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固本泄浊饮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医证候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慢性肾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慢性肾衰竭基础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基础上,加服固本泄浊饮治疗,2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连续2个疗程,并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的变化。结果: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63.3%(P<0.05),治疗组改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治疗组治疗后患者恶心呕吐、纳呆、舌苔厚腻等湿浊证候的消失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固本泄浊饮有显著延缓慢性肾衰竭进程的作用,且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中医湿浊证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参芪化浊饮对脾肾气虚湿浊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医证候及肾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8例,参照病例对照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实验组3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金水宝胶囊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参芪化浊饮加减治疗,两组共持续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肘静脉血,评定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检测血肌酐、血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同时对比两组间临床疗效,记录两组间不良反应事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常见中医症状如倦怠乏力、腰膝酸软、恶心呕吐、水肿等明显减轻或消失,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cr、BUN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4.36%低于实验组总有效率92.31%,有差异(P0.05)。结论:参芪化浊饮对脾肾气虚湿浊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确切,有助于提高肾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延缓肾衰竭的进程,且不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消渴病肾病水肿应用耳穴埋籽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采用抽样便利法将40例消渴病肾病水肿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加用耳穴埋籽法治疗,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更高。结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消渴病肾病水肿患者加用耳穴埋籽法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诊断为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按序贯法分针灸组、艾灸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针灸组选取足三里、三阴交、绝骨、血海予以温针灸,每天2次,疗程3天;艾灸组取中脘、水分、神阙及上巨虚等穴位予以艾条温和灸,每天2次,每次20min,疗程3天。比较3组症状缓解情况及疗效。结果:3组治疗前后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针灸组、艾灸组症状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针灸组、艾灸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艾灸可有效降低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发生率,尤其是艾灸操作简单,便于在护理患者时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药敷脐联合穴位按摩在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护理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慢传输型便秘患者7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中药敷脐联合穴位按摩护理疗法,2周为1疗程.观察2组治疗护理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计算排便满意度和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12周及6个月2组排便满意度评分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8.9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敷脐联合穴位按摩护理疗法具有补肾温阳、润肠通便之效,能够促进肠运动,提高大肠传导功能,改善患者排便困难、四肢不温、腹中冷痛等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艾灸、穴位按摩配合心理护理在周围性面谈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周围性面谈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艾灸、穴位按摩配合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述9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穴位按摩配合心理护理能够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中应予以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血降脂颗粒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痰浊阻遏兼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高胆固醇血症(痰浊阻遏兼血瘀型)病例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服用清血降脂颗粒,每日一剂;对照组服用普伐他汀20mg/次/日。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TC、HDL-C及中医症状积分,检测并比较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结果:经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有效率为77.78%,对照组有效率为76.67%,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证候积分实验组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有效率为56.67%,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清血降脂颗粒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痰浊阻遏兼血瘀型)可有效降低患者血中TC,缓解高胆固醇血症(痰浊阻遏兼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将54例以恶心呕吐为主证的肺癌手术或未手术静脉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18例),分别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胃复安治疗.结果 两组有效率分别为68.6%,47.3%.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组对原发性肺癌咳嗽、咯痰、呼吸困难等伴随症状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治疗对痰浊型、脾虚型恶心呕吐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代丽娜 《中外医疗》2016,(12):158-160
目的:探讨应用退热贴穴位贴敷治疗输入cik细胞产生发热症状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间该院收治的行cik细胞输入治疗后产生发热症状的肺癌患者共114例,将其以数字随机分组的形式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每组57例,其中给予实验组患者退热贴穴位贴敷进行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布洛芬混悬液进行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退热效果及其它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护理措施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显效46例(80.7%),有效10例(17.5%),无效1例(1.8%),总有效率为(98.2%),对照组患者显效34例(59.6%),有效11例(19.3%),无效12例(21.1%),总有效率为(78.9%),两组对比,实验组患者退热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措施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出现3例(5.3%)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出现10例(17.5%)出现呕吐、恶心等胃肠道症状,两组对比,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退热贴穴位贴敷护理治疗输入cik细胞产生发热症状的肺癌患者临床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出现情况明显较低,值得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针对"痰浊上蒙"型眩晕患者的中医护理效果。方法:对80例"痰浊上蒙"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予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医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患者的眩晕、恶心、呕吐、耳鸣症状明显改善(P<0.05)。