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明涟调肝五法治疗顽固性失眼的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失眠是神经内科常见病证,往往给患者带来一定的身心影响,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失当,病情进一步发展,形成顽固性失眠,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我院徐明涟教授从医数十载,治疗顽固性失眠有丰富的经验,而其调肝法具有代表性,现简介如下。失眠一证,属中医不寐,其病因病机及治疗大法首见于《灵枢·邪气》,“卫气者,出其悍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行其外,行于阳而不得入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阴跷陷,不得入于明,阴虚故不瞑。帝日:治之奈何?伯高日: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  相似文献   

2.
顽固性失眠是由于心神失养或脏腑不安所引起的症候 ,表现以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典型特征。失眠的证情不一 ,轻者入睡困难 ,或寐而不酣 ,时寐时醒 ,或醒后不能再寐 ,重则彻夜不寐。《灵枢·邪客》篇云 :“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 ,则卫气独卫其外 ,行于阳 ,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 ,阳气盛则阳陷 ,不得入于阴 ,阴虚故目不瞑。”由此可知 ,五脏六腑之病皆会致失眠 ,无论涉及何脏何腑 ,总由阴阳失调 ,阳不得入阴之故。尽管失眠症会涉及所有脏腑 ,但其以心、肝、肾三脏最为相关。在此笔者择举 3例辨证施治的体会以求教于同道。例一 :陈某某 ,女…  相似文献   

3.
试论调肝治失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调肝治失眠许成群安徽省淮北市中医院(235000)关键词肝;不寐脏腑阴阳协调、气血冲和是人体睡眠正常的基本条件。《类证治裁·不寐论治》曰:“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阳动阴静的规律发生错乱,即可导致不寐的发生。其证型虽有心脾两虚、...  相似文献   

4.
科技与网络的发展不断加速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失眠成为现代人难以摆脱的困扰.溯古追今,中医论治失眠观点独特,收效甚佳.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出:"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暝矣."后世医家精炼为"阳不入阴",并以此作为失眠(中医称不寐)的总病机.人体阴阳任意一方偏盛偏衰,阴阳失衡,均可导致"阳不入阴",成为不寐的发病基础.阴阳失衡,大体可归纳为阳偏盛、阴偏盛、阳偏衰、阴偏衰4个方面.针灸辨治不寐,贵在引阳入阴,调和阴阳,使之恢复平衡,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绿色疗法,值得深入探索及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中医认为,失眠多因脏腑阴阳失调,气血失和所致。正如《灵枢大惑论》中记载:"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气满,阳气满则阳娇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  相似文献   

6.
<正>失眠为临床常见病,历代医籍常称为"不得眠""目不瞑""不得寐"等。中医对失眠的认识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见于《内经》,《灵枢·大惑论》云:"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从脏腑功能来看,心主神明,心藏神,失眠多因神不守舍,故治疗从心论治、以安心神为常法,亦为正治之法。但临床许多失眠病症比较复杂,特别是目前多见的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因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夹杂,单纯从心论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复习《黄帝内经》等古籍为基础,分析卫气运行与寐寤、卫气与阳气的关系,从中医辨病论治角度提出“卫气运行障碍.入阴不利”是不寐的基本病机,“损卫伤阳”是不寐的直接后果,“扶阳助卫”为治疗不寐基本治则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中医称失眠为“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而言,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或时寐时醒,醒后再难入睡,严重者可彻夜不眠。失眠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虚实两类,正如《景岳全书·不寐》中说:“不寐证虽病有不一,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冀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不足耳。”这就说明失眠主要是因肌体内在的气血和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相似文献   

9.
第一题:卫气出入与寤寐的关系。《灵枢·大惑论》:“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这段经文,说明卫气的出入,关系到人的寤寐。意即:人身的卫外之气,白天行于体表,以固护机体,防御外邪之侵袭。这时,机体正在清醒状态中活动。到了夜间,卫气入于里,则机体处于平静状态,故安息入眠。但卫气的出入,又与天阳之气的升降有关。——天阳之气下降,降至深夜,则谓之“阳气尽”,故人之卫气亦随之而入里,这时机体处于平静状态,故能入眠。此即“阳气尽则卧”之意。到了夜半以后,自然界的  相似文献   

10.
不寐从胃论治五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不寐从胃论治五法肖玉英(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230022)关键词:不寐;辨证论治中图法分类号:R256.23不寐一证,因胃气不和所致者,临床屡见不鲜。其理源于《素问·逆调论》:“人有逆气不得卧,……是阳明之逆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  相似文献   

