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羧惭基锗倍半氧佛物(CGS)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30min后再通60min造成心肌缺备再灌注模型,测定功能动脉血压,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律失常严重指数(ASI),心肌组织中丙二醛(DM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ATPase活性,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等指标。结果:预防性静注CGS(50mg/kg)可显著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支链氨基酸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爱玲  高兰兴 《营养学报》1998,20(2):138-141
目的:观察支链氨基酸(BCAA)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选用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成三个组,每组10只。A组:正常对照组;B组:异丙肾上腺素(ISO)对照组;C组:ISO+BCAA组,其中B、C组用ISO造成大鼠心肌缺血性损伤。用酶试剂盒和原子吸收法测定了血清、心肌中LDH、GOT、α-HBDH、CK、PK的酶活力及心肌中K+、Mg2+、Ca2+离子的含量。结果:B组大鼠血清和心肌中LDH、GOT、α-HBDH、CK、PK的酶活力均明显升高,心肌中Ca2+的含量也显著升高,而Mg2+的含量明显降低,K+含量也有下降的趋势,但变化不显著。C组大鼠血清中LDH、α-HBDH、CK、PK的酶活力明显低于B组,而且CK的活力接近正常水平;心肌中LDH、GOT、α-HBDH、CK的活力均低于B组并达到正常水平。补充BCAA后能有效地拮抗心肌细胞内钙的增加,使心肌内Ca2+含量明显低于B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BCAA不能升高受损心肌中Mg2+的含量。结论:给予BCAA对心脏缺血性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3.
硒、维生素E对心肌胶原蛋白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保玉  金毅 《营养学报》1999,21(1):38-41
目的:阐明硒(Se)、维生素E(VE)与心肌胶原蛋白代谢的关系。方法:以病区粮(低Se、低VE)喂养大鼠,并注射异丙基肾上腺素(ISO)诱发心肌缺血缺氧性坏死,检测心肌中谷胱甘肽氧化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胶原蛋白含量变化。结果:低Se低VE组血浆和心肌GSH-PX、CAT活性下降,MDA含量上升,与心肌胶原蛋白含量变化有相关性。补Se补VE后,GSH-PX、CAT活性上升,MDA水平下降,心肌胶原蛋白含量下降。结论:低Se低VE加重ISO诱发的心肌损伤,脂质过氧化和自由基与心肌胶原蛋白代谢关系密切。补Se补VE后,能缓解心肌细胞对诱发因素所造成的损伤,对保护心肌细胞和防止心肌纤维化的形成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三硝酸铈致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SD成年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30只,另设对照组(60只)。一次性腹腔注射150mg/kgCe(NO3)3,分别于3、6、12、24、48h处死,测定其肝脏蛋白质浓度、MDA、GSH含量及SOD、CAT、GSH、Px、GSH、ST酶的活性。结果显示,注入Ce(NO3)3以后,大鼠肝脏内蛋白质浓度、MDA含量明显增加,而GSH含量及SOD、GAT、GSH-PX、GSH-ST酶的活性则显著降低。提示Ce(NO3)3进入大鼠体内后,早期能够引起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使大鼠肝脏抗氧化能力、抗诱变能力降低,估计脂质过氧化损伤可能是由于Ce3+与GSH作用导致GSH耗竭所致。  相似文献   

5.
金毅  郭成浩 《营养学报》1999,21(2):168-171
研究低硒(Se)低维生素E(VE)膳食及补充Se和VE后对大鼠心肌腺苷酸含量和氧化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和生化方法分别测定心肌腺苷酸和MDA含量、SOD、GSH-Px活性。结果:与补充Se和/或VE饮食大鼠相比,低Se低VE饮食大鼠心肌AMP、ADP含量无明显差异,而ATP含量明显降低,MDA含量增加,SOD、GSH-Px活性降低,表明Se和VE影响ATP含量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而其中以联合补充Se和VE效果最佳。结论:Se和VE缺乏可使心肌呈现明显的氧化损伤,补充Se和VE有助于抗氧化损伤,使ATP生成增加。  相似文献   

6.
镉对体外培养肾组织中Ca^2+—APTase对影响及尼莫地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镉对镉对组织中Ca^2+-ATPase的影响尼尼莫地平(Nimo)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 在体外条件下,测定CdCl2对肾组织Ca^2+-ATPase及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尿N-乙酰-D-氨基葡萄苷酶(NAG)等多种肾损伤标志酶活力的作用及Nimo干预处理后的影响。结果 在低浓度CdCl2组,Ca^2+-ATPase的活力明显升高,100mg/L CdCl2组Ca^  相似文献   

7.
