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放疗联合PF方案同步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是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病变局限在鼻咽壁的早期鼻咽癌,可单纯放疗,治疗效果好.但对于中晚期鼻咽癌,由于发现较晚,病灶侵犯广泛,易复发及远处转移,治疗效果差,生存率低.为了提高中晚期鼻咽癌的生存率,探讨放疗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价值,我科自1997年6月至2004年6月对140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一组70例行放疗配合PF方案同步化疗(综合组),另一组70例行单纯放疗(单放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1989年至1990年采用前瞻性随机研究治疗鼻咽癌88例。分为二组,高剂量顺铂为主联合化疗合并放射组(综合组)和单纯放射组(对照组).全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84.1%和46.6%,综合组和对照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86.7%(39/45)和81.4%(35/43),P>0.05,3年生存率分别为51.1%(23/45)和41.9%(18/43),P>0.05.我们研究结果显示大剂量顺铂为主联合化疗合并放射的综合治疗对改进鼻咽癌的治疗效果仍有待进-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由中华放射肿瘤学会与江苏省医学会、江苏省放射肿瘤学会和江苏省肿瘤医院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全国鼻咽癌学术会议,将于2006年11月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会议重点内容为:(1)鼻咽癌的分期研究;(2)鼻咽癌常规放疗技术及其相关研究;(3)鼻咽癌适形、调强放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包括靶区勾画、剂量定义等若干问题;(4)综合治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地位和策略;(5)鼻咽癌放疗后正常组织损伤的防治;(6)鼻咽癌放射生物学、放射物理学方面的相关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4.
由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会与江苏省医学会、江苏省放射肿瘤学会和江苏省肿瘤医院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全国鼻咽癌学术会议,将于2006年10月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会议重点内容为:(1)鼻咽癌的分期研究;(2)鼻咽癌常规放疗技术及其相关研究;(3)鼻咽癌适形、调强放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包括靶区勾画、剂量定义等若干问题;(4)综合治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地位和策略;(5)鼻咽癌放疗后正常组织损伤的防治;(6)鼻咽癌放射生物学、放射物理学方面的相关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鼻咽癌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的远期并发症及疗效.方法将160例鼻咽癌患者分为常规放疗组和调强放疗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调强放疗组远期口干、颈部纤维化和放射性脑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放疗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远期张口受限、放射性龋齿和听力下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强放疗组4~7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放疗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调强放疗治疗鼻咽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放疗,远期生存率高于常规放疗,远期疗效优于常规放疗.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对放射治疗敏感,放射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法。其恶性程度高,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仍然较低。为进一步提高鼻咽癌的治疗水平,我们采用长春瑞滨(盖诺,NVB)与顺铂(DDP)联合治疗45例中晚期鼻咽癌,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临床验证中国鼻咽癌2008分期对口咽侵犯划分标准的合理性.方法 连续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初治及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共333例,所有病例均行鼻咽部和颈部磁共振成像(MRI)扫描,评价鼻咽癌口咽侵犯情况.结果 333例鼻咽癌患者MRI显示,口咽侵犯26例(7.8%).口咽侵犯的患者合并鼻腔、咽旁间隙、颅底骨质、翼内肌、鼻旁窦、颅内、翼外肌及其以外的咀嚼肌间隙侵犯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0).口咽侵犯患者较未发生口咽侵犯患者的5年总生存(OS)率及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DFFS)率降低(38.1%比72.6%,P< 0.001;49.1%比84.5%,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口咽侵犯是影响鼻咽癌OS率及DFFS率的独立预后因子(均P<0.001).口咽侵犯患者较T2期患者5年OS率及DFFS率降低(38.1%比80.9%,P< 0.001;49.1%比89.3%,P<0.001).结论 口咽侵犯是影响鼻咽癌患者OS及DFFS的重要因素.鼻咽癌口咽侵犯患者较T2期患者5年OS及DFFS明显下降.口咽侵犯在鼻咽癌2008分期中的划分标准有待于进一步修正.  相似文献   

8.
