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在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并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流行性出血热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20例,给予腹膜透析治疗,同时予以相应的基础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共治愈12例,其中6例患者明显好转,2例患者自行出院,20例患者的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给予腹膜透析后,患者的血尿素氮数值由(28.56±9.32)mmol/L下降到(8.51±3.95)mmol/L,血肌配数值由(721±224.82)μmol/L 下降到(136±55.79)μmol/L,血小板数值由(42±16.64)×109/L上升到(225±84.91)×109/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由(83.21±46.22)U/L下降到(47.81±32.06)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由(142.79±123.17)U/L下降到(41.31±16.40)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膜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并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舒洛地特联合双嘧达莫对慢性肾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在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初次行动静脉内瘘术的慢性肾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口服双嘧达莫每次25 mg,每日3次,维持治疗30 d;研究组术后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将2 m L舒洛地特注射液加入到250 m L 0.9%Na Cl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维持治疗30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4周内血栓形成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17%(2/48)比16.67%(8/48)](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对照组[(254±48)μmol/L比(293±50)μmol/L、(7.4±1.8)mmol/L比(8.9±2.0)mmol/L、(0.72±0.25)g比(1.41±0.42)g](P<0.01)。治疗后研究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显著低于对照组[(3.4±0.8)g/L比(5.1±1.1)g/L,(1.0±0.2)mg/L比(1.5±0.4)mg/L],而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12.8±1.4)s比(10.8±1.3)s,(38±5)s比(33±4)s](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洛地特联合双嘧达莫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栓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感染对慢性肾衰竭的影响,从而重视感染在慢性肾衰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的98例患者治疗前均未行血液透析,均行慢性肾衰竭的一体化治疗,感染后均维持原治疗方案,同时联合抗炎治疗,需要透析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同时测定治疗前后及感染前后的血肌酐和血尿素的指标。观察感染对心脏、脑部、血压、血液透析的影响。结果:感染前后患者脑病的发生率由(5.6±2.9)%上升到(10.5±3.4)%,休克的发生率由(3.5±1.9)%上升到(20.5±9.6)%,心力衰竭的发生率由(13.7±6.8)%上升到(46.7±15.8)%,心肌缺血的发生率由(10.3±5.7)%上升到(35.4±16.2)%;尿素由(21.45±11.43)mmol/L上升到(38.76±10.76)mmol/L,肌酐由(426.0±116.5)μmol/L上升到(856.0±178.5)μmol/L。治疗前后相比较,尿素由(38.16±10.76)mmol/L降至(28.72±10.35)mmol/L,肌酐由(856.0±178.5)μmol/L降至(587.0±156.8)μmo/L。治疗后与感染前的尿素和肌酐相比有差异性。结论:感染可加重肾功能损害并增加慢性肾衰竭的并发症。慢性肾衰竭合并感觉染的炎症因子所致的肾损害有不可逆转的趋势,所以要重视感染在慢性肾衰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血液透析方法治疗3例重型流行性出血热(EHF)合并急性肾衰竭(ARF)患者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院1994年12月至1995年12月收治重型EHF伴ARP患者3例,均为男性.年龄38~72岁.透析治疗前尿少2~5天,尿量<400ml/天,血尿素氮(BUN)达30.77~56.8mmol/L,血肌酐(Cr)达920~2920μmol/L.其中2例伴有消化道出血.2 血液透析方法采用SPS—550型透析机,YT120—CA透析器,醋酸盐透析液,血液流量(QB)200~300ml/分.小剂量肝素抗凝,合并消化道出血者采用高血流量无肝素化透析.  相似文献   

5.
