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联合耳穴埋豆治疗对眩晕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淮安市楚州中医院收治的眩晕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应用耳穴埋豆治疗,研究组在耳穴埋豆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情志护理,对比两组在实施不同干预后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耳穴埋豆结合情志护理对颈性眩晕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颈性眩晕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在入院之后均进行临床上常规的标准治疗方案治疗及常规的综合性护理,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耳穴埋豆和情志护理,治疗疗程均为20 d.观察和分析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耳穴埋豆结合情志护理治疗颈性眩晕病简便易行,同时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少临床并发症或者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而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风后眩晕采用耳穴埋豆联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后眩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参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小柴胡汤加减联合耳穴埋豆治疗,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黏度。结果:观察组血浆黏度改善程度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小柴胡汤加减联合耳穴埋豆治疗中风后眩晕效果优良,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浆黏度,促进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4.
范昌斌  王俊  王寅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12):1239-1241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耳穴埋豆治疗眩晕临床疗效。方法:87例眩晕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胞二磷胆碱、尼莫地平片和眩晕停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及耳穴埋豆。治疗10d后比较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清中血栓素B2(TXB2)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血清中血栓素B2(TXB2)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较对照纽改善明显(P〈0.05),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少。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耳穴埋豆治疗眩晕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艾条灸联合耳穴埋豆方法治疗慢性肾衰恶心、呕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慢性肾衰恶心、呕吐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耳穴埋豆组、艾条灸组、艾条灸联合耳穴埋豆组,各30例。耳穴埋豆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埋豆。艾条灸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条灸。艾条灸联合耳穴埋豆组在常规冶疗的基础上加用艾条灸联合耳穴埋豆。15d后比较三组恶心、呕吐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耳穴埋豆组恶心治疗总有效率76.66%,艾条灸组80.00%,艾条灸联合耳穴埋豆组86.66%,耳穴埋豆组与艾条灸联合耳穴埋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条灸组与艾条灸联合耳穴埋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埋豆组与艾条灸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埋豆组呕吐治疗总有效率73.33%,艾条灸组83.33%,艾条灸联合耳穴埋豆组90.00%,耳穴埋豆组与艾条灸联合耳穴埋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条灸组与艾条灸联合耳穴埋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埋豆组与艾条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条灸、耳穴埋豆、艾条灸联合耳穴埋豆对慢性肾衰恶心、呕吐均有效,但艾条灸联合耳穴埋豆优于单项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热熨配合耳穴压豆治疗颈性眩晕患者效果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热熨配合耳穴压豆,并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疗效和治疗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疗效和治疗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热熨配合耳穴压豆改善颈性眩晕效果明显,操作简单,临床推广性强。  相似文献   

7.
刘茜茜 《当代护士》2016,(5):112-113
目的探讨应用耳穴埋籽对高血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血压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用王不留行籽进行耳穴埋籽及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单纯西药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与眩晕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降压治疗效果与眩晕治疗效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籽对于高血压眩晕患者的降压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以耳穴埋豆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疗程4周,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有较好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和分析中医护理技术耳穴埋豆的研究热点。方法 检索CNKI、VIP、WanFang Data、CBM建库至2018年9月期间中医护理技术耳穴埋豆相关文献,以BICOMB2.0、SPSS22.0作为数据挖掘和处理工具,采用共词分析进行研究热点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中医护理技术耳穴埋豆文献8983篇,得到16790个关键词,37个高频关键词,156位核心作者。结果显示穴埋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化疗患者群体、未成年人群体(青少年、小儿)、老年群体(脑卒中、糖尿病、高血压)和手术患者群体的疾病治疗和预防中。结论 耳穴埋豆相关研究已经累计一定程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研究深度与广度有待加强。今后应注重从疗效检验到基础研究的深入,逐步提升相关热点研究的证据质量,以及专家共识结合科研证据探索耳穴埋豆实施规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耳穴埋豆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增加一种安全有效的解除术后腹胀的护理方法。