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临床实验室的检验质量水平反映了一个实验室的技术水平,同时作为医院医疗质量的一部分也反映了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根据检验工作的特点将实验室质量管理分为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三阶段.分析前阶段是指从医师选择检验项目提出检验申请到将检验标本送至实验室这一阶段.随着检验医学的飞速发展、高精密自动化仪器的使用、实验室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分析中的质量得到迅速提高.但是,即便有最好的仪器、最好的方法,检验操作过程最规范,如果分析前阶段质量得不到保证,就不可能检测出准确可靠的结果,真实客观的反映患者的病情.所以分析前阶段质量管理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先决条件.要管理好分析前的质量,除了实验室软、硬件达标还需全院各有关科室人员共同参与和配合.  相似文献   

2.
医学检验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它不仅是临睐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所医院的医疗质量、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医学检验在医疗科研的作用显著提高.它为临床各科提供实验资料·资料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质量控制是保证结果准确可靠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检验医学日新月异飞速发展为临床提供了全面的先进技术支持。各类现代化设备的引进,不断的更新换代,无疑给检验质量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有了先进仪器还需要有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只盲目依靠仪器检验结果,而忽视对仪器的维护保养及管理,就很难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给临床造成误诊,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和痛苦。因此,为了保证检验质量的提高,加强实验室仪器的维护保养,发挥仪器设备的投资效益,也是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重要一环。本文真对实验室仪器的质量管理的几个环节作一浅要探讨。①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制定措施。②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学习,掌握仪器性能,维护保养的基础知识,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③加强仪器的维护保养与管理,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观察记录仪器运转情况,严格操作规程,使仪器经常处于最佳状态,才能保证检验质量的准确性,给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保证检验结果的质量必须对检验全过程进行控制,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使可能影响结果的各种因素和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1].检验工作实施质量管理过程包括3个阶段:分析前质量管理、分析阶段质量管理、分析后质量管理.从现在临床检验工作的实际看检验科在分析阶段的质控是做得较好的,这是由于临床检验的室内质控能够较好地反映分析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前质量管理是检验质量保证的前提,分析前质量无保证,不论分析中质量多好,仍然得不到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由于分析前和分析后阶段很多环节是由实验室工作人员、医生、护士、患者共同配合完成的,故给这些环节的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检验高新技术和高新仪器的不断使用,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依赖实验室的准确报告,准确可靠的实验室检验在医疗实践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检验医学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3个阶段。而分析前质量控制影响因素较多,影响环节较多;在与医、护、技、患者共同重视密切配合的监控过程中,分析前质量控制已经成为实验室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核心部分[1]。有实验室统计,临床反馈不满意的检验结果中,有80%的报告最终可溯源到样本质量不符合要求[2]。检验过程最难以控制的是分析前质量控制,即临床医生开出的申请单、患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和标本的运送。因此,检验人员除了加强分析中的质量保证,还应重视和参与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认真落实各项实验室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6.
从临床实验室质控的角度而言.实验室无疑是全程质控的主体,但仅依靠实验室自身来完成质量控制的全过程.是不可能的,实验室所能做到的是控制实验过程的偏差.保证实验本身的准确.至于实验结果是否能够准确及时地反映被检测患者真实的病理变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临床标本的收(采)集,而这项工作是由临床护理人员来完成的。因此,提高护理人员对实验室全程质控的认知程度.对实验室检验结果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医院提高整体医疗质量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7.
临床实验室的检验质量取决于质量控制的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环节,而其中分析前阶段是从医生选择检验项目提出检验申请直至检验样本送至实验室,它包括临床医生正确的选择检验项目,患者的准备以及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1]。分析前质量控制是确保检验信息正确,有效的先决条件,而这一环节也是检验科质量控制体系中最薄弱以及最容易忽视的一环。有研究结果显示,在实验误差中分析前误差约占60%~70%[2]。实验室要保证检验质量,就必须加强分析前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在分析前各个阶段采取对应措施。这对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十分重要。现将笔者所在实验室加强分析前质量控制的经验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8.
实验室信息系统在社区医院临床实验室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质量管理是检验科获得准确实验结果的重要保证,根据临床检验的全过程中所有能够影响实验结果的要素和环节,确保实验结果始终准确和可靠,本中心将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划分为分析前质量管理、分析中质量管理和分析后质量管理.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的应用中,检验科的信息系统是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检验科的整个工作流程中,实验室信息系统(LIS)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11):1034-1034
《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的要求》WS/T250-2005等效采用了《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88》(Clinical Laboratory Improvement Amendments 88, CLIA'88)中“J亚章-中度或高度复杂检验患者检验管理”和“P亚章-中度或高度复杂检验质量保证”中的内容,于2005年12月113起实施,是改善我国临床实验室管理,提高检验水平,开展实验室认可,实现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指导性文件。标准规定了对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的要求,适用于从事医疗活动的临床实验室。标准明确规定:临床实验室必须建立并遵守质量保证(QA)的政策和程序,用所建立的QA政策和程序来监测和评价整个检验过程(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实验室的QA规划必须能评价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识别并纠正问题,保证报告检验结果的准确和及时,保证工作人员合适和有能力。  相似文献   

