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析剖腹产手术中患者腹部切口的具体护理办法及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12月来我院就诊的70例剖腹产手术腹部切口患者,将其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更为全面的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伤口甲级愈合率、愈合时间、住院的时间及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概率都强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腹产手术患者的腹部切口进行人性化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患者伤口愈合,因而,该护理手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妇产科患者腹部切口手术后的临床护理策略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行腹部切口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包括饮食指导、心理、疼痛、康复教育在内的人性化护理,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资料。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伤口甲级愈合率、肛门排气时间、伤口甲级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护理,11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相比传统的常规护理,人性化的护理措施更能促进患者的切口愈合及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并发炎性肠梗阻肠患者肠蠕动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0月在我院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30例,根据护理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行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及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5、7天,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为护理干预可促进腹部手术后并发炎性肠梗阻患者胃肠蠕动,利于患者术后排气,有效缓解术后疼痛,临床应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10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干预组(54例)和对照组(50你)。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围手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下床时间、初次排气时间、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出血、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等)。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和初次排气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加速手术切口愈合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阑尾炎手术患者施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200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术中监测、术后用药管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护理等,观察组再此基础上再施行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明显少于对照组,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护理满意度为96.0%,对照组为78.0%,两组之间的以上对比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阑尾炎手术患者施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效缩短了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得以降低的同时也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效解决了阑尾炎患者术后的高并发症发生率问题,患者可以更快更好恢复,临床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紫外线治疗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02月~2014年02月本院收治的64例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例数均为32。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换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取紫外线治疗,最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6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患者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0.84±2.85)d、(15.76±3.56)d,对照组愈合时间为(13.89±3.86)d、(21.45±5.67)d;治疗组患者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紫外线治疗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有利于促进伤口愈合,合理缩短治疗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8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整体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小茴香热敷腹部促进腹部手术后肛门排气的疗效.方法 将478例患者分为试验组265例(小茴香热敷组),对照组213例(常规治疗护理组).观察记录两组病人的肠鸣音出现的时间及肛门排气的时间.结果 试验组肠鸣音出现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茴香热敷腹部操作简单,方便易行,能促进肠蠕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拆线时间(7.0±1.3)d、住院时间(8.5±1.4)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甲级愈合(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感染、疼痛、并发症(7.69%、11.54%、19.23%)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没有酮症酸中毒发生。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后患者术后疼痛及产后恢复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妇产科行剖宫产的9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47)与观察组(n=48)。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疼痛情况、产后恢复的影响。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降低剖宫产后产妇术后疼痛程度并缩短产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感染扩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外科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患者80例,按照1:1比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预防手术室感染的优质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感染发生率以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伤口甲级愈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手术室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伤口甲级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患者3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选择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与术后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尿管拔除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感染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感染发生,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刘文玲  刘卓星 《医学信息》2010,23(5):1403-1404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胀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 将368例剖宫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术后早期正确饮食、腹部按摩、早期活动指导以及经静脉止痛泵自控止痛;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待肛门排气后进食,术后给予哌替啶50 mg肌肉注射.对两组产妇的肛门排气时间、腹胀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腹胀发生率、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肛管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后并发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给予早期正确饮食及活动指导、腹部按摩、有效止痛是避免和减少腹胀及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干预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出血以及胆漏、放射痛、肠粘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采取系列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效果观察。方法收集我科腹部手术的患者280例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肠梗阻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肠梗阻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必须进行密切的护理观察并实施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者肠梗阻的发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8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为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另选取同期28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VAS评分、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3.57%、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整体护理措施能够减轻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痛苦,降低产切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康复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于术后1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出血、胆管损伤、胆漏和感染)发生情况,并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较早,且住院时间较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模式,能显著缓解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后患者生理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行PD手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术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外科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处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干预前后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健康量表(SF-36)评分、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及依从性,同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5.595,-7.641,-3.306,-2.797;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9.323,-5.831;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3.078,5.848,2.969,4.032,4.103,2.164,3.871,4.524;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和护理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04,4.242;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32,P0.05)。结论:通过对PD术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同时有利于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为减轻术后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行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对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结果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及感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全面手术室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切口愈合,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术后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离床活动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离床活动的重要性.方法 将496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鼓励患者早期离床活动,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初次离床活动发生晕厥、切口疼痛、肠蠕动恢复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较对照组发生晕厥、切口疼痛明显较少(P<0.05),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提前(P<0.01),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P<0.01).结论 早期离床活动可明显降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手术后机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