.5±2.4)g/d,P0.01]。随钠盐摄入量的增加,高血压患病比例、体质量指数(BMI)逐渐增加(趋势P0.01)。钠盐摄入量与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分别r=0.188,0.189,均P0.01),钾盐摄入量和收缩压、舒张压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中低钠组、中高钠组、高钠组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是低钠组的1.05倍(95%CI 0.79~1.40),1.47倍(95%CI 1.11~1.95)和2.16倍(95%CI1.60~2.92),年龄、BMI是高血压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福建沿海地区钠盐摄入量较WHO推荐膳食钠摄入量高,钠盐摄入量增加是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控制钠盐摄入量和体质量有助于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4.
为减少全球心血管疾病的负担,极其需要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有效干预措施。减少盐的摄入量已经成为首选的目标,许多指南推荐的钠摄入量为2.3克/天或更低。这些指南的阈值主要是基于大量临床试验报告食盐摄入少比摄入中等量的人群血压低。然而,至今仍没有大规模的随机试验确定低钠盐摄入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估钠摄入量和心血管事件之间相关性的结果一直是不一致的,最近一些研究报告显示低钠盐的摄入(在目前指南推荐的范围内)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增加相关。在最大型的一项研究中发现钠的摄入量与心血管死亡事件及心衰之间存在一种J形相关。尽管在这方面有大量的研究,但对这些数据有不同的解释,一些人则主张重新评估目前的指南推荐。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钠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存在不同诠释的潜在原因。类似于其他领域在预防方面的情形,争议很可能仍然得不到解决,直到大型权威性的随机对照试验开展以确定低钠摄入(与中等量钠盐的摄入相比)对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电介质与血压关系的研究-全国16个地区调查分析结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阐明钠、钾、钙、肌酐等电介质与血压的关系.方法对全国南北方16个城市和地区的20~59岁男女居民3248人进行人体测量收集夜尿换算成8小时尿量计算尿钠、钾、钙、肌酐排出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高血压患病率北方点为9.3%,南方点为5.5%,北方明显高于南方,女性高于男性.高血压组尿钠、钠/钾比高于正常组P<0.01.逐步回归分析16个地区的尿钠、钠/钾比与血压未发现有相关性.但个体的尿钠、钠/钾比与SBP、DBP呈正相关,而与尿钾、尿钙呈负相关.结论应指导人群改善生活方式,降低钠盐摄入量,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钾和钙.  相似文献   

6.
多吃盐对健康有害,应尽量吃得清淡些,减少食盐摄入。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盐摄入过多,会造成体内水、钠潴留,血管平滑肌肿胀,管腔狭窄,血管阻力增加,同时血容量增加,使心脏和肾脏负担加重,进一步引起排钠障碍,使血压水平升高。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盐的摄入量与血压呈正相关,高盐地区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低盐地区,我国北方人食盐量高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患者在我国人数众多,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盐摄入过多与高血压相关.因为北方人口味偏重,因此高血压发病率也是北方高于南方。高血压患者要将每天的食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下(摄入钠的量大约为2.3克),在限制含钠的盐和其他高钠食品的同时,  相似文献   

8.
了解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对防治高血压有重要意义。一、食盐与高血压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病有重要关系。据Dahl报道:日本北部居民比南部居民食盐摄入量高,而高血压发病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9.
电介质与血压关系的研究—全国16个地区调查分析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阐明钠,钾,钙,肌酐等电介质与血压的关系。方法 对全国南北方16个城市和地区的20-59岁男女居民3248人进行人体测量收集夜尿换算成8小时尿量计算尿钠,钾,钙,肌酐排出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北方点为9.3%,南方点为5.5%,北方明显高于南方,女性高于男性。高血压组尿钠,钠/钾比高于正常组P<0.01,逐步回归分析16个地区的尿钠,钠/钾比与血压未发现有相关性。但个体的尿钠,钠/钾比与SBP,DBP呈正相关,而与尿钾,尿钙呈负相关。结论 应指导人群改善生活方式,降低钠盐摄入量,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钾和钙。  相似文献   

10.
食盐摄入量居高不下是中国高血压发病率高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为减少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率,我国正在进行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病率的相关性研究,探索控盐策略和食盐替代品在我国的可行性,从而减少我国食盐消费量和高血压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心脑血管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疾病。对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机理和防治因素的研究,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为与食盐的摄入量有关,并主张以限制食盐的摄入作为预防心脑血管病的措施之一。将低钠盐作为心脑血管病患者膳食的调味品而进行长期的辅助性治疗,可以说是一项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2.
实验结果表明,对食盐产生反应的高血压,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30%多。这证明对某些高血压患者,只是减少盐分是没有效果的,而且这些病的原因,往往很难检验出来。减少盐分摄取并非难事,因为有低钠盐、薄盐酱油等。降低盐分可以提升降压剂的效果,副作用也会减少,也不会发生食盐缺乏症。此外,请多吃水果。水果内含的钾,可以将多余的钠中和,排出体外。而丰富的水溶性食物纤维,可以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使血压达到正常。减少盐分加上摄取水果,可以明显改善高血压,提升预防的效果。另外,水果所含的维生素P能保护血管,使血管不易破裂,对于动脉硬化也有不错的疗效。猕猴桃就是对高血压很有疗效的水果,以下就列举一些治疗高血压的疗方:  相似文献   