张志宇  张道辉 《吉林医学》2009,30(23):3016-301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15例,分析其临床表现,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施行血液透析治疗。结果:15例患者均给予透析治疗,平均每人透析次数为(5.3±2.1)次,透析时间为3~15d,平均(7.6±3.5)d。在透析中,2例出现低血压,3例出现失衡综合征,但经相应处理后恢复正常。13例患者经过血液透析后,血小板上升,出血倾向逐渐消失,治愈出院。2例患者病情恶化自动出院。结论:血液透析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衰竭的一种有效方法,要尽可能做到透析个体化,以获得更好的透析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和研究血液透析(HD)联合腹膜透析(PD)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该院2013年7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取56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成了研究组(n=28)和对照组(n=28).研究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来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单独使用腹膜透析来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相关数据.结果 在治疗前研究组的肌酐/尿素氮以及血红蛋白/白蛋白分别为(794±288)mmol/L/(17.03±6.79)mmol/L/(74.50±15.63)g/L/(33.56±4.82)g/L,对照组的肌酐值为(794±287)mmol/L/尿素氮值(17.02±6.76)g/L和血红蛋白值(74.52±16.03)g/L/白蛋白(33.52±4.80)g/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研究组的肌酐/尿素氮以及血红蛋白/白蛋白值分别为(585±261)mmol/L/(10.27±3.58)mmol/L/(93.75±17.58)g/L/(30.06±2.89)g/L,对照组对应的值分别为(679±284)mmol/L/(13.90±6.60)mmol/L/(81.25±16.56)g/L/(28.63±3.23)g/L,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4%,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进行治疗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的肾功能衰竭进展变慢,且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的肾功能得到了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肾功能损害不同时期的血清胱抑素C(Cys C)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福州中医院收治的肾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内生肌酐清除率,按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值分为肾功能正常组(Ccr≥80 mmol/L)50例、肾功能不全组(50 mmol/L≤Ccr<80 mmol/L)50例、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30≤Ccr<50 mmol/L)50例和肾衰竭组(Ccr<30mmol/L)50例,并选取同期到本院体检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给予所选研究对象微粒子增强比浊法测定血清Cys C,同时检测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BUN)、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并将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肾衰竭组、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肾功能不全组Cys C、Cr、BUN、β2-MG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组和对照组[(6.69±1.15)mg/L、(3.61±0.62)mg/L、(1.98±0.34)mg/L比(0.93±0.23)mg/L、(0.81±0.11)mg/L;(572±127)μmol/L、(371±61)μmol/L、(158±32)μmol/L比(38±7)mmol/L、(36±5)μmo I/L;(38.17±8.93)mmol/L、(25.21±3.82)mmol/L、(11.97±3.14)mmol/L比(3.67±0.19)mmol/L、(3.49±0.15)mmol/L;(11.96±1.62)mg/L、(5.13±1.35)mg/L、(4.39±0.92)mg/L比(2.31±0.71)mg/L、(1.87±0.42)mg/L],肾衰竭组和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Cys C、Cr、BUN、β_2-MG指标显著高于肾功能不全组(P<0.05),肾衰竭组以上指标显著高于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正常组Cre、BUN、Cys C、β2-M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 C可反映出肾功能损害情况,为医师在诊断早期肾功能损害中提供了有效依据,可大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徐以康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9):76-78+8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冠心病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实验组(阿托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和对照组(氨氯地平)。通过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的血压、血脂的指标以及心电图的改善情况将两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收缩压和舒张压[(123.7±6.1)mm Hg、(69.1±5.3)mm Hg]显著低于对照组[(138.6±7.1)mm Hg、(76.8±5.4)mm Hg],实验组血脂[TG(1.8±0.3)mmol/L,TC(3.5±0.7)mmol/L,LDL-C(1.6±0.5)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2.1±0.4)mmol/L,(4.0±0.6)mmol/L,(1.9±0.4)mmol/L],HDL-C[(1.4±0.2)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1±0.2)mmol/L],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率(5.0%)和对照组(5.0%)相同,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阿托伐他汀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相比于单独使用氨氯地平治疗其临床效果更加显著,且副作用发生率同样较低,对于血压和血脂水平改善效果显著,对于高血压冠心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建国 《中外医疗》2016,(27):78-80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6月一2016年6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129例,依据完全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实验组65例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64例给予血液透析加血液滤过治疗,观察两组的肌酐、尿素氮、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肌酐(574.35±238.86)μmol/L、尿素氮(10.05±2.67)mmol/L低于对照组肌酐(690.03±251.75)μmol/L、尿素氮(15.16±3.45)mmol/L,血红蛋白(95.11±12.53)g/L、白蛋白(30.92±2.64)g/L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79.57±14.36)g/L、白蛋白(26.88±4.76)g/L,其总有效率(96.92%)高于对照组(73.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疗效较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前列地尔与肾康注射液联合治疗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6例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33例患者,常规组接受肾康注射液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前列地尔加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常规组为72.73%,实验组明显高于对常规组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P0.05),实验组24h尿蛋白定量指标为[(1.38±0.73)g/L]、血尿素氮为[(15.03±12.13)mmol/L]、血肌酐指标为[(335.39±63.13)g/L]优于常规组各项指标。结论对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前列地尔与肾康注射液联合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肾功能指标,具有非常积极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温肾化痰方加减治疗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西药治疗,试验组采用温肾化痰法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38/40)比80.0%(32/40),P<0.05];治疗后,试验组中医症状积分、血肌酐、尿氮素以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对照组[(5.9±1.4)分比(8.8±1.6)分,(64.3±2.3)mmol/L比(89.4±2.6)mmol/L,(4.7±0.8)mmol/L比(6.6±1.3)mmol/L,(79±10)mg比(137±14)mg,P<0.01];治疗后,试验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对照组[(3.53±0.67)mmol/L比(5.02±1.12)mmol/L,(1.44±0.39)mmol/L比(1.81±0.48)mmol/L,(2.14±0.25)mmol/L比(3.32±0.67)mmol/L,P<0.01],试验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1.53±0.42)mmol/L比(1.25±0.36)mmol/L,P<0.01]。结论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温肾化痰方加减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疾病患者采用腹膜透析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疾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扩容与利尿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采用腹膜透析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9%,高于对照组70.5%;肾功能相关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疾病患者采用腹膜透析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在最大程度改善肾功能,减少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3.
