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碳酸氢钠和别嘌呤醇结合泼尼松治疗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60例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泼尼松治疗基础上加用碳酸氢钠1.5g/d和别嘌呤醇0.1g,对比两组患者治疗8周前后的血肌酐(Scr)、血尿酸(UA)、24h尿蛋白定量、肾小球滤过率(GFR)、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血尿酸、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GFR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8周后Scr、UA、24h尿蛋白定量、TC和LDL低于对照组,GFR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碳酸氢钠和别嘌呤醇结合泼尼松治疗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血肌酐和血尿酸,改善蛋白尿情况和肾小球滤过率,同时降低患者血脂水平,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疗效。方法: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蛋白尿定性分为轻度(±~+)32例、中度(++)48例、重度(+++~++++)40例共3组,每组又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予ACEI/ARB及ACEI/ARB联合罗格列酮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蛋白尿减少程度及减少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尿蛋白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患者显著(P〈0.05或P〈0.01),而且尿蛋白下降人数达观察人数的半数所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罗格列酮能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程度,并能减少蛋白尿转阴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益气培元固肾汤联合耳穴贴敷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8年9月—2020年9月期间,抽取本院接收的60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基本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厄贝沙坦150 mg,每日1次,观察组在治疗组基础上予以益气培元固肾汤联合耳穴贴敷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SCr、BUN、UAER、FPG、2 hPG、24 h蛋白尿、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0.05);同时,两组的SCr、BUN、UAER、FPG、2 hPG水平均有所降低,24 h蛋白尿有所减少,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和减少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的主症、次症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中实施益气培元固肾汤联合耳穴贴敷治疗,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及蛋白尿症状,并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与糖尿病肾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尿酸水平并根据血尿酸水平将其分为高尿酸血症组(n=56)与正常血尿酸组(n=40),检测两组患者的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采用随机数表法将高血尿酸组随机分为观察亚组与对照亚组,每组28例,对照亚组采用常规血糖控制治疗,观察亚组在常规疗法上进行别嘌呤醇降尿酸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亚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高尿酸血症组患者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正常血尿酸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亚组患者治疗后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尿酸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肾功能指标与正常血尿酸水平患者存在显著差异,其糖尿病肾病的发病风险更高,与肾功能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养血祛瘀方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对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的疗效.方法 13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案,以初诊时间(月份)作为配伍因素,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67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医综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ACEI或ARB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养血祛瘀方治疗,观察60 d,分析两组治疗前后24h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 血清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 对于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治疗组较对照组尿蛋白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hs-CRP水平明显下降(P<0.05);对于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治疗组较对照组尿蛋白减少(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hs-CRP水平下降(P<0.05).结论 养血祛瘀方联合ACEI或ARB类药物可有效减少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蛋白尿,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肾衰灌肠方灌肠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痛风性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80例痛风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对照组37例,2组患者均予低盐低嘌呤饮食,对照组予别嘌呤醇、碳酸氢钠片口服,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衰灌肠方保留灌肠,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者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及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均能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衰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痛风性肾病,对于降低血尿酸及减轻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损害等方面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氯沙坦和氨氯地平减轻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效果。方法 8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两组,用氯沙坦或氨氯地平治疗12周,测量治疗前后的24 h尿蛋白和血压。结果两组的24 h尿蛋白较治疗前均降低,氯沙坦组蛋白尿减少23.0%,氨氯地平组减少12.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氯沙坦减轻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优于氨氯地平。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患者尿酸代谢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糖尿病和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尿酸代谢指标的情况,并对一般糖尿病综合防治措施对尿酸指标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对46例非糖尿病、80例单纯糖尿病及55例糖尿病肾病三组人群的血尿酸及尿酸清除分数进行观察分析,同时对后两组糖尿病人群进行为期2个月的综合治疗并观察尿酸代谢的动态变化.结果两组糖尿病人群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肾病组的尿酸清除分数(Feur)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1).糖尿病综合治疗能明显降低单纯糖尿病人群的血尿酸水平,而对糖尿病并肾病组的效果较差.结论单纯糖尿病的血尿酸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组而Feur基本接近正常,说明血尿酸升高是因为血尿酸的生成过多所致;而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的Feur值明显降低,显然与肾损害有关,这更加重了高尿酸血症的倾向.糖尿病的综合治疗不仅仅在于控制血糖,早期积极的干预治疗有助于减速低高尿酸血症及其引起的在糖尿病肾病损害基础上的慢性高尿酸血性肾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6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 例).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胰岛素降糖、降压及抗凝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20μg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滴,每天1次)及盐酸贝那普利片(5mg口服,每天1次).