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按摩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睡眠障碍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按摩,持续观察1个月。比较两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肾病相关生活质量(KDT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PSQI中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KDTA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择时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按摩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5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按住院号末位数奇偶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33例,剔除脱落病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按摩,观察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子午流注择时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按摩,干预1个月后观察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的得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PSQI总分与6个因子得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在降低PSQI总分、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午流注择时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按摩能有效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穴治疗血液病化疗患者癌症相关性乏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5例血液病化疗出现癌症相关性乏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干预。干预前后应用简易疲乏量表,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比较。干预28天后比较两组疲乏,生活质量及睡眠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28天后观察组的癌症相关性疲乏缓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可有效改善血液病化疗患者癌症相关性乏力症状,改善患者的睡眠治疗,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失眠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将两组失眠患者的焦虑评分、症状积分、PSQI评分、睡眠恢复正常时间、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失眠患者的焦虑评分、干预后的症状积分和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失眠患者采用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期间辅以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焦虑情绪和失眠症状,促进睡眠质量的提高,护理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耳部按摩-刮痧-穴位贴压序贯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2年8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门诊就诊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6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予以耳穴贴压治疗,观察组予以耳部按摩-刮痧-穴位贴压序贯疗法,4周后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量表评价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同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PSQI各项目得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19%(P<0.05)。结论 耳部按摩-刮痧-穴位贴压序贯疗法可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临床疗效,且效果优于单独使用耳穴贴压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便秘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62例慢性心力衰竭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以及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护理),每组各81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便秘症状积分、生活质量(QOL-100)量表评分变化。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便秘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生活状况、独立能力五个方面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变化幅度均较对照组更大(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心率衰竭便秘患者可有效缓解便秘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择时耳穴贴压结合五行音乐对肝郁化火型失眠的干预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19年7月山西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住院的60例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进行择时耳穴贴压结合五行音乐疗法,对照组进行单纯耳穴贴压结合五行音乐疗法,对两组干预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进行比较,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PSQI总分及其中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观察组入睡时间亦较干预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SQI总分、睡眠质量、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下运用择时耳穴贴压结合五行音乐疗法较常规耳穴贴压结合五音疗法可以更好地改善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的症状,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综合内科门诊就诊的9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心理干预,治疗组给予心理干预联合耳穴贴压。结果各治疗1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71.74%,两组患者睡眠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疗效更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揿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6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在基础生活方式指导下,观察组采用穴位埋线联合揿针耳穴贴压疗法,穴位埋线取百会、四神聪、安眠、风池、心俞、脾俞、中脘、三阴交,每2周治疗1次;揿针耳穴取神门、皮质下、交感、内分泌、枕、肾、心、脾、胃,双耳交替进行,每3日换贴1次,1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单纯揿针耳穴贴压疗法,取穴、操作方法及疗程与观察组相同。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各因子评分与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及各因子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35/38)优于对照组73.7%(28/38),P0.05;治疗后两组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PSQI除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外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WHOQOL-BREF评分除对照组环境领域评分外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评分及各项治疗前后差值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揿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优于单纯揿针耳穴贴压疗法且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中医辨证护理对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辨证分型后以皮质下穴、交感穴、垂前穴以及神门穴作为主穴,以心、肝、脾、胃、肾、胆以及大肠作为配穴,对患者进行耳穴贴压和护理干预;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患者治疗前后睡眠状况进行评价,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情绪以及抑郁状态进行评价,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PSQI、SAS和SDS评分。结果利用耳穴贴压配合中医辨证护理干预围绝经期失眠的总有效率为93.4%,干预后患者的各项睡眠质量评分相对于治疗前来说均明显降低,同时,患者干预后的负性情绪评分相对于干预前来说也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应用耳穴贴压配合中医辨证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的睡眠状况,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籽法对上肢闭合性骨折围手术期患者在疼痛护理中的疗效观察。方法:收集2013年8月—2015年7月因上肢闭合性骨折入院治疗患者120例,利用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60例及观察组60例,所有患者均根据病情进行常规骨折治疗及基础护理干预。利用单盲法对观察组给予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籽法干预。围手术期间利用《骨科病人疼痛评估表》评估两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患者失眠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痛、骨折痛及睡眠质量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籽法能够有效缓解上肢闭合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改善失眠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炎清热解毒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慢性胃炎并发失眠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6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采用胃炎清热解毒汤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胃炎清热解毒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疗程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积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66.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SQI各项评分和临床症状和体征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炎清热解毒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慢性胃炎并发失眠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壮医穴位贴敷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失眠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行艾司唑仑片联合壮医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PSQI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基础上采用壮医穴位贴敷治疗失眠症的效果优于单纯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3):177-180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在肠息肉内镜下摘除术后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内镜下摘除术治疗的肠息肉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恢复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年后生活质量等。结果 ①干预组术后腹泻(1.7%)、腹痛(0.8%)、发热(1.7%)发生率及总并发症(7.5%)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②治疗后,干预组排气时间(18.3±3.1)h、排便时间(31.6±4.0)h显著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7.2±0.6 h)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12 h VAS评分(2.8±0.7)h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89.9±5.5)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生活质量在治疗后均较治疗按显著改善(P0.05);干预组在治疗后1周(76.8±9.5)分、治疗后4周(88.5±8.3)分,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干预应用于肠息肉内镜下摘除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耳穴贴压辨证论治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中医分型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治疗,同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表(PSQI)、睡眠障碍自评表(SR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为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1)经治疗后,针刺配合耳穴贴压辨证论治治疗失眠的有效率达到了95%,各证型之间治疗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2)对于不同证型的患者,通过对PSQI、SRSS、HAMA评分的分析,可以看到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比较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1);结论 (1)对于失眠的治疗,针刺配合耳穴贴压辨证论治能从根本上缓解失眠症状,且不存在明显不良反应。(2)针刺配合耳穴贴压在改善患者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评分方面、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方面、减轻患者焦虑状况方面都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联合耳穴贴压对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腹部手术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联合耳穴贴压,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术后6、12、24、48 h,观察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生长激素(GH)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2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部手术患者护理方面,穴位贴敷联合耳穴贴压可发挥作用,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调节肠道激素水平、减少各类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中风患者便秘的疗效。方法取住院中风患者8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采取耳穴压豆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及常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治疗,比较两种方法治疗护理两组患者便秘的疗效。结果显示研究组便秘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配合穴位贴敷能够显著降低中风患者便秘发生率,同时降低此病的复发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耳穴贴压对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艾司唑仑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耳穴贴压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8 d,观察临床疗效,比较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围绝经期生存质量量表(MENQOL)评分的变化情况,同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PSQI中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减少(P<0.05),对照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评分及总分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评分及总分少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MENQOL评分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MENQOL评分少于对照组(P<0.05)。④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电针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疗效满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对老年人外科手术围手术期间改善失眠质量的临床研究。方法:收集在外科手术围手术期间存在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64例。利用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及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等中医护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觉醒次数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老年人外科手术围手术期间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采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等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及减少觉醒次数。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0):166-169
目的 分析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我院肾内科治疗的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中医综合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血压、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61%,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可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延缓肾病进展,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