11.
<正>不寐,《内经》中称为"目不暝"、"不得卧"、"不得眠",《难经》中称为"不寐"[1],表现为睡眠时间和深度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对于其疗法,《黄帝内经》认为,治疗不寐的精髓是保障营卫之气运行的通畅。《灵枢·邪客》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采用补虚泻实法疏通经络,调补阴阳,通利其循行之道,以安其神。1《黄帝内经》论不寐的病机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导师盖国忠教授的指导下,试提出“邪在肌,始发高热”的新观点,以丰富中医在外感高热理论病位上的认识。1 传统的认识和不足 对于外感高热卫分风寒证邪毒侵袭的部位,传统认为在“皮毛”,其理论依据为《素问·调经论》所云:“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感”。认为诸阳之气,得上焦升发而达于外,故外伤于寒,则阳气不能发达于外,而邪欲破之内入,阳欲拒邪外出,正邪相争,乃怫郁主热。我们在大量临床观察中发现此种发热,多为热势不深,伴有恶寒、鼻塞、流涕等轻度感冒症状,全身症状轻。…  相似文献   

13.
绍兴癸丑 ,予待次 ① 四明。有董生者 ,患神气不宁 ,每卧则魂飞扬 ,觉身在床而神魂离体 ,惊悸多魇 ② ,通夕无寐 ,更数医而不效。予为诊视 ,询之曰 :医作何病治 ?董曰 :众皆以为心病。予曰 :以脉言之 ,肝经受邪 ,非心病也。肝经因虚 ,邪气袭之 ,肝藏魂者也 ,游魂为变 ,平人肝不受邪 ,故卧则魂归于肝 ,神静而得寐。今肝有邪 ,魂不得归 ,是以卧则魂扬若离体也。肝主怒 ,故小怒则剧。董欣然曰 :前此未之闻 ,虽未服药 ,已觉沉疴去体矣 ,愿求药法。予曰 :公且持此说与众医议所治之方 ,而徐质之。阅旬日复至 ,云医遍议古今方书 ,无与病相对者 ,故…  相似文献   

14.
不寐是指因阳不入阴、阴无以纳阳,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太少和没有深度,轻者入睡困难,重者彻夜不寐,或时睡时醒,寐而不酣,或醒后难以入睡,以致疲劳不能消除,体力与精力难以恢复,直接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日久引发他病. “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金匮要略》记载:“上工治未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张仲景创立六经辩证和八纲辨证,应用“治未病”理论于临床疾病的防治中.  相似文献   

15.
正陈良夫,名士楷,字良夫,号静庵,清末民初嘉善医家,为笔者曾祖。其虽以擅长治疗温病、肝病而闻名,然对内伤杂病亦有深入研究。四世相传~([1])的医学积累,使陈良夫先生具有博览医书,聆听先贤教诲的条件,加之刻苦好学更令其具备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实践能力。对于不寐的病机,陈良夫先生引《灵枢·邪客》所述:"卫气行阳则寤,行阴则寐,此其常也。失其常则不得静而  相似文献   

16.
浅谈中医对脑溢血的认识青海省中医院王常绮在祖国医学的医籍中,有大量类似脑溢血的描述,如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者暴死,其气反则生,不反则死”。《河...  相似文献   

17.
“胃不和则卧不安”源于《素问·逆调论》:人有逆气……不得卧……是阳明新逆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不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日:“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长期以来多解释为食积于胃而致不寐之症,对此笔者将多年临床体会陈述于下,供同道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卫气的含义,《内经》、《难经》后的古今海内外中医典籍、教科书、工具书多以卫气能卫护肌表,抗御外邪,故由此得名,与营气象男女对立一样地阴阳相对而言。然而《内经》,《难经》并无此言,甚言卫气有时反使腠理开邪气入,遇邪则病作,离邪则病休,行外不抗里邪,(见《素问·疟论》、《灵枢·  相似文献   

19.
“胃不和则卧不安”语出《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历代医家对此理解不一,认为胃气不和就使得睡眠不安(即“不寐”)者,不在少数。临床上许多医者还往往将此语引证为睡眠不安的病机。笔者认为以上观点是值得商榷的。那么《内经》中“胃不和则卧不安”究竟是何意呢?首先,从这句话的语言环境来加以考察。《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原文记载如下:“帝曰:人有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有不得卧而息无音者;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有得卧,行而喘者;有不得卧,不能行而喘者;有不得卧,卧而喘者。皆何脏使然?愿闻其故。岐伯曰: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  相似文献   

20.
汪兵 《中国乡村医生》2002,18(14):18-19
中医学两千多年的著作《黄帝内经》就有关于睡眠的描述。如卫气昼行于阳 ,夜半则行于阴 ,阴者主夜 ,夜者卧……阳气尽 ,阴气感则目暝 ;阴气尽 ,阳气盛则寤矣。意思是说人体内营卫二气 ,昼行于阳 ,夜行于阴。气行于阳 ,阳主动 ,故白天清醒少睡眠 ;气行于阴 ,则阴分充盛 ,阴主静 ,故夜间闭目安寝熟睡。1 中医对失眠的看法中医认为凡能打乱营卫之运行 ,破坏阴阳平衡的因素均可导致失眠。现代中医认为失眠的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 ,营卫不和。病因主要是内在因素 ,也有的与饮食有关。失眠涉及多个脏腑 ,如心、肝、脾、肾等 ,但主要病变在心。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