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含量及24h尿微白蛋白排泄率的变化,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及对照组24h尿蛋白含量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减少更明显(P <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24h尿微白蛋白排泄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 <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能显著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水平,安全、有效地治疗糖尿病肾病,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缬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常规应用缬沙坦降蛋白尿,对照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改善微循环,两周为一个疗程,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症状评分、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显效44例,有效42例,无效34例,总有效率82.50%;对照组显效38例,有效61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71.67%;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缬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显著降低蛋白尿,并改善糖尿病。肾病的高凝状态,有利于提高肾小球的滤过率。延缓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单用缬沙坦和缬沙坦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用缬沙坦治疗,治疗组(32例)缬沙坦联合苦碟子注射液40ml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滴,两组疗程均为15天.比较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结果 治疗组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缬沙坦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比单用缬沙坦更有效地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白蛋白尿,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岑兴鸣 《当代医学》2016,(15):139-140
目的 探究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糖尿病肾病伴蛋白尿患者122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进行联合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治疗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显著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8.4%,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7.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4/6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3%(1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伴蛋白尿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药参芪肾消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60例Ⅳ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蛋白尿期)患者随机分为参芪肾消汤治疗组和洛汀新对照组,观察尿蛋白的变化.结果 中药参芪肾消汤治疗组可以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的含量.结论 中药参芪肾消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价值.方法: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疗效、炎性因子水平和蛋白尿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35/4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RP、IL-6、尿总蛋白和UAE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炎性反应水平、降低尿蛋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根据人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前列地尔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3.3%,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蛋白尿排泄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蛋白尿排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有效降低蛋白尿排泄率,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3月104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组(各52例).对照组用常规降压、抗凝和胰岛素治疗,联用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治疗效果;干预前后患者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和尿蛋白水平.结果:联用药组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和尿蛋白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联用药组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高于对照组,尿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病情,降低尿蛋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张恩红  崔璨 《中外医疗》2016,(26):115-117
目的:探讨丙磺舒联合别嘌呤醇在痛风间歇期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整群选取大庆市第五医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81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均处于痛风间歇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观察组的41例患者单独采用别嘌呤醇进行治疗,治疗组的40例患者应用丙磺舒联合别嘌呤醇进行治疗,并比较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和血尿酸值。结果经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78.04%,治疗组总有效率9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尿酸水平由(680.24±78.53)μmol/L下降到(380.43±52.14)μmol/L,治疗组血尿酸水平由(684.37±75.42)μmol/L下降到(313.49±45.75)μmol/L,两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均有下降,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血尿酸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丙磺舒联合别嘌呤醇进行治疗,疗效明显,充分降低了血尿酸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联合培哚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3年7月~2016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9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培哚普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两组患者蛋白尿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和尿素氮等肾功指标的变化情况和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FPG)、2h餐后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和HbA1c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8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2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24h尿蛋白量,血肌酐和尿素氮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h尿蛋白量,血肌酐和尿素氮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培哚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肾功能,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取66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3例,观察组患者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贝那普利治疗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法。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尿微蛋白排泄率、尿蛋白含量等方面的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8.79%与93.9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尿蛋白含量、尿微蛋白排泄率两方面的指标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在这两方面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09%和6.0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率显著降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前列腺素E1与潘生丁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前列腺E1(Lipo PGE1)与潘生丁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和肾功能正常的临床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 将64例2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前列腺素E1)和治疗组(前列腺素E1 潘生丁).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24h尿蛋白、Cr和BUN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24h尿蛋白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②治疗后两组Cr、BUN、FPG和β2-MG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Lipo-PGE1和潘生丁联合治疗能更有效减少早期DN和肾功能正常的临床DN患者的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