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剖宫产的麻醉影响着母婴的安全与预后,各种麻醉方法中以椎管内麻醉,特别是硬膜外麻醉对母婴影响较小,因而广泛运用,然而部分产妇椎管内麻醉有禁忌或穿刺失败或阻滞不全,只能选用全麻醉,而全麻普遍存在产妇困难气道、误吸和宫缩乏力的风险,新生儿呼吸抑制.本研究探讨三种起效快、清除快的药物利多卡因-瑞芬太尼-七氟醚联合诱导麻醉用于剖宫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张仁惠  梁炎基 《针刺研究》1989,14(4):403-406
<正> 我院继临床施行各种针刺麻醉手术5600余例之后,于一九八八年又着重研究危重、老年体弱、特殊疾病手术的针刺复合麻醉。分为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简称针药组)和硬膜外麻醉(简称对照组)各37例进行比较,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麻醉药物管理政策的实施、监管方法以及成效。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6月在医院拟进行手术治疗需麻醉的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随机选取2018年7~12月在医院拟进行手术治疗需麻醉的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麻醉药物管理模式。观察组执行新的麻醉药物管理政策:制定规范化麻醉药物管理制度、加强对相关麻醉药物管理人员的培训、规范麻醉药物管理流程及交接工作、定期对麻醉药物进行清点。比较两组主要麻醉药物的损耗指数、进行麻醉的准备时间、麻醉处方的不合格率。结果:观察组使用的主要麻醉药物损耗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麻醉方法消耗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麻醉处方的总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合理的麻醉药物管理政策的实施和监管能够提高麻醉药物的管理成效,降低药物的损耗,缩短麻醉准备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麻醉处方的合格率,从而提高麻醉药物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门诊妇产科手术中应用丙泊酚、芬太尼、咪哒唑仑复合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重庆市梁平区中医医院门诊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接受妇产科手术治疗的9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丙泊酚、芬太尼复合麻醉,观察组患者予以丙泊酚、芬太尼、咪哒唑仑复合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对照组为15.2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妇产科手术中应用丙泊酚、芬太尼、咪哒唑仑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更好,不仅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还可以减少丙泊酚用量。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由于CO2气腹对呼吸循环均可有不同程度影响,故选全身麻醉较为安全但应选用对呼吸循环影响小、苏醒快、镇痛完善的药物.笔者采用丙泊酚、芬太尼、万可松复合麻醉行LC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硬膜外麻醉一直是下腹部手术的常用麻醉方法,但由于是不完全麻醉,常需辅助镇静镇痛药增强麻醉效果,减少牵拉反应及消除焦虑和恐惧心理。本研究观察吗啡、芬太尼在硬膜外麻醉及术后镇痛的作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共90例,男38例,女52例。年龄22-50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人工流产术中阴阳虚体质对丙泊酚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40例阳虚质和40例阴虚质者均以丙泊酚麻醉施行人流术,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阴虚质组诱导麻醉时间明显短于阳虚质组(P<0.05),且丙泊酚诱导剂量、总用量明显低于阳虚质组(P<0.05)。结论阴虚质患者丙泊酚的麻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硬膜外麻醉是应用最广泛的麻醉方法之一,术中患者常处于清醒状态,要达到较满意的麻醉效果需辅助其他药物,临床上常选用氟哌合剂,但效果不太理想。咪唑安定镇静、遗忘作用强,与芬太尼合用心血管系统功能稳定。笔者观察了小剂量咪唑安定、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并与氟哌合剂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小儿腺样体、扁桃体的增生肥大是导致小儿睡眠打鼾、憋气、低通气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小儿成长发育危害极大,切除腺样体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1]。此类手术多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儿年龄小,手术时间短,术毕要求苏醒迅速彻底给麻醉调控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总结了86例小儿腺样体扁桃体摘除术患者的麻醉管理体会,以期为提高此类患者麻醉成功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及D-二聚体的影响,探讨骨科老年患者的最佳麻醉方法。方法选择102例老年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A组予以硬脊膜外腔阻滞加全身麻醉,B组予以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C组予以全身麻醉,观察3组不同时间点v WF、FIB、TAT和D-二聚体,以及术中相关指标。结果 A组t0时点v WF水平显著高于t2时点(P0.05),B组t1、t2时点的v WF水平显著低于t0时点(P均0.05),C组t2时点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t0时点(P0.05);3组t3、t4时点的FIB、TAT水平均显著高于t1时点(P均0.05)。与C组比较,A组与B组在t1、t2时点的v WF、FIB、TAT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3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和输液量的术中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硬脊膜外腔阻滞加全身麻醉,以及硬膜外麻醉,均可有效改善老年骨科患者手术时的高凝血状态,可较好地防止心脑血管疾病以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老年高血压下肢手术患者麻醉期SBP、DBP和MAP的影响。方法将72例老年高血压且需择期行下肢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麻醉,观察组行常规麻醉加用参附注射液,观察对比2组患者麻醉期SBP、DBP和MAP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麻醉期SBP、DBP和MAP水平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观察组SBP、DBP和MA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更加稳定,且前者麻醉效果优良率远高于后者,而术中阿托品和降压药等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显著降低。结论采用参附注射液辅助老年高血压下肢手术常规麻醉,可以增强麻醉效果,稳定SBP、DBP和MAP水平,降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临床对比观察静脉、静吸、静脉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胸腔手术病人。方法:ASAⅠ~Ⅱ级,年龄38~69岁的60例择期胸腔手术病人随机分为静脉Ⅰ组、静吸Ⅱ级、静脉复合硬膜外Ⅲ组。结果:Ⅲ组在切皮前(T1)、切皮时(T2)、术中(T3)、术毕(T4)、送回病房(T5)5个时点临床生命指针更为平稳,麻醉恢复情况更好。