唐敏  朱婧  张菊 《现代肿瘤医学》2021,(7):1134-1139
目的:回顾性分析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乳酸脱氢酶/白蛋白比例(lactate dehydrogenase to albumin ratio,LAR)与患者治疗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06月至2018年12月之间收治入院的296例初治Ⅲ/Ⅳa,b期(AJCC第7版分期)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外周血中LAR中位值3.633为阈值对所有患者进行分层。分析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LAR与总生存(OS)、无局部复发生存(LRFS)和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的相关性。结果:高LAR组(≥3.633)与年龄大(P=0.000)、死亡(P=0.000)相关;Cox风险模型分析显示LAR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OS、LRFS、DMFS三者均存在相关性,LAR越高,预示着更差的OS、LRFS、DMFS。结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外周血LAR水平是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可用于风险分层及指导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性鼻咽癌的疗效。方法:30例复发性鼻咽癌患者给予调强放疗,同时联合化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CR53.33%(16/30),PR23.33%(7/30),NC23.33%(7/30)。1年生存率为93.33%(28/30),局部控制率为83.33%(25/30),远处转移率为18.5%,出现口腔黏膜、腮腺等不良反应,经处理后可完成治疗。结论:调强放射治疗和同步放化疗是治疗复发性鼻咽癌的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转移性鼻咽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2004年9月至2008年9月我科确诊的72例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其中男性62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50岁(28-81岁)。比较单发转移组(14例)与多发转移组(58例)、转移合并局部复发组(14例)和转移无局部复发组(58例)以及综合治疗组(61例)和单纯支持治疗组(11例)间的生存率。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各组生存率,Cox逐步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转移合并局部复发组1年、2年生存率14.3%、1.1%,中位生存期8.2个月,较转移无局部复发组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38.5%、20.3%、11.6m)低,P〈0.05。单发转移组与多发转移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47.5%、20.0%与37.5%、12.5%,P〉0.05。综合治疗组与支持治疗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47.2%、16.1%与40.0%、12.0%,P〉0.05。两组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P=0.026)、合并局部复发(P=0.020)是影响转移性鼻咽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转移性鼻咽癌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并未提高总生存率。性别、有合并局部复发是影响转移性鼻咽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尼妥珠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尼妥珠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42例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所有患者采用调强放疗(IMRT)技术,鼻咽原发灶处方剂量70 ~ 78.2 Gy,32 ~ 37次,41 ~49 d,颈部淋巴结65 ~ 76 Gy,32~37次,41 ~ 49 d;放疗同时每周应用尼妥珠单抗;全身化疗方案以(多西)紫杉醇+奈达铂(TP)、复方氟尿嘧啶+奈达铂(FP)及(多西)紫杉醇+复方氟尿嘧啶+奈达铂(TFP)为主.结果 主要不良反应为口腔黏膜炎、骨髓抑制、放射性皮炎和口腔干燥.其中1~2级、3级口腔黏膜炎分别有29例(69.0%)、2例(4.8%),未出现4级黏膜炎;白细胞下降1~2级、3~4级分别为25例(59.5%)、16例(38.1%),未发生白细胞减少性发热.全组无痤疮型皮疹、过敏反应及治疗相关的死亡.治疗结束后1个月疗效评价,完全缓解(CR)率90.5%(38/42),部分缓解(PR)率9.5 %(4/42),总有效率100%;其中鼻咽原发灶CR率92.9%(39/42)、PR率7.1%(3/42),颈部阳性淋巴结CR率97.6%(41/42),PR率2.4%(1/42).中位随访22.5个月,1年局部区域控制率100%,1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92.7%,1年总生存率95.2%.结论 尼妥珠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良好,不良反应轻微可耐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调强放射治疗(IMRT)对早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并观察放射不良反应.方法:分析 35例全程IMRT治疗的初治鼻咽癌患者(Ⅰ期14例,Ⅱ期21例 ).鼻咽部和锁骨上及上颈部淋巴引流区采用IMRT技术照射治疗.结果:3年的总体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8.3%、91.4%、74.3%、94.3%.最严重的急性反应是放射性黏膜炎,2-3级分别为22.9%和45.7%.晚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口干.结论:IMRT是鼻咽癌的有效治疗手段.对初治者早期鼻咽癌可以获得理想的剂量分布,局部区域控制率较高,不良反应低.能降低靶区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和急性反应,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P53蛋白高表达与鼻咽癌放疗远期疗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53蛋白高表达与鼻咽癌放疗远期疗效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Ⅱ~Ⅲ期鼻咽鳞癌患者5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放疗前鼻咽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50例鼻咽癌患者组织中P53蛋白高表达为20例(40%),50例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44%,P53蛋白高表达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25%,P53蛋白阴性及弱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为56%,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53蛋白可作为鼻咽癌生物学行为及预测放疗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鼻咽癌颈椎破坏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并探讨临床治疗策略的合理性。方法收集42例初次治疗中仅有颈椎破坏的鼻咽癌。根据MRI、PET-CT或CT加骨扫描的结果为:颈椎侵犯的鼻咽癌T4M0期(20例)和仅有颈椎转移的鼻咽癌M1(22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者PFS及OS差异的显著性,并单因素生存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模式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19个月(3~38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5个月,24例死亡,16例存活,失访2例,两组患者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7.1%和36.4%(P=0.173),无疾病进展生存率为42.9%和27.3%(P=0.361)。单因素分析结果得出,对颈椎有破坏的T4M0期鼻咽癌患者,治疗方式、近期疗效、EBV病毒数量及失败模式是其独立预后因素。对仅有颈椎转移的M1期鼻咽癌患者,HBG、PLT、ZPS评分及失败模式是其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不同分期(T4M0、M1)颈椎破坏的鼻咽癌者,2年OS总生存率及PFS无疾病进展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但临床治疗近期疗效较好。颈椎有侵犯的T4M0期鼻咽癌患者,治疗方式、近期疗效、EBV病毒数量、失败模式可能是其独立预后因素。仅有颈椎转移M1期鼻咽癌患者,HBG、PLT、ZPS评分及失败模式可能是其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5.