10.
检验报告作为证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临床检验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工作大家都十分重视,但对分析前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提高、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免医疗纠纷,确保医疗安全,对此,谈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实验室信息系统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检验医学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版实验室信息系统(LIS)检验模块能充分共享医院信息系统的资源,减少工作人员重复劳动,为实验室标本检测提供全面的支持,从而调整并规范实验室的工作流程、保证检验工作质量、有效地控制了漏费现象,提高医院整体工作效率及检验自动化程度,更好地为临床医疗工作服务。另外LIS还包括其它辅助模块,如质控管理、试剂管理、仪器管理、人员管理工作、办公自动化及主任管理等模块,可大大提高实验室内部管理和对外服务的质量,具有在全国大中型医院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室内质控的主要工具--质量控制图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质量保证的要求 ,将临床实验室检测过程分为分析前、分析中及分析后三个阶段 ,其中分析阶段的质量管理 (即通常说的“室内质控”)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关键阶段。每批检验结果出来后 ,各临床实验室都规定有对检验结果的复核制度 ,这对保证检验的质量十分重要 ,但这不同于分析阶段的质量控制。这种复核制度是一种“事后检查” ,通过检查来判断检验结果可否发出 ,但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在检测过程中是否都在控制条件下进行 ,“事后检查”就无法保证。一旦检测过程发生了变化 ,造成检验结果的不准确、不可靠 ,将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因此“质量…  相似文献   

13.
向临床提供准确、可靠、及时的高质量检验报告,获得患者和临床医生的信赖与认可,是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的核心.因此,临床实验室必须进行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并贯穿于检验分析前、中、后的整个过程.分析前质量管理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具有影响质量因素的复杂性、质量缺陷的隐蔽性、质量保证工作非检验人员完全可控性、责任难确实性等特点[1].因此分析前质量管理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越来越受到各临床实验室的重视.本文结合我临床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对分析前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素及其对策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检验质量构高低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医疗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多年来我科致力于检验质量的提高,曾多次获奖。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检验科的工作是为临床为患者提供实验诊断数据.一切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过程都是为了出具准确.客观的化验报告。人员素质、精密的实验仪器、合格的检验标本、各种规章制度、质量管理体系。在整个检验过程中缺一不可。但最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因素,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与否.与实验室人员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密不可分.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工作质量,因此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和发展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人员素质是搞好实验室质量管理。增强整体实力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大量证据表明检验周期中的检验前和检验后阶段比检验阶段更容易出错。检验周期中不同阶段之间的相互关系、检验前阶段对检验质量的影响,以及检验后阶段对最终实验室信息质量的影响十分复杂,仍需进一步阐明。虽然保证检验质量一直是临床实验室的核心任务,但实验室专业人员和临床医生都应该认识到:检验前因素通常是导致实验室差错的主要原因,高质量的生物标本是保证检验结果可靠的先决条件。此外,随着实验室诊断试验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对检测试验的选择及结果解释的要求也随之增加。实验室结果报告延迟或解释错误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诊断错误和临床决策不恰当,这说明临床和医学实验室之间仍需要加强合作,共同致力于提高检验质量。因此,为临床检验前和检验后各个阶段制定质量要求并总结质控要点,即"五个正确"规则,对于医学实验室保证检验质量,促进患者安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实验室为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以及健康状况的评估提供有益的、重要的及科学的信息.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是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的重要保证.质量控制,即将标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过程纳入质量控制,具体就是对人员、检验方法、仪器设备、实验环境和其他一些科学工作程序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建立一个控制标准,确保每一个工作环节和程序朝着既定的标准目标方向进行,保证检验结果质量的一系列活动.以往所称的实验室质量控制,狭义地理解为对检验标本过程的质量控制,仅仅对实验标本本身的控制是不够的,因此必须全新的认识实验室质量控制,本文探讨质量管理与检验结果报告的质量保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实验室已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分析前阶段的大多数工作由临床医护完成,这正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关键环节,占检验过程所有时间的70%,而且在可分析出检验误差原因的病例中,出自于分析前阶段占60%以上^[1]。因此,分析前阶段质量控制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的先决条件。探讨实验室分析前质量控制与临床的关系。观察从医生开具检验申请单、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运送、贮存、分析前预处理等实验室分析前过程中,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实验室诊断技术和水平也越来越高,准确的实验结果为临床医生诊治患者提供了科学的诊断依据。准确、及时、有效、安全的实验验结果对临床诊治患者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实验室质量控制也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因素的是实验室控制的三个重要内容。分析前因素是指送检医生选择检测项目并开具检验申请单,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运送、等各个环节,分析前因素决定了标本质量。标本质量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为保证实施医学检验结果互认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依据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江西省“医院管理年”活动“创建满意医院”建设活动考评细则》和《医疗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ISO15189:2003)中对临床实验室基本要求的原则,萍乡市有五家市直医院(A、B、C、D、E分别表示五家医院)自发参加了萍乡市实施检验结果互认研究工作,通过研究,该工作对于减轻老百姓负担,提高检验质量都有很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