结论 ":痰浊上蒙"型眩晕患者的中医综合护理措施可改善眩晕症状,并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养胃配方颗粒组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炎症指标及中医症状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在我院住院部及门诊就诊被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应用院内协定处方养胃配方颗粒组方,对照组给予维酶素片,两组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前,实验组及对照组IL-32、CR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实验组IL-32、CRP分别为(40.34±10.65)pg/m L、(8.35±4.31)mg/L,较对照组(52.25±9.21)pg/m L(21.56±3.27)mg/L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证候积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均有所下降,其中身倦乏力、便溏腹泻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实验组胃脘隐痛、反酸烧心、食后脘闷、纳呆少食、恶心呕吐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胃配方颗粒组方可以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证候,降低血清IL-32及CRP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拟萆薢茯苓散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湿浊内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5例慢性尿酸性肾病湿浊内蕴证患者,给予自拟萆薢茯苓散口服治疗,治疗5周后,判定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结果 45例患者痊愈0例,显效8例(占17.8%),有效25例(占55.5%),无效12例(占26.7%),总有效率为73.3%。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肾功能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结论自拟萆薢茯苓散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实施中医穴位贴敷结合辨证护理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52例原发性痛经两种证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针对寒凝血型和气滞血瘀型两种实证型原发性痛经来辨证护理,观察一段时间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身体症状。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的结果具有十分明细的差别,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实施中医穴位贴敷结合辨证护理干预措施,具有实用、有效、经济、方便的临床效果,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大柴胡汤治疗行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已行胆囊切除术且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予禁食水、胃肠减压、镇痛、止血、补液、抗炎、抑酸等对症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大柴胡汤灌胃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改善情况,计算临床总有效率,检测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72.50%,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胃肠紊乱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所降低(P0.05),并且实验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说明大柴胡汤可明显改善行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症状;检测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记录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正常排气时间,结果表明实验组各症状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柴胡汤能泻热降浊、行气解表,可明显缓解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对因胆囊切除术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起到了积极的治疗作用,此发现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和探讨子午流注时辰护理对癌症化疗患者在恶心呕吐方面的临床影响情况。方法抽选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同意进行化疗治疗的300例癌症患者。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均等的两组,对照组(150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150例)予以子午流注时辰护理干预,对比、统计他们的临床恶心呕吐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临床总有效率(94.67%)显著优于对照组(82.67%),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症化疗患者实施子午流注时辰护理,能够显著预防和改善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提高患者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黄葵胶囊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62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所有患者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患者联合环磷酰胺静脉冲击疗法治疗,实验组患者联合环磷酰胺静脉冲击疗法及黄葵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各项检测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白蛋白、尿素氮、肌酐)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对比,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为83.87%,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项检测指标对比,治疗后实验组24 h尿蛋白定量、白蛋白、尿素氮、肌酐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治疗后出现1例恶心,总不良反应率为3.23%,对照组出现3例恶心,2例胃肠道反应,1例感染,总不良反应率为19.35%,实验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黄葵胶囊联合环磷酰胺静脉冲击疗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具有较高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化湿泄浊祛瘀法治疗痛风肾2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中医化湿泄浊祛瘀法治疗中医证属湿浊内蕴、瘀血阻络型的痛风肾20例,结果显示,显效11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5%。提示化湿泄浊祛瘀能够明显改善痛风肾的症状,降低血尿酸,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加味消瘀泄浊饮联合FK506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在减少尿蛋白、升高血清白蛋白及改善临床症状方面的疗效。方法选取经诊治后确诊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并辨证为气虚血瘀证型患者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予FK506治疗,治疗组在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消瘀泄浊饮,连续治疗12周,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24UP,尿常规,评价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24hUP较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12周后两组ALB较治疗前上升(P0. 05),且组高于对照组(P 0. 05);总体疗效评判,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中医证候疗效评判: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加味消瘀泄浊饮联合FK506可以明显改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可以减少尿蛋白,进而升高血清白蛋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住院治疗的65例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3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施以中医护理,以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评分评价近期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均较前有所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87.8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治疗配合中医护理对UC缓解期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中医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有良好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肺病脾胃病科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300例溃疡型结肠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150)和实验组(n=150)。对照组予以口服柳氮磺吡啶单纯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中医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综合疗效、黏膜愈合情况、不良反应以及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67%,黏膜愈合率为12.00%,出现恶心、呕吐、腹部不适17例,皮疹6例,黄疽3例,白细胞过性降低2例,92例患者愈后复发;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33%,黏膜愈率为31.33%,出现恶心、呕吐、腹部不适5例,皮疹1例,21例患者愈后复发。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以显著提高疗效,促进黏膜愈合,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降低炎症的复发,提高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