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与手术所见的关系罗玉琛,沈翰觯轮牵笪经分析我院1980~1991年间经手术治疗的3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临床症状与手术结果之间的关系,得出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95.1%有腰痛十腿痛;94%腹压增高时症状加重...  相似文献   

2.
推拿致腰椎间盘急性破裂脱出(附9 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常见,如治疗不当可给患带来长期痛苦。本报告我们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228例,其中9例因推拿加旋复位致患腰腿痛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加重,经作CT或MRI示:腰椎间盘纤维环急性破裂,髓核脱出。现将诊断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淋巴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分析(附3例报告)樊孝江,赵雪利1.病例报告例1,章××,女性,66岁。因腰痛伴双下肢放射痛并进行性加重7个月,大小便障碍2个月,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于86年7月住入本科。检查:体温36.8℃,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  相似文献   

4.
下胸段椎管狭窄症并发腰椎间盘突出张振全,张乃仁,张庆民,刘风琴下胸段椎管狭窄症并发腰椎间盘突出症者较少见,我科于1995年收治2例,1例手术治疗,已基本恢复,1例未手术无恢复反而加重,报告如下:例1.男性,46岁,农民。因双下肢笨拙,无力,麻木13年...  相似文献   

5.
谢维兵 《颈腰痛杂志》2003,24(2):103-104
目的:探讨常规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原理。方法:对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常规手法治疗前后的CT片对照,以观察常规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物的作用情况。结果:常规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物作用效果不明显,甚至可以造成突出物变大。结论:常规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取得效果,主要是通过降低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力来起作用的,而并不是靠改变突出物和神经根之间的位置来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腰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system,MED)结合腰椎间盘突出症区域定位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方法:对应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前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区域定位分析。根据分析效果。方法:对应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前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区域定位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指导MED置入和操作。清除椎间盘突出症区域内卡压因素。结果:本组45例。47个椎间盘,术前进行区域定位分析;层面:Ⅰ层面:30个,Ⅰ-Ⅲ层面:15个;Ⅰ-Ⅱ-Ⅲ层面;2个;区:1-2区:41个;2-3区;2个;2-1-2区;3个;1-2-3区:1个:域:b域:P44个;c域:3个。疗效评估分三次进行;第一次评估,优:37例,良:8例,差:0例,第二次评估。优:41例,良:3例,差:1例。第三次评估。优:43例。良:1例,差:1例。结论: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区域定位分析。对提高MED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手术治疗是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然而目前有报道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治疗的优良率仅为55~60%[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常见腰腿部疼痛、麻木等神经功能障碍的残留甚至较术前加重,明显影响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疗效。目前对于这种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的研究已成为脊柱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笔者近年来将电针运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的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微波透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章岩栾光法腰椎牵引、超短波、立体动态干扰电为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手段。为提高疗效,我们用微波透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取得了良好效作者单位:252000山东省聊城地区人民医院物理康复科果。临床资料观察组3...  相似文献   

9.
抗自由基药物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抗自由基药物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近期(就诊前2个月内)未经其他药物及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例,联合应用抗自由基药物(尼莫地平、VitE、VitC、地塞米松)治疗1-2个疗程(每个疗程7天)。结果:病人症状明显改善。改善率平均为72.9%,疗效优良率89.3%,平均随访10个月。无复发或加重。结论:这间接表明腰椎间盘突出所造成的慢性神经根损伤发病机制与自由基改变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可以应用抗自由基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症,改善或消除症状,阻止继发行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外侧型少见,我院1997年1月收治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例,且合并同侧同间隙椎管内突出,对其行扩大开窗加椎间孔内推拨腰椎间盘摘除术,手术完成顺利,报告如下。患者男,55岁,农民。因左侧腰腿痛、左下肢麻木、跛行3个月,加重1周于1...  相似文献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马尾神经损伤综合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引起马尾神经损伤的机理及预防;方法:对10例患者进行综合分析,根据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诊断,并进行手术探查进一步确诊,同时进行椎管及神经根管减压;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术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引起马尾神经损伤综合征的病理基础是腰椎管及或神经根管狭窄,以及治疗的错误加重了发病的机率。  相似文献   

12.
骶管冲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运用骶管冲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方法:采用骶管冲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9例。结果:经3月以上随访,本组病例优45例,良21例,可8例,差5例。优良率83.5%。结论:本疗法对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有显著疗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综合治疗张俊德,张家杰,杨连英,孙铭病程在一个月以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称之为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它的特点是:患者病程短,大部分为首次发病,脊神经根炎症轻,腰椎间盘回纳或回缩的可能性大。此类病人的治疗临床报道较少。本院自86年以来,共...  相似文献   

14.
老年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和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守平  蒲涛  黄强  郭旭  林亚 《颈腰痛杂志》2005,26(5):380-381
老年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有具独特之处,而伴随症状骨质疏松症即可加重腰腿痛症状,又可影响手术疗效,本文通过对我院1996年1月-2003年6月30例60岁以上老年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分析郑进佑,赵挺,陈新宝,邵锦圭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作者从1975~1990年采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9例,其中合并腰椎管狭窄症68例(40.2%)。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54...  相似文献   

16.
赵继荣  杨峰  徐磊 《颈腰痛杂志》2004,25(3):202-202
我科自2002年以来,收治2例腰椎管内血管瘤患者,手术前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报告如下:例1,男,61岁,因腰痛伴双下肢疼痛5年余,加重3月,于2002—11—04门诊以腰间盘突出症入我科。患者述5年前抬重物后感觉腰部疼痛,活动受限,双下肢放射痛,右侧为甚。曾予”中药”、“按摩”治疗稍有好转。3月前劳累后加重,又予“针灸”、“理疗”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近期共开展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32岁,术后随访平均2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其中疗效为优者11例,疗效为良者1例。脑脊液漏1例。结论:后路椎间盘镜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70岁,主因腰背部疼痛1月,加重10d,于2(D4年11月8日入院。患者于2004年10月初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疼痛,持续加重。在市区两家医院就诊,MRI示:腰椎诸间盘变性,膨出。腰椎骨质增生,退化性变。肾功能检查血肌酐升高,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肾衰竭”,建议其手术治疗,患者未同意。近10d来上述症状加重。我院门诊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肾衰竭”收入外科。追问病史,3年前始出现头晕、耳鸣、颈部不适、左肩疼痛、腰痛等症状,曾在当地诊断为“颈椎病”、“肩周炎”。发病以来无发热,近1月来明显消瘦。  相似文献   

19.
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方法经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2例。结果全部病例经5个月~2年的随访,按Macnab评分,优51例,良15例,可6例,无症状及体征加重病例,优良率93%。结论经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征及分型 --附36例报告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征及分型。方法:对36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结果逐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症状重、体征明显、多损伤同位神经根,一半以上损害两神经根以及保守治疗效果差等特征。根据影像学突出物的位置作者将其分为3型:即神经根管型、外口型和混合型。根据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重,保守治疗基本无效,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