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皮持衡教授,现为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中医。皮持衡教授专注于中医临床研究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医内科和儿科疾病诊治,尤其对肾系病证,形成了自己的以中医药为主体的独特治疗风格。学术上,皮持衡教授"循古拓今","师宗不泥古","博采众长","古为今用",提出了治疗慢性肾病以"脾肾为本"的理论、慢性肾病病机"虚、湿、瘀、浊"论和治法交替"间者并行,甚者独行"论,谨守中  相似文献   

2.
化瘀解毒汤系皮持衡教授多年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经验方,临床效果满意.为了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提供客观依据,我们选用了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UUO)诱导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着重探讨了化瘀解毒汤对尿α1-微球蛋白(αi.MG)及尿蛋白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介绍喻正科教授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证经验。慢性心力衰竭属于中医学“心悸”“喘证”等疾病范畴,其病机或为肺失宣降、脾胃虚弱、心肾不交,归根结底均为气机升降失衡所致。治疗强调气机升降相宜,具体组方从理肺调气或调畅脾胃或温通心肾入手,基于调整肺脏、脾胃、心肾的整体气机达到周身气机升降平衡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胡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经验。方法:通过收集胡师病案、相互探讨和疗效观察来总结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诊疗规律。结果:复发性口腔溃根源无不责于脾胃之气的盛衰,火、湿、热是其重要的致病条件。结论:胡珂教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多从脾胃论治,以脾虚为本,火、湿、热邪是该病发病的关键因素,在调理脾胃的基础上辨证施治,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5.
<正>魏江(1926年~),男,原江西中医学院脾胃研究室主任,教授、主任中医师。从事脾胃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60多年,医术精湛,学养渊深,提出"胃病脾肾论治"理论,并总结验方芡薏散,药虽平淡无奇,但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相似文献   

6.
李学军教授针对脾胃病的病机特点,结合自身近三十年临床经验,提出了“调平归源法”治疗脾胃病。“调平归源法”旨在通过“调阴阳,调脏腑,调气血,调虚实,调寒热,调升降”而取得“后天之本得固,气血生化有源”之疗效目的,广泛应用于脾胃病临床治疗。论文从调平归源法的理论依据、内涵与临证心悟等方面来阐述李教授运用调平归源法治疗呃逆病之临床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甘师从肝论治脾胃病临床的经验。方法:通过收集甘师病案和疗效观察来总结脾胃病的诊疗规律。结果:脾胃病常见病因以脾虚为主,肝脾不和是其重要的致病条件,且通过临床有效的药对、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及注重调护几方面介绍了甘师在治疗脾胃病中的重要性。结论:甘淳教授治疗脾胃病多从肝论治,认为情志因素是该病发病的关键因素,在疏肝理气的基础上通过辨病与辨证的运用,适当使用药对,且注重调护在治疗过程中重要性,辨证施治,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8.
李曰庆教授对心肾不交理论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治疗男科疾病时常从心肾不交立论,强调交通心肾,同时注重调理肝胆脾胃。本文介绍了李曰庆教授治疗遗精、男性不育、男性更年期综合症、尿频、早泄5个临床验案,以展示李曰庆教授治疗男科疾病的临症思路。  相似文献   

9.
郭志强教授是著名的中医妇科专家 ,从事妇科临床及教学工作 30余年 ,临证思维及治疗用药都独成体系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每于临床细微之处得出辨证心得 ,且善于思考和总结。“从脾论治妇科病 ,重视健脾”是老师的重要学术思想和经验之一 ,其内容包括 :妇女往往脾虚 ;脾肾相资 ,补先天难于补后天 ,补后天以助先天 ;脾胃健运是药物吸收的重要前提。笔者曾从师 3年 ,悉心聆听教诲 ,现在临床工作数年 ,运用老师的经验 ,每每得心应手 ,体会颇深。1 健脾法在妇科病的治疗中有重要地位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与妇女的经、孕、产、乳有密…  相似文献   

10.
<正>糖尿病证型复杂,迁延日久,并发症多。在不同的病理阶段,病机各有所侧重,病变亦可波及五脏,"五脏之伤,穷必及肾",临床治疗消渴病时,应考虑肾虚这一关键,继而分别阴阳气血治疗,本文参阅了古代、现代中医典籍,收集了大量文献资料,探讨从肾论治的病因病机、治疗特点、辨证方药,现简述之。1糖尿病从肾论治的病因病机中医论治消渴,虽然强调肺、脾胃、肾,但其病机  相似文献   