岩藻聚糖硫酸酯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李兆杰  薛长湖 《营养学报》1999,21(3):280-283
目的: 观察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low molecular sulfated fucan , L M S F) 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及血清和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 L P O) 含量和 S O D 活力的影响,探讨其降血脂、抗氧化作用与抗动脉粥样硬化( A S) 的关系。方法: 利用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观察 L M S F 的降脂作用及对血清和组织中 L P O 和 S O D 的影响。结果: 30 天实验结束后,高脂血症大鼠在血脂升高的同时,血清和组织中 L P O 含量上升, S O D 活力下降。 L M S F 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 T G( P< 0 .05) 和 T C( P< 0 .01) 含量,提高 H D L C 含量( P< 0 .05) ; L M S F 对高脂血症大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能显著降低血清和组织中 L P O 含量( P< 0 .01) ,同时升高 S O D 活力( P< 0 .01) 。结论:  L M S F 显著的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使其在抗动脉粥样硬化( A S) 方面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研究大豆纤维(SF)对实验性高脂大鼠的血液和肝组织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血脂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纤维膳能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0.05)。血清和肝组织LPO水平明显下降,GSH-Px活力显著提高(P<0.05).SF对血脂降低和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阻断作用可能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为民  刘忠英 《营养学报》1995,17(3):269-273
以不同硒和VE含量的饲料饲养大鼠10周,手术结扎其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8小时,用HPLC法测定血浆和心肌FFA含量和组成。结果:-Se-VEG组血浆FFA、C18:3、C20:4增高,而C16:0、C16:0/FFA下降;心肌C18:3、PUFA/FFA增高,C20:4有上升趋势,C16:0下降;血浆和心肌C18:1均有增高趋势,C18:2改变不明显;心肌GSH-px、Cu,Zn-SOD活力降低,LPO含量升高;血清CK、LDH增高。+SeG、+VEG或+Se+VEG对纠正上述变化有相似而又不尽相同的效果。结果提示,膳食摄入适量的Se和VE可能影响FFA组成,降低FFA含量,改善急性缺血应激条件下心肌的功能和代谢状态,是Se和VE减轻心肌缺血性损伤,防治缺血性心脏病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作用环节。  相似文献   

10.
硒和维生素E对糖尿病大鼠氧化和非酶糖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吴凤兰  张亚非 《营养学报》1999,21(2):172-176
探讨硒(Se)和/或维生素E(VE)对氧化和非酶糖化作用的影响。方法:观察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喂饲Se和/或VE后,糖化低密度脂蛋白(G-LDL)、糖化血红蛋白(GHb)、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改变。结果:喂饲Se和/或VE的病鼠与未喂饲Se和/或VE的病鼠比较,G-LDL和GHb水平显著下降(P<0.01),SOD和GSH-Px的活性有不同程度升高,MDA含量下降(P<0.01)。结论:Se和/或VE对LDL和Hb的非酶糖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糖尿病大鼠体内的抗氧化能力也显著增强,从而有利于延缓糖尿病慢性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丙泊酚预处理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丙泊酚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用新西兰雄性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4组(n=10):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组)和丙泊酚预处理组(PP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心肌组织中高能磷酸化合物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和一磷酸腺苷(AMP)的含量,检测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活性.结果 IP组和PP组较IR组ATP、ADP和AMP含量明显增加,SOD活性增高,MDA生成量下降,LDH、CK-MB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IP组与PP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预处理同缺血预处理一样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降低心肌酶活性和氧自由基水平,拮抗脂质过氧化物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迷迭香酸(RA)作用于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所致心肌缺血模型的影响,探讨迷迭香酸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取12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硝酸异山梨酯组、RA小剂量组、RA中剂量组、RA高剂量组。以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心电图变化,检测血清CK—MB、GOT、LDH、cTnT以及细胞内SOD、MDA含量,测定冠脉结扎后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模型组不同时间心电图ST段抬高明显,CK—MB、GOT、LDH、cTnT升高明显,MDA值升高,SOD值减小,心肌梗死明显。所有RA组与缺血模型组比较,不同时间心电图ST段抬高的最大值明显降低,CK—MB、GOT、LDH、cTnT值降低,MDA值减小,SOD值升高,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结论迷迭香酸对大鼠冠脉结扎后引起的心肌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与提高氧化酶活性、增强清除自由基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时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自由基代谢的变化及维生素E对其的影响。方法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4w进行MIR处理。糖尿病大鼠30只分为假手术对照(sham)组,MIR组和维生素E(VE)治疗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ICAM-1蛋白表达。检测血清、心肌组织SOD、GSH-Px活性、MDA含量和活性及心肌线粒体Na+,K+-ATP酶、Mg++-ATP酶、Ca++-ATP酶活性。结果与sham组相比,MIR组心肌线粒体Na+,K+-ATP酶、Mg++-ATP酶、Ca++-ATP酶活性明显下降;血清、心肌MDA明显升高,血清、心肌SOD和GSH-Px活性明显降低用,心肌ICAM-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用VE4w后与MIR组比,心肌线粒体Na+,K+-ATP酶、Mg++-ATP酶活性明显升高;血清、心肌MDA降低,血清、心肌SOD和GSH-Px活性升高,心肌ICAM-1蛋白表达降低。结论维生素E可通过减轻脂质过氧化和自由基损伤,下调ICAM-1蛋白表达,拮抗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葛根素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I/R)大鼠心肌内质网应激(ERS)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葛根素预处理组(PU组)三组,每组8只。实验结束测定心肌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以及GRP78 mRNA、CRT mRNA的表达。