方法72例在全麻下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患者随机分组,耳穴埋豆组24例于术后6h给于耳穴埋豆,按摩组24例于术后6h给于腹部顺时针按摩;对照组24例,未予护理干预;对3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耳穴埋豆组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0例;按摩组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0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4例;耳穴埋豆组、按摩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具有治疗腰椎术后腹胀促进肛门尽早矢气的作用,且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方便,易于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药膳配合耳穴埋豆辅助治疗肿瘤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首次入院接受含铂类化疗药物治疗的肿瘤病人按住院号的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止吐治疗,试验组行常规西药+中医药膳+耳穴埋豆联合治疗,对用药期间的恶心呕吐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对化疗恶心呕吐治疗的总有效率(82.98%)明显高于对照组(6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膳配合耳穴埋豆对防治肿瘤病人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止吐治疗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药膳配合耳穴埋豆辅助治疗肿瘤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首次入院接受含铂类化疗药物治疗的肿瘤病人按住院号的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止吐治疗,试验组行常规西药+中医药膳+耳穴埋豆联合治疗,对用药期间的恶心呕吐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对化疗恶心呕吐治疗的总有效率(82.98%)明显高于对照组(6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膳配合耳穴埋豆对防治肿瘤病人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止吐治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法减轻四肢骨折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四肢骨折患者根据疼痛程度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止痛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埋豆法治疗,评估骨折患者治疗后6、12、18、24h内2组疼痛分级情况。结果:治疗后24h试验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耳穴埋豆法减轻四肢骨折后疼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耳穴埋豆治疗维持性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53例失眠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采用改善睡眠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加用耳穴埋豆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为85.1%, 对照组为53.8%,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耳穴埋豆治疗睡眠障碍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耳穴埋豆配合穴位按摩对于治疗老年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100例老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给予耳穴埋豆配合穴位按摩加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睡眠改善情况。结果 2个疗程后,治疗组睡眠质量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埋豆配合穴位按摩改善失眠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耳穴埋籽联合脑循环系统治疗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耳穴埋籽联合脑循环系统治疗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干预2周后,对比2组患者眩晕改善情况、临床治疗效率、满意度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2组患者入院时眩晕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周后治疗组眩晕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后治疗组眩晕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2周,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埋籽联合脑循环系统治疗可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满意度,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耳穴埋豆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伴有尿失禁的住院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艾灸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比较2组患者尿失禁改善情况。结果:能明显改善症状,治疗前2组尿失禁等级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尿失禁等级比较,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联合耳穴埋豆能够明显改善卒中后尿失禁症状,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耳穴埋豆联合双氯芬酸钠栓缓解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混合痔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双氯芬酸钠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埋豆处理,评估混合痔患者术后6 h、24 h、48 h内两组疼痛分级情况及患者使用双氯芬酸钠栓的次数.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患者术后疼痛有明显减轻,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用止痛药的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耳穴埋豆法联合双氯芬酸钠栓缓解混合痔术后疼痛,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和探讨耳穴埋豆联合艾灸对于治疗脑中风后便秘的有效性。方法:选取临床上60例脑中风后出现功能性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增加耳穴埋豆联合艾灸进行治疗。对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便秘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并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与其治疗前相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同时治疗组在治疗后的评分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疗效判定中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穴埋豆和艾灸是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手段,疗效肯定,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在脑中风后的功能性便秘。  相似文献   

20.
中医耳穴埋籽治疗失眠的数据挖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临床上耳穴埋籽治疗失眠的选穴规律。方法采用地区通用数据处理平台Medcase V 3.2数据记录挖掘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处理,采取计算机检索方式,以主题词"失眠(或睡眠障碍、不寐)"和"耳穴埋籽(或耳穴压豆、耳穴贴压)"检索中国知网,建立耳穴埋籽治疗失眠专库数据库,用关联解析进行数据挖掘研究。结果失眠在临床上以心脾两虚证型最为多见,失眠与耳穴"皮质下加神门加心"组合有关联性。结论耳穴埋籽是中医临床广泛使用的失眠治疗与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