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龙胆泻肝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的可行性。方法:对2015年4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84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42,予常规西药治疗)和治疗组(n=42,予龙胆泻肝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持续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热、恶心呕吐、腹泻、肝区疼痛持续时间均长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CT引导精准微波消融术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原发性肝癌患者82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施行TACE术治疗,观察组采取CT引导精准微波消融术联合TACE术治疗,均治疗3个月。治疗3个月后统计两组临床效果及治疗后2年生存率、复发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70.73%较对照组48.78%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2年生存率73.17%高于对照组51.22%,复发率7.32%低于对照组26.83%(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予以CT引导精准微波消融术联合TACE术治疗能显著增强疗效,提升患者生存率,减少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3.
安宫牛黄丸防治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防治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综合征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在TACE后均予常规对症处理;治疗组在TACE术后予安宫牛黄丸,连续用药1周,分析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变化。结果:安宫牛黄丸可显著缓解肝癌栓塞后综合征相关恶心、呕吐、发热、疼痛等症状,并且治疗组TNF-α下降更明显。结论:安宫牛黄丸可有效防治TACE检塞后综合征,降低TNF-α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陈红艳  崔嫣 《现代护理》2003,9(10):747-749
目的 探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最佳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 将2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两组。第1组(n=136)进行选择性肝动脉内热灌注联合药物加栓塞治疗(TACE Hot Perfusion),做为研究组。第2组(n=100)只采用选择性肝动脉药物灌注加栓塞术(TACE),做为对照组。结果 第1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5%,50.7%,18.4%,第2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18%和6%。研究组治疗后肝肿瘤总缩小率为70.5%,对照组为35%,两组间在生存率和近期肿瘤总缩小率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选择性肝动脉内热灌注配合药物加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为一有效治疗方法。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监测生命体征,术后注意穿刺点渗血等是有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原发性肝癌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30)仅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n=30)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肝动脉栓塞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15、30 d血清VEGF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60.0%)明显高于对照组(43.3%)(P<0.05);观察组术后VEGF表达水平逐渐下降(P<0.05),而对照组术后VEGF表达水平逐渐上升(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可影响原发性肝癌血清VEGF表达水平,推测其对肿瘤血管生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最佳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将2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两组.第1组(n=136)进行选择性肝动脉内热灌注联合药物加栓塞治疗(TACE+Hot Perfusion),做为研究组.第2组(n=100)只采用选择性肝动脉药物灌注加栓塞术(TACE),做为对照组.结果第1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5%,50.7%,18.4%,第2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18%和6%.研究组治疗后肝肿瘤总缩小率为70.5%,对照组为35%,两组间在生存率和近期肿瘤总缩小率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选择性肝动脉内热灌注配合药物加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为一有效治疗方法.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监测生命体征,术后注意穿刺点渗血等是有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对肝癌患者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癌性疲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接受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个体化心理干预。术后1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栓塞综合征发生率、癌因性疲乏程度、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栓塞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癌因性疲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命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癌TACE术后患者行个体化心理干预能改善肝癌患者癌性疲乏状态,减少栓塞综合征的发生,改善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选择性门静脉栓塞(SPVE)在肝癌二期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残留肝体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我院实施TACE后行肝癌二期切除手术患者(n=30,对照组)与实施TACE联合SPVE后行肝癌二期切除手术患者(n=30,观察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左肝、右肝切除体积均小于对照组,术后残余左肝、右肝体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AST、AL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癌二期切除手术前实施TACE联合SPVE治疗,可最大限度保留肝体积,改善肝功能,对凝血功能损伤少,有利于提高患者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TACE,观察组患者给予TACE联合RFA。比较两组治疗后甲胎蛋白(AFP)水平变化及近、远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AFP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t=8.22,P0.05),且近期疗效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7,P0.05)。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及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为(均P0.05)。结论 TACE联合RFA治疗原发性肝癌与单纯TACE比较,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序贯应用三维适行放射治疗(3DCRT)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60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30)行TACE术3次后,序贯3DCRT;对照组(n=30)仅给予TACE术3次。结果:实验组、对照组近期瘤体缩小率分别为83.3%(25/30)和56.7%(17/30),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对照组血清AFP下降率分别为100%(30/30)和96.6%(29/30),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1年、2年累积生存率实验组分别是80%(24/30)和46.6%(14/30),对照组分别是53.3%(16/30)和26.6%(8/30)。结论:TACE联合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其近期、远期疗效优于单纯TACE。  相似文献   

11.
