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医院门诊是门诊患者对医院了解的门口。静脉输液是疾病治疗重要的环节,由于用药方式简便、治疗效果好、患者疼痛轻等优势,已成为一般疾病常用的治疗方式,而且门诊静脉输液多于集中输液室中完成。观察医院大规模输液室中因人员过于集中、患者不稳定、输液时间短、时间不规律、输液习惯差异等,输液时容易发生药物外渗、输液滴数控制不佳、穿刺次数过多等问题,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导致护理风险事件,只要加强护理对策,才能保证患者的静脉输液安全,以此保障临床医疗质量。文章对门诊集中输液室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以此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改善护理质量,实现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解决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促进输液室的安全,利于患者及早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评价品管圈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门诊输液室自2013年1月在护理管理中开始应用品管圈活动,分析影响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的因素,确定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变化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的护理质量,无论是业务技术、护士服务意识、输液质量还是岗位职责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主动服务、心理疏导、健康教育、输液环境、护理责任心等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能够改善护理质量,促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门诊小儿输液中的效果观察,提高小儿输液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门诊进行输液治疗的100例小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儿输液的合作率和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100例患儿均成功进行了输液治疗,观察组患儿输液合作率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0%,P〈0.05;观察组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0%,P〈0.05.结论:对门诊输液患儿实施舒适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舒适度,提高患儿的合作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输液中心护理管理模式,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整体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分析目前门诊输液中心在布局、管理、人员分配及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门诊输液中心的特点和性质及新形势下对护理人员的要求,重新塑造门诊输液中心的管理模式。结果:通过对目前门诊输液中心存在问题的有效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提高了接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结论:重塑并实施门诊输液中心新的管理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DCA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对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文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输液室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比较分析实施PDCA之后的护理管理质量。每个月对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将存在的问题在PDCA中进行处理。结果: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实施PDCA后,解决了护患关系,大大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与未开展PDCA前的护理质量比较,P0.05。结论: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实施PDCA,可将门诊输液室工作规范化,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对门诊治疗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人性化服务应用于社区门诊输液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门诊输液患者260例,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患者对门诊输液环境、技术水平、行为举止、服务态度及健康指导的满意度均超过9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社区门诊输液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5年3月门诊输液患者210例,另选取本院骨科210例住院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输液护理满意度,同时调查门诊输液组护理安全隐患。结果:门诊组患者输液护理满意度为70.48%,低于住院组患者的91.43%(P0.05)。在210例门诊输液患者中,用药安全隐患、护理安全隐患、患者安全隐患分别为6(2.86%)、109(51.90%)、117(55.71%)。结论:门诊患者输液护理安全隐患主要集中在用药安全隐患、护理安全隐患及患者安全隐患3个方面,可通过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水平培训、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加强对患者宣传教育等方式降低门诊输液护理安全隐患,以此提升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对提高门诊输液室护理服务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挑选2015年11月~2016年1月进入门诊输液室的500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并与实施规范化管理前,按照常规管理办法的500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实施规范化管理后,护理服务和护理质量有了显著性的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门诊输液室进行规范化管理,为患者提供了更为优质、安全、高效、满意的护理服务,全面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与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确保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护理安全,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方法我科门诊输液室针对输液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实际工作,在输液全过程实施流程环节管理,落实核对三签名制、主班负责制、反问姓名制、年轻护士带教培养制、巡视记录签名制、值班长制等护理制度。结果实施输液流程环节管理,提高了门诊输液质量,使患者投诉、护理差错下降。结论实施输液流程环节管理,消除门诊输液安全隐患,为患者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0.
探讨对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的护理.通过对9468例老年患者的护理,总结出适合老年患者在门诊输液时实施的护理措施.护士不仅要完成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还要做好心理护理,达到指导老年患者治病防病,提供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患者对输液室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以完善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每月定期向门诊输液患者发放问卷,调查患者对输液室总体情况、对护士的服务态度和技术水平、对护士工作的主动性等的满意度.结果:患者对输液室总体情况、护士服务态度和技术水平等满意度较高,但对输液过程中护士对患者的关心及输液治疗等候时间的满意度较低.结论:护士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及人文关怀尚不够,输液室环境不够安静舒适,需采取措施加以提高.  相似文献   

12.
我院是以中医治疗为主中西医结合性质的综合性医院。门诊换药室承担着自于创伤、普外、骨伤等科室的病人因创伤、皮肤炎症、烫伤、门诊术后的换药和更换敷料,也包括骨折病人的石膏、夹板固定后的重新调整包扎及中药外敷等工作。其涉及面广泛,工作性质复杂,为确保工作质量,在管理上就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调动本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倡导职业道德,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才能达到有效的护理目标。  相似文献   