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方法是放射治疗,但超过70%的患者确诊时已到晚期,单纯放疗后的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较高.放疗联合应用化疗可显著改善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因此本研究放疗联合含奈达铂(nedaplatin,NDP)化疗方案的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含顺铂(cisplatin,DDP)化疗方案作为对照组.方法:64例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奈达铂治疗组32例,顺铂对照治疗组32例.两组均在诱导化疗2个周期后行放射治疗.化疗方案:NDP 80 ms/m2,静滴,第1天,氟尿嘧啶(5-Fu)500 mg/m^2,静滴,第1~5天;DDP 40 mg/d,静滴,第1-3天,5-Fu 500 mg/m^2,静滴,第1-5天.放射治疗鼻咽部(7~9周)总剂量:66~74 Gy/(33~37)次;颈部淋巴结每(7~8.5周)总剂量:(60~70) Gy/(30~35)次;颈部预防剂量:(48~50)Gy.结果:NDP组有效率(56.25%),DDP组有效率(50.00%),差异无显著性(P>0.05);NDP组呕吐发生率(15.62%)显著低于DDP组(46.88%)(P<0.01);两组肾脏毒性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白细胞下降发生率分别为62.50%和56.25%,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小板下降发生率NDP组(59.38%)较DDP组(31.25%)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NDP治疗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与DDP相近,但NDP有较少的胃肠道反应发生,其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所致的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表达水平对局部晚期鼻咽癌应用顺铂同期放化疗的疗效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至2009年1月行顺铂同期放化疗的205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根据治疗结果分为治疗敏感组和治疗抵抗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鼻咽癌组织中ERCC1的表达并分析ERCC1表达与治疗有效率、5年无病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在205例鼻咽癌组织中,110例(53.7%)ERCC1高表达,95例(46.3%)ERCC1低表达。ERCC1高表达组的有效率(RR)为97.3%(107/110),ERCC1低表达组为100.0%(95/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敏感组的ERCC1低表达率与高表达率分别为61.4%和38.6%,而治疗抵抗组分别为35.9%和64.1%,两组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ERCC1低表达和高表达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1.3个月和49.7个月(P=0.0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1.5%和36.2%(P=0.054),5年生存率分别为63.4%和38.5%(P=0.037)。Cox多因素分析显示,ERCC1表达、PS评分及分期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ERCC1可以作为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预测指标,ERCC1高表达的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7.
80例鼻咽癌应用新型施源器腔内后装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外照射联合新型施源器后装治疗与单纯外照射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将8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外照射联合腔内后装(综合治疗组)及单纯外照射(对照组)两组,综合治疗组外照射剂量DT60~65Gy,腔内后装在外照射后期进行,剂量DT6~20Gy,中位剂量12Gy对照组外照射剂量DT 70~75Gy.结果:全部病例随访至2006年5月,随访率97.5%,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92.5%、75.3%(P〈0.05),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65.0%(P〈0.05)及74.2%、55.6%(P〉0.05);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2.5%、60.0%及64.5%、52.8%(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鼻咽癌外照射联合新型施源器后装治疗提高肿瘤近期有效率和3、5年生存率,降低口咽干燥等放疗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早期全程营养干预对行同步放化疗治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证实早期全程营养干预措施对改善同步放化疗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方法:收集2000年12月1日至2013年12月30日我院肿瘤防治中心884例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接受同步放化疗,按接受营养支持方式将患者分为早期全程营养干预组(NI组)和普通治疗组(UC组),记录并分析患者5年总生存(OS)、疾病特异性生存(DSS)、无局部复发生存(LRFS)和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相关数据变化。结果:884例患者治疗后,早期全程营养干预组(NI组)OS、DSS、LRFS及DMFS均较普通治疗组(UC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营养干预后体重稳定组OS、DSS均高于体重下降组及普通治疗组(P<0.05)。结论:早期全程营养干预对改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应作为局部晚期鼻咽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治疗期间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对局部控制的影响。方法 将443例鼻咽癌患者治疗期间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分为血红蛋白上升组141例和血红蛋白下降组302例。前组行单纯放疗51例,放疗+化疗90例;后组予单纯放疗110例,放疗+化疗192例。放疗为常规放疗,化疗为诱导化疗和同步放化疗。分析患者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鼻咽癌治疗期间血红蛋白上升组患者和血红蛋白下降组患者的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3.5%和37.5%(P=0.013),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58.5%和37.4%(P=0.009),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3.3%和27.7%(P=0.003)。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0岁、治疗前和治疗期贫血、T分期及治疗期血红蛋白上升是影响鼻咽癌患者局部控制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鼻咽癌患者治疗期间血红蛋白浓度上升是影响局部控制的预后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鼻咽癌治疗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鼻咽癌(nasophaaryngeal carcinoma,NPC)是华南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鼻咽的解剖部位深在,解剖结构复杂,病理主要为非角化型未分化癌以及易出现颈部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在初诊的患者中,Ⅲ、Ⅳ期鼻咽癌约占总病例的70%左右。放射治疗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手段,但单纯放射治疗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仅50%左右,而晚期鼻咽癌(Ⅲ、Ⅳ)的5年生存率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