结论:静脉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胸腔手术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手术治疗中超声引导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效果。方法以2016年3月—2018年4月为研究时段,观察组44例胫骨骨折患者实施超声引导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对照组44例常规喉罩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对比术后24 h疼痛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拔喉罩时(T2)、拔喉罩10 min后(T3)对应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用于胫骨骨折手术,该麻醉方法对患者生理指标影响较小,能够保证麻醉效果,可兼顾术后镇痛,具有较高的麻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摘 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厦门 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二医院 2018 年 2 月至 2020 年 1 月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 149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法分为对照组 (n = 73)和观察组(n = 74),对照组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颈浅丛神经联 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为 95.95 %,麻醉不良反应发 生率为 2.70 %;对照组的麻醉优良率为 85.33 %,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麻 醉前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中骨折复位时,观察组的收缩压、 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颈浅丛联合臂丛神经阻 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患者手术中应用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符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  相似文献   

15.
闹羊花为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Rhododendron molle G. Don的干燥花,有大毒! 功效是麻醉、镇痛、镇静。葛花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lobata(Willd) ohwi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未开放的花蕾,功效是解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啶复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在腹部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探讨腹部手术最佳麻醉方案。方法:选择罗定市人民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需择期进行腹部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使用麻醉药物的不同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单纯给予瑞芬太尼麻醉治疗,B组患者给予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治疗,而C组患者则给予右美托咪啶复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麻醉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清醒时间等苏醒指标差异,比较三种麻醉方式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C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15.26±3.18)min,气管导管拔除时间为(18.72±4.73)min,清醒时间为(25.65±5.29)min,均显著长于A、B两组;并且,C组患者手术的不良反应率为7.50%(3/40),明显低于A、B组的35.00%(14/40)、17.50%(7/40),两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麻醉中可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可有效提高麻醉安全性,并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不同用药方法的比较,找出更适合老年患者的麻醉方法。方法:将80例〉65岁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为雷米芬太尼一丙泊酚静脉麻醉;B组为雷米芬太尼一异氟醚一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观察术中、术后心率、血压变化、术后拔管时间及术中雷米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胺的用量。结果:静吸复合组在术后恢复拔管时间明显短于静脉麻醉组,P〈0.05。结论:应用静吸复合麻醉在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术中能缩短麻醉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硬膜外麻醉复合小剂量氯氨酮、咪唑安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支援川西高原地区国家级贫困县的医疗卫生工作中,采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小剂量氯氨酮、咪唑安定用于ASA I—II级120例患者实施LC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患者中118例手术顺利,1例因脊柱侧弯镇痛肌松效果较差,1例因术后胆囊床出血需开腹止血而改为全身麻醉,均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在高原地区硬膜外麻醉复合小剂量氯氨酮、咪唑安定用于LC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我院对老年休克麻醉手术采用了双侧足三里、三阴交,配合小剂量的硬膜外麻醉,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1 方法患者入手术室先打硬膜外麻醉,置放好硬膜外导管(暂不推药),令患者平卧,取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穴,电针刺激,频率200~600次/分,由弱到强,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宜,等患者血压回升后,推入小剂量硬外膜麻药,配合镇静药入睡,手术开始一直针麻维持.足三里有明显的镇痛,麻醉作用及主治休克作用.而三阴交是足三阴之会脾经,中医认为“脾主肌肉”,故三阴交之穴有较明显的肌肉松弛作用.2 典型病例张某,男,80岁.患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弥漫性腹膜炎,行胆囊切除,总胆管探查,“T”管引流术.采用针麻加小剂量硬膜外麻醉,(2%利多卡因5ml),配合麻醉基础用药,安定10mg,杜冷丁50mg,氟哌啶5mg.取穴:足三里、三阴交(双侧)诱导20分钟后,血压由11.7/7.8kPa升到13/9.1kPa.手术历时2小时30分,术中腹壁肌肉松弛尚好,镇痛完善,牵拉反应不大明显,术后顺利出院.3 体会针麻对于老年休克麻醉是可取的好方法之一,它不仅对机体没有副作用,而且可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和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丙泊酚、芬太尼联合利多卡因在无痛胃镜检查与普通胃镜检查相比较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结论:无痛胃镜检查中都有很满意的麻醉效果,联合利多卡因后患者麻醉效果更为安全,副反应更少,患者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