结果:与SH组比较,其余两组GRP78 mRNA与CRT mRNA表达、心肌MDA含量均明显增加,而心肌SOD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I/R组比较,PU组GRP78 mRNA与CRT mRNA表达、心肌MDA含量均降低,且心肌SOD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葛根素预处理可能通过减轻心肌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I/R导致的过度ERS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奥曲肽对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奥曲肽对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后心肌细胞的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Pring's兔肝脏再灌注模型,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按数字表法分3组,每组8只;A组(假手术组)、B组(肝脏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组)、C组(奥曲肽预适应组).3组动物肝门阻断前(T1),阻断后30 min(T2),再灌注60 min(T3),120 min(T4),240 min(T5)采血,测定血清心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再灌240 min切取心脏组织行MDA、SOD水平监测,同时制作病理切片,电镜观察奥曲肽对HIRI后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1)阻断前3组CK-MB、LD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缺血30min开始各时点B组、C组CK-MB、LDH均显著高于A组(P<0.05),C组又低于B组(P<0.05);LDH、CK-MB的高峰分别120 min、240 min.(2)从缺血30 min开始各时点血浆MDA及SOD水平与再灌注后240 min的心肌MDA及SOD值比较:MDA:与A组比较,B组、C组明显高于A组(P<0.05),与B组比较,C组明显低于B组(P<0.05);SOD:与A组比较,B组、C组明显低于A组(P<0.05),与B组比较,C组明显高于B组(P<0.05).(3)C组超微结构较B组明显改善.结论 奥曲肽具有稳定心肌细胞膜,减少氧自由基的释放,能改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对兔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PC)对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30min,复灌3h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对照组、剂量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PC,阳性对照组给予银杏叶片(48mg/kg),观察PC对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及心肌酶学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增大、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与心肌酶学各指标均发生显著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PC剂量组降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心梗面积、心肌细胞凋亡、减少心肌细胞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心肌组织黄嘌呤氧化酶(XO)活性及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提高了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谷胱甘肽(GSH)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P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具有抗氧化应激作用,能够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抑制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通路对乳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造成缺血再灌注(I/R)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JAK抑制剂-AG490治疗组,STAT抑制剂-RMP治疗组。采用MTT法检测心肌细胞活性,检测以上不同条件下细胞上清液中的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并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血再灌组心肌细胞成活率明显降低(P<0.01),细胞上清液中LDH、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SOD活力则显著降低(P<0.01),缺血再灌组凋亡率升高明显(P<0.01)。AG490及RMP处理后,心肌细胞成活率明显升高(P<0.01),LDH、MDA显著低于缺血再灌组(P<0.01),SOD则高于缺血再灌组(P<0.01)。结论抑制JAK/STAT通路有助于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蜂胶水提液(WEP)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过程中对肝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I/R和WEP(50、100、200 mg/kg)组。肠系膜上动脉阻断45 min、再灌注2 h建立肠I/R模型。采血检测转氨酶(ALT、AST)活性、肝组织髓过氧化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常规制备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1)与sham组比较,I/R组血中转氨酶水平和肝MPO活性升高(P0.01),肝SOD活性降低而MDA含量增加(P0.01),肝组织明显淤血坏死。(2)与I/R组比较,WEP组血中转氨酶水平和肝MPO活性降低,WEP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肠I/R所致的肝组织SOD活性降低和MDA含量升高。肝组织淤血坏死减轻。结论蜂胶水提液可通过抗氧化反应、降低自由基生成,减轻大鼠肠I/R所致的肝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和东莨菪碱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和椎动脉复制脑完全性缺血模型。60只家兔均分成六组,假手术组、脑缺血组、脑缺血再灌注组、脑低温治疗组、东莨菪碱治疗组、尼莫地平治疗组。采集脑和血液标本测量Na+-K+-ATPas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结果:缺血再灌注组脑组织SOD和Na+-K+-ATPase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相反,治疗组SOD和Na+-K+-ATPase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结论:东莨菪碱和尼莫地平具有保护缺血再灌注组脑组织Na+-K+-ATPase活性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它们抑制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20.
杜晓军 《中国校医》2006,20(5):458-460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大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gastric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GI—RI)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丙酚组(P组)。以夹闭大鼠腹腔动脉30min、松开动脉夹恢复血流灌注1h制备GI—RI模型。计算胃黏膜损伤指数,检测胃黏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m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静脉注入异丙酚后,胃缺血再灌注导致的胃黏膜损伤减轻,胃黏膜损伤指数明显减少,异丙酚组(P组)与缺血一再灌注组(I—R组)比较,胃黏膜中MDA含量下降,SOD活性升高。结论异丙酚对GI—RI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异丙酚的抗氧化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