序贯性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序贯性高位结肠透析治疗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等的影响。方法对44例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慢性肾衰患者利用结肠透析机,进行序贯性高位结肠透析(序贯性高位结肠透析即先进行肠道清洗,再给予高位结肠透析,然后给予药物灌肠)治疗,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Scr、BUN、UA等数据的变化。结果透析前患者Scr:(544.67±142.30)μmol/L、BUN:(22.84±8.19)mmol/L、UA:(561.12±132.55)μmol/L、血磷(P):(1.48±0.33)mmol/L、CO2CP:(20.77±4.52)mmol/L;透析后患者Scr:(479.93±115.05)μmol/L、BUN:(18.69±7.77)mmol/L、UA:(485.48±148.92)μmol/L、P(1.35±0.45)mmol/L、CO2CP(21.01±3.96)mmol/L。透析后与透析前相比Scr、BUN、UA、P等指标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性高位结肠透析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毒素水平,能有效增加尿毒症毒素的排泄,且安全、简便,对技术要求低,易于在基层推广,可能延长慢性肾衰竭患者进入透析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 128例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6例,男性39例,女性27例;对照组62例,男性33例,女性29例.对照组治疗,抗血小板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o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Ⅱ receptor blockers,ARB)+β受体阻断剂,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辛伐他汀40 mg/d.治疗后3、6、12个月各查肾功能1次,以此对肾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血清尿素氮由(11.5±3.5) mmol/L降到(7.2±2.5) mmol/L(P<0.01);血清肌酐由(168±28)μmol/L降到(120±25)μmol/L(P<0.01),尿蛋白由(652±28)mg/24 h降到(548±25)mg/24 h(P<0.01),65%患者血清肌酐恢复正常,心血管事件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血清尿素氮由(11.1±3.0)mmol/L降到(10.5±2.0)mmol/L(P>0.05),血清肌酐由(162±23)μmol/L降到(145±20)μmol/L(P>0.05),尿蛋白由(661±26)mg/24 h降到(632±23)mg/24 h(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辛伐他汀40 mg/d能改善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功能,且价格低,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低蛋白饮食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75例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在其它治疗均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组予低蛋白饮食(0.6 g/kg.d),对照组予正常饮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血肌酐、尿素氮平均值为(238.2±78.9)μmol/L、(16.33±5.23)mmol/L,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肌酐、尿素氮平均值分别为(325.1±96.5)μmol/L、(24.21±9.82)mmol/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水平及腹壁脂肪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蛋白饮食可延缓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恶化的速度。  相似文献   

16.
<正> 我科收治一例流行性出血热(EHF)后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并跟踪随访10年,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32岁,干部。于1981年4月因患EHF(重型)住本院,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无尿,血Cr919.4μmol/L,BUN29.9mmol/L。行腹模透析治疗,病情好转出院。出院时肾功能未完全恢复正常(血Cr185.6μmol/L,CCr0.83ml/S),持续高血压。此后因头昏、高血压反复住院治疗,尿蛋白+~++,肾功能进行性恶化。1990年1月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采用不同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间收治的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间歇性血液透析疗法,观察组则采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分别为(21.87±1.42)mmol/L和(277.23±8.43)μmol/L,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分别为(24.32±1.26)mmol/L和(309.25±6.78)μmol/L,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体征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体征指标;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法对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更为有效,副作用小,值得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患者肾功能受损、肾功能衰竭以及尿毒症患者进行救治时往往依靠血液透析(HD)进行治疗。在合并有严重并发症血液透析时,正确、优质护理在患者预后及康复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次收集59例血液透析患者,男40例,女19例,年龄2585岁。其中,急性肾衰竭合并流行性出血热19例,尿毒症合并冠心病9例,肾功能不全合并心力衰竭18  相似文献   

19.
冯杰 《当代医学》2022,28(2):178-180
目的分析应用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急性加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急性加重患者93例,采用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46)与研究组(n=47),参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膜透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透析前后肾功能指标、肾纤维化指标的变化、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23%,高于参照组的6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前,两组肌酐、尿素氮、结缔组织生长因子、骨形成蛋白-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透析后,研究组肌酐(699.00±325.00)μmol/L、尿素氮(18.52±4.86)mmol/L、结缔组织生长因子(14.80±1.72)mg/L、骨形成蛋白-7(14.80±2.00)μg/L均低于参照组(880±300.00)μmol/L、(23.53±5.72)mmol/L、(17.52±1.70)mg/L、(16.30±2.6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87%,低于参照组的3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急性加重效果显著,有利于症状的改善,且更为安全,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进行治疗的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实行特殊护理和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前后血糖波动水平情况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血糖水平为(6.60±1.98)mmol/L低于对照组的(9.87±2.11)mmol/L(P0.05);实验组患者血糖降至正常范围所用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胰岛素用量略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探讨极为重要,有利于更好的患者血糖水平,使治疗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