TACE+PEI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结合经皮肝穿刺无水酒精注射术(PEI)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纯行TACE治疗,治疗组给予TACE+PEI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AFP下降率为88.2%和42.5%,肿瘤体积缩小有效率为83.5%和45%。半年、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8.04%、53.65%和73.17%、52.22%、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结合经皮肝穿刺无水酒精注射术(PEI)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20%甘露醇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按要求分为甘露醇联合TACE组(n=15)和单纯TACE组(n=15),甘露醇联合TACE组:经导管推注20%甘露醇250 ml+灌注+碘油化疗药物乳剂治疗;单纯TACE组:灌注+碘油化疗药物乳剂栓塞治疗,分析两组病例术后1个月肿瘤体积、肝功能及术后患者生存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年龄、性别、肝功能分级、Child-Pugh评分、肿瘤直径及AF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肿瘤体积的缩小值及缩小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5、4.9,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缩小;试验组谷丙转氨酶(ALT)明显降低(t=4.1,P<0.05),降低值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随访1年发现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死亡12例、14例,死亡患者平均生存期为7个月、6个月,3、6、9、12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86.7%、60%、40%、20%和80%、53.3%、26.7%、13.3%。结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甘露醇联合TACE治疗效果较单纯TACE治疗好,且治疗方案安全,并发症少,不额外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清上镇下针法联合龙胆泻肝汤对肝胆火盛证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92例肝胆火盛证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清上镇下针法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上镇下针法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肝胆火盛证突发性耳聋能有效调节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5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单纯TACE组和TACE+胸腺肽组,每组25例,2组均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其中1组术后联合胸腺肽治疗1个月后,观察患者肿瘤大小、血AFP、肝功能和血常规变化。结果:TACE联合胸腺肽治疗后肿瘤体积缩小率>30%者可达56%,较单纯TACE组明显,且AFP下降更明显,而肝功能损害和血细胞减少较单纯TACE组轻。结论:胸腺肽联合TACE治疗能明显减轻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术后肝功能损害和骨髓抑制,且肿瘤体积缩小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预见性护理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住院行TACE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6.3%(7/43),对照组为48.8%(21/43),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379,P=0.002<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7.7%(42/43),对照组为76.7%(33/4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444,P=0.004<0.05).结论 对于行TA-CE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促进机体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恩度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28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恩度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不良反应.方法:6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28例,予恩度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对照组32例,予常规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时治疗前后实体肿瘤疗效、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甲胎蛋白(AFP)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结果: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实验组治疗后实体肿瘤缓解率和AFP转阴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两组患者血清VEGF表达水平在术后3d均显著升高,实验组术后7d血清VEGF表达水平能迅速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3,P<0.05).结论:恩度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肿瘤的近期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安全性好,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经肝穿刺活检或影像学检查被确诊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140例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n=68)和观察组(n=72),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介入.对比两组甲胎蛋白水平变化情况、治疗效果、KP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甲胎蛋白水平、KP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甲胎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KPS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和1年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显著,安全性提高,且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1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联合超选择性部分脾栓塞(PSE)和射频消融(RFA)治疗不良反应的护理要点。方法:入选者均进行TACE、PSE和RFA治疗术,术后总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术后患者发生栓塞综合征者106例(84.1%),严重并发症7例(5.6%),死亡2例(1.6%)。结论:原发性肝癌联合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掌握术后护理要点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chemoembolization of the hepatic artery, 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肝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徐州市肿瘤医院接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TACE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40例患者则采取TACE+复方苦参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严重程度以及术后肝功能损伤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较对照组的30.0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2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和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TACE的基础之上联合复方苦参,可以将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改善患者肝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TACE(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冷循环微波消融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44例原发性肝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22例,观察组22例,对照组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冷循环微波消融,两组治疗疗效、肝功能、甲胎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甲胎蛋白水平、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肝功能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冷循环微波消融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其甲胎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还能改善其肝功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