13.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24小时对外应诊,是对病情紧急的患者及时诊治、处置的场所,也是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最容易产生矛盾、医疗纠纷和患者投诉的场所.我院急诊科主要由急诊抢救室,留观室组成,同时还需负责门诊所有输液,肌肉注射及其他治疗.近三年内,急诊抢救及留观人数日趋上升,再加之急诊就诊,门诊输液治疗的随机性很强,造成急诊护理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对病人治疗及护理不及时、细致,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声誉和形象.为了解决这一护患矛盾,我科从2008年对护理人员进行了人力资源的不断开发与调配,采用双班工作制度;增加二线备班;因人制宜,科学的调配护士人力;建立岗位职责及考核目标,经过两年的实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护理安全是指护理服务过程中,不因护理失误或过失而使病人的机体组织、生理机能、心理健康受到损害,甚至发生残疾或死亡.随着公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制意识的增强,护理工作者面临着如何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减少差错事故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服务安全的重要课题.门诊输液室因医务人员工作责任心、技术水平、服务意识等各不相同,患者具有流动性大、逗留时间较短、年龄差距大、病情复杂多变、用药种类繁多等特点,加之管理容易疏漏等因素,护理安全隐患非常突出,笔者结合在输液室工作的体会,特对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门诊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2月-2010年6月门诊处共收治患者280例,对其采用人性化护理.结果:280例患者在给予人性化护理后,有259例对护理质量表示满意,占92.5%;有255人对护理效果表示满意,占91.07%.结论:在门诊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提高了门诊工作,同时也得到了病人的好评.  相似文献   

16.
随着门诊短小手术和检查的日渐增多,麻醉科医师在门诊的作用也目渐突出。门诊短小手术或检查的麻醉,以其病例多且集中,要求术后清醒迅速,完全为其特点。目前,在国内,麻醉科医师参与的门诊短小手术,主要是无痛人流手术和门诊的无痛胃镜和肠镜检查等。虽然这些操作相对风险较小,但是痛苦十分明显,麻醉科医师的介入为病人带来福音,同时为检查创造了条件,很快就取得了令大家都满意的效果。然而,随着要求无痛人流,无痛胃镜和肠镜的患者越来越多,就需要开发更为短效的,更为安全的麻醉方案。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目前,较为理想的静脉短效麻醉药是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单纯使用异丙酚麻醉虽然迅速、苏醒快,但对病人的循环抑制明显,特别在用量超过2mg/kg,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非常明显,是我们进行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非常不安全的因素。瑞芬太尼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停止输注后血药浓度下降速度与异丙酚相当,代谢不受肝肾功能影响等优点,可能非常适合与并丙酚联合用于无痛胃镜的检查。本研究的目的:探讨不气管插管或喉罩,不使用微量输注泵或靶控输注和不使用口服局麻药的条件下,把异丙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于无痛胃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影响,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40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输液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舒适护理措施,比较二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满意度、健康教育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静脉输液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提高患者身心适程度的同时,还能确保患者的安全,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的就医观念及就诊时的需求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不仅要求就诊时得到疾病的治疗,更希望得到相关健康知识的指导。健康教育的意义就是针对病人的健康需求,通过教育活动向人们传授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树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作为门诊护士,如何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运用护理程序去满足病人的健康需要,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由于儿童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健康教育不仅要针对儿童,更要针对家长。几年来,通过开展健康教育,为患儿提供了优质的护理服务,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从中也体现了护士的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9.
门诊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窗口,是病人走进医院接受诊治和护理的第一站,同时也是展现一个医院服务质量和医务人员精神面貌的一个平台。由于门诊病人数量多,流动性大,病种与病情复杂,又由于患者来自社会不同的阶层,受个人素质、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患者的心理反应不尽相同。况且门诊治疗的患者总是急急来匆匆去,心态复杂,情绪不稳定,作为门诊的护理人员,我们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良好的语言技巧,掌握病人的主要心理问题及行为表现,并根据病人的心理差异,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结合不同的心理反应,应用相应的心理治疗,使病人产生安全感,信赖感,从而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疾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门诊工作是医院工作的第一线,是防病治病的前哨阵地,也是患者检查、治疗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由于就诊患者数量大,病情各异,患者个人素质、经济状况、环境、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各有差异,因此,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