13.
<正>研究表明:我国超过一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发病与食盐的摄入量有关[1]。当盐摄入量增加时血压升高,而当盐的摄入减少后,升高的血压会下降,这种高血压称为盐敏感性高血压[2]。1 盐敏感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由于肾脏是调节水钠平衡的重要器官,肾脏功能障碍最早进入了盐敏感性高血压研究者的视野。尽管有多种原因可以导致高血压,但肾脏对水钠排泄异常是形成任何一类高血压的关键。肾脏压力-排钠功能曲线的变化在高血压的众多发病机制处于一个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4.
钾与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德国生物化学家Bugne很早就指出钾具有拮抗钠的生物效应,直到新近一系列的研究才有更多证据提示钾摄入不足是高血压的发病因素之一,摄入高钾可明显的降低血压。本文分三个问题介绍近年来钾与高血压的研究进展,以引起人们的重视与争论。这三个问题是:①食物钾与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研究;②钾供给对血压的影响;③钾降低血压的机制。 (一)食物钾与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研究一些研究者指出,高血压与钾摄入或尿钠/钾比率存在着一定关系,血压与钾的排泄量呈反比,与尿中Na~ /K~ 比率呈正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高血压通常表现为盐敏感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这种盐敏感性并非由于盐摄入量增加,而部分是由于适当排钠减少。与年龄相关的膜钠/钾 ATP酶活性降低,也可促发老年人高血压。钙ATP酶活性降低,细胞内钙外流减少,从而使细胞内钙增加和血管阻力增加。钙对盐敏感性高血压的作用机理为:①抑制甲状旁腺激素而减少钙内流;②增加钠/钾ATP酶的活性;③钙致钠利尿而减少血容量。  相似文献   

16.
1988和1996年北京市人群膳食结构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北京市人群膳食结构的变化趋势,我们分别于1988年和1996年秋季对样本人群(45~64岁男性)进行膳食调查,结果显示:1.膳食中蛋白质的人均摄入量增加了114克(P<0.01),动物蛋白占总蛋白的百分比增加了4.9%,脂肪的摄入量增加了5.2克,多不饱和脂肪摄入量增加了5.2克(P<0.01),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增加了1.5克,胆固醇的摄入量增加了61.8毫克,P/S比值由0.8增加到1.1。2.食盐的摄入量变化不大,1996年人均食盐摄入量为9.0克,钠/钾比值由1.9降至1.7。本结果表明,北京市人群膳食主要营养成分有利于心血管健康,但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增加,钠摄入量高仍不容忽视,在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还应当指导人们合理饮食。  相似文献   

17.
降低饮食钠盐能否防治高血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期以来 ,人们都非常关注钠盐摄入量与高血压的关系 ,这一关系是临床研究及流行病学研究不断争议的问题之一 ,尤其是钠盐摄入与大众健康问题 (如高血压、肿瘤、骨质疏松症 )的关系[1~ 3 ] 。血压正常人群适度减少食盐摄入及高血压患者采用低盐饮食已是不争之议 ,而当前争议之  相似文献   

18.
世界卫生组织(WHO)1月31日发布一份新的食盐摄取指南,建议成年人每日钠元素摄取量应低于2000毫克,即相当于食盐摄取量不超过5克.该组织同时建议人们在日常饮食中多吃富含钾元素的食物.专家称,这是因为若摄入过多钠元素,而钾元素摄入量不足,患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而高血压则是引发心脏疾病和中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在广西、山西农民和浙江渔民共705人中进行了连续三天的膳食调查,同时进行了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包括血压测量)。结果发现,山西人群血压水平最高,其膳食结构的特点是高钠、低钙、低动物蛋白质;浙江人群血压水平最低,膳食结构的特点是高钠,高动物蛋白质摄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根据钙的摄入量分为高钙组和低钙组,在低钙组中,个体的收缩压与钠/及钠/钾比值显著正相关;(2)个体动物蛋白质的摄入量,在调整了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心率、饮酒精量、钠的摄入量及其它地区间整异等因素后,仍与血压呈显著性的负关联,提示动物蛋白质对血压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2017年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以上高血压患病率为23%,约有2.5亿高血压患者,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和增加社会负担的常见病。在环境和饮食因素中,钾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疾病早期限制钠盐、增加摄入钾盐可有效控制血压,是防治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钾盐摄入量的增加可促进排钠和舒张血管,进一步降低血压~([1])。本文通过分析钾影响血压的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