11.
夏黎明教授治疗宫颈癌晚期患者秉承治病求本的理念,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认为宫颈癌根本病机为"正虚邪盛",治疗中尤以"后天之本"的脾胃为根本。临证擅长从脾胃入手,健运脾胃之气,振患者正气以扶正祛邪。同时根据患者病情辨证论治,同时提倡中西医结合,二者相辅相成,在实现对肿瘤病灶快速控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医药减毒增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不寐历代医家多从“心”论治,胡珂教授临床诊疗中发现很多失眠患者常伴随有脾胃症状,而在治疗调脾胃的同时,睡眠得到极大改善。本文总结胡珂教授临证应用“升脾降胃法”诊疗不寐的经验研究,探讨脾胃升降失常导致不寐的机理,以求完善不寐的治疗之法,开拓不寐的临床诊治思路。  相似文献   

13.
化瘀解毒汤系皮持衡教授多年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经验方,临床效果满意.为了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提供客观依据,我们选用了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诱导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着重探讨了化瘀解毒汤对尿α1-微球蛋白(α1.MG)及尿蛋白的作用.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1 动物造模与分组:SD雌性大鼠60只,体重100±10g,清洁级,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苯那普利组及中药预防组,每组10只.动物造模按文献方法1进行.术中模型组及中药…  相似文献   

14.
"引火归原"法,是用温药治疗虚阳浮越,肾火妄升,以引火下潜、使阳归肾宅,来调和肾中阴阳的特殊方法。何泽云教授对肾脏病程中虚阳浮越诸证的诊治颇具心得,认为慢性肾衰患者肾中水火阴阳失衡,可出现虚阳浮越,火不归元原之证。其火不归原本质在于火离真元,阳失秘藏。故治疗上采用引火归原法,补虚扶阳,善用温肾之药,使肾之虚火不升,阴阳平调。该文通过对引火归原的治法内涵的论述,阐明临床辨证思路,及该法的实际应用,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马骏教授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特点,结合自身近五十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和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法”是两种对立治法的合用,通过“调寒热,调虚实,调肝脾,调升降,调润燥,调气血”而恢复脾胃正常的生理功能。该文从“和法”的内涵与治疗特色等方面来阐述马骏教授运用“和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之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16.
正甘淳教授是江西省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经验丰富,他治疗脾胃病从肝论治,疗效显著。笔者有幸师从甘淳教授,获益匪浅。现将甘淳教授诊治脾胃病经验介绍如下:1擅长从肝论治脾胃病中医认为气为百病之首,气之乱为各脏腑乱之先,而肝气疏泄正常与否决定着人体气机是否正常。  相似文献   

17.
约有40%以上的乙型肝炎患者演变为慢性肝炎,患者多出现机体衰退性和失调性变化,中医辨证见阴虚、阳虚、气血虚弱、阴阳两虚及脾胃不和、心肾不交等证,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中医认为其病机为湿热疫毒未清,郁于肝胆,滞留脾胃,肝脾受损,日久伤及其他脏腑而见诸多变证,中医治疗将调整患者整体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作为目标,以调整肝、肾、脾胃为主,兼清利湿热、化瘀、解毒。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胡珂教授运用真武汤治疗成人流涎的经验,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通过收集胡珂教授的临床病案,根据临床疗效分析总结真武汤治疗成人流涎的诊治规律,并探讨从肾论治流涎的病因病机。结果:成人流涎的病机常见肾阳亏虚,其或属肾虚不能固摄,选真武汤加收敛固涩之品治疗;或属肾虚不能制水,以真武汤重用茯苓合用五苓散治之。结论:真武汤治疗成人流涎肾阳亏虚证疗效好,见效快,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王寅教授从事针灸临床30余年,对于失眠症的治疗有着独特的经验。王教授治疗失眠常从调理中焦脾胃入手,临证常以中脘、章门、期门为主穴随症加减,使气机调畅,脏腑阴阳平衡,脾胃得调则夜寐安,临床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20.
脾胃为人体的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病证虽繁多,然升降失常、燥湿不济,常为其发病的关键,升降失常日久易形成寒热错杂之证,因此在临床上常将寒热并用之法治疗脾胃病作为治疗此种病症的关键。姜树民治疗寒热错杂所致的脾胃病时,在遵循"中焦如衡,以平为期"的原则基础上,强调寒热并用,并治病不忘求本,兼顾护脾胃,